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总!这...这绝对不行!”廖建忠第一个忍不住了,声音都提高了八度,“您怎么能退到普通董事?华兴不能没有您掌舵!这太冒险了!”
他情绪激动,脸上写满了不理解和担忧。
“是啊,老板!”丁思云紧接着开口,语气急切。
“外部环境这么复杂严峻,正是需要您稳定大局、运筹帷幄的时候!
这个节骨眼上,您怎么能退后呢?
这新的架构再好,也需要您来主持过渡啊!”
胡向东也眉头紧锁:
“郑总,您的远见和决断力是无人能替代的。
集体领导固然重要,但核心的掌舵人更不能缺位。
我反对这个安排。”
就连一向沉稳的左梦安,也深吸一口气,语气沉重地说:
“郑总,我理解您培养梯队、完善机制的良苦用心。
但恕我直言,您此举...未免有些过于激进了。
华兴的今天离不开您的领导,未来一段时间的挑战,依然迫切需要您的智慧和威望。”
会议室里一时间充满了反对和劝说的声音,大家都无法接受郑非将自己“边缘化”的安排。
这种感觉,就像是航行在暴风雨中的巨轮,船长突然说要回到船舱里休息,把指挥权完全交给一套自动航行系统,哪怕这个系统再先进,船员们的第一反应也必然是恐慌和拒绝。
郑非安静地听着大家的激烈反对,脸上并没有不悦,反而露出略带调侃的笑容。
他等大家的声音稍稍平息,才缓缓开口,目光扫过众人:
“有趣,真的有趣。
我还以为,你们争论的焦点会集中在陈默身上。
毕竟这小子明年才满三十岁,就要进董事会担任常务董事,按照前几年几次董事会讨论他相关议题时那个激烈的过往...
我还以为今天要有一场硬仗要打呢。”
他顿了顿,语气带着几分玩味:
“没想到啊没想到,你们居然一个个的,都默认了这小子可以跟你们平起平坐,一起决策公司最高事务了?
反倒是我这个老头子退下来,让你们反应这么大?
这说明了什么?”
郑非的话像让激动的董事们愣了一下,不由自主地开始回味他话里的含义。
左梦安有些一板一眼,他非常认真地回答了郑非这个略带调侃的问题:
“郑总,此一时彼一时。
关于陈默,我想在座的各位同事,经过这几年,尤其是‘渡河’一役的完整验证,已经没有任何疑问了。”
他的目光扫过其他董事,不少人下意识地点头表示认同。
左梦安继续道,语气平稳而客观,像是在陈述一项再自然不过的事实:
“当初启用他负责‘渡河’,确实有争议,有担忧。
但他用结果证明了一切。
渡河的明线上,ERP和数据库的自研替代,三年时间,从零到一,再从一到N,覆盖全球所有子公司,平稳切换,顶住了所有压力,成功实现了核心系统的自主可控。
这份功绩和其中的难度,在座懂技术的都明白,堪称奇迹。”
“暗线上,他负责的国产EDA整合,收购概伦、禾芯,融合内部团队,短短时间内第一个版本就成功上线,为我们芯片设计工具的自主化打开了局面,意义同样重大。
甚至在孟良凡入职公司的事情上,这小子也是出了大力。”
“关键是在他本职之外,集团IT的架构被他调整得更加高效稳健;
车BG的业务也在他手上快速推进,智能驾驶、座舱、车控、车云几条产品线脉络已经清晰;
就连他个人的财务投资,灵境互动和瑞子咖啡,也取得了惊人的成功,反向证明了其市场洞察力和投资魄力。”
左梦安一项项细数着陈默的成绩,每说一项,在座董事眼中的认可之色就加深一分。
这些成绩是实实在在、无法抹杀的硬通货。
“所以,”左梦安总结道,“从能力和贡献上来说,陈默进入常务董事名单,是水到渠成,是华兴不拘一格用人才的成功范例,也是对奋斗者和价值创造者最好的激励。我想,在这方面,大家虽然有惊讶,但不会有太大的原则性分歧。”
他话锋一转,重新看向郑非,语气再次变得恳切:
“但是郑总,您不一样。
您是华兴的创始人和灵魂人物,您的经验和威望是在无数次大风大浪中锤炼出来的,是定海神针般的存在。
机制再完善,也需要灵魂。我们担心的是,您一旦退后,公司在面临前所未有的复杂局面时,会失去那份最关键的核心决断力和凝聚力。”
左梦安的话说出了在场绝大多数董事的心声。
他们对陈默的能力是认可的,但对郑非的退后是担忧甚至恐惧的。
郑非听完,沉默了片刻,脸上调侃的笑容渐渐敛去,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深沉而真挚的表情。
“左总,谢谢你们对我的信任和依赖。”他缓缓说道,声音里带着一丝感慨,“但正是这份依赖,让我更加坚定了要推动这次改组的决心。”
“华兴不能再依赖某一个人,哪怕这个人是我。”他的目光变得无比锐利和坚定。
“我们必须学会依靠组织,依靠机制。
这次改组,就是我为大家,也是为华兴未来,上的最后一道,也是最重要的一道‘保险’。”
“至于我,”郑非笑了笑,语气轻松了一些。
“我又不是退休,更不是撒手不管。
我只是换一种方式,更好地为公司服务。
作为普通董事,我依然会参与最高战略的讨论,会用我的经验为大家提供建议,也会更好地履行监督的职责。
只是不再具体处理日常的经营管理决策了而已。
我相信,在座的各位,尤其是梦安、徐平、青山、向东你们四位轮值董事长,完全有能力领导好华兴。”
实际上有一个大家都在逃避且不愿意承认的现实是,老板老了。
四四年出生的郑非今年已经七十五岁。
毫不夸张的说在之前的很长一段时间里华兴内部员工最担心不是自己会不会被裁,而是老板干不动了华兴怎么办。
这时徐平再次配合地开口:
“老板这是要‘退一步海阔天空’啊。
他从繁杂的日常事务中解脱出来,更能聚焦于长远战略和核心风险;
而我们呢,则能在新的机制下获得更大的施展空间,承担起更大的责任。
这对个人,对公司,都是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