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彩页文学 > 重生后我只做正确选择 > 第781章 越加欣赏

第781章 越加欣赏

    UGC生态的治理与商业化如何平衡?

    在全球化的过程中,如何应对更加复杂的市场竞争和文化差异?

    以及,如何维持三大创始人之间这种微妙而高效的协同?

    无论如何,灵境互动的上市,已经为中国游戏行业树立了一个新的范式。

    它证明了一家初创公司可以通过极致的产品力、深刻的技术洞察、前瞻的生态战略,以及一位能够跨越科技与资本的战略“幕后大脑”,在巨头的环伺下杀出重围,成就一段财富神话。

    钟声已经响过,股价仍在跳动。

    属于灵境互动的星辰大海,才刚刚启航。

    而市场也在持续关注,这位隐藏在灵境互动背后的“战略巨子”陈默,是否会将其在灵境验证成功的模式,复制到华兴车BG等更广阔的战场,继续他的点金之旅。

    36氪将和您一起持续关注。

    ————————

    另一边的华兴坂田总部,董事长办公室宽敞明亮,巨大的落地窗外是鹏城蓬勃的城市天际线。

    室内布置典雅沉稳,除了办公桌和会客沙发,靠墙的书架上摆满了各类书籍和行业奖项。

    郑非坐在沙发上,手里拿着一台平板电脑,屏幕上正显示着36氪这篇关于灵境互动上市的深度报道。

    他戴着眼镜,看得颇为仔细,脸上带着混合着欣赏与感慨的笑容。

    徐平则略显随意地坐在一旁的单人沙发里,手里端着一杯刚沏好的热茶,二郎腿翘着,眼神也落在自己手机屏幕的同一篇文章上。

    房间里很安静,只有平板电脑偶尔被滑动翻页的细微声响。

    过了好一会儿,郑非终于抬起头,摘下眼镜,用手指轻轻揉了揉鼻梁,笑着叹了口气,率先打破了沉默:

    “徐总,看了没?这篇写得还挺深入,把我们陈总的老底都快掀出来了。”

    他的语气里没有丝毫不快,反而充满了某种“看,这是我们的人”的自豪感。

    徐平闻言,放下手机,端起茶杯吹了吹气,呷了一口,才慢悠悠地回应,语气里是略带调侃的腔调:

    “能没看吗?现在圈里都传疯了。‘幕后大脑’、‘战略北极星’、‘面壁者’......

    啧啧,这帮媒体用词是越来越浮夸了。不过,”

    他话锋一转,眼神里闪着光,“说得倒也不算太离谱。这小子,确实是个怪物。”

    郑非哈哈大笑,将平板电脑放到茶几上:

    “也不能说是很离谱,其实还是有精准的地方。

    你看这里,‘他从不干涉日常运营,但总是在最关键的战略方向、技术路径和资本节点上,给出那种一步看十步的建议和资源’。

    这话,说到根子上了。”

    他身体微微前倾,看着徐平,眼神变得有些深邃:

    “老徐啊,你还记得几年前,他刚冒头的时候要‘渡河’的时候,多少人等着看笑话?

    觉得他年轻,步子迈得太大太冒险。再看看现在?

    咱们的核心系统捏在自己手里,这腰杆算是硬了。

    灵境这事儿也是,当初他个人投资那家小游戏公司,我还觉得有点不务正业。

    没想到啊没想到,这小子眼光毒辣到这地步,一边扛着‘渡河’的天大压力,一边还能顺手孵出个市值几百亿的金鸡来。”

    徐平放下茶杯,用力点头,然后又笑着说:

    “这小子确实走一步看十步,但也有没看到的时候。

    上个月跟我对接车载鸿蒙系统的时候还在说被公司的未雨绸缪吓了一跳,说是三亚会议可比他发的帖子早多了。

    用他自己的话说是当了一回小丑。

    不过话又说回来,当初ERP和数据库的切换,那可是刀山火海,换个人可能早就被压垮了。

    而且说实话咱俩原本预估的是5年,结果他不仅扛住了,还3年给干成了。

    完了还能有余力去干点别的。

    最关键的是什么?”

    他顿了顿,用手指点了点平板屏幕:

    “我看报道里说的,他不是去指手画脚,而是‘递梯子’、‘点方向’、‘给资源’。

    这种赋能式的投资和管理思维,根本不像个二十多岁的年轻人,倒像个修炼了多少年的老狐狸。

    灵境那个CEO徐振宇和CTO代海涛,也是厉害角色,能对他这么信服,本身就说明问题。”

    “这就是这小子的难得之处啊。”郑非感慨道。

    “年纪轻轻就有能力还不贪权;有眼光,却不独断。

    知道自己该在什么位置,发挥什么作用。

    你看他在灵境,就是个战略股东和关键时刻的定盘星;

    回到华兴,又能立刻沉下来扎进IT和车BG那一摊子事里。

    这种切换和心性,难得,太难得了。”

    “哈哈哈,”徐平笑了起来,“可不是嘛!前两天我还去车BG那边转了转,逮着他就问:‘陈总,现在身价又暴涨几十亿,感觉怎么样?是不是考虑提前退休了?’你猜他怎么说?”

    郑非饶有兴趣地问:“他怎么说?”

    徐平模仿着陈默那副平淡又有点无奈的语气:

    “‘徐老板,你就别拿我开涮了。

    这边智能驾驶的交付节点还有不到半年了,您要是实在闲着,帮我去跟供应链催催料?’

    臭小子,反过来将我一军!”

    郑非听得开怀大笑:“像他的风格!脑子里永远装着下一件事,从不躺在功劳簿上。这点我最欣赏。”

    笑过之后,郑非重新拿起平板,若有所思地滑动着页面,停在了报道最后关于未来挑战的部分。

    “老徐,说正经的。

    灵境这一上市,陈默这‘点金手’的名声是彻底出去了。

    我估计啊,以后想找他投资、找他站台的项目能从他办公室排到深圳湾。

    更别说他手里还有一个疯狂扩张得我都害怕的瑞子咖啡。”

    郑非的语气稍微严肃了些。

    “这既是好事,也是考验。

    车BG这边刚起步,智能驾驶、智能座舱,哪个都不是省油的灯,需要他全身心投入。

    得找个机会跟他聊聊,既要鼓励,也得提个醒,把握好主次和节奏。

    还好这小子最近把集团IT架构调整了,让李文涛去接了他信息技术工程部的工作。”

    徐平也收敛了笑容,点头表示同意:

    “明白。

    这小子有分寸,但诱惑确实大了点。

    不过老板,我倒觉得不必过于担心。

    你看他处理灵境Pre-IPO和路演的那股狠劲和冷静,目的极其明确,手腕也很老练。

    这种心性,稳得很。

    回头我找个机会,约他吃个饭,半开玩笑半认真地敲打一下就行。

    反正我跟他开玩笑开惯了。”

    “嗯,你跟他聊,最合适。”郑非放心地点点头,又补了一句,“不过也别光敲打,该夸还得夸。这小子,可是给我们华兴,也给我这老头子,长了大大的脸啊!证明我们当年没看错人。”

    他站起身,走到落地窗前,望着窗外繁华的景象,仿佛看到了那个几年前还略显青涩、如今却已搅动风云的年轻人正步履不停地走向更广阔的天地。

    徐平也站起身,走到他身边,同样望向窗外,笑着说:“何止是没看错,简直是捡到宝了。我现在就盼着他赶紧把车BG那边也点石成金,到时候,咱们再一起看看媒体又该用什么词来形容他了。”

    两人相视一笑,眼中充满了对那位年轻后辈的无限期待与信任。

    办公室内,茶香袅袅,那篇报道依旧静静地躺在茶几上。

    过了一会儿,就在徐平正准备告辞离开郑非办公室的时候,却很突兀的听到了郑老板的声音,“徐总,那件事情,我想好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