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红军突入大院军营附近时,还没走近便闻到了一股猪肉烧焦的味道。
在朝里面发射了几发40火箭筒之后,并未见到任何抵抗。
待冲进去一看,到处都是残垣断壁,鬼子的尸体,没有一头是全身全尾。
至此,盘踞津门港几十年的鬼子,直接成为历史。
由于炮击力度实在太大,冲击波掀飞了附近不少民房屋顶的瓦。
对于这些百姓的损失,同样采取货币补偿的方式进行安抚。
于是津门老百姓,纷纷夸赞红军讲究。
原本第29军以为红军想要拿下大院港,肯定会遇上不少阻碍。
到时候他们就可以出门干预,随后顺理成章的接手这座军港。
不曾想,红军的这种打法完全出乎意料。
按照他们的侦查员所带回的信息,红军压根不跟鬼子正面接触。
他们的舰炮不仅威力巨大,而且极其精准,每一发都打在指定区域。
并且更恐怖的是那炮击速度以及炮击密度,完全可以用惊为天人来形容。
一时间,整个第29军不免紧张起来。
即使得到了承诺,红军只拿鬼子占领的地盘。
但是‘身怀利器,杀心必起’的道理他们还是懂的。
只不过他们这些担心完全多余,红军压根没那么多精力和兵力抢他们的地盘。
拿下大院军港,仅仅是因为当地守军没能力夺回,为了以后的既定战略,红军只能被迫出手。
紧接着,红军便通知第37、38、132师的几位爱国师长,派人去津门港接收各自的武器装备。
直到一车车崭新的枪支弹药,分批运下货轮时。
几位爱国师长,仍然不敢相信这是真的,全程都是如坠云端。
尤其是看到一门门122毫米榴弹炮,被一辆辆四不像军卡拖下船时。
从未拥有过这种重火力的三位师长,无不激动得面色潮红。
第38师张忠将军,甚至有些热泪盈眶。
有了这批重火力,他有信心把鬼子阻挡在长城之外。
而红军这种看似吃亏的手段,实则体现出了上级战略的高明之处。
仅仅用一些过时的库存武器装备,就基本上收服了第29军这些人的心。
而且经过几个月的观察,红军的确是带着极大的善意在帮助第29军整军抗日。
他们甚至还派出顾问团,专门指导第29军如何建立稳固的防线,以及如何进行步炮协同作战。
尤其是122毫米榴弹炮的使用。
这让这个第29军觉得,红军待他们,简直比自诩上峰的国府还好。
几个月以后,不管承不承认。
华北现在已经在事实上跟国府进行了切割,完全就是听宣不听调。
至于说为啥,因为自从上回红军拿下大院军港开始。
第29军无论粮饷,还是武器装备,都来自于红军。
以至于那些普通士兵的心里,都只认可红军是他们的上峰。
毕竟自从跟了红军,不仅能吃饱饭,穿暖衣,还能用上趁手的武器装备。
现在第29军的士兵,除了外面军服还是国军以外,里边全是红的。
甚至经常有成队的士兵跑到红军的军营,想要立刻投效的。
不过这些人都被安抚着重新回到了原来的部队。
并表示在哪里不重要,等打跑了鬼子,红军自然欢迎他们加入。
1937年3月18日。
今天天气不错,是个难得的好日子。
经过将近半年时间的艰苦训练,空一旅将完成教练-10的首次试飞。
这次的试飞员是更为年轻的马齐良。
之所以不用经验更为丰富的周青蔚,是由于他是空一旅的总教官,而且妻子临盆在即。
因此经上级首长研究决定,试飞工作将由中队长马齐良担任。
并且马齐良的各项训练在全旅都是名列前茅,甚至某些小项比周青蔚更优秀。
所以他来担任,再合适不过了。
一身减载荷服的马齐良目光决然,看不出一丝一毫的紧张。
一直以来高强度的训练,为的就是这一刻。
“齐良,上机之后,多检查两遍各项仪表参数,起飞不要慌,千万别做危险动作,听见了吗?”
周青蔚一边帮其整理服装和头盔,一边叮嘱道。
马齐良淡淡一笑:“呵呵~,放心队长,我到了天上可比你稳重。”
周青蔚拍了拍他的胸口,以示鼓励道:
“我知道你稳重,你的训练成绩全旅第一,我对你有信心。”
“不过。”周青蔚转而有些担心道:
“这飞机到底在天上是怎样一种姿态,咱们谁也不知道,凡事小心点准没错。”
“要是飞机失控,千万别勉强,正如首长所说,培养一个飞行员的花费,远超这架飞机的价值。”
闻言,马齐良停止了嘻嘻哈哈,严肃的点了点:“明白队长,一切以安全为第一要务。”
“部队花费这么多力气培养咱们,可不是让咱们飞一次就报销的。”
周青蔚顿感欣慰:“嗯,有这个觉悟就好,我在塔台,等着你的好消息!”
…
坐进驾驶舱的那一刻,即使已经在模拟仓里边操作过很多次,平日里也进来待过。
当摁下点火开关的那一刻,马齐良仍然是激动得无以言表。
他深吸有口气,对着无线电耳麦道:
“雷神一号呼叫塔台,飞机仪表各参数显示正常,发动机预热完毕,请问是否可以滑行起飞。”
塔台上的胡振北,表情严肃道:
“我是胡振北,同意滑行起飞,请务必注意安全,请务必注意安全!”
要知道目前整个空一旅不到两百号飞行员,真正有资格驾驶喷气式飞机的,通过筛选,不到10人。
任何一名这种飞行员的损失,都是不可接受的。
所以重要的事情,自然得说两遍。
“雷神一号明白,请首长放心!”回答完毕,马齐良按照无数次模拟飞行的那样,将飞机驶入跑道最中间。
在空一旅所有人的注视下,飞机快速起步,强大的惯性将马齐良死死拍在座椅靠背上。
不到几秒钟,便达到了起飞速度。
当拉动驾驶杆的那一刻,马齐良如坠云端,是那样的美妙,这就是驾驶超音速飞机的真实感受…
当雷神一号收起起落架那一刻,塔台上,跑道周围,甚至是机场周围的山头。
全都爆发出热烈的欢呼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