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当然听,二哥,你快说!”
昭昭跑到裴子桦的面前,扯着他的手。
“二哥哥,快说!你快说!”
裴子桦轻轻的拍了拍昭昭的脑袋。
“刚才,父亲说,成大事者,不拘小节。”
“既然如此,我们就想办法挑起世家的矛盾。”
“让他们把他们心里想的东西,摆到台面上来。”
“这样,他们成了挑事者,将军府就成了受害者。”
“即使将来这件事情闹上了朝堂,陛下肯定也不会把责任怪在父亲和大哥的身上。”
裴子桦说着,眼里闪烁着算计的光芒。
“二哥,怎么让他们的心思摆到台面上?”裴子烨一时没有反应过来。
裴子桦笑了。
“三弟,这不是你以前最擅长的吗?”
“他们想抱团?我们就让他们抱不成团!”
裴子烨好像明白了二哥的意思。
“二哥,你意思是我们想办法离间他们?”
“对!他们既然敢小声嘀咕,那我们也小声嘀咕不就好了?”
“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这不是兵法里,最常用的方法吗?”
裴子桦一脸理所当然样子看向裴子烨。
此时的裴子烨,已经彻底反应过来了。
“二哥,都是文人心眼多,三弟的确佩服!”
“三弟期待你当官的那天,肯定十分的精彩,哈哈哈!”
裴子桦一想到那个样子,他的心情就好开心。
“二哥好心帮你出气,你竟然埋汰二哥?你皮子痒了?”
裴子桦意味深长的斜了一眼裴子烨。
裴子烨急忙收敛了笑容。
“二哥,你误会了,三弟是对你佩服得五体投地!佩服佩服!”
一旁的裴二叔还处于懵的状态。
“子桦,京中世家那可是几百年的交情,我们怎么可能离间他们的感情?”
“二叔,再好的感情,总有裂缝的时候。”
“就像您和二婶,总有吵架的时候吧?”
“更何况,世家都是因为利益才团结在一起的。”
“只要涉及他们自己的利益,想离间他们,不难,对吧,子烨?”
裴子桦一副胸有成竹的表情。
裴子烨点头。
“对,这事简单,交给陈尔就能做。”
“我这就去找陈尔去,保准三天之内就会有消息!”
裴子烨说完,就往外跑。
“三哥哥,窝也要去!窝要去找思思姐姐!”
昭昭连忙追上去,抓住裴子烨的手。
“三哥一会就回来,你跟着去做啥?”裴子烨停下脚。
他这是去做坏......咳,做正事,带着昭昭去,总觉得有些别扭。
“老三,你带着妹妹去吧,这样还不打眼。”
裴将军一锤定音。
“对,子烨,你带着妹妹去拜访陈府,更加合理。”裴子桦点弟弟。
“行!走吧,小尾巴!”
裴子烨明白了父亲和二哥的意思。
“三哥哥,窝要带上窝的灯!”
昭昭跑回来,她要带自己的灯,去给陈思看。
可是,她带哪盏灯去好呢?
兔子灯?
走马灯?
还是两盏都带?
昭昭陷入了纠结。
“昭昭,你快点!随便拿一盏就好了。”裴子烨催促。
“妹妹,你拿那盏兔子灯吧,走马灯要做为二叔的镇店宝。”
裴子桦给昭昭建议。
“对对对!昭昭你可不能提前给二叔露底了。”
裴二叔眉开眼笑。
“好吧!”
昭昭拿起了兔子灯,蹦蹦跳跳的跟着裴子烨出了门。
陈御史一家人,正在花厅里说着话,就听见下人说裴子烨带着郡主来拜访。
陈尔一听立刻飞奔出去。
陈思也紧跟着跑了出去。
陈御史和陈夫人两人互相看了一眼,都从彼此的眼睛里看出疑惑。
很快,裴子烨和昭昭,被陈尔兄妹俩,迎了进来。
“子烨和昭昭,见过陈大人、陈夫人!”
裴子烨带着昭昭,给陈御史和陈夫人行礼。
“哎呀,都是自家人,那么多礼做什么?”
“昭昭,快到陈姨这里来,陈姨可是有一阵子没有看见你了,可想死陈姨了。”
“快!过来让陈姨抱一抱!”
陈夫人冲着昭昭伸出双手,露出大大的笑容。
“陈姨!”
昭昭拿着灯,扑进了陈夫人的怀里。
“哎!小昭昭,你可是想陈姨了,特意过来看陈姨的?”
陈夫人逗昭昭。
昭昭一脸为难的看向陈御史。
“陈姨问你话,你看他一个糟老头子做什么?”
陈夫人连丈夫一起调侃。
昭昭吐了吐舌头。
“陈姨,小孩子不能撒谎,要不然会被大灰狼给吃掉的!”
陈夫人乐得前仰后合。
“陈姨逗你的呢!你肯定是来找你思思姐姐的吧?”
昭昭露出欢快的笑脸,她使劲点头。
“嗯!窝祖母给窝做了兔子灯,窝拿来给姐姐看!”
昭昭有些显摆的举起了手里的兔子灯。
其实昭昭一进门,陈夫人就注意到了。
可是,她当作才看见的样子。
“呀,昭昭拿着这么好看的兔子灯啊?还是老夫人给你做的?”
“老夫人这手可真巧,让她给我们思思也做一个!”
正在欣赏兔子灯的陈思,两眼一亮。
“真的吗?母亲,可以让昭昭的祖母,给我也做一个吗?”
昭昭拉着闺蜜的手,“可以!”
“思思姐姐,窝告诉你,窝二哥哥还会做更好看的灯!”
陈思一脸好奇。
“比这个兔子灯还好看吗?是什么样的?我能看看吗?”
昭昭的脸上露出为难。
“嗯,二叔说要做宝贝,不能给人看!”
“啥灯那么稀罕,要做宝贝?”陈夫人一脸疑惑。
昭昭捂住嘴,只剩下一双大眼睛灵活的滴溜溜转。
“二哥哥说了,不能说!”
一旁低声和陈尔说事的裴子烨听见了几人的谈话。
“陈姨,是我二叔想要开一家卖灯笼的店铺。”
“我二哥给他做了几款镇店之宝,等中秋节的时候,你们就能看见。”
昭昭听见裴子烨的解释,冲着陈夫人和陈思使劲点头,示意裴子烨说得没错。
“卖灯笼?这会才开始,有些迟了!”
陈夫人是生意场上的人,她的嗅觉十分的灵敏。
有些商家,早就让工人大量制作灯笼了。
每年的中秋和七夕,他们可都是提前就开始准备。
“对,我们都劝二叔来着,可是二叔实在是想不到做什么,他说用灯笼先试试手。”
“对了,陈大人,您学富五车,可否帮我二叔出一些灯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