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彩页文学 > 重生后我只做正确选择 > 第386章 华电-艾默生系3

第386章 华电-艾默生系3

    陈默神色平静,拿起湿毛巾擦了擦手,动作从容:“齐总过奖了。灵境是发小创业,早期纯粹是朋友帮忙,投了点钱占个小股,赶上了行业风口运气好。本职工作,还得渡河。”

    他刻意将“小股”和“运气”轻描淡写地带过,重点落在“渡河”上。

    “运气也是实力的一部分!”朱家兴笑着打圆场。

    他更欣赏陈默这种技术出身的务实,“当年我们汇川起步,做电梯控制,多少人觉得没戏?谁能想到房地产一飞冲天,我们跟着也水涨船高?都是赶上了好时候。”

    巧妙地用自己公司的发家史,把话题从敏感的“兼职”引回了更安全的“时势造英雄”。

    “说起好时候,”齐志东似乎也意识到刚才的试探有点过火,立刻顺着朱家兴的话头,眼神里带上了追忆的光,“在座的各位,谁能忘了2001年?那真是…风云激荡啊!”

    他的话音落下,仿佛按下了某个开关。

    包间里的人集体陷入了回忆,齐志东拿出手机不停滑动,总算是找到了一篇公众号文章转发给陈默。

    写得正是风起云涌的世纪之交的华兴电气的故事。

    齐志东喝了点酒有点放浪形骸,拿着手机竟然正字正腔圆地读了起来:“二十世纪初,全球互联网泡沫破灭,通信行业陷入寒冬。2001年10月,华兴公司做出关键战略决策,将其旗下优质资产安圣电气,以7.5亿美元的价格出售给美国工业巨头艾默生。这笔当时中国高科技领域最大规模的跨国并购,不仅为华兴提供了宝贵的过冬‘棉袄’,更在无意中,孕育了中国电力电子与工业控制领域一支举足轻重的力量……”

    陈默也滑动着手机。

    屏幕上出现了当年略显模糊的签约仪式照片。

    西装革履的双方代表握手,背景板上“华兴技术有限公司 & EmerSOn”的字样清晰可见。

    包间里彻底安静下来。

    所有人的目光都被屏幕吸引,连咀嚼的动作都停了。

    空气里弥漫开一种复杂的情绪,混合着感慨、自豪,还有一丝只有亲历者才懂的沧桑。

    “7.5亿…美金啊!”朱家兴也喃喃自语,仿佛又回到了那个震撼业界的时刻。

    他当时就在华兴电气,还只是电源研发部的一个小骨干。

    “那时候,感觉天都变了。昨天还是华兴的人,吃着食堂,骂着加班,一觉醒来,工牌就换成了艾默生,周围多了好些金发碧眼的老外,流程文件全变成了英文…”

    “谁说不是呢。”童胜利放下筷子,接口道。

    他是当年华兴电气杭州研究所的骨干,负责矢量变频算法的攻坚。

    “签补偿协议的时候,手都是抖的。股份1:6啊,按净资产回购,但分四年给,签了字就领25%,后面三年每年再25%。那笔钱,后来成了我创业的第一桶金。”他语气平淡,但眼底深处有光芒闪动。

    麦格米特如今横跨智能家电、工业电源、新能源汽车等多个领域,市值早已突破百亿。

    “我那点补偿款可没撑多久,”坐在陈默斜对面,一个穿着灰色夹克、看起来颇为朴实,甚至有点不修边幅的男人苦笑着开口了。

    他叫代社晓,圈内人称“电源老代”或“村长”。

    是一路有爱(华兴电气-艾默生离职员工社区)的发起人,也是当年亲历者之一。

    他此刻脸色已经有些泛红,显然酒意上来了。

    “老童你们搞技术的,有本钱。我嘛,搞市场的,路子野。从艾默生出来,也折腾过几个小公司,都不温不火。最惨的时候…”他顿了顿,似乎有些犹豫,但酒精和满桌老友的氛围让他敞开了心扉,声音提高了几分,带着点自嘲的豪气,“最惨的时候,是真睡过坟地!你们信不信?”

    满桌愕然。

    代社晓灌了一口酒,眼神有些迷离。

    像是在看很远的地方:“具体哪年记不清了,反正是刚出来那会儿,兜比脸干净。去外地谈个客户,下了火车,发现钱包被摸了,身份证、钱、卡全没了。人生地不熟,举目无亲。住店?想都别想。天又快黑了。咋办?总不能睡大街上吧?瞅见火车站附近有片荒坡,稀稀拉拉几个坟包。心一横,妈的,就那儿了!找了块还算平整的石头,把夹克裹紧了当枕头,就那么躺下了。心里念叨着,各位先人,借贵宝地凑合一宿,打扰莫怪啊!第二天天蒙蒙亮,被冻醒了,露水把衣服都打湿了。爬起来拍拍土,对着坟包鞠了三个躬,谢谢人家没托梦骂我,然后接着去找客户……”

    他讲得绘声绘色,甚至带着点黑色幽默,但包间里却一片寂静。

    这些如今身家亿万、出入顶级会所的大佬们,脸上都露出了复杂的神色。

    那段筚路蓝缕、挣扎求存的岁月,是刻在他们骨子里的共同记忆,也是这个圈子最牢固的纽带。

    “村长,敬你!”陈默忽然端起酒杯,打破了沉默。

    陈默前世是创业过的人,凌晨1点多开着一辆破破烂烂的五菱宏光亲自去送货都不是一两回了。

    相比起其他创业成功的大佬,在座的只有他才最能共情村长的感受了。

    他的声音不高,却异常清晰,带着真诚的敬意。

    “也敬各位前辈!没有你们当初的坚持,就没有今天这么多优秀的公司,更不会有我们渡河项目能用上的国产好产品。”

    他指的是英维克的精密空调、汇川的变频器、麦格米特的定制电源等等。

    这些华电系企业的产品,早已深度融入华兴包括渡河项目在内的各个领域。

    这话说到了点子上。

    众人纷纷举杯,气氛重新热烈起来,刚才那一丝沉重被一种更深厚的情谊和认同感取代。

    “说到这个,”齐志东再次成为话题的引导者,他笑眯眯地看着陈默。

    “默总,咱们今天都是自己人,打开天窗说亮话。你掌舵的‘渡河’,那可是华兴未来十年的根基!要彻底替换掉OraCle那套老骨头,自研ERP、自研数据库…好大的手笔!马来西亚这一仗打响了头炮,漂亮!接下来,国内大本营的切换,才是真正的硬骨头吧?涉及的业务流、数据量、部门协调…想想都头大。”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