猝不及防之间,几乎所有人都做出了同一个动作:低头,缩脖子,往后躲,伸手捂脑袋。
爆炸的声音,他们都再熟悉不过。
常年和火铳、碗口铳打交道,他们每一次都做好了把生命交托出去的准备,这个动作也早成了刻进他们血肉里的习惯。
片刻后众人才反应过来。
自己正待在这坚固的大房子里面,这里更没有谁在操作使用火铳和碗口铳的。
这才纷纷放下双手,重新直起腰来。
目光也先后落在了前方那位一袭月牙白绸布衫的少帝身上,对方依旧兀自一副淡然自若的样子,好似对这爆炸的声音都已经习以为常。
而与此同时,众人眼中下意识出现的情绪——是庆幸、是高兴、更多的则是感激和敬重之意……
他们听到爆炸声音的第一反应如此,无非就是担心火铳和碗口铳炸膛,为自己这一条小命而提心吊胆罢了。
纵然他们都算得是不怕死的狠人,可好死不如赖活着不是么?
而他们如今已然知道。
炸膛的事情,往后纵然不能完全避免,却已经有了有效的手段把这个风险极大地降低下来——而这则完全是因为眼前这个少年,大明皇朝的新君!
他们没忘记片刻之前,陛下那个笃定的眼神。
陛下是真的把他们的命当做一条命来看的,他说,大明儿郎的命,都金贵!——而这句话……在此时尤为显得深刻厚重,也让众人格外记在了心里。
而在心里对于面前这位少帝的感激和澎湃之意褪去过后,众人这才一脸好奇地左顾右盼,目光逡巡于教室的几个窗口之外,对于这个爆炸的声音有些茫然。
因为在他们这些「行家」看来。
总觉得这次爆炸有些古怪、有些不同寻常:
“这是……发生了啥?”
“这炼丹司里也有人放大铳不是?”
“嚯!方才这一声可响!比咱任何一次用火铳和碗口铳弄出的动静都要大嘞!”
“只是……听刚刚这动静,这声响应该是发生在咱附近的吧?怎么这么大的动静,窗子外边儿四处都还不见烟雾?这也忒奇怪了。”
“……”
众人议论纷纷之间,朱允熥则是一脸淡然地敲了敲桌子,把众人的注意力瞬间就拉了回来:“关于火药配方这一块儿的改进,炼丹司有专门的人负责。”
“这其中的原理复杂,并非三言两语就能说得清楚,索性你们只需要负责使用,朕也就不在这里多费口舌和时间赘述了。”
朱允熥言简意赅地说明了一下此次爆炸。
说起来,炼丹司最初成立的时候,就是朱允熥以研究改良火药为起点组建起来的,然后朱允熥才干脆直接把一些基础化学知识系统地搬运过来,培养出这批实用性极强的牛马来。
在火器改良这一块儿,炼丹司的高材生负责攻克技术难点,毕竟你跟一群大老粗讲一些硝酸盐、元素、反应……什么的,十个里面,得有十一个人是一头雾水。
所以朱允熥之前也一直都没有提起「火药配方改良」这回事。
而这些精通火器的制造人员、实战人员,不需要知道原理,只需要负责把炼丹司改良后的成品,实际应用起来,根据他的理论对枪炮进行结构性改良就够了。
相互配合,也刚好是人尽其用,每个人都能把自己最擅长、最大的价值发挥出来。
这时候朱允熥提一嘴。
却是让在场所有人目光之中都露出好奇与兴奋之色,不敢置信地叹道:“火药配方?改良!?”
“这也行??”
“俺从来都以为……黑火药就是最厉害的了!居然还能继续改良吗?”
“现在的情况,不是能不能继续改良,而是……成品已经出来了吧?刚才那一声爆炸的声音你们都没有听到不成?比咱从前听的都要响吧?”
“就是!陛下亲口说出来的话,那还能有假?不知道放在火铳里使用的具体效果是怎样的!”
虽然朱允熥又一次说出违背他们固有认知的话来,但现在他们下意识的想法,已经不是犹豫和质疑,而是相信,甚至迫不及待地想看一看了……
而一些人虽然没有亲自使用、见证效果。
却因为自身的经验十分丰富,俨然已经从刚才的爆炸里看出些端倪来了:
“这么大声响,火药量必定不少,可是你们有没有注意到……周围基本没有烟雾,这效果还不明显么?”
“咱虽不知道陛下说的这个「改良火药」是否有其他的好处和优点,但至少……无烟这一点,就能是巨大的改进了!咱用的黑火药打一发那烟雾、火药味,不仅、呛人,还影响咱看东西呢!”
“不错!只这一点就是顶好的了!”
“又是稳定燃烧效果……又是改进点火方式……现在连火药配方都能改良好!俺滴天爷,陛下到底给咱捣鼓出多少想都不敢想的手段和法子啊!”
“……”
这里面谁还没有用过火器?这些东西一说出来,自然所有人都是感同身受,也立刻就看到了这其中的好处,面上的激动之意愈盛了起来。
皮肤黝黑、胡子拉碴的大汉们,此刻竟是高兴得和一群孩子一样,叽叽喳喳议论起来,脸上充满了朴实的笑意——他们的装备,还能更上一层!
看到众人脸上的笑意。
朱允熥只是漫不经心地淡淡一笑,并没有再多说。
无烟火药的好处。
可不仅仅只是「无烟」这一点。
更重要的进步,在于其燃烧效率和弹丸初速度的提升——弹丸动能转化率至少能提升一倍!——随之而来的,便是射程的提升了。
在存储方面,无烟火药的吸湿性也远低于黑火药,长期储存性能稳定。
除此之外,燃烧之后的残渣也比黑火药的残渣少得多,提高枪管清洁度,从而,使枪管的使用寿命大幅延长,炸膛概率也能减小。
当然。
这其中的诸多好处、变化和改进,他们亲自实践尝试的时候自然会看到、体会到。
本也不是今天要讲的重点。
所以朱允熥只言简意赅地提点了一句,道:“回头你们直接和这边的负责人接洽,亲自尝试试验、了解效果就是了。”
“具体如何使用、如何衡定最佳标准用量、如何利用改良后的火药发挥火铳、碗口铳这些火器的最大威力和价值……这都是你们最擅长的。”
听到朱允熥这话,众人当然立刻明白了他的意思。
当即面色兴奋地应声道:
“陛下放心!下官等必定竭尽全力!”
“最难的条件陛下都已经提前给咱准备好了,咱要做的,只是把咱的阅历和经验用到实处而已,这点事情都做不好,那便当真有愧于圣恩了!”
“大明有陛下如此明君,合该称霸海内寰宇!陛下圣明!大明当兴!大明当兴啊!!”
“……”
大部分都是军营里混的,当即豪气干云地拍着自己的胸脯,声音明朗地保证道。
上品铁材制作耐强度更高的铳管、稳定的火药燃烧效果、更进一步改良的火药、随心所欲地点火……
别说这些弊病与痛点全部都各自有了改进的方法和灵感……但凡其中任何一点有改良的可能性,他们这些深受其苦的人肯定都要研究个透彻才能算完的。
而此时朱允熥几乎已经给出了全方位的改进措施。
这里的每个人。
自然都是一副跃跃欲试的样子。
由于现在说话的胆子都大了不少,更是有人直接跟朱允熥申请道:“既然如此……那……陛下,俺们是不是差不多可以下去看看新的火药,然后赶紧想办法把陛下要俺们办的事情办起来呀?”
他这话一说。
其他人也都有些迫不及待地纷纷点头——他们是真恨不得能立刻把那些想法尝试具现出来了。
朱允熥淡淡一笑,道:“关于点火的方式,刚刚朕才讲了第二种而已,急什么?”
他的应对方针一直都是:全压!
历史上,火绳枪、燧发枪的出现固然都算得是巨大的技术进步,以及效果威力的伟大变革。
可是,要说最划时代的玩意儿。
还得是……
针击枪!
而针击枪的出现,也是定装弹、后装枪……乃至发展到更进一步的连发时代的,契机或基础!
当然,后面的都是后话了。
即便是最基础的针击枪,这其中的细节和技术难度,都是要再次飙升的。
可人的潜力却是无穷的。
有了理论支持和设计灵感在,谁知道这群人里会不会出现些别出心裁的犟种? 在朱允熥这里看到了可能性,便决意死磕在这个上面,非要花费时间与精力、克服这个时代的重重困难弄出来?
这是一个可能性,而朱允熥要做的,本就是给这个可能性一个开端和契机而已。
况且,一旦火绳枪、燧发枪都弄出来了。
这些人在提前接受了朱允熥的理念的情况下,自然而然也会想着再往前更进一步。
无论是哪一种。
更多的可能性,决然不会是错的。
诚然,这些人里的大部分,或许都是糙汉、大老粗,可他们天天用、他们懂,更有热忱。
就像工业革命一样——一步步改进那些工业产物的,不一定是文化程度多高的高材生,反而大部分,是那些在车间里日夜工作的工人们。
原本有人想要去看看改良后的火药效果、有人想要把自己脑海里的想法付诸实践……众人的心都有些往外面飞出去了。
却是又被朱允熥一句话给拉了回来。
再次不敢置信地瞪大了眼睛:
“第二种?才?所以陛下的意思是……两种更加方便的点火方式还不算,还有第三种??”
想到这些,众人的目光再次集中到了朱允熥的身上,灼灼如火。
前两种方式,都已经算的是颠覆性的了,但以他们的经验和阅历,却知道那都是存在一定可行性的,他们自然不会觉得,朱允熥言下之意里的这「第三种」方式,会是假的。
而有前两种做例,他们还真好奇,这位少帝嘴里还能说的出什么奇思妙想来……
“陛下难说!咱们听着!”
有人更是已经迫不及待地大着胆子催促起朱允熥来了,其他人也纷纷安静下来。
有热情和积极性是好事,这本就是朱允熥最希望看到的,他自然不会在意什么,而是趁着众人安静下来,顺势开口,继续往下说了起来:
“这第三种方法,比前两种更细致,实现起来的难度也会更大上许多,可若是真能实现,相比于前头朕提到的两种点火方式,效果还能往上翻个两三番!”
“包括哑火的可能性,也能再次大大降低!”
朱允熥先是给他们又打了一管鸡血。
毕竟需求、欲望,才能产生动力,促使他们往这方面花费时间、精力和功夫——漫无目的不知结果地去做一件事情,与一开始就带着答案和已知结果去做一件事情的效果肯定也是不可同日而语的。
稍稍卖了个关子。
果然再次把所有人的好奇都给调动了起来。
众人当即倒吸了一口冷气,叹道:“什么?效果还能往上继续翻?那这火铳和碗口铳得多厉害!?咱都已经不敢想了!”
朱允熥嘴角噙起一抹胸有成竹的笑意。
不急不缓地开口道:“若是能找到一种特殊的高敏感度点火材料,甚至不需要明火引燃,也不需要刚刚那样用燧石撞击钢片产生火花才能引燃,而是……这材料本身只需要稍稍一碰,自己便能起爆,引燃火药……”
“譬如用一根绣花针粗细的钢针轻轻一点。”
“如此下来,点火装置大大缩小,也不必如此繁琐,甚至设计放在铳管之内都行!下雨天雨水淋着都不怕……你们以为如何?”
说到这里,朱允熥都不由深吸了一口气,身上起了鸡皮疙瘩——虽然他一直都在对这群人进行引导,可自己从简到难地把这些原理和概念说出来,他自己都有种……亲眼见证一次次变革的即视感。
和从前了解这些东西的时候,最大的区别是——从前只是看着,现在却是他亲手在推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