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东南急报!安国公杨钊八百里加急!”
传令兵几乎是连滚带爬地冲入了东宫正殿。
将一封插着羽毛,代表最高紧急军情的信筒高高举起。
殿内,秦夜正与林佑琛等人商议着这批财宝的分配和使用方案,闻声皆是脸色一变。
“呈上来!”秦夜沉声道。
内侍接过信筒,验明封印无误后,迅速拆开,将里面的急报递给秦夜。
秦夜展开急报,目光飞速扫过。
脸色以肉眼可见的速度阴沉下来,周身的气息都变得冰冷肃杀。
林佑琛等人心中咯噔一下,意识到出了大事。
“殿下,东南出了何事?”林佑琛忍不住问道。
秦夜将急报重重拍在桌上,声音冷冽:“海寇大规模进犯!”
“数量不明,但战力彪悍,已连续攻破东镇军府三处沿海卫所,兵锋直指海州城!”
“杨钊紧急奏报,东镇军府内部整顿尚未完成,军心不稳,将令难行。”
“两万兵马战力存疑,恐难抵御海寇兵锋,请求朝廷速发援兵!”
“什么!”
“哪来的海寇如此猖狂?竟敢攻打海州城!”
“杨钊是干什么吃的!”苏有孝猛然起身,虎目圆睁。
苏骁也是眉头紧锁:“东镇军府经此一乱,元气大伤,内部盘根错节,杨国公虽已回去,但短时间内想要如臂使指,确实困难。”
“两万未经彻底整肃的兵马,面对蓄谋而来的海寇,胜算渺茫。”
林佑琛沉吟道:“按惯例,东南有警,当就近调派海州卫,江州卫大军驰援。”
“此二卫兵马精壮,常备兵力皆在两万以上,若能及时赶到,当可解围。”
然而,他话音刚落,殿内却陷入了一片沉默。
海州卫、江州卫...
这两个名字,如今在众人听来,却显得格外刺耳。
东南穿山会的案子虽然揪出了赵德汉、周明等一批高官。
但谁也不敢保证,海州卫和江州卫内部就没有被渗透?
尤其是那位镇守江州卫的李晗!
若在平时,调兵驰援自是首选。
可如今东镇军府前车之鉴犹在,谁能保证海州卫、江州卫接到命令后,是会全力救援,还是会阳奉阴违。
甚至...与海寇沆瀣一气,趁机作乱?
万一援军有异心,非但不能解海州之围。
反而可能将杨钊和他好不容易聚拢起来的那点忠于朝廷的力量,陷入腹背受敌的绝境!
这个险,没人敢冒!
苏有孝猛地一抱拳,声音洪亮:“殿下!海州卫、江州卫不可轻信!”
“老臣愿亲率两万白虎卫禁军,星夜兼程,驰援东南!”
“定将那伙不知死活的海寇,碾为齑粉!”
他须发皆张,战意昂扬。
白虎卫主攻伐,由他亲自统领,对付一伙海寇,众人皆有信心。
然而,秦夜却缓缓摇了摇头。
“不妥。”
“苏将军,禁军乃国之根本,不可轻动。”
“况且,西南庆王虎视眈眈,京城必须留有足够兵力震慑。”
“你若带两万精锐离京,京城空虚,难保庆王不会趁机发难。”
苏有孝急道:“殿下!那难道就眼睁睁看着海州陷落?”
“杨钊若败,东南门户洞开,后果不堪设想啊!”
林佑琛和苏骁也面露忧色,这确实是个两难的局面。
秦夜站起身,在殿内缓缓踱步,目光深邃。
他脑海中思绪飞转。
海寇在这个节骨眼上大规模进犯,真的只是巧合吗?
东镇军府内部整顿触及了某些人的利益,于是引来了外部势力的疯狂反扑?
还是说,这本身就是一场里应外合的阴谋,目的就是彻底搞乱东南,甚至,调虎离山,为西南创造机会?
无论哪种可能,东南绝不能乱!
而且,这似乎也是一个机会。
一个检验他心中那张王牌威力的绝佳机会!
一个能够让他名正言顺插手东南,协助杨钊彻底清理东镇军府,并将影响力深入东南军镇的机会!
说实话,他还真不放心将整个东镇军府一直放在杨钊手中。
杨钊忠心,但他的后代子嗣可不一定忠心呐!
此番他去,必能深得军心!
秦夜停下脚步,转身面对三人,眼中闪过一丝决然和一丝难以察觉的兴奋。
“禁军不能动,海州卫、江州卫不可信。”
“那么,就由本宫亲自去一趟吧。”
“什么?”
此言一出,林佑琛、苏有孝、苏骁三人皆是大惊失色,几乎同时出声反对。
“殿下不可!万金之躯,岂可亲临险地!”
“太子乃国本,东南战事凶险,若有闪失,臣等万死难赎!”
“殿下三思啊!剿匪之事,遣一上将即可,何须殿下亲征!”
秦夜抬手,止住了他们的劝谏:“正因为海州卫、江州卫不可信,东镇军府内部不稳,才更需要本宫亲自前去。”
“唯有本宫亲临,持天子节钺,才能震慑宵小,统合东南可能还忠于朝廷的所有力量。”
“避免各自为战,甚至互相掣肘的局面。”
“其次,杨钊那边,也需要本宫亲自坐镇,才能更快、更彻底地清理东镇军府内部的毒瘤。”
“光是靠他一个人,阻力太大。”
“最后...”
秦夜嘴角勾起一抹意味深长的笑容,目光扫过三人:“本宫最近,得了一支护军,装备了些新奇玩意。”
“正想找个机会,试一试他们的锋芒。”
“这伙不知死活的海寇,撞上门来,正好拿来祭旗!”
“新奇玩意?护军?”苏有孝一愣,他从未听说太子另外组建了什么新的军队。
林佑琛和苏骁也是面面相觑,不明所以。
秦夜并未过多解释,这是他的绝对秘密。
“此事已决,不必再议。”
“苏有孝!”
“老臣在!”苏有孝下意识挺直腰板。
“本宫离京期间,由你与林相、苏骁共同辅政,监国理政。”
“京城防务,由你全权负责,给本宫盯紧西南方向,绝不可有丝毫懈怠!”
“这...老臣遵旨!”苏有孝见秦夜心意已决,知道再劝无用,只能领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