字:
关灯 护眼
彩页文学 > 洪荒:先天阴阳蛟,再无金蛟剪 > 第298章 道生我,我生道,承道于外

第298章 道生我,我生道,承道于外

    天庭大军,班师回归天庭。

    晃晃荡荡的天军在历经一番厮杀之后,人人皆带着几分森然杀意,汇聚成势,威严肃穆,多出了几分威慑力。

    一战将汇聚而来的妖庭残余尽数诛灭,打打扫战场花费了不少时间,到得此时方才收兵。

    元易与三霄姐妹,以及女丑跟在旁侧,五人身上的气息与这支天军格格不入。

    云霄驾云,元易与琼霄碧霄两姐妹施施然地待在后方,摆弄着几个葫芦。

    女丑一身青衣,独自跟在后方。

    这位曾经被无尽怨念缠身的奇异生灵,如今气息却是极其的纯粹澄澈,给人质朴纯净之感。

    那密布于道躯之上的焦黑烙印也已散去,勃勃生机内蕴其中。

    遮掩脸颊的面纱摘去,露出一张颇为清秀的面容。

    死而后生,纯净如新生婴儿。

    同时,她身上的气息都有了几分攀升的迹象,了却自身大因果,脱了束缚枷锁,樊笼破去,劫成造化。

    不过女丑始终很是沉默,目光之中也未有太多喜意。

    她自己丧生之时,不过是孩童,意识浑浑噩噩无尽岁月,方才被点醒。

    对于她来说,人物皆非。

    连人族,都已经不再是她熟悉的模样,更何况是她熟悉的人。

    人族,她已经回不去了,所有的牵挂,也早就被葬入过去。

    而更多的熟悉族人,当初便与她一般,在那十日横空之下被炙烤而死,魂飞魄散,连入轮回的机会的都没有,消散于天地间。

    元易是打算将其安置在天庭之中,为其封一个神位,具体封什么神位,得让天帝来做决定。

    不过以她太乙境的修为,不会低到哪去。

    回归天庭,卞庄很是自觉地将后续所有琐事尽数接手,没有来打扰元易这位顶头上司。

    战报也好,其他各种事宜也罢,元易向来是没有多少兴趣过问的。

    顺带着连女丑都被元易一并扔给了卞庄,让他给安置好。

    反正这些事情的程序,卞庄比元易这位勾陈上宫天皇大帝可都要熟悉得多。

    勾陈上宫,大殿的殿门日常紧闭,,或者说,这座帝宫的大殿,往往在其主人归来之时,反倒不常开启。

    对于一众勾陈所属的仙神而言,帝宫大门紧闭,便说明这位帝君身在帝宫,算是一种古怪的景象。

    但由来已久,便也见怪不怪了。

    而且从来就没有人会去数落这位帝君的不是,不仅仅是因为实力而不敢。

    在勾陈所属,你有功,你就真能得到对应的赏赐,从无半点克扣。

    天庭分发的一应修行资源,都尽数到了他们手中,半分不少。

    谁都知道,上面这位帝君对于天庭分配的资源,从来就没有经手过。

    大殿之内,元易随意地倚靠在帝座上,身前悬浮着七个葫芦,无一例外地散发着先天气息,却弥漫着各不相同的道韵。

    云霄三姐妹在不远处修行,第一次以九曲黄河阵诛杀准圣,以之祭阵,她们有了不少的感悟,正在演化大阵。

    元易不曾参与,云霄三人也未曾来打扰他。

    元易感应着七个葫芦的气息以及其中内蕴的大道,集齐七个葫芦,除了集齐七个葫芦之外,什么也没有发生。

    七个葫芦齐聚,并不曾生出什么变化来,比如七个葫芦合一,化作先天至宝什么的。

    虽然元易早就知道如此,却也有时候会无聊地想一想这种事,然而并没有惊喜便是了。

    这也不是什么值得惋惜的事情,只能说那一株先天葫芦藤当真非凡。

    元易挥手,其中四个葫芦飞到一旁,唯独余下三个,这是他早已选定的承载三尸的葫芦。

    至于余下四个,便给云霄她们用吧。

    这同根同源的葫芦,到底有着几分根本性的联系,更何况这葫芦最大的特性便是有着蕴养造化的玄妙,用来承载三尸的效果是极好的。

    他自身的水火葫芦,大师伯与二师伯所赠的葫芦,却是不好给云霄她们用的。

    一来这三个葫芦与他自身大道完美契合,最适合于他。

    二来,且不说老师赐下的水火葫芦,两位师伯的先天葫芦明显是特地赠予他的。

    据老师所说,当初二师伯曾言,让他大罗圆满可以去昆仑玉虚宫走一遭,似是在那个时候,二师伯便有了这般打算。

    只是这先天葫芦最后是作为他与云霄她们的贺礼赠送给了他,并未再让他去昆仑山玉虚宫走一遭。

    紫黑色葫芦悬于身前,混沌气息弥漫而出,清浊未分,天地未开,阴阳未明,万物未生,虚无一片。

    而在那虚无之中,又蕴有一缕开辟之韵,处于一种奇异的状态之中,将生未生,开辟前的那个临界点。

    元易正襟危坐,身上气息流转,自身大道在渐渐瓦解,崩散,又重组。

    其中的一部分在分化,剥离,单独凝聚出来,化作一道身影站在元易身后。

    那般容貌与元易一般无二,但神情气质却与元易很不同,整个人的气息庄严肃穆,目光淡漠,近于道而无情,顺应天地之理,修得圣人无瑕。

    丝丝缕缕玄妙的气机汇聚而来,玄之又玄,妙不可言。

    天地之善者,顺天应命。

    元易以女丑身上的因果循环,业障相报为引,汇聚气机。

    同时,此次龙族之事,稳定洪荒,镇压混乱,自是顺天之善,大善,功德之举。

    对于元易的大道而言,斩却善尸,剥离自身这一部分大道,却是水到渠成之事,顺利至极。

    顺天而行,那自是时来天地皆同力,顺遂无阻。

    莫名气机汇聚,凝聚其身,道韵剥离,承载其上,与先天极品灵宝葫芦的灵性相连,借那先天不灭灵光之灵性,寄托己身,甚至有种水乳交融地紧密联系为他铺好了路。

    “斩!”

    元易口中平静地吐出一个字,一道剑光自斩,自身的一部分大道与自我被斩出,融入先天葫芦之中。

    在那混沌之中,陡然亮起一抹剑光,好似开天辟地一般,随着一道身影在其中凝聚,以混沌蕴养己身,矗立其间,恍然如开天的神祇,周身散发开辟之意,万道自我始,万物我为元。

    这却是纯粹的元始天尊的大道,元易参悟得来。

    斩三尸,斩却自身大道,入大寂灭之境,无中生有,打破固有圆满之道的束缚,突破桎梏,蜕变自身。

    先清空了自身,再从无孕生自己的道,这便是斩三尸。

    用元易的说法,很像是修水池,把自身已有之道寄存别处,翻新了自己的池子之后,再融入回来,池子却是从无根之水,变成了泉眼。

    太乙之境,明悟真我,走出自己的道。

    而现在,准圣之境,却是在寻求将自身作为一条大道的起源。

    非我合于道,亦非我为此道生,而是此道因我而存,我为此道之始。

    道生我而圆满,为大罗,与道同存。

    我生道而超脱,为混元,道与我存。

    准圣,便是由我而生道的蜕变超脱过程,三尸承道于外,向着生道蜕变前的寂灭之境,元易迈出了第一步,斩善尸。

    寂静无声,唯有道韵弥漫,元易坐于帝座之上,已然入定,天道法则垂落,而其气息空灵,近于寂灭。

    【七十万字了,二月十号开书至今,三月有余......】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