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彩页文学 > 1994:菜农逆袭 > 第404章 变数

第404章 变数

    香江,长沙湾。

    夏有车坐得板正,就像专心听课的学生一样,但手里拿着报纸的手却颤抖了一瞬。

    身上更是冒出了冷汗。

    他没想到只是犹豫了几天,就在报纸上看到了陈家志的身影。

    而且还有投资新基地的信息。

    他重重的叹了口气,“早知道就早点上门去找他了~”

    明明他早就想和陈家志合作建基地的,只是心里还有不甘,想试着自己投资菜场。

    但一番调研后却有点心凉了,距离最近的深城没有合适的土地,稍远一些的东莞和惠州也完全一片陌生,有种无从下手的无力感。

    而就耽误了这么几天,陈家志却和花城市里的副头目一起上了报纸。

    陈观叶虽然只是副市长,但由于南巡‘首席接待官’的原因,一直处在核心圈子里,属于职位低,但影响力大,在圈内也一直有人直接称呼他‘大佬’。

    其在香江招商引资时说的‘我患上了极其严重的爱资病,只有资金进来,才可以治好我这个病’,也上了报纸,夏有车时至今日都还有印象。

    由其引进的企业也非常多,但陈家志能和陈观叶同框留影,仍然让夏有车心神震荡。

    他还在想怎么开车时,陈家志已经走上了快车道。

    “老豆,再给我点钱,没钱用了。”

    这时,夏阳开门走了进来,一开口就让夏有车火冒三丈。

    “钱钱钱,你一天天就只知道要钱,你能不能干点正事!”

    夏阳被骂得有些莫名其妙,“老豆,我才送完货回来,这还不算做正事吗?”

    夏有车将报纸往桌子上一拍,“送货有元丰,他一个人就可以搞定!”

    “前段时间你才说他一个人送不过来,让我先帮忙。”

    “你滚!”

    “钱。”

    夏有车从抽屉里拿出一沓钱,又数了几张放回去,才扔给夏阳,后者一把抓过,乐滋滋的走了。

    夏有车越想越气,看着报纸上的年轻面孔,叹道:“生子当如斯~”

    同兴泰的处境并不妙,由于合兴、永隆、区泰记等菜栏的带动,香江蔬菜批发进入了‘升级换代’的过程。

    泡沫箱冷藏运输几乎快成为了标配,采用竹筐装菜的劣势越来越大。

    他上游的供货商也开始采用泡沫箱,但也是被迫的,反应太慢了。

    由于反应慢、品质下滑等原因,同兴泰的生意也受到了很大影响,配送业务就是其一。

    原本吵着太累要辞工的送货司机元丰,最近工作都变轻松了。

    “不能再犹豫了。”

    靠谱鲜生发展得太快,货源也紧张,上次夏有车抹开面子求情,也只拿到了5吨货的份额,还不能保证每天都有。

    还有错过的水东芥,也让夏有车后悔得心口发紫。

    现在陈家志要扩张生产基地,他怎么也要搭上这班车。

    …

    增江边上,荔枝林倒映水面,二龙河、庙谭河在此汇入增江。

    陈家志一行人站在河流交汇的一处山岭上,看白浪轻卷。

    增城县一名公职人员指着增江上游对岸说道:“那个方向就是正果镇,直线距离只有五六公里,但想要过去就得绕路,得有十几二十公里,或者是坐船逆流而上。”

    “沿着派潭河往上游走二十多公里便是派潭镇。”

    “我们现在靠近的这条支流就是二龙河,往上就是腊圃村。”

    从地图结合现场来看,陈家志回想上次给陈观叶的回答,也难怪会称他是‘妙人’了。

    这三个乡镇的位置大致呈一个等腰三角形。

    小楼镇离县城最近,其次是正果镇,最远的是派潭镇,也是等腰三角形的顶点。

    此前已经确定了300亩土地的腊圃村就在三角形里,且这个三角形里还有大量土地。

    陈家志把新基地的选址锁定在了这个区域,既能满足种植条件,也能实现陈观叶巩固扶贫成果的目的。

    后续也可以是迟菜心的核心辐射范围。

    这样来看,确实是妙不可言。

    确定了大致范围后,还有一个头疼的事,范围内可选土地太多了。

    小楼、派潭、正果,随便一个镇上都有符合要求的土地。

    而现在因为各级层面的关注,三个乡镇也都知道了这个项目,且都主动前来联系,很积极配合各项调研工作。

    拒绝了哪一个都不太好。

    在乡下跑了一天,吃过饭过后,陈家志几人才回了郭满仓在腊圃村临时租的办公室。

    “我觉得腊圃村就不错。”郭满仓说道:“附近几个村子土地相对更大块连片,再找一千亩地很轻松,这样后续不论谁来管理,都会更方便。”

    陈家志摇了摇头,“还得考虑政治因素,相对小楼,派潭和正果更需要巩固扶贫成果。”

    政策和资金扶持只是次要的,把事情给做漂亮,以后才能有更多机会和陈观叶搭上话。

    而他觉得基地定在派潭也不会影响赚钱,最多就是距离更远了一点,多半个多小时车程。

    两人不约而同看向黄建远。

    黄建远笑道:“我听陈总的,派潭烧鸡不错。”

    薛军:“我也是,我喜欢派潭的豆花,要是能再加点辣椒就完美了。”

    郭满仓嘴里还叼着烟,“你俩的意思是我不听陈总的咯?我也听陈总的,就定在派潭了。”

    陈家志无奈摊了摊手,搞得他独断专权似的,但确实派潭更符合条件。

    这时,办公室的固定电话铃声响起,郭满仓起身去接听。

    “老板,是易场长打来找你的。”

    陈家志接听后才知道夏有车找他,说是有很重要的事。

    想了想后,陈家志还是按易定干给的电话打了过去,打通的瞬间,电话就被人接了起来。

    “陈总?”

    “是我,夏总有什么事?”

    “你的新基地我想参一股。”夏有车简洁明了,“能不能见面谈一谈?”

    陈家志挑了挑眉,有些出乎意料,思绪急转,觉得也不是不可以谈。

    除了能宰一宰夏有车,也许基地选址和面积也还有回转余地。

    “好。”

    “那我来找你,在增城吗?我明天就能过来。”

    陈家志想了想,“到江心菜场谈吧,我明天早上回去,下午有时间。”

    夏有车:“好,我明天准时到。”

    陈家志缓缓放下电话,黄建远、郭满仓和薛军却是都看着他。

    “陈总,什么事,怎么突然要回江心菜场?”

    “香江的同兴泰菜栏想参一股。”陈家志偏过头说道:“我答应了谈一谈,回江心菜场也是在考虑管理人选之事。”

    信息量有点大,三人都在原地思考了起来。

    有玩家想入场,资金量可就不同了,面积可能有变。

    而管理人选主要是对郭满仓说的,基本代表新基地的负责人不是他,毕竟至少有一千亩面积,乃至更多。

    “老郭,这两天你先继续跑一下。”

    陈家志拿出地图和一只铅笔,在地图上把等腰三角形给画了出来。

    “就在这个范围内找,小楼、派潭、正果都选一个代表性地点出来,每一个的面积都可以在一千亩左右。”

    郭满仓瞪大了眼睛,“三千亩?”

    陈家志沉吟道:“先看,如果能谈妥,可能就是三千亩的面积,谈不拢,就选派潭,所以你也先不要给人透露这个信息。”

    “好!”

    一个电话便让情况产生了变化。

    但有新资金愿意进来,也是一件好事,尤其同兴泰在香江也经营了多年。

    除了资金,在市场端依旧能提供助力。

    次日,一辆轿车沿着增派公路一路往南。

    随着天色渐明,山间云雾缭绕,如梦如幻,和城市的雾霾完全不同。

    黄建远望着这山清水秀的环境,叹道:“陈总,我有点想回连州了。”

    “想回随时能回。”陈家志沉吟道:“黄总也和陈市长一样,是不想空手回吧?”

    他这两天和黄建远聊过陈观叶任扶贫组组长,负责花城与百色对口扶贫的事。

    此刻听他感慨,又有在增城大幅投资在前,很难不让人往这方面想。

    “谁不想衣锦还乡呢,回去了也不好意思空手。”

    陈家志嘴角抽了抽,莫名感觉有被冒犯到,换了个话题聊。

    “黄总当初为什么要逃港呢?”

    “活不下去。”黄建远唏嘘道:“逃港九死一生,留在内地更可能被活活饿死。

    那时候都在往那边跑,就说菜场所在的番禺,有一个村子男人都跑完了,只剩了一个跛脚队长和二十几个女人,那些女人为了活命,全都和跛脚队长睡过觉。”

    陈家志不知他为何提番禺,而不提连州,但也没好意思再问。

    广东其实也就改开后才发展起来,即使珠三角地区,现在很多偏远农村也还很穷,当年连州想必也好不到哪里去。

    陈家志摸出烟,给黄建远和薛军也一人点了一支。

    “从连州到香江,得有五百公里路了,这一路也不容易。”

    “运气好,没死。”

    黄建远抽了一口烟,云淡风轻的说道:“那段时间每天都能看见尸体,尤其游过河的时候,听说河里到处都是尸体,但我还是头也不回的下河了。”

    这段经历让陈家志默然不语了许久,缓了会儿才说道:“看来黄总身怀大气运,迟早能衣锦还乡、荣归故里。”

    “输血不如造血。”

    黄建远摇了摇头:“我做餐饮除了捐些款,也做不了太多事,但蔬菜行业不一样。”

    陈家志笑了笑,“我没忘,做出的承诺我肯定会实现。”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