卯时,宫门外,天色尚暗。
柳朝明下马便看见大学士章钊朝他来的方向张望,瞧见他的身影,老头招招手。
柳朝明走至近前,老头一把搭上他的手臂,焦急问道,“走,边走边说,怎么样?你去客栈见没见到李皖?”
柳朝明随意嗯了一声,老头谨慎地询问,“查到点东西没有?”
柳朝明止步,嘴角擒着笑意,略带审视低声道,“城东天井有死人,是凶兆,这首歌谣的词谱正在李皖的桌案上。”
章钊一脚踩到柳朝明脚面,惊讶得胡子都翘起来,“怎么可能?这怎么可能?”
“是啊,歌谣使用的纸张与李皖平时用的完全不同,笔迹也不一样,可就是这样的东西,堂而皇之地夹在李皖的书本里。”柳朝明声音越发低沉,目光沉沉似要把章钊看穿。
上朝的官员陆续从两人身边路过,好奇当红的辅国公怎么与大学士章钊神神秘秘说着话。
章钊,先皇最器重的大儒,门下学子广布全国,老头生性直率,敢直言,品行端正,萧元邦登基后依然尊从章钊的治国理念,使得章钊在朝中很有影响力。
此次春闱章钊是主审官,结果殿试结果公布后,榜单遭到了很多学子的质疑,此事闹得沸沸扬扬,今日上朝,大家都抱着看热闹的心态。
众人颇为好奇,到底发生了什么事,让皇上震怒呢?
“章学士,你半夜跑到国公府把我叫起来,指使我跑去客栈看一个中毒的应考学子,章大学士,我要一个真相很难吗?”
章钊只一个劲表示李皖是他最得意的学生,他对他的才学人品都有十足信任,李皖绝不可能作奸犯科。
“到底是谁在陷害李晥?我绝不轻饶他,”章钊发着狠话。
柳朝明看看天色,距离上朝时间不足一盏茶,冷下脸问,“殿试结果可有猫腻?”
章钊斩钉截铁地否认,“老夫用毕生清白做保证,所有试卷我全部亲自批阅,而且不光我批阅,皇上也亲自过目,皇上钦点后,才将密封卷公开,这时才知道榜首是谁,绝没有作假。”
柳朝明笑意加深:“李晥才学先不讲,他是章大学士门生,想必你对他的字体非常熟悉吧。”
章钊立起眼睛:“怎么可能?李晥的试卷是皇上钦点,如若造假或者我给他开后门,那是侮辱门风,我章钊用性命保证,绝不会做那种事。”
“可我听说三甲全部为南方学子,北方一个中榜都没有,这中间很干净?”
章钊非常固执:“绝对干净,先帝时我便担任主考官,北方开化晚,无论卷面还是策论,都比南方学子要差一大截,这样的人,怎么能担负朝廷大任?”
柳朝明往前走,章钊趋步跟上,口中依旧念叨:“柳国公,你一定要相信我,李晥实至名归,如今能帮到他,让春闱结果正常公布,只有你。”
柳朝明不言。
即将步入殿门时,柳朝明问:“章学士心中可有陷害李晥的人选?”
章钊理理胡子,眼神闪躲:“不知当讲不当讲,柳国公年轻有为,一跃荣升辅国公......”章钊欲言又止。
柳朝明打断他:“我为皇上,为大胤江山稳固殚精竭虑,我是臣,尽做臣的本分,章学士不必想太多。”
老头眼中闪过清明,低声道:“谷庸方,他是殿试副主考官,他与我择卷标准完全不同,我推荐的考生都被他否定,直到最后他还坚持李晥不够格做榜首。”
柳朝明缓缓迈进殿门,大殿两侧已经站满了即将上朝的官员。
柳朝明凑近章钊耳边,低声道:“章学士,皇上要的是权衡,春闱的结果不光是选拔官员,还有江山社稷,北方举子质疑考试结果,恐引发骚乱,长期以往,北方士族对朝廷甚至对皇上生出不满,到时可不是选拔人才那么简单了。”
章钊听闻,惊出一身冷汗。
早朝上,章钊越想越害怕,他明白了皇上的深意,所以当谷庸方提出质疑,状告章钊徇私舞弊时,老头扑通一声跪到地上。
“皇上英明,臣在春闱阅卷中虽未作奸犯科,但对南方学子确实有所倾斜,臣年事已高,恐难担大任,此次春闱榜次,臣愿担全责,请皇上责罚。”
朝中大臣议论纷纷。
萧元邦上朝前接到密奏,详细说明了此次殿试结果引起的争议,正待考虑如何处理,没想到章钊已经主动承担责任。
萧元邦看向柳朝明:“辅国公,春闱一事影响深远,你看此事如何解决?”
柳朝明出列,道:“皇上,此事不急于盖棺定论,臣有一建议,此次春闱考官共六人,每人举荐三人,共十八篇策论,大家依次评分,按分数高低再重新排序,最后胜出者由皇上定夺。”
萧元邦很满意,“就按辅国公的意思进行,另外,之前朕钦点的榜首李晥也加入阅卷行列,此事由辅国公操持,三日后提交结果。”
退朝时,谷庸方盯着柳朝明,阴阳怪气道:“如今辅国公是皇上的主心骨,只是不知策论,辅国公能看懂几篇?”
谷庸方身旁的老臣发出讥笑声,他们拥护谷庸方,难免看不起靠着军功上位的柳朝明。
柳朝明不卑不亢,笑笑:“谷大人言辞差矣,本国公看不看得懂不要紧,自有比臣学识高的人来看,臣只要知皇上心里所想,上马能替皇上安天下,下马能替皇上定乾坤,何愁看不懂一篇策论呢?”
柳朝明轻飘飘扔下这句话,抬脚下朝,走至殿门,柳朝明回身叮嘱胡庸方:“忘了提醒谷大人,你也是春闱的主考官,你提交的策论,举荐的人可千万要慎重,本国公既接了这差事,一定会让皇上满意,至于谷大人满不满意,可不好说了。”
谷庸方盯着柳朝明的背影,狠狠啐了一口:“乳臭未干的小子,在老夫面前竟敢以国公爷自居,看我不把你的嘴脸撕烂。”
辰时,京城学子得到三个消息,第一,此次春闱重新阅卷,众人摩拳擦掌,这意味着大家会有第二次跃龙门的机会,第二,前次荣登榜首的李晥加入此次阅卷行列,众人纳闷,李晥的榜首之名朝廷是承认还是不承认呢?
最后一个消息,有一个叫郭昆的学子被带走问话,听说好像涉嫌给李晥下毒。
人世间的事就是这样,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就像春雨,说来就来,说停就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