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枢海,特别会议中心。
“按照现在的速度,最迟十天以后,我们往异世界送出的燧人系统将达到五千台,鸿雁系统的数量将会突破一万。”
“通过现在九章结合各方面的数据生成的大模型来测算,哪怕是只有一半的燧人系统被激活,我们也能够得到一个超过八成的异世界地图。”
“到那个时候,随着通讯指挥网络的彻底建成,后续穿越人员的遇险可能会降到最低,所有同胞的转移和集中也会逐步完成。”
“接下来,资源不足将会成为异界发展最大的制约因素,因此,我在此提议,从即日起,开始移山计划第二阶段的准备工作。”李云枢指着投影中的资料,郑重的说道。
“第二阶段的封装体将不再都是各种基础物资,而是以各种一体化生产设备和能源供应设备为主,配合已经成型的营地,初步完成先期工业再造。”
“凭借已经初步建设完成的燧人网络,他们可以在第一时间找到这些封装体的踪迹,防止贵重的生产设备遗失。”
“而通过筑巢计划的实施,可以提前做好矿产资源的勘探和初步开采准备,等到生产设备到位,就可以开始工业化生产。”
“此外,当燧人系统并网完成,我们就可以开始寻找“特殊目标”。”
““特殊目标”?”听到李云枢的话的中枢开口了。
“就是你说的那个遗迹?里面有台机器,能够将孩子们送回蓝星的那个?”
“对。”李云枢点点头,“只有那个地方,我敢保证我的记忆绝对不会出现一丝一毫的误差。”
“我已经将那一块的地形和特征在地图上标注了出来,等到燧人系统完成全世界地图测绘,就一定可以通过比对把那个位置找出来。”
“一旦找到遗迹并从中得到了那个机器,我们就有可能拥有一条哪怕是最坏的情况也能使用的后路。”
“不光如此!”万院长在一旁补充起来。
“这一次我们如果能够在保有大量研究人员和能力的前提下找到那东西,说不定就能真正找到控制它的办法。”
“到了那个时候,无论是返回蓝星,还是别的什么目标,都不再是什么不可能的事情。”
会议室内陷入短暂的沉默,所有人都被这个可能性震撼了。
如果真能找到那个传说中的遗迹,并掌握其中的技术,人类在异世界的处境将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中枢沉吟片刻,手指轻轻敲击桌面:“云枢同志,关于“特殊目标”位置的可靠性,你有多少把握?”
李云枢深吸一口气,认真的回答:“百分之百!”
“虽然第一个找到那个遗迹的并不是我,甚至连那台机器是怎么从遗迹里面被发现我也并不清楚。”
“但是,最后的火种基地就修建在那个遗迹旁边。”
“遗迹里面的那台机器根本没有办法移动,所以当我们发现了机器的作用后,就只能将基地修建在上面。”
“那个遗迹的样子和位置,无论如何我都不可能忘记。”
中枢点点头,“虽然我事先同意了你们关于寻找特殊目标的优先计划,但是有一点我必须强调。”
“绝对,绝对不能因为寻找那个东西,导致我们正常的计划无法完成。”
“无论是控制那个机器,还是找到方法返回蓝星,那都是未来的可能性,并不能百分之百保证有效。”
“而眼下,我们必须确保异世界的开发和生存计划稳步推进,尽快完成工业体系异世界再造,这才是根本,也才是真正我们能够完全可以控制的。”
“更不用说,那种遗迹所能代表的危险,我想你们应该都明白的吧?”
李云枢回答:“我们明白,按照制定好的计划,“特殊目标”的搜索会建立在现有资源的基础上,不会抽调核心力量,移山计划的第二阶段依然是当前的首要任务。”
“秦野他们带过去的计划书里面也重点点明了这方面的要求。”
万院长补充道:“中枢的顾虑很有道理,不过,如果能在工业再造的同时,顺带完成对特殊目标的定位,对我们来说无疑是双重保障。”
“毕竟,那台机器代表的不仅仅是退路,更有可能大大提升我们相关的科技水平,甚至彻底杜绝再次出现这种情况的钥匙。”
中枢点点头,他的目光在众人脸上扫过,最后停留在投影地图上那个被红色标记圈出的区域。
那里代表着未知的希望,也隐藏着无法预知的风险。
“既然大家都认可这个方向,那就按计划推进。”中枢开口说道,“但必须建立双重保障机制——移山计划的核心资源调度要独立于特殊目标的搜索体系,两者之间只能共享情报,不能互相挤占资源。”
李云枢立刻调出新的预案投影:“我们设计了搜索方案。”
“燧人系统的日常测绘数据会自动与“特殊目标”的特征库进行比对,只有匹配度超过百分之八十五的线索才会启动专项调查组。”
“调查组的人员将从另外的人手中抽调,不会影响工业体系的建设。"
“此外我们还通过脑机接口,将那个遗迹的样子和位置制作成了虚拟模型,这样可以加快比对的准确性和效率。”
中枢拍板道:“好,我同意开始二阶段移山计划并且同时开始寻找“特殊目标”的计划,但记住,所有行动必须遵循两个原则——”
“第一,工业再造进度只能提前不能延后,那才是我们真正能够依靠的东西。”
“第二,除寻找“特殊目标”以外,其它任何关于“特殊目标”的行动都必须提前进行风险评估,不得擅自行动,任何针对“特殊目标”的行动都必须保证万无一失,否则不予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