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彩页文学 > 大帝李承乾:在李世民面前杀李泰 > 第153章 魏夫子,你是要朕听你的吗?

第153章 魏夫子,你是要朕听你的吗?

    这个话题一问出来,整个大朝会都有些骚动。

    都是些一脑子知识的大臣,可能没那么能活学活用,但没有一个无知的。

    关于那一段历史,当然谁都清楚。

    之后那么强调孝的原因,也非常的明显。

    但是,这个不兴说啊!

    魏征的脸色很难看,他生硬道:“请陛下不要转移话题!”

    “朕,哪里有转移话题?

    周天子时代,分封诸国,约定不得互相吞并,这是信!

    毫无疑问,后来诸侯混战,信崩坏了!

    战国之前,列国互相攻伐,彼此先打招呼,约定好人数甚至军械数量,摆开阵势,并且追五十步而不再追,这是礼!

    结果,一个孙子兵法,礼崩坏了!

    孔夫子时代,他推荐自己的仁,意图用仁义感化,乃至天下大同。

    如果不是他人多,早就死在不知道哪国了,他的仁也成了毫无应用价值的空泛理论。

    接下来是义,三国时代最推荐的就是义。

    结果……

    多的不说了,总之就是崩坏了。

    接下来怎么办?

    孝,又开始大行其道!

    不孝者,简直天理难容!

    就连朕这个皇帝,都必须要孝,否则可能千夫所指万民咒骂。

    呵呵……结果呢?

    远了不说,隋炀帝孝吗?

    朕的父皇,他孝吗?

    朕自己,孝吗?”

    这些话,就太严重了,众臣听得冷汗直冒。

    虽然习惯了李承乾,时不时的出惊人之语,但这一波也太惊人了。

    “朕告诉你们,普通人孝的结果,就是成长被安排,婚姻被安排,人生被安排!

    哪怕父母不会害孩子,可父母的见识就比孩子更好吗?

    父母就知道,孩子能做什么,喜欢做什么吗?

    朕看,不见得!

    因此,不孝子一片片,孝成了被赞颂的东西。

    随处可见的东西,会被赞颂吗?

    皇帝就更不能孝!

    假如朕坐在这位置上,却听宗室长辈的,听父皇的,听母后的!

    要是他们之间的意见有冲突,那朕该听谁的?

    哪怕他们之间的意见没冲突,于天下百姓而言,又意味着什么?

    甚至就像以前,朕什么都听老师的。

    可你们一群老师,互相之间意见都不一样,朕听谁的?

    不听,好像就是不孝!

    魏夫子,你是要朕听你的吗?”

    这一声魏夫子,就是重启师徒名分。

    可这一声魏夫子,对魏征来说,简直是要命的。

    毕竟,李承乾现在可是皇帝,而他却并不是国师。

    “请,请陛下直言,为何他程咬金能做礼部尚书?”

    魏征不敢接这个话了,只好强行把话题拉回来。

    “不用你魏征提醒,你以为朕在跟你说废话吗?

    朕只是想告诉你们,不管是忠是孝,是礼是义还是信。

    要么是世人用来标榜自己的,要么是世人用来压制别人的!

    程咬金,他懂不懂礼?

    你要说条条框框中的那些礼,从他平时的表现来看,他好像不懂,更不愿意懂,以至于被大家称之为滚刀肉。

    表面上看起来,他好像不适合做礼部尚书。

    但,我们换个角度看!

    既然不管是礼还是其他,都是用来压制别人的。

    时至今日,我大唐礼仪俱全,内部已经不需要新的礼仪来约束。

    此时此刻,礼仪得转变方向,用来针对外部。

    仅仅靠儒家知乎者也那一套,可能吗?

    若是礼部侍郎颜相出使回来,能够说服吐蕃的松赞干布,那朕就承认可能!

    若做不到,靠那些之乎者也,岂不是让我大唐,被那群蛮夷啃得渣都不剩?

    程咬金的作用,就是用来跟那群蛮夷,讲物理,讲道理的!

    连你们这群满肚子经义子集的,都对付不了他这个滚刀肉,你们觉得那群蛮夷能吗?

    如此,他程咬金为何做不得礼部尚书?

    能为我大唐争取利益的礼部尚书不要,要那群出卖大唐利益的儒家文人?”

    朝堂上剩下的儒家文人,很想站出来争辩一下。

    可,李承乾对他们太不友好了。

    这要站出来,只怕瞬间成为活靶子。

    忍,继续忍!

    书生报仇,十年不晚,甚至百年也不晚。

    等李承乾百年之后,一定要大书特书,把他写成万古暴君,什么乱七八糟的事都给他安排上。

    魏征张了张嘴,啥都说不出来了。

    遇到李承乾这么个不要脸,偏偏歪理一大堆的皇帝,他这满肚子经义没用啊!

    叹了一口气,魏征退了回去。

    李承乾目光一转,淡淡道:“继续,但凡你们今天能说出,定国公不配成为兵部尚书的一个点,朕又反驳不了,那朕就同意了!

    反过来,那就是众卿都同意的。

    如果往后不配合,阳奉阴违,给定国公脸色看,那朕可就要找你好好说道说道了!”

    就在此时,李靖站了出来。

    他之所以站出来,是因为他觉得,如果非要选个兵部尚书,他有这个资格。

    跟在李世民手下不一样,他看到了李承乾的雄心壮志,知道自己还不配被狡兔死走狗烹。

    所以,还要争一把。

    站出来之后,李靖道:“陛下,既然唯才是举。

    臣认为,臣也有担任兵部尚书的资格!”

    “哦,卫国公啊……”

    李承乾似乎毫不意外,点点头继续道:“在用兵一道上,你卫国公绝对没有问题!

    不管是从功勋上看,还是从其他各方面来看,都没有问题。

    卫国公能够毛遂自荐,这样也是很欣赏的。

    但……”

    又是一个字的转折,让李靖心中一紧。

    “卫国公啊,要是真没有记错,你应该六十有八了吧?

    虽然老当益壮,经验丰富,但难免精力不济。

    机会,难道不该留给年轻人吗?

    更何况,卫国公难道不想去看看,那些你没有去过的地方?”

    李承乾说着,朝着那幅资源地图一指。

    李靖很想说一声自己没有老,现在自己身体倍棒,还能够干饭几十年。

    但,比年轻的话,不管是从出生年月上,还是从目前外在的年龄上,他这的确差太多了。

    再看资源地图,世界那么大,他的确想去看看。

    兵部尚书,难免要处理一些杂务,是不宜长期远走的。

    “臣……没问题了!”

    李靖退了回去。

    他想起来李承乾早就说过,明年会用他的,看来心中已经有了全盘计划。

    如此,他就不能乱争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