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秦昇、东突厥、刘武周和李唐四方势力在为即将到来的大战摩拳擦掌、枕戈待旦之时,渤海湾的海面上却出现了一支浩浩荡荡的船队,绵延百余里,一眼看不到首尾,正劈波斩浪一路向东而去。
他们正是秦昇派去跨海征伐高句丽的远征军。
因为东突厥人南下进犯河北在即,秦昇便打消了跟来护儿一起远征高句丽的念头,转而由对战高句丽经验最为丰富的来护儿出任远征军主将,右武卫将军徐世勣副之,秦琼、程咬金和罗士信三员大将随征。
之所以派徐世勣跟随来护儿远征高句丽,纯粹是因为秦昇知道在历史上唐朝灭亡高句丽的一系列战事中,功劳最大的就是徐世勣。
作为一个穿越者,秦昇也不想篡改历史,将本属于徐世勣的功劳让给其他人。
更何况,兵法的尽头同样是玄学,既然历史上是徐世勣灭了高句丽,那就说明徐世勣是高句丽人的苦主,派他去打高句丽人总不会错的。
只是因为突厥人南侵河北在即,秦昇自然不能再派北府军和背嵬军去远征高句丽了,因此此时远征军中除了来护儿带来的六千水师,便只剩下四万征召不久的府兵。
虽说这四万府兵在出征之前已经经过两个多月的操练,行军布阵看起来都有模有样了,但谁也不知道他们上了战场会是什么光景。
可秦昇对此却没有丝毫担心,毕竟若是连四万训练有素的新兵都带不好,那他就不配叫徐世勣了!
自从大军从潞水河口出了海之后,为了躲避海上的狂风巨浪,船队几乎是贴着海岸线行进,几乎都能看到左侧的高句丽海岸和城池。
作为这支大隋水师都督的来护儿正站在自己座船的船头,扶着船舷上的护栏眺望着北面的一座城池,目光久久没有移开,目光似乎有些伤感。
此时徐世勣恰巧从座船的船舱走出,见来护儿看得出神,忍不住上前几步,笑着问道:
“不知来公在看什么竟看得如此出神?”
来护儿回头一看,见说话之人是徐世勣,也不隐瞒,只是用手遥指着一座屹立在海岸最南端的城池,淡淡问道:
“徐将军,你可知那是何城?”
徐世勣虽说自幼熟读兵书,对中原各地的山川地貌都有所了解,但对于关外的情况当真是一无所知,他顺着来护儿所指的方向看了一眼城池的轮廓,随后便摇了摇头,坦然回道:
“末将不知,还望来公明示。”
来护儿没来由叹了一口气,神情变得越发伤感:
“那便是毕奢城,高句丽人又管它叫卑沙城或大黑山山城。”
(PS:上面并没有多打一个山字,毕奢城的别名就叫大黑山山城)
听到“毕奢城”三个字,徐世勣突然明白来护儿为何会突然变得如此伤感。
只因在之前大隋最后一次征讨高句丽的战争中,来护儿率隋军渡海而来,直取辽东重镇毕奢城。
高句丽人几乎倾尽举国之兵来守毕奢城,却还是被来护儿率军击败,斩首千余人,夺取了这处咽喉要地。
本来隋军完全可以趁此机会继续东进,直取高句丽的首都平壤,就此灭掉高句丽王国。
可此时的杨广已经不再是当年那个雄心勃勃的君王,他完全失去了开疆拓土的雄心壮志,只想早日从辽东战场的泥沼中全身而退,便不顾前线一众将领的劝告,接受了高句丽的请降,命来护儿班师回朝。
来护儿心中纵有百般不甘,可是君命难违,他最终还是不得不放弃自己不知折损多少大隋将士性命才攻下的毕奢城,无奈撤出了辽东。
隋军一撤,高句丽便立即出尔反尔,拒不对大隋称臣,让那些大隋将士的牺牲全都成了一个笑话。
如今再遥看到毕奢城,来护儿难免会回想起那些当年白白战死在毕奢城下的大隋将士,一时难免触景伤怀,只觉得自己愧对他们当年的牺牲。
明白了来护儿伤感的缘由,徐世勣当即出言宽慰他道:
“来公不必多想,我们此次远征高句丽,正是为了施行大将军的疲敌弱敌之策。
相信用不了几年时间,便可让高句丽国力衰退,百姓困顿,再无力再与我大隋抗衡。
到了那时,我大隋可以毕其功于一役,彻底灭掉高句丽,以告慰当年那些战死在辽东的大隋将士的英灵。”
来护儿看着徐世勣,最终缓缓点了点头,面上的伤感也随之一扫而空,整个人看起来振作了不少。
只是他见徐世勣谈吐不凡,心中不由对他多了几分好感,便忍不住有些好奇问他道:
“徐将军,有句话我不知当问不当问,以你的才干,当年若是为大隋效力,恐怕早就功成名就,封侯拜将了,可你为何会落草为寇,跑去投奔瓦岗军呢?”
说到此处,似乎是怕徐世勣误会自己的意思,来护儿连忙补充道:
“我并没有任何看不起瓦岗军的意思,只是觉得以你的本事,本该有一个更光明的前程。”
徐世勣自然知道来护儿的话并没有什么恶意,他眺望海面许久,才轻轻叹了一口气道:
“我自幼便喜欢钻研兵书,十七岁那年自认为自己学有所成,便打算去干一番大事业。
可我父亲劝我说如今天下未定,劝我再在家中蛰伏几年,待天下局势明朗,再择明主也不迟。
可我那时年少气盛,根本听不进我父亲的劝告,反而负气离家出走,之后便意外结识了翟大哥和单二哥,跟着他们一起上了瓦岗,杀富济贫,锄强扶弱,快意恩仇,直到之后魏公也上了瓦岗……”
后面的话徐世勣没有再说下去,因为直到今天,他依旧在为翟让的死而自责。
有时候他甚至在想,或许他的父亲当年是对的,若他待在家中再蛰伏上几年,好好磨砺磨砺,也不会天真到相信只要劝说翟让拥立李密为新的瓦岗之主,李密便会放过翟让一马……
来护儿见轮到徐世勣变得伤感,便知道他同样纠结在往事中无法自拔,当即忍不住哈哈一笑道:
“徐将军方才还劝我不要再多想当年之事,怎么转眼间自己便深陷其中!”
说到此处,他重重拍了拍徐世勣的肩膀,很是语重心长道:
“正如你所说,过去的事便让他过去吧,你如今追随齐国公,正是建功立业的大好机会,我相信有朝一日,令尊一定会以你为荣的。”
徐世勣怔怔看着来护儿,许久才重重点了点头道:
“多谢来公指点迷津,他日末将若是真能小有所成,绝不会忘了来公今日之言!”
(注:高句丽的毕奢城就是现在的大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