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肖大喇叭的福,家里的人来了一波又一波,都是来看两个大学生的。
其实肖政也有嘚瑟的理由。
整个大院考上大学的人都是凤毛麟角,更不用说一家子出了两个京大的大学生。
冬冬和宋翊,简直成了稀有动物,特别是那些家里有差不多年纪孩子的人,看冬冬和宋翊的眼神透露着毫不掩饰的渴望,好像恨不得立马打包带回自己家。
羡慕恭维的话,安婳也听了一箩筐。
不过,有人欢喜有人愁。
周梅花带着陈清音来了,面色灰败。
一坐下,周梅花就叹息着道:“唉,清音本来考上了省大的,可是最后政审没通过。”
安婳动作一顿,看向陈清音。
陈清音低下了头,整个人都透着一股死气沉沉的味道。
高考恢复的那一刻,兴奋得在河边跑了二十分钟,才平复心情。
她有希望了,她可以不用一辈子当工人了,她有机会站到更广阔的平台上......
可是,陈清音当时有多高兴,现在就有多绝望。
安婳问道:“清音这个情况......没有转圜的余地了吗?”
周梅花叹了口气,“老石出面了,还是不行,说是清音的爸爸妈妈跟其他人的情况还不太一样,好像是她妈妈的叔叔在对面当什么官......”
这个安婳知道,当初陈钢和温雪曼在运动之前就被贬,直接原因就是这个。
如今运动结束,很多人都平反了,陈钢两口子还没动静,大概也是因为温雪曼的那位叔叔。
周梅花张了张嘴,想说什么,被陈清音拉了下袖子。
周梅花看过去,陈清音轻轻摇了摇头。
周梅花犹豫了一会,长叹一口气,对安婳道:“这次我带她到省城,也没别的事,就是来散散心,免得孩子想不通。”
安婳点头道:“那就住在家里吧,正好我们可以叙叙话。”
周梅花笑着应了。
等到安婳离开去给她们收拾房间时,周梅花才小声问陈清音:“为啥不让我说?咱们不就是来求你安姨帮忙的吗?”
陈清音:“我想了又想,还是觉得不妥,这件事情的性质跟找工作不一样.......反正,一旦说出口,安姨肯定会为难,还是算了吧,大不了明年再考,明年要还是不行,就后年......总不能一直卡在那吧?”
越说,陈清音越没有信心,她这种情况,还真有可能永远卡在政审上。
周梅花听陈清音这么说,觉得很心疼,这个姑娘太懂事了。不过周梅花也尊重了她的意见。
两个人只在省城待了一个晚上,第二天就回去了。
安婳何尝看不出她们来省城的目的呢。
不知出于什么原因,她们没有最后说出口,安婳便也没有点破。
既然石伟光出面了都没把这件事情解决,说明影响比想象中的要大很多,她如果大包大揽的把事情揽过来,岂不是给自己家找麻烦?
帮助别人可以,但一定要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不管对方是再好的亲戚或者朋友,都没有搭上自己去帮忙的道理。
事后,安婳跟肖政说起了这件事。
肖政赞同地点头,“你做得没错,这件事情跟安排她进厂当个工人可完全不同,我一旦担保她进入了高校,那么我的政治前途就埋进了一个隐患,只要温家叔叔那边有点什么风吹草动,我就得被牵连。”
“温家叔叔现在还在当国大代表吗?”
“没有,早就下海了,现在是资本家。”
那也没好到哪去。只要对面一天没有收回,沾上了就是敏感的。
安婳庆幸周梅花和陈清音没有把话说出口,否则她碍于情面还挺为难该怎么拒绝。
“不过老石倒是出人意料,居然帮清音帮到了这个地步。”
肖政问:“石小军和小陈的事定下了?”
安婳:“哪就定下了,石小军参军后还没回过家呢,两人应该有通信,但旁人不了解具体情况.......如今看来,清音和石小军想要往下发展,估计也没那么容易,她因为温家的关系考大学都那么难,军婚政审更难。”
不过等到进入八十年代完全开放,两边建立起联系来,情况应该会好转很多。
肖政点点头,把这个话题揭开,提起冬冬和宋翊去京城上学的事,“我本来说跟你们一块去,如今是不行了,抽不出时间来。”
安婳决定送冬冬和宋翊去学校,顺便带着双胞胎出去玩玩。双胞胎长这么大,还没有出过省呢。
安婳十分遗憾,“少了你,就总觉得不圆满。”
肖政笑着亲了亲媳妇的额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