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彩页文学 > 斩妖吞孽,北极驱邪! > 第309章 应劫之人,广布天书。

第309章 应劫之人,广布天书。

    劫气是个非常奇怪的东西,出现和消失的也毫无规律。

    一众所谓的术士仙苗散去之后,陈年掌中的仙剑,发出一声轻不可闻的剑鸣。

    城中四下顿时升起了道道流光,数十道四余符,裹挟着劫气如同乳燕投林,向着长剑汇聚而来。

    陈年默默的观察着掌中长剑,感受着那被慢慢消融的劫气,缓缓闭上了眼睛。

    劫气也好,魔气也罢,要想确认其是否真的被清除,唯一的方法就是时间。

    劫气,本身无善无恶,因劫而起,玄之又玄。

    但其外在表现,其实非常单一,最大的特点,便是催动三毒七情,使善者愈善、恶者愈恶。

    无论是神仙还是妖魔,一旦劫气入体,便容易走向极端。

    所谓的入劫,便是人在陷入极端之下,必然会与人冲突。

    劫气与恶念邪氛相合,化生黑眚,其本质亦是借众生恶念催化,没有任何区别。

    所谓的应劫之人,其本身亦是入劫之人,与他人不同之处,便是其心纯粹、心智弥坚,能够固守一道。

    大悲大愿之下,自然能如那恶念邪氛一般引动劫气,借劫气行道。

    其中甚者,有所谓的大机缘、大气运,不是所到之处天生异象、便是有异兽来投。

    究其本质,这些所谓的机缘气运,本身亦是劫气化生,与黑眚没有任何本质的区别。

    这也是陈年不敢接触劫气的主要原因,他自知自己做不到如此地步。

    人心易变,一瞬之间便有无数念头诞生,能有几人能够做到如此地步?

    若无此等慈悲之心、弥坚之志,最终的结果,便是迈入极端,在大劫之中,化作灰灰。

    “到底是何人?竟然能做到如此地步?”

    陈年收回目光,缓缓的闭上了眼睛。

    三日时间,不算长亦不算短。

    这三日时间,黑眚没有再出现过,但城中的风波并没有因此平息,反而愈发热闹起来。

    东南谋划失败后,丹阳天书和蟠桃,就成了山门世家老祖延寿的唯二希望。

    天书译文困扰了山门世家九年之久。

    如今有人愿意开讲天书,无论真假,这些山门世家之人,都不愿放过这个机会。

    更何况讲述天书之人,不但疑似与吴道子是师兄弟,还手握东南群山腹地消失的蟠桃。

    短短三日时间,临州城中,如同科举开考,不断的有术士从各地赶来。

    只是这次,这些山门世家学聪明了,派来的几乎全都是年轻一代。

    即便如此,这么多的术士进城,也闹出了不小的乱子。

    光是寻找赵槿喻和杨大少的踪迹,就在城中爆发出了不小的冲突。

    逼得两人改头换面偷偷溜出城去,才将纷乱平息了下来。

    陈年站在城楼之上,看着杨大少最新的装扮,多少有点好笑。

    那一向浮夸的杨大少,也不知道从哪搞了一身粗布衣衫,将自己包的像个狗熊。

    正垂头丧气的赶着一辆驴车,拉着赵槿喻进城,那满脸的“愉快”,像极了一个受了委屈的小媳妇。

    陈年摇摇头,目光环视全城,一颗心也慢慢的放了下来。

    这几日这么多术士进城,却没有见到任何黑眚的痕迹,想来那劫气应当处理完了。

    他定了定神,眼中圆光一闪,也不说任何的废话,毫无征兆的开口道:

    “太上曰:祸福无门,唯人自召。”

    “善恶之报,如影随形...”

    声音朗朗,响彻全城,没有做任何遮掩。

    圆光之下,即便是听不到任何声音的耳聋之人,都能清楚的听到陈年的声音。

    突如其来的声音,把所有人都打了个措手不及,甚至没有反应过来这声音到底说的是什么。

    直到随着那声音飘出,临州城上空,显现出一个又一个的奇异文字,众人反应过来是怎么回事。

    一时之间,所有人都懵在了原地。

    按照常理,天书开讲这么重要的事情,即便不沐浴更衣,也得等所有人到齐,高坐法坛才会开始。

    就算是嫌麻烦,至少也要有个面见高人的机会吧?

    这高人怎么不按套路出牌,说讲就讲?

    随即,整个临州城变得鸡飞狗跳,术士、仙苗们纷纷寻找纸想要将内容记录下来。

    而普通百姓,则是被这突如其来的声音搞得莫名其妙,纷纷寻找着声音的来源。

    陈年看着城中纷乱的状态,面上没有丝毫的表情。

    他双目微阖,返照自身,体内太微小童手持书卷,朗朗而诵。

    那诵读之声与陈年声音相合,使得城中那纷乱的状态,缓缓平复了下去。

    声不惑人,却如清泉流淌,直入人心。

    初时之言,让一众术士仙苗听得莫名其妙。

    又是太上、又是三台北斗神君,说了一半又冒出了一个灶神和三尸神。

    听起来不像是的天书,更像是某个“邪教”用来吓唬人的典籍。

    但事关重大,心中虽然有疑虑,他们还是第一时间将其记了下来。

    直到百五十言后,两句新的天书自虚空之中响起:

    “凡人有过,大则夺纪,小则夺算。”

    “其过大小,有数百事,欲求长生者,先须避之。”

    一众术士仙苗才猛然一惊,神情瞬间严肃了起来。

    大则夺纪,小则夺算。

    东南之事,不是没有人活下来。

    但活下来的人,什么下场几乎人尽皆知。

    夺纪、夺算之下,一次次的剥夺人之天寿,让一个正值壮年的顶尖术士,变成了一个垂垂老矣的老人。

    而且还有...

    “长生?!”

    仅仅是两个字,就让所有人目露狂热,一个个站在原地,奋笔疾书。

    然而,越到后面,他们的心思就越是复杂。

    直到那句“欲求天仙者,当立一千三百善;欲求地仙者,当立三百善...”出现。

    在场之人,瞬间全部石化在了当场,甚至连天书后面说的什么,都一时之间忘了记录。

    天仙、地仙,仙神竟然还有等级之分?

    成仙不光要修为,还需要做善事?

    陈年看着石化中的众人,并没有因此停顿。

    天书,天书。

    若是什么都让他们记了下来,又如何能让他们珍惜。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