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彩页文学 > 从西汉开始,建立千年世家 > 第22章 千古一帝

第22章 千古一帝

    梁王刘武早已瘫软在地,涕泪横流:“太公饶命!我……我是被逼的!”

    刘安冷冷瞥了他一眼:“梁王,你身为陛下亲弟,却助纣为虐,罪无可赦!”

    就在此时,殿外又传来一阵整齐的脚步声,副将率领军士赶到,沉声道:“王上,长安城已尽在掌控,叛军皆已伏诛!”

    刘安微微颔首,目光再次转向窦太后,他甚至不屑于再去跟这个蠢女人交谈,淡淡的挥了挥手。

    “拖出去,将那枚朱红药丸给她服下!”

    “不,不!”窦太后早已疯癫,张牙舞爪的大喊大叫,“刘安,你怎能杀我,你怎敢杀我!”

    然而刘安麾下的将士们却不管她是不是疯了,当即便把她拖了出去。

    不敢,刘安有何不敢?

    也就是过得久了,才让这些人忘记了,当年他是怎么赐死吕太后,又是怎么在长安城掀起了腥风血雨。

    待太后与梁王被押走后,刘安转身回到汉帝榻前,单膝跪地:“陛下,叛贼已除,请您安心养病。”

    汉帝微微闭眼,身上暮气浓郁:“太公,长安便交给您了,朕乏了。之后的事,便代劳您了。”

    他的声音轻若游丝,仿佛随时会消散在殿内的烛火中。

    刘安沉默片刻,缓缓跪地,郑重叩首:“陛下安心休养,臣必不负所托。“

    刘启嘴角微扬,似是想笑,却又无力牵动。他太累了,累到连呼吸都成了负担。

    他好想酣畅淋漓的睡一觉。

    ——最好,永远都不要有睡醒的那一天。

    ……

    窦太后与梁王掀起的叛乱,顷刻间便被平息。

    但她们留下的祸乱,比七国之乱带来的负面影响还要大。

    乱虽平,但朝野上下已是一片风声鹤唳。

    刘安以雷霆手段肃清窦太后在朝中的势力,凡是参与谋逆的官员,一律下狱问罪。

    朝堂上,每日都有大臣被拖出宣室殿,血染长阶。

    窦太后被赐毒而死,梁王被废为庶人,囚于永巷。

    但最关键的,还是汉帝的身体每况愈下,就连太医也束手无策。

    其他的病倒是其次的,最要命的还是心病。

    汉帝自己已经没有活下去的念头,就算是再好的大夫来了也无药可救。

    汉帝不理朝政,命刘安以太公之尊代行皇权。

    刘安摄政后,每日批阅奏章,主持朝议,俨然成为大汉的实际掌权者。

    ……

    未央宫中,药香浓郁。

    汉帝卧于病榻上,身体一天比一天消瘦,仿佛随时都有可能一命呜呼。

    而刘安便守在榻前,紧握住汉帝的手,试图重新鼓舞这位皇帝振作起来。

    这是他一手培养起来的皇帝,刘安实在不忍自己这位天纵之资的学生就这么死去。

    “太公...”

    汉帝用微弱的声音缓缓开口,“朕的时日无几了啊...”

    “陛下千万不要再这么说了。”刘安勉强挤出了一点笑容,安慰道,“一切都会好起来的。”

    “太公不必再劝了...”汉帝悠悠说道,“朕的身体...朕自己最清楚了...”

    刘安默然。

    诚然如此,这些日子来汉帝时常突然晕厥,一晕便是一两天,醒来后虽然会清醒一两个时辰,但很快别又会晕厥过去。

    太医换了一轮又一轮,但却无人能治得了汉帝的心病。

    汉帝脸上挂着淡淡的笑意,道:“太公,趁着朕还剩最后一口气,便为您写一道禅位诏书吧...”

    刘安愣住了:“陛下,这是何意?”

    “朕虽死,大汉不可亡啊。”汉帝叹道,“朕的子嗣们太年幼了,难以承袭大统。

    如今的大汉,有资格继承皇位的,也只有太公您了。”

    刘安闻言骤然松开汉帝的手,接连后退数步,甲胄撞击发出沉闷声响:“陛下此言,是要陷臣于不忠不义!”

    他目光坚毅,冷然道:“老臣若存半分僭越之心,当年吕后崩时便可自立,何须等到今日?”

    汉帝枯瘦的手指攥紧锦被,喘息着摇头:“太公...咳咳...朕非试探...

    朕的儿子当中,实在是无人拥有承袭皇位的资格了...”

    刘安却毅然道:“皇子刘彘,陛下可立其为储君!”

    “刘彘?”汉帝稍微思索了一下,“是王美人为朕生下的儿子吗?”

    “正是。”

    “彘儿...太公怎会想到立他为储君呢?”

    “老臣以为,皇子彘有尧舜之姿,他日定能为千古一帝!”刘安坚定不移的说道。

    “千古一帝吗?”

    汉帝却摇了摇头,“他今年毕竟才五岁啊,朕相信太公的眼光,可他还是太年幼了,主少国疑,他镇不住天下。”

    “五岁的储君确实难以服众。”刘安突然起身按剑,单膝点地,“但老臣愿竭尽全力,辅佐储君!”

    汉帝看着太公的眼神发怔,一时间有些犹豫不定。

    他是真心想要传位给刘安,可刘安现在的态度却不容置疑。

    思忖良久,汉帝最终还是叹息一声,道:“朕相信太公您的判断...”

    他的身体一天不如一天,神智也愈发模糊了起来。

    但刘启还是一如既往的相信太公,相信这位一直都坚定不移辅佐他的老师。

    太公作出的判断,永远都不会出错。

    ……

    后宫庭院里,有一个扎着两簇丸子头的幼童正在玩耍。

    王美人则坐在一旁,用宠溺的眼神看着幼童,叮嘱道:“彘儿慢些,别磕着碰着了。”

    那幼童,正是王美人为汉帝生下的儿子刘彘。

    刘彘正蹲在庭院角落观察蚂蚁搬家时,一阵沉稳的脚步声传来。

    王美人回头看去,看见了一位老人走来。

    老人虽然年迈,头发花白,但走路时的步伐却很平稳,久居上位让他看上去不怒自威。

    “太公...”

    王美人慌忙的俯身行礼,刘安没有搭理她,而是直接向刘彘走了过去,蹲下身与幼童平视。

    幼童并不畏惧他的威严,反而是好奇的看着面前的老人。

    这可给王美人吓坏了,赶忙呵斥道:“彘儿,还不快给太公行礼?”

    她早已听闻朝堂巨变,更知道眼前这位老者掌握着帝国命运。

    “不必了。”

    刘安淡淡的问道:“这孩子不错,但他的名字差了些。”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