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校尉猝不及防之下,兼之陆七身手又好,被一刀砍杀,闷不吭声的捂着脖子倒下。
“弟兄们!随我杀!夺下关门!”
陆七抹了一把脸上的血,嘶声高吼,率先向关楼下冲去!
他知道,必须速战速决!一旦让叛军缓过神来组织反击,他们这点人顷刻间就会被碾碎!
关内的厮杀声,呐喊声,兵刃碰撞声骤然变得激烈起来,远远传到了关外。
一直密切关注关内动静的郭子仪立刻察觉到了异常!
“关内乱了!”郭子仪眼中精光爆射,猛地拔出佩剑,指向潼关:“全军听令!前锋营!随我冲!接应义士,夺取潼关!”
“咚!咚!咚!咚!”
唐军阵中,战鼓擂得震天响!
早已蓄势待发的唐军前锋精锐,如同决堤的洪流,向着潼关猛扑过去!
而此刻,关内的战斗也进入了白热化,陆七带着一群豁出性命的士兵,沿着阶梯疯狂向下冲杀,沿途不断有被鼓动起来的守军加入,他们的目标很明确。
夺取关门绞盘!
守卫关门的叛军虽然人数较多,但被内部的突然叛乱和关外震天的攻势吓得魂飞魄散,抵抗得软弱无力。
“快!推开城门!”
陆七浑身是血,也不知是自己的还是别人的,他带着几十名一同反水的同僚和手下,终于冲到了巨大的绞盘前,奋力砍杀着周围的守军,同时声嘶力竭地催促着其他人。
“嘎吱——嘎吱——”
沉重的绞盘在数名士兵的合力推动下,开始缓缓转动!牵引着那扇厚重无比的潼关大门,发出沉闷的巨响,一点一点地向内打开!
门缝越来越大,门外唐军震天的喊杀声清晰可闻!
“城门开了!杀进去!”
郭子仪一马当先,看到逐渐洞开的城门,心中狂喜,长剑一挥,率先冲入!
更多的唐军士兵如同潮水般涌进潼关!
关内的叛军见城门已破,唐军主力涌入,最后一点抵抗的意志也彻底崩溃,纷纷丢弃兵器,跪地请降,或四散逃窜。
郭子仪立刻对副将下令道:“迅速肃清残敌,控制关隘,安抚降兵!王师入关,秋毫无犯!敢有劫掠者,立斩!”
随后看向站在绞盘边,浑身染血的陆七,高声道:“壮士!”
陆七闻声回头,看到一位甲胄鲜明,气度不凡的将领模样的人,愣了一下,随即反应过来,连忙抱拳:“末将……原范阳军卒陆七,参见将军!”
他一时不知该如何自称,神色间有些局促。
郭子仪大步上前,用力拍了拍他的肩膀,目光扫过他满身的血污和疲惫的面容,朗声道:“不!你不是范阳卒!你是大唐的功臣!是助本帅夺取潼关的首功之臣!陆义士,请受我一拜!”
说着,郭子仪竟真的对着陆七这个小小队正,拱手一揖!
陆七和他身边的士兵们都惊呆了,慌忙跪下:“将军!使不得!折煞小人了!”
“使得!如何使不得!”郭子仪亲手将陆七扶起,语气斩钉截铁:“若非你等深明大义,临阵倒戈,我大军不知要付出多少代价才能攻克此关!你等之功,重于泰山!本帅必如实奏报陛下,为尔等请功!”
陆七等人闻言,激动得浑身颤抖,热泪盈眶。
他们原本只是挣扎求存的小兵,如今不仅得到了赦免,更得到了大唐元帅的如此礼遇和承诺!
“多谢将军!多谢将军!”众人连连叩首。
郭子仪安抚住他们,目光随即投向东方,语气变得急促起来:“陆义士,你对关东地形和叛军布防可熟悉?”
陆七立刻点头:“回将军,末将原是河北人,对这一带还算熟悉!叛军在潼关以东三十里的灵宝驿设有粮草中转大营,守军约五千人!”
“好!”郭子仪眼中闪过锐利的光芒,“本帅予你轻骑五百,降兵中愿往者皆可随你同行!换上叛军衣甲旗帜,诈称潼关败兵,前往灵宝驿!若能赚开营门,便是又一件大功!”
这是极其冒险的任务,但也是最快的扩大战果的方式!
陆七没有丝毫犹豫,抱拳喝道:“末将遵命!必不负将军所托!”
郭子仪点头,随即不再耽搁,对身后传令兵厉声喝道:“传令全军!除必要守关部队外,其余人马,立刻随本帅出关东进!目标——洛阳方向!”
他必须尽快东进!
不仅仅是为了扩大战果,更是为了策应李光弼!
只希望陛下与光弼兄都能平安顺利……
呸!想什么不吉利的呢!
快!
快!快!快!
时间就是生命!
李光弼带着他们几乎所有的骑兵家底儿,一路疾驰!
一路上,这支队伍一人双马,人衔枚,马裹蹄,避开所有官道和大的村镇,只在夜间举着火把赶路,白天则隐蔽休整,斥候放出十里之外,确保行踪绝不泄露。
他们的目标,并非强攻任何一座城池,而是要以最快的速度,做出直扑洛阳的姿态!
他们打着大大的“李”字旗和唐军旗帜,毫不掩饰行踪,甚至故意惊扰当地的叛军哨所和小股部队。
“报!将军!前方发现叛军运粮队,护卫约千人!”
前线的探子飞马来报。
李光弼眼神一冷:“吃了它!动作要快!声势要大!”
“得令!”
五千骑兵如同猛虎下山,迅速扑向那支运粮队。
“轰!轰!轰!”
接连的爆炸声在旷野中回荡,传得极远。
战斗毫无悬念,叛军护卫一触即溃。
大军并不恋战,将能带走的粮草带走,带不走的,连同车辆尽数焚毁!
“走!”
李光弼毫不迟疑,立刻带队转移,绝不在同一地点停留超过半个时辰。
他们就这样,一路走,一路打,一路放火爆炸,故意营造出一种大军来袭,势不可挡的态势。
洛阳皇宫中,安禄山正因得知潼关失守而暴怒,又闻此报,惊得差点从御座上滚下来!
“什么?!数万铁骑?李光弼?他不是在长安吗?怎么这么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