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彩页文学 > 重生1981:开局坟头挖宝! > 第121章 门道

第121章 门道

    杨一木被小护士这一眼看得心里发虚,连忙道歉,“不好意思,忘记了。”说着手忙脚乱地晃灭火柴,放在手心里,又将烟重新塞回烟包。

    突然,对方摘下口罩惊喜地喊道,“你是杨一木!”

    杨一木看了一眼,眼前是个明眸皓齿的姑娘,大概是见过的,却怎么也想不起在哪里见过,只得尴尬地赔笑,“抱歉,一时想不起来了。”

    “我是遇倩啊!”姑娘笑靥如花,“也难怪,毕业这么多年,大家都变化挺大的。”

    杨一木一拍脑门,记忆的闸门豁然打开,这是自己高中同学。

    记忆里有这么个同学的,姓遇的人很少,当年在班里可是独一份的姓氏。只是时隔四十年了,他很难叫出许多人的名字了。

    “不好意思,老同学,反应慢了,瞅我这记性迟早得老年痴呆。”杨一木自嘲道。

    “这可治不了,你这个属于疑难杂症,世界难题。”遇倩笑岔了,又随即关切地问,“你怎么来医院了?”

    杨一木道,“送朋友弟弟来的。”

    得知杨一木朋友弟弟病了,遇倩热心地询问是哪个医生瞧的,现在情况怎样。

    “没什么问题,就是发热了。”杨一木踌躇了一会儿,又说,“你变化挺大的,你不喊我,真的认不出来你。”

    “你也是。”遇倩不经意间上下瞄了杨一木一通,比上学时期穿的体面多了,白衬衫,西裤,脚上一双黑色皮鞋,与记忆中那个青涩少年判若两人。

    正说着,一对中年夫妇神色慌张地挨个病房张望。

    杨一木瞧着那女人的眉眼跟宋成很像,主动问道,“你是宋成的母亲吧?”

    “对对对!邻居说我家小三子送医院了。”那女人急得声音发颤。

    “在这边挂水呢。”说完,杨一木歉意地看向遇倩。

    对方会意一笑,“你先忙,回头我请你吃饭。”

    杨一木将宋成爸妈引进病房。

    宋成老娘一进屋,一见小儿子苍白的脸色顿时就红了眼眶。

    “妈,不碍事了,医生刚才过来量了体验,说烧已经退了。”宋小妹拉着她老娘的手,又指着杨一木说,“这位是大哥朋友杨哥,幸亏他送过来了。”

    “倒是麻烦你了,真是不好意思。”宋成老娘连忙向杨一木道谢,又问,“我家老大在那边还好吧?”

    “胖了不少,都挺好的,你们不用操心。”杨一木倒是没说瞎话,在京城的时候发现他确实比以前脸圆了不少。

    “那就好,每次电话里都说得不清不楚的。”宋成老娘说着转向宋俊义,“快到饭点了,你带小扬去吃个饭吧,我在这儿守着就行。”

    杨一木连忙摆手,“婶子,大伯,不用麻烦了,我还得赶回去。就是行李还在你家,麻烦大伯回去开个门。”

    “这怎么行!”宋俊义一把拉住杨一木的胳膊,“今天说什么也得留下吃顿饭。给你添了这么大麻烦,连口水都没喝上,这可不是待客之道。”

    这时,遇倩款步走了进来。

    她已换下及膝的白大褂,一袭粉色垫肩连衣裙勾勒出窈窕身段,衣领上别着闪亮胸针。

    听说她还是杨一木同学,宋俊义热情地邀请一起去,“这附近有什么私人的饭馆吗?”

    遇倩爽朗一笑,“去什么私人馆子呀,咱们去大众饭店!我最爱他们家的松鼠鱼,滑溜溜的,那滋味别提多地道了。里面师傅我都认识,走吧,一起跟我走。”

    大众饭店是国营单位,宋俊义一时语塞,不知该如何接话茬了。

    见盛情难却,杨一木也只好跟上,“那我就麻烦你了,今天可要沾你的光了。”

    遇倩抿嘴一笑,“多大个事儿,你们在这儿等会儿,我去推车。”

    等她走后,宋小妹偷偷地跟杨一木说,“杨哥,你这同学可真漂亮。”

    大众饭店在县人民医院北侧,穿过两条街便到,正对着县影剧院的气派门脸。

    在富平县,这当属首屈一指的大饭店,搁眼下这年头,谁能在这儿摆席面可是件极体面的事。

    推开玻璃门,左手边就是开票的柜台。

    这年头到国营饭店吃饭都得先交钱开票,再自个儿挨个窗口去换吃的,可没服务员伺候你。

    正值饭点,大堂里热气氤氲,坐了不少人,不少桌子已经脸红脖子粗地喝上了。

    寻了处空位刚坐下,宋俊义起身要去开票,可一摸裤兜儿,脸上有点尴尬了。

    杨一木瞧见他耳根发红,顿时会意,笑着对遇倩说,“你把票给我,我去开单。你想吃点儿什么?”

    遇倩却摆摆手,“不用,我招呼人过来。”

    她朝厨房方向招了招手,一个系着白围裙的小伙子跑过来,笑得见牙不见眼,“倩姐可有日子没来了,今天吃啥,我给你安排。”

    遇倩熟练地报了几个菜名,又转头问杨一木,“你们还想添什么菜?尽管点。”

    杨一木瞅了眼宋小妹,道,“加个红烧肉吧,咱们四个人,这些尽够了。”

    等小伙子转身走了,杨一木道,“老同学你在这儿挺有面子啊。要是换我来,肯定鼻子不是鼻子、眼睛不是眼睛,连个好脸色都讨不到。”

    遇倩扬了扬下巴,“那是自然。在这富平县,谁还没个求人的时候?”

    杨一木深谙国营单位之间盘根错节的关系,莫说是计划经济时代,就是往后推十年,也是一样,上面都是一个老子。

    这些国营单位互相交换资源,就像一大家子分灶吃饭。今日你借我一车煤,明日我匀你几袋白面,账本上画个圆圈便算两讫。

    这还是两个单位之间的关系,若遇上规模庞大的托拉斯企业,那简直就是一个五脏俱全的小社会。

    下面有职工子弟学校、职工医院、澡堂、电影院、水厂、消防队,甚至还有自己的农场和养猪场。食堂吃剩的拿给猪吃,猪长胖了再给人吃,猪屎拉去农场,农场收成还送到食堂。

    这般循环往复,虽说怪恶心的,却是那个年代国营单位特有的生存智慧。

    就像富平这种小县城,统共不过巴掌大的地界,从东到西,从南到北,骑上自行车也就十来分钟。

    大家伙儿都在这个圈子里讨生活,今天你行个方便,明日我留个情面,这才是长久相处的门道。

    杨一木笑了笑,对遇倩说道,“你们是挺吃香的,真是羡慕不来。”

    遇倩脸上顿时多了几分得意,大了些声音说,“谁求不着谁啊?他们今天要是敢甩我脸子,改天来医院求着我都没用!”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