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家老宅。
众人围坐在堂屋的方桌旁。
李酒缸端起酒杯,不时的敬酒,“俺们这辈,按岁数排,俺打头圈。
振华叔,您是主家,这盅得先敬您。
老舅!哲子是俺兄弟,您是他亲舅,也就是俺舅!俺干了,您随意。
婶子,做了一桌子好菜,辛苦了,俺得敬您一个……”
李酒缸如鱼得水,总能找到喝酒理由,从头到尾酒盅没放下过,绝对是酒局上最亮的仔。
有些主家也喜欢他这样的人,酒局上热闹,主家也有面子。
酒局散场,李酒缸已经喝歪了,被李志强一脸嫌弃的扶着往家走。
李哲站在门口挥手,“慢着点儿,道上黑。”
老李两口子将王荣生送到门口,王秀英叮嘱,“哥,回去烧点热水,泡脚解解乏。”看着侄子推着自行车出来,王秀英一把抓住车把手,“建军,你也喝酒了,车撂这儿,明儿再来推。”
“姑,俺听你的。”王建军把车往墙根一靠,搀着老爹往外走,“姑、姑父,你们回吧,俺们走了。”
赵铁柱也告辞离开。
把人都送走了,李哲抄起手电筒,“爹娘,我去大棚了。”
王秀英纳闷道,“这么晚了,你还去大棚干啥?赶明早起来再去呗。”
“我让柱子把咱家闲置的木床拉过去了,大棚里也能睡觉。”
王秀英有些心疼,“在地里睡觉,那多遭罪呀。”
“习惯就好了,你们回吧。”李哲挥挥手,拿着手电筒走了。
“好好的日子不过,非要受这个罪。”望儿子的背影,王秀英眼圈发红,三个孩子里面老二最不听话,可她最疼的也是老二。
哎,都是上辈子欠的债。
“由他吧。”老李招呼了一声,他也心疼,但这是李哲自己选的路。
蔬菜大棚建好了,李哲比谁都开心,晚上喝了不少酒。
夜晚,村北地里一片寂静,李哲并不害怕,他太熟悉这片土地了。
到了自家地里,李哲拿着手电筒,在大棚周围逛了一圈,从东墙的通风门进入大棚,留出一片十平米的生活区,放着一张木床,床下放着一些生活用品。
新建的大棚塑料味比较重、墙体也有些潮,可李哲并不嫌弃,这里以后就是他的家了。
李哲简单洗漱,铺上被褥,躺在木床上,头顶望着大棚,内心有一种难以明喻的安全感。
他上辈子没啥大本事,也就刚种植大棚那几年赚了些钱,实现了吃肉自由,找了个搭伙过日子的人,那段时期,是他人生最快乐的时光。
蔬菜大棚寄托着他对未来的希望,只要有了这座大棚,他就有了创造财富的能力,这是他最擅长的舞台。
干了一天活,又喝了酒,李哲身体有些乏,迷迷糊糊的睡了过去,这一觉睡的很踏实,醒来的时候太阳已经升的老高;他没有手表,并不清楚具体时间。
下床后,他伸了个懒腰,在白桶里舀了些水,去大棚外面洗漱。
“老二。”老李手里提着网兜,里面装着两个铝饭盒,下了土路,沿着垄沟走过来。
李哲正在刷牙,瞅了老爹一眼,‘嗯嗯’了两声。
“咋样?大棚里住的还习惯吗?没啥事吧?”
李哲漱漱嘴,接过父亲手里的饭盒,“没事,舒服着呢。你咋还专门送饭,我自己回去吃就行。”
“尽说废话,不过来瞅瞅俺能放心。你这也没个桌子,怪不方便哩。”
“是不方便,有时间了打个桌子。爹,你吃了吗?”
“吃啥?你娘做好饭就催俺送过来,偏心眼。”
李哲打开铝饭盒,上面装的两盒面馒头、腌萝卜丝,下面是玉米粥,“还怪烫哩。”
李家没有食不言寝不语的规矩。
老李一边掰着馒头,一边说,“自打你小子要建造大棚,别的不说,咱家的伙食是越来越好。”
“人活着不就是吃吃喝喝嘛。”李哲心想这才哪到哪,瞧着吧,等我有钱了,早餐都得吃出自助餐的感觉。
“俺清早瞅了瞅黄瓜苗,根长好了,准备啥时候移栽?”
李哲抬头望望天空,“上午日头足,温度高了容易苗缺水,等下午吧。”
“是这么个理。”
吃完饭,爷俩也没闲着,弄了些熟牛粪和复合肥在一起搅拌,均匀的撒在土壤里。
下午,天气没那么热了,李哲叫来李卫东、赵铁柱、王建军和李酒缸父子帮忙,今天周日妹妹李娜放假,也跑到大棚里来干活。
他举着一棵壮苗当教具,“挑这种叶厚茎粗的,要带着原土一起移栽,坑里撒把草木灰,隔开三四十厘米……”
李哲亲自演示一遍,说了零碎的注意事项,准备的差不多了,几人屁股后面都绑上小凳子,开始移栽黄瓜苗。
李哲培育了1200棵黄瓜苗,如果只是他们父子二人估计干到半夜也干不完,好在人多力量大,干了两个小时,就移栽了一多半。
李娜别看人小,干活速度一点都不慢。
李哲估摸着时间差不多了,开始浇水,每一棵黄瓜苗都要浇透了,这样才不会造成根部脱水。
李哲去棚外接水,发现有人蹲在路边往这边瞅,两人对视一眼,对方转身离开了。
“这小子来干嘛?”李哲认出了对方,是代销店张玉珍的儿子,林小虎。
他接着干活,也没理会,这些天来看热闹的人多了,也不差这一个。
等黄瓜苗移栽完、浇透水,天色也暗下来,李哲上身已经被汗湿透了,累的直不起腰。
老李也捶着腰,“总算是干完了,老二,把俺缸子拿过来,渴死俺了。”
其他人也毫无形象的坐在地上。
李卫东瞅着大棚东侧的单人床,“老二,你昨晚就大棚里睡的?”
“嗯,以后大棚种上菜,就离不开人了。”
李卫东出主意,“几千块钱的物件在地里,确实不让人放心,要不养条狗?”
赵铁柱说道,“俺家大黄刚生完崽子,要不然能把它牵过来。”
王建军提议,“牵俺家的狗吧,那狗哲子也认识,好喂养。”
众人七嘴八舌的把这件事敲定,李哲心中只有感动,“今儿个大家都在,我想说几句。这段时间辛苦大家了,没有大伙帮忙,大棚根本建不起来,我是真心的感激。
这几天我想了很多,帮忙这种事一天两天、十天八天的行,可不是个长久的事,我种蔬菜大棚是为了赚钱,哪能让大家一直免费干活。
以后在我这干活都得领工钱,干一天领一天,干半天领半天。”
在场的人神色各异,李哲从兜里掏出一把零钱,“爹,今儿个你干的时间最长,一个钟头四毛,总共2.8。”
老李愣了,“俺也有工钱领?”
“都有。”
“哥,建军哥,柱子、酒缸哥、强子,小娜,你们都是五个工时,两块钱。”
“二哥,还有俺的?”李娜露出不可思议的神情。
李哲摸摸头的头,“你干活又快又好,为啥没有?”
“谢谢哥。”李娜用黑乎乎的小手接过两元钱,脸上笑开了花。
众人收下钱,神色各异,唯独李酒缸有些不痛快,手里的钱收也不是,不收也不是。
李哲看出对方的异样,“酒缸哥,咋了?”
“俺是想问问,以后干活还管饭不?”
“管,以后干活不光领工钱,一样管饭。”
“那就行。”李酒缸笑了,钱不钱的不重要,管饭就成,他就喜欢热闹的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