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乾有月芽儿这个魔族小公主坐镇,暂时无虞。”
楚夏梳理思绪:“你说的没错,这份安宁,终究是暂时的……覆巢之下,焉有完卵?我们需要力量,需要更多的人手,不仅仅是守卫,更是为了……未来。”
夏紫萱秀眉紧蹙:“你的意思是……”
“魔族肆虐,必有无数的修士流离失所,宗门破灭,家族离散。”
楚夏眼中闪过一丝精芒:“这些散落的修士,就是一股不容忽视的力量,与其让他们在逃亡路上消耗殆尽,或沦为魔物爪牙,不如……引他们入大乾!”
夏紫萱心头一震:“接纳逃亡修士?这……四大仙门那边?”
夏紫萱也早已知晓万古皇朝的隐秘,知道四大仙门对姜云芝依旧存在深深的忌惮。
否者他们也不会下达让大乾皇朝禁止修仙的密令。
“四大仙门?”
楚夏嘴角勾起一抹冷峭的弧度:“此刻他们恐怕正焦头烂额地堵在各自的山门前,应对魔族主力,哪还有余力盯着我们这凡俗皇朝的动向?即便注意到了,一群修为低微、只为求活的丧家之犬投奔,在他们眼中,不过是蝼蚁换个地方苟延残喘罢了,又能掀起什么风浪?只要我们不公然打出对抗魔族的旗帜,不触及他们核心利益,他们暂时无暇也无力来管。”
他顿了顿,目光变得深邃:“更重要的是,这些人,可以成为我们最好的‘掩护’。”
夏紫萱瞬间明白了楚夏的意图:“你是说……明修栈道,暗度陈仓?”
“不错!”
楚夏点头:“万古源道场是我们真正的根基,但那里培养的,是绝对忠诚于我的核心力量,需要时间成长,也需要绝对的隐秘。
而明面上,大乾皇朝需要一股看得见的修士力量来稳定人心,应对可能的小规模渗透,甚至……应付未来可能来自四大仙门的试探。
将这些逃亡修士组织起来,成立一个‘大乾门’,放在明处。
一来,可以吸引目光,掩盖万古源的存在。
二来,也能从中筛选可用之才,逐步吸纳进核心。
再不济,这股力量,在必要时,也可以当做炮灰牺牲掉!”
炮灰嘛……
虽然有些残忍,但修仙界本就是如此,心善是成不了事的。
夏紫萱仔细思量,眼中忧虑渐去,取而代之的是决断:“我明白了。此事,便由夫君全权处置!”
……
数日后,神武将军府,议事厅。
楚夏端坐主位,烛青冥慵懒地斜倚在旁侧的软榻上,指尖把玩着一缕青烟,赤金竖瞳半开半阖,对眼前之事似乎兴趣缺缺,却又无形中散发着令人心悸的威压。
厅下,肃立着百余位风尘仆仆、面带惶恐与期盼的修士。
他们衣着各异,法器大多残破,气息也强弱不一,但普遍不高,最强的不过几位气息虚浮的结丹初期,大部分都是筑基期修士,甚至还有几个炼气后期的少年男女,脸上犹带着未干的泪痕和惊惧。
为首的是一个头发花白的老者,筑基圆满修为,道袍上沾着暗褐色的血迹,他深深一揖,声音沙哑中带着悲怆:“晚辈青云宗外门长老,赵守拙,携同门残存弟子及路上遇见的几位道友,拜见楚前辈!感谢前辈慈悲,允我等入大乾境内暂避!”
他身后众人齐齐躬身,声音带着劫后余生的颤抖:“拜见楚前辈!谢前辈收留!”
楚夏目光平静地扫过众人,缓缓开口,声音不高,却清晰地传入每个人耳中:“魔族肆虐,生灵涂炭,此乃玄黄界之大劫。大乾虽偏安一隅,亦不忍见同道流离失所,曝尸荒野。”
他停顿了一下,看着下方瞬间亮起的希冀眼神,继续道:“然,国有国法,门有门规。大乾皇朝庇护尔等,亦需有所约束,凝聚力量,方能自保,亦能助人。”
“即日起,于帝京城外,设立‘大乾门’!凡筑基境以上修为,愿遵大乾律法,守大乾门规,抗击魔族者,皆可入我门墙,得大乾皇朝庇护!”
此言一出,下方顿时响起一片压抑的惊呼和难以置信的抽气声。
本以为只是暂时收容,没想到竟能获得正式身份和庇护之所!
这简直是绝境中的曙光!
赵守拙激动得老泪纵横,再次深深拜下:“前辈大恩,如同再造!我青云宗残存弟子,愿入大乾门,誓死追随前辈,守护大乾!肝脑涂地,在所不辞!”
“我等愿入大乾门!誓死追随前辈!”
百余修士齐声呐喊,声音中充满了重获新生的激动和归属感。
楚夏抬手虚按,压下声浪:“赵长老,你暂领执事之职,协助后续安置事宜。大乾门驻地会尽快划定,所需基本物资,皇朝会供给。尔等首要任务是安定心神,恢复伤势,勤加修炼。具体门规章程,稍后会有人与你们交代。”
“谨遵门主之令!”
赵守拙立刻改口,称呼已然不同。
其余修士也纷纷应诺:“谨遵门主之令!”
楚夏微微颔首:“去吧。会有人带你们去临时安置点。”
很快,便有神武军的将士引领着这批满怀感激与希望的修士退下。
厅内恢复安静。
烛青冥这才懒洋洋地抬了抬眼皮,红唇微启,带着一丝戏谑:“小滑头,你这盘棋,倒是越下越大了,弄个大乾门放在前面当幌子,替你挡风遮雨?”
楚夏坦然一笑:“妖皇姐姐明鉴。非常时期,行非常之法。这些人,是麻烦,也是资源。用好了,就是一道不错的篱笆。”
“哼,随你折腾。”烛青冥重新闭上眼:“只要别把火烧到本帝的清静就行,非必要,我可不愿意跟四大仙门的那群老东西争锋相对。”
……
“大乾皇朝设立‘大乾门’,广纳天下筑基境以上修士,提供庇护!”
这个消息如同插上了翅膀,以惊人的速度在东域传播开来。
尤其是在那些正饱受魔族侵扰,或是在逃亡路上惶惶不可终日的修士群体中,掀起了滔天巨浪。
一时间,无数道或黯淡、或匆忙的遁光,改变了原本漫无目的或绝望的逃亡路线,如同归巢的倦鸟,纷纷调转方向,朝着大乾皇朝帝京的方向汇聚而来。
帝京的百姓们很快便发现,头顶的天空变得热闹起来。
往日里难得一见的“仙师”们,如今竟成了常客。
一道道或快或慢的剑光、法器光芒,不时从城池上空掠过。
有的驾驭飞剑,衣袂飘飘;
有的乘坐着奇形怪状的法器,嗡嗡作响;
还有的干脆御风而行,显得颇为狼狈。
他们大多行色匆匆,脸上带着疲惫、惊惶,以及一丝找到方向的急切。
“快看!又是几个仙师!”
“今天这都第几波了?听说都是去城外那个新建的‘大乾门’的。”
“唉,造孽啊,听说西北那边被魔族祸害惨了,死了好多人……”
“还是咱们大乾好啊,有楚将军和陛下在,连仙师们都跑来寻求庇护了!”
“可不是嘛!听说只要筑基了就能加入那个大乾门,有地方住,还有饭吃……呃,是丹药灵石啥的?反正就是有依靠了!”
茶楼酒肆,街头巷尾,百姓们议论纷纷,惊奇中带着几分自豪。
对于这些平日高高在上的仙师如今蜂拥而至的景象,他们从最初的震惊到习以为常,再到隐隐生出一股“大乾强盛,连仙人都来投靠”的骄傲感。
帝京城外,原本规划好的大乾门临时驻地,很快就显得捉襟见肘。
一片片新的营区被迅速开辟出来,简易的木屋、石屋拔地而起。
负责安置和登记工作的赵守拙等第一批加入的修士忙得脚不沾地。
修士的数量每天都在激增。
从最初的百余人,到数百人,不过短短数日。
半月之后,汇聚于帝京城外的修士,已逾两千之众!
而且后续还在源源不断地有人赶来。
正如赵守拙最初所言,总数怕是有数千人之多。
这些修士成分复杂,有破灭宗门的弟子长老,有逃亡的修仙家族成员,有独来独往的散修。
修为也参差不齐,但主体确实是筑基期和结丹期,金丹修士寥寥无几,且气息大多不稳,显然也是历经磨难才逃出生天。
大乾门,这个仓促间建立起来的组织,如同一个巨大的漩涡,将东域乃至更远地方流散的底层修士力量,快速汇聚到了大乾皇朝的羽翼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