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彩页文学 > 快穿:每次都是地狱开局 > 第二十三章 撤军

第二十三章 撤军

    尹子奇分兵回援洛阳后,围城的兵力肉眼可见地稀疏了许多。

    攻势虽依旧疯狂,却失去了先前那种潮水般连绵不绝的压迫感,对睢阳守军而言,已算得上压力大减。

    张巡与雷万春,南霁云等将领拖着疲惫已极的身躯,日夜巡防,修补城垛,收集叛军射来的箭矢,算计着下次守城的物资。

    炊烟再次升起,肉香弥漫全城。

    众人默默地分食着仅剩的一些家畜和马匹。

    河北,常山。

    颜家已成为这片沦陷土地上坚持最久的唐旗,但叛军主力在此疯狂扫荡,进攻,郡县相继陷落,义军损失惨重,被迫退守几座孤城,几乎陷入绝境。

    颜杲卿因一开始设计反杀了叛军将领,尤其被重点照顾,常山早在几天前已到了强弩之末。

    眼看着城中快要弹尽粮绝了,颜季明按捺不住,请求带队出城抢粮。

    可先头的几支队伍都折在了叛军手里,颜杲卿看着自己的儿子,张了张口,最后还是把拒绝咽了回去,沉重的点了头。

    自己的孩子是孩子,旁人的孩子也是孩子。

    总得有人去的。

    颜季明也知道,努力笑道:“父亲,孩儿这次可得要您那匹好马。”

    “嗯。”

    “父亲保重。”

    “保重,季明。”

    颜季明率残兵冲出常山,本已抱定必死之心,欲从叛军粮队上撕下一块肉来,殊死一搏。

    然而,预想中的惨烈厮杀并未发生,遭遇的抵抗竟稀软无力,他们惊疑不定的劫下粮队,迅速退回城中,紧闭城门。

    不对劲。

    围城的叛军攻势明显减缓,甚至显得有些心不在焉。

    远处的营寨里,尘土扬起,隐约可见人马调动的迹象,不像是增兵,反倒像是……撤退?

    颜杲卿和颜季明站在城头,极力向远方眺望,心绪不宁。

    “报——!”

    一名哨骑几乎是连滚带爬地冲上城墙,脸上是极度兴奋带来的潮红,喊得嗓子破音。

    “将军!退了!叛军退了!他们拔营了!看旗号是往南去了!”

    “探马方才回报,西南方向发现了大队人马移动的烟尘!看方向,像是往灵宝,洛阳那边去了!”

    城头上残存的守军先是一静,随后爆发出不敢置信的狂喜。

    “退了?真退了?”

    “苍天有眼!苍天有眼啊!”

    颜季明一把抓住那哨骑:“可知为何退兵?”

    哨骑激动得语无伦次:“小的……小的冒死靠近了些,听到他们嚷嚷着什么……洛阳危急!唐军主力东进!陛下……是陛下!长安有了新陛下!派大军打过来了!”

    新陛下?大军东进?

    颜杲卿猛然攥紧了拳头,指甲几乎嵌进掌心。

    是了!只有这样,才能逼得河北叛军如此仓皇回援!

    然而,未等这喜悦彻底蔓延,城外远方,地平线上,再次腾起新的烟尘,带着一股铁血肃杀之气,滚滚而来!

    “还有军队?!”

    颜季明脸色一变,刚刚松懈下去的身体再次绷紧:“是叛军的后续部队?还是……”

    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紧张地望着那不断逼近的洪流。

    渐渐地,旗帜的轮廓变得清晰。

    玄色的大唐战旗!以及一面格外醒目的“郭”字大纛!

    “是唐旗!是我们的人!是我们的王师啊!”

    城头上,终于有人撕心裂肺地哭喊出来。

    劫后余生的巨大冲击,让这些人再也支撑不住,许多人瘫软在地,抱头痛哭。

    颜杲卿死死抓着儿子的手臂,望着那支越来越近,军容严整,杀气腾腾的精锐之师,泪水模糊了视线。

    城门艰难地开启。

    郭子仪一马当先,疾驰入城,颜杲卿亲自下了城墙到城门口迎接。

    “颜公!郭某来迟了!诸位将士辛苦了!”

    郭子仪快步上前,一把托住欲行礼的颜杲卿。

    “郭帅!果然是郭帅!”颜杲卿激动得声音发颤:“若非郭帅大军东进,威逼洛阳,焉能使叛军回援,解我常山之围?此恩此德,常山军民永世不忘!请受杲卿一拜!”

    说着,他就要深深拜下。

    郭子仪却用力拦住他,摇头道:“颜公谬赞了!子仪岂敢贪天之功?此番战略,夺取潼关,逼叛军回援,非子仪所能筹划。乃是陛下圣断!”

    “潼关……光复了?陛下?”

    颜杲卿敏锐地捕捉到最关键的字眼,声音陡然拔高:“是太子殿下灵武继位了?”

    他的消息还停留在太子李亨已在灵武被众人推举,只待玄宗陛下诏书确认,而长安为殷灵毓这位殿下所保。

    郭子仪却摇了摇头,沉声道:“非是太子殿下,太子殿下……已殉国了。”

    颜氏父子顿时疑惑之色更浓。

    太子……没了?

    那你郭子仪……

    郭子仪深吸一口气,语气带着自然而然的崇敬:“是殷灵毓殿下!长安军民共推,昔日陛下诏书已至,正式传位!殿下已于长安临危受命,登基为帝,统领天下抗胡大业!”

    殷灵毓?那位年幼却已屡创奇迹的殿下?

    是了!唯有那位殿下!能在如此绝境中创造出这等奇迹!克复潼关,调度四方,逼得叛军手忙脚乱!

    “陛下圣明!天佑大唐!”

    颜杲卿朝着长安方向,果断改了称呼,俯身拜下,颜季明及身后幸存将士亦纷纷跪倒,哭声与欢呼声交织在一起。

    待颜杲卿起身后,又急切问道:“郭令公,陛下如今何在?长安局势可还安稳?”

    然而,郭子仪重重叹了口气。

    “陛下……不在长安。”

    “不在长安?”颜杲卿一怔,“那在何处?”

    郭子仪望向东南方向,语带涩然:“陛下她……亲率一支轻骑,奔赴睢阳去了!”

    “什么?!睢阳?!”

    颜杲卿失声惊呼,脸色骤变,“张巡那里已是绝地!叛军重兵围困,音讯断绝!陛下万金之躯,怎能亲涉如此险地!郭令公!你……你为何不劝阻啊!”

    郭子仪面露愧色:“如何劝?”

    当场便是将殷灵毓的所作所为,尽数给颜杲卿讲述了一遍。

    颜杲卿竟是当场痴了,眼泪滚滚而下。

    什么礼法,什么年纪,他恨不得立刻便誓死效忠新君!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