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来来,别站着了,坐,坐下聊。
老婆,帮忙上茶,把我那盒最好的金骏眉泡上。”
杨怀瑾招呼着大家入座,试图把节奏拉回正常轨道。
杨院长家客厅的挑高极高,巨大的落地窗外是蓉城璀璨的夜景,仿佛一幅流动的画卷。
室内设计是沉稳的新中式风格,融合了现代极简的线条与东方美学的意境。
昂贵的黑胡桃木地板和低调的丝绸墙面组合,与几件明显是收藏级别的中式古董家具相得益彰。
空气中回荡着若有似无的古琴曲,音量恰到好处,营造出宁静雅致的氛围。
众人在那组价值不菲的真皮沙发上落座。
师母很快端上来香茗,茶汤橙红透亮,香气馥郁。
同时精致的茶点也摆了上来。
闲聊从杨怀瑾关心的学校近况、陈倩的工作感受开始,气氛逐渐热络。
杨钊虽然急于切入正题,但也只能按捺住性子,努力陪着聊天,不时见缝插针地吹捧陈默几句。
“陈总,您可是咱们交大计算机系的传奇啊!现在学院里都在拿您当榜样教育学生呢!”
杨钊一边给陈默斟茶,一边笑着说,“我爸每次回家提起您,那都是赞不绝口,说您是他教过最有出息的学生,没有之一!”
杨怀瑾脸上有点挂不住,咳嗽了一声:“小钊,喝茶都堵不住你的嘴。”
陈默笑了笑,端起茶杯:“老师过誉了。都是运气,赶上了好时代,加上公司给了平台。”
“您太谦虚了!灵境互动上市,市值六百多亿!
瑞子咖啡现在开店跟雨后春笋似的!
这哪是光靠运气和平台就能做到的?”
杨钊显然做足了功课,语气夸张:
“华兴的车BG,那可是未来智能汽车的核心赛道!
您掌舵这么关键的部门,这得是多大的信任和能力!”
他滔滔不绝,几乎要把陈默的每一项成就都拿出来歌颂一遍,拍马屁拍得毫无技术含量,却足够直白热烈。
杨怀瑾在一旁听得脚趾都快抠出三室一厅了,几次想打断儿子,都被陈默用眼神温和地制止了。
陈默只是偶尔微笑点头,并不接话,也不否认,那种淡然的态度,反而更显气场强大。
陈倩和颜晓在一旁看得暗自咂舌,同时也觉得有点好笑。
她们第一次如此直观地感受到,原来在真正的“大佬”面前,那些平日里看起来光鲜亮丽的老板,也会是这般模样。
这也让她们更加珍惜有陈默这样一个哥哥的庇护和提携。
聊了一会儿周雯就招呼众人吃饭,一行人穿过玄关,步入饭厅。
这会儿陈默倒是观察起了杨教授家里的装修。
是那种沉稳的新中式风格,红木家具、名家字画、瓷器摆件随处可见,显得颇有文化底蕴。
但细节处又不失现代生活的精致与舒适。
饭厅非常宽敞,足可容纳十人而不显拥挤。
当然,最引人注目的是已经布置好的宴席。
一张超大号花梨木圆桌占据了饭厅的最佳位置,桌上已经摆好了精致的冷盘和餐具。
每个座位前都摆放着三套酒杯(白酒杯、红酒杯、水杯),餐具是晶莹剔透的水晶玻璃和细腻的白瓷,筷架是玉质的,餐巾被折叠成精美的造型。
更重要的是,桌边侍立着三位穿着典雅旗袍、容貌秀美的家政公司女服务员。
她们训练有素,姿态优雅,安静地等待着宾客入席。
这阵仗,完全超出了普通家宴的范畴,甚至不逊于一些高端私人会所的接待标准。
陈默目光扫过全场,心中了然。
这绝非一顿简单的“家常便饭”,杨家的重视程度和想要表达的心意,已经通过这些细节表露无遗。
他脸上依旧保持着温和的笑容,并未多言。
杨怀瑾亲自引着陈默走向主位:“陈默,你来,坐这里。”
“杨老师,这怎么行?您是老师,您是主人,主位当然得您来坐。”陈默坚决推辞,语气不容置疑。
“欸,今天你才是贵客...”
“老师,您要这样,我下次可不敢来了。”陈默半开玩笑半认真地说着,同时轻轻扶着杨怀瑾的手臂,将他引至主位坐下。
杨怀瑾推辞不过,只好坐下,但坚持让陈默坐在他右手边最重要的客位。
周雯坐在杨怀瑾左手边。
陈默则示意陈倩坐在自己右手边,然后是颜晓。
杨钊很自然地坐在了陈默的对面,方便交流和照应。
众人落座后,旗袍服务员便悄无声息地开始服务,为每位宾客铺好餐巾,斟上热茶。
“陈默,喝点什么?我这儿有不错的茅台,还有些朋友送的红酒,或者你习惯喝什么茶?”杨怀瑾热情地问。
“客随主便,老师您安排就好。我都可以。”陈微笑道。
“那好,那就开瓶茅台吧,今天高兴,我们喝一点。”杨怀瑾对服务员点头示意。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
杨家的宴请确实极尽诚意,菜肴并非一味追求名贵食材,而是以精巧的烹饪和用心的搭配见长。
樟茶鸭子自是招牌,酥香入味,此外还有开水白菜、鸡豆花、宫保明虾球等经典川菜和融合菜式,味道都相当出众。
席间的气氛也逐渐热络起来。
杨怀瑾几杯酒下肚,话也多了起来,主要是回忆陈默当年在学校里的趣事,以及感慨他如今取得的惊人成就,言语间充满了作为老师的自豪。
“我是真没想到啊,当年在我课上那个总喜欢坐最后一排,时不时还对我翻白眼的小子,能有今天的出息!”杨怀瑾拍着陈默的肩膀,语气中满是感慨。
“那时候我就觉得你这孩子不一般,有想法,有闯劲!现在看来,我还是低估你了!好!真好!给我老杨长脸!”
陈默笑着给老师斟酒:
“老师您过奖了。
当年是我不懂事,也多亏您当年包容和教导,给我打下了基础。
在华兴这些年,也时常想起您教的那些系统化思维的方法论,受益匪浅。”
杨钊则抓紧一切机会向陈默敬酒,并见缝插针地刷着存在感。
陈默始终面带微笑,从容应对,无论是老师的夸赞还是杨钊略显过火的奉承,他都处理得滴水不漏。
既不居功自傲,也充分给予了对方尊重,显示出极高的情商和社交手腕。
他还时不时会将话题引向陈倩和颜晓,关心一下陈倩在学校的工作和颜晓近期的“事业”,避免冷落任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