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彩页文学 > 大国军工:重生1978,手搓六代机! > 第一卷 第334章 这才是全民皆兵

第一卷 第334章 这才是全民皆兵

    冯根生从军区招待所回省府招待所的路上,就一直在抽凉气,抽到他那颗蛀牙发痛,都忍不住一阵一阵的惊叹和忐忑。

    对东大政府来说,高速铁路不算是什么新鲜事物了。

    当年就认真考察过小日本的新干线,而且有引进的意思。

    平均时速不到80公里每小时的普通列车,在运输效率上,与动辄200公里每小时以上时速的高速铁路相比,不是效率倍于那么简单。

    在经济活动协作和流动上,运转和交换的效率,极容易由量变产生质变。

    政府看到了高速铁路的优势,铁道部也看到了,问题是,铺开建设高速铁路的前期投入巨大。

    东大是一个大国,是否需要全国高速铁路网,还是只需要用高速铁路将几个主要的人口特大城市、经济特大地区连接起来。

    而且,在高速铁路的具体选择上也有多种,比如磁浮列车,铁道部反而是先对这项技术进行研究。

    现在,李干提出了明确的建议,从西德西门子、法国阿尔斯通、日本新日铁三家当中,把技术拆分成若干项,有选择性地挑选出来进行合作,从而形成自己的技术基础,再在这个基础上发展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铁技术。

    这个路子是军工行业屡试不爽的方式。

    最突出的就是航空业,东大现在的军用航空业已经处于世界领跑位置,前前后后不到十年的时间。

    冯根生没有犹豫,立即按照李干的建议以及粤省提出的高速城际高速铁路规划来制定方案。

    铁道部的老部长再有一年就到龄了,他这位第一副部长是否可以顺利接任,还是从其他地方调任,还是一个未知数。

    就他的个人政治前途而言,眼下是拼一把的机会。

    他不像李干那样有超前意识,完全不知道高速铁路迸发出来的威力。

    就物流而言,高铁的出现,会将专递包裹的邮费从38块打到12块!

    这不仅仅是运输成本大幅降低那么简单,而是整个流转速度以一种人们前所未有的速度运行起来。

    在当前,北方人要吃到南方的水果菜蔬,通常需要进行处理,比如对一些南方蔬菜进行腌制处理,然后再往北方输送,否则在运输过程中就会坏掉。

    南港地区每个县都有北运菜公司,国营单位,每年收购果蔬进行处理后,由火车运往北方各地。

    如果有高速铁路呢?

    东北人民能够在晚饭的时候,吃上南方人民早上摘下来的水果或者收割下来的蔬菜。

    这在当前是不敢想象的。

    当然,在另一个时空里,高铁光是客运就搞不掂了,压根没有运力放在货运上,这一点同样是许多人想不到的。

    大家都想不到,自己国家的经济会发展到这样一个规模。

    冯根生下了决心后,一不做二不休。

    他把粤省的城际高速铁路网络对接到了全国铁路建设规划图里!

    也就是说,根据国家的规划,从粤省的规划里选几条线路提升为国家项目,作为铁道大动脉。

    1980年,国家制定了铁路三期规划,分别为近期规划、中长期规划和远期规划里。

    其中,计划用20年的时间,到2000年,国家铁路要建成八横八纵格局,即八条纵向通道和八条横向通道。

    其中,沿海通道是滨城至“酒杯敲钢琴”市,贯通东部沿海经济带。

    这里面,在粤省境内的里程将近900公里。

    沿海通道规划的线路走向,能把粤省70%的地市串起来,如果用城际高速铁路作为支线,那么,除了粤北的南关市,其他地市所有的支线建设长度不超过100公里。

    粤省有这个钱!

    要是按照李干的建议,把沿海通道规划的普通铁路换成高速铁路,单单在粤省,其通车里程就绝对在1500公里以上。

    最关键的是,南关市是粤省北上、南下粤省的门户,而京港澳通道,正正的从那里经过。

    如此一来,两纵就能把粤省的交通盘活了!

    而在八横八纵线路里,国家是明确了要建设西北至羊城、西南至羊城的通道!

    将粤省的两条横向城际高速铁路线和一条纵向城际高速铁路线纳入国家规划,粤省想必是愿意的。

    冯根生立即跑去见李干,把自己的想法提了出来,末了说,“高铁是新事物,投入大,铁道部肯定拿不出那么多钱来,如果粤省能承担大部分投资,这盘棋就算是活了。”

    李干看着冯根生,颇有刮目相看的意味,他笑道,“一横一竖,首期开建1500公里里程的高铁,冯副部长,别的先不说,光是这份魄力就值得敬佩。”

    冯根生略带苦笑说,“惭愧惭愧,都说铁道部是铁老大,可别人不知道,李局您是清楚的,家大业大,铁道部背负的责任和职责也大,这一摊子坐起来不容易。”

    “我们在西北西南还有三条战略干线在建设,西南那条搞了十多年了,光是每年牺牲的职工就有两位数……”

    他眼睛里带着晶莹。

    没有装的成分,冯根生就是当年第一批铁道兵部队就地转业的干部,全程参与建设了西宁到格尔木的铁路,他是货真价实的基层成长起来的高级干部。

    李干缓缓点头,“我非常能够理解,就在此时此刻,铁道工程兵的兄弟们,在日以继夜地凿着格尔木到拉萨的铁路通道。”

    “老冯,你也别挑我理,说到根上,你半辈子都奉献给了军队,咱们是一家人。”

    冯根生哽咽起来,擦着眼泪点着头。

    李干沉声说,“我们面临的国际形势越来越复杂,外部环境越来越紧张。南方地区变成前沿阵地是极有可能的,同时,南方地区绝对是我们最大的前进基地。”

    “这1500公里高速铁路,我会尽全力支持,你们尽管提出方案,完善方案,我能出力的,绝不会收着。”

    冯根生当即挺胸抬头,掷地有声地说,“李局,有您这句话,我就什么顾虑都没有了。这个部长当不当,我的意愿真的没有那么强烈。我都这个年纪了,能在退休之前为党和人民再做点事,这辈子足矣。”

    做事的第一要素是态度,态度不端正,能力再强也很难把事情做得圆满。

    冯根生当然会考虑自己的个人前途,官当到这个份上,离正部级就差临门一脚,不在乎才不正常。

    但要看和什么对比。

    他从当前这件事情里看出了远比他个人前途更重要的战略意义,那就舍我其谁了。

    1500公里的高铁建设,这是一次赌博。

    冯根生赌上了他的个人前途,张省长也同样如此。

    或者说,这一届的省政府班子都赌上了他们的个人前途。

    西德西门子、法国阿尔斯特、日本新日铁三家公司开出来的每公里造价都在1.3-1.8亿东大币之间。

    新日铁最离谱,开出了1.8亿东大币每公里的价格。

    李干提前告诉了冯根生和张省长,小日本1964年开通的东海道新干线,286公里总造价是450亿东大币。

    毫无疑问,这是一个令东大人根本无法接受的造价。

    冯根生和张省长并没有觉得意外,外国人漫天要价是肯定的,谁让你没有相关技术呢?

    但是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在1987年,东大不会花1个亿去建设1公里高速铁路。

    第一次询价后,新成立的羊城铁路集团有限公司就没有了下一步消息。

    不久后,他们都发现,羊城铁路集团有限公司在私下里和其他公司接触,谈的不是总包价格,而是具体到了某一项技术。

    法国阿尔斯通公司是最积极的,他们提出了转让高铁技术的前提——采购150列动车,车厢可以在东大境内设立合资工资进行制造。

    法国的高速铁路再怎么发展,拢共就那么点地方,阿尔斯通的主要市场在海外,在亚洲。

    但是,这个条件同样被羊城铁路集团有限公司拒绝了,提出最多采购16列动车和96节车厢,随即阿尔斯通要转让全套技术。

    全套技术包含了铁路线建设技术和动车技术。

    法国人拒绝了。

    这时,西德西门子公司反应过来了。

    他们的想法更彻底,现在他妈的祖国还没统一呢,国内根本搞不成高速铁路,先把技术变现一波再说。

    西德人一步到位,把所有的技术明码标记售卖,不用先采购成品,只要给得起钱,技术拿走。

    他们满以为这样会打动东大人。

    然而,东大人跟菜市场大妈似的,挑挑拣拣一番后,只选了几项技术,然后往死里砍价。

    德国人还在犹豫的时候,法国人反应过来了。

    论彻底,他们更彻底,要知道,法国人是最先和东大做精密技术生意的欧洲国家之一,不比表里不一的英国白皮猪晚多少。

    阿尔斯通公司立即拿出了一份可以说是伺候到家的服务合同,帮助羊城铁路集团有限公司从无到有把高速铁路搞起来,而且是最先进的运营时速达到250公里的技术。

    他们开出了一口价,在他们看来,这个价格是特惠的。

    当然,相比其他两家公司和此前的报价,这个价格的确是特惠独享。

    方案摆在了李干面前。

    实事求是地说,他对这个方案是动了心的,现在多花一些钱,提前二十年开建高速铁路,这个代价值得付出。

    显然,冯根生和张省长他们也这么想的,否则这个方案不会出现在李干的案头。

    不过,一直关注着谈判进展的李干,敏锐地察觉到,当前的进度还没有到对方的底线,尤其是西德西门子公司。

    他其中一个依据就是,苏联给欧洲各国带来了巨大的压力,而东西德暗中联系实现统一的活动被苏联秘密扑灭后,西德再一次感受到了莫斯科坚决的态度,以及北极熊的蛮横和蛮力。

    当前欧洲人天天活在铁幕装甲洪流的阴影之下,现在所拥有的东西,搞不好哪天就没了,这一点也不夸张。

    老毛子的装甲洪流兵锋所及之处,寸土不生是必然的。

    李干当即建议冯根生他们继续和三家公司保持接触。

    具体地说是两家,因为新日铁在第一次报价被拒绝后,就没有了下文。

    就当前东大和小日本之间的关系,新日铁受到国内舆论压力是必然的。

    不过,小日本的财阀可不像被愚弄和摆布的平民,他们从来的观点就是,永恒不变的是利益。

    因此,他们依然是有继续接触的价值的。

    谈判再度陷入僵局。

    作为最大客户,东大铁道部没有继续和三家公司接洽,而是在几天后,公布了全国远期铁路建设规划修正方案。

    修正方案中只有一处改变,那就是将远期铁路建设规划里的普通铁路,全部换成高速铁路。

    这是一个几万里程的庞大高速铁路网络。

    随即,加拿大庞巴迪公司出现了。

    小日本里真正掌握高铁技术的川崎重工坐不住了,推开了新日铁,亲自走到了台前来。

    没有任何人能抵挡住大约4.5万公里里程的高速铁路网这个超级世纪性大蛋糕。

    哪怕每公里造价中,属于供应商的利润只有10万美元,这也是一个450亿美元的恐怖项目。

    东大人会造假吗?

    历史摆在那里,东大人做的规划,每五年一次,没有哪一次是没有100%完成的,反而通常是提前完成。

    对于这一点,全部浮出水面的这几家公司心知肚明。

    西德西门子公司的反应最快,诚意也最足。

    他们开出了一个让羊城铁路集团有限公司很难拒绝的实惠价格和条件,卖出了12个动车组和与之配套的72节车厢,随即,以1美元的象征性价格,将动车组的全套技术转让给了羊城铁路集团有限公司。

    冯根生把签署完毕的协议放在李干面前,笑着说,“德国人的目的很明确,这些东西就是搭进来的,他们的目标是我们要在13年内建成的八横八纵高速铁路网。”

    李干翻开仔细看了一遍,笑道,“要的就是这个态度,我看可以把西门子公司列入供应商目录的第一位,只要肯付出的,我们都不会让他们吃亏。”

    “是,我明白。”冯根生重重点头。

    李干说,“引进高铁技术的谈判应该没有太大问题了,接下来的重点是建设,这块才是投入的大头。”

    “宫老上次来视察的时候提到过,1990年后,国家会出台一项大的投资计划,主要投资基础建设,其中交通建设占大头,而在其中,你们铁路建设占大头。”

    现在已经是1987年,也就是说,这项大投资计划就是三年后的事情了。

    冯根生猛地意识到,李干不会无缘无故跟他提三年后的国家投资计划,他立即控制着激动的心情,视死如归地看着李干。

    李干说,“国家要在五年之内,在基础建设上投入2万亿,即每年4000亿,其中,差不多有70%是投入到交通设施建设,分到你们铁道部手里的,每年应该有2000亿左右。”

    冯根生的心脏差点就停止跳动了。

    他六十三了,从来没有这么失态过——嘴巴微张,跟得了非常六加七一样。

    五年之内有一万亿扔在铁路建设上!

    这是什么概念?

    能把现有的运行里程重新建造三遍!

    冯根生组织人员做过估算,高速铁路的造价要压到每公里3000万东大币,才符合当前国家的情况。

    做到这一点是有希望的,全部国产就行。

    当然,这个3000万每公里的造价是基于粤省的城际高速铁路来估算的,如果是在中部山区、西部山区,逢山开路遇水搭桥,造价肯定会增加,那属于特定情况了。

    按照3000万这个造价,粤省的城际高速铁路网全部建成的总投资是450亿东大币,实施上,冯根生跟粤省要的就是这么多钱。

    在建设期间,通货膨胀、经济发展所带来的投资额上涨,全部由铁道部买单。

    愿意拿出450亿修铁路,粤省已经是非常给力了。

    那么,按照这个价格来算的话,国家在高速铁路建设上,五年之内扔一万亿,理论上能修建3.3万公里。

    这个里程已经能够把整个东部沿海地区全部贯通了。

    如果第二个五年再维持同样力度的投资,另外那一万亿就是搞中西部地区的高速铁路了。

    中西部地广人稀,几条线路串起来后,里程在1.5-2万公里之间。

    加上东部沿海地区的3.3万,不就是正好超过了4.5万公里了吗!

    不就是正好完成了到2000年,要建成通车4.5万公里高速铁路里程的规划吗!

    冯根生感慨连连,领导就是领导,看了他们的近期规划后,想到的是十年之后,乃至二十年之后。

    正应了他老人家那句话,事情是要搞的,哪怕搞一万年,也要搞出来。

    要先动手搞,至于搞得怎么样,什么时候搞成,尽人事听天命。

    但是老人家又说了,人定胜天!

    李干说,“老冯。”

    冯根生猛地从想象中出来,立即道,“李局!”

    李干说,“东部沿海地区优先建设高铁,中西部当前还是要以普通铁路为主,尤其是重载线路。你明白我的意思。”

    冯根生严肃说,“李局,我明白。”

    “高铁受自然环境影响比较大,普通列车的内燃机能够在很多复杂自然环境中使用,中西部是我们的大后方,铁路线是部队的生命线,我非常清楚。”

    李干微微点头,“内燃机车头同样能够在高速铁路上使用,你们是要严格按照国防需求做好备份的。”

    冯根生说,“李局你放心,国防第一位。”

    在军内,一定级别、有一定服役年限的才能了解到一些不为人所知的情况。

    比如军管。

    这种制度不是大家看到的简单的派部队出去接管交通、治安什么的就完事了,而是严格的一对一的全面接管。

    什么意思呢?

    比空军为例,空军管着所有的领空,民航的例行航线、特殊航线、临时航线,都必须经过空军空域管理调度部门批准。

    有心人会发现,在军队支持地方经济建设上,常常会有这样的新闻——空军部队为了支持地方建设,今年内向民航总局移交了若干条航线。

    诸如此类。

    航线就是天上看不见的公路,这些公路是空军在管着的,是空军在用着的。

    空军活动占据的空域,不允许任何其他飞行器侵入。

    许多地区的民航航线经常会受到空军活动的限制,甚至有些地区之间无法直飞。

    在这种情况下,空军就得优化航线,把严重影响到地方民航事业发展的航线交给民航管理部门。

    反过来,若是实施军管,或者说进入战时体制,整个民航机构都要置入到空军空域管理部门的机构之内。

    空军的气象台会一对一地全面接管地方气象台。

    同样的,武警部队会接管地方的交通和治安,公安民警会变成类似于“辅警”的角色。

    预备役部队会立即编组起来,从低烈度到高烈度,逐步提高训练强度、增加训练内容,随时为现役部队进行补充。

    民兵部队会立即携枪上岗,在战时体制内担负作战之外的军事任务、非军事任务。

    全国的工厂会在军队后勤最高管理机关的统筹下,立即变成一步巨大的战争机器,按照指令生产战时所需的一切物资。

    而每个省的省军区机关,就是该省的战时行政管理机关,这也是省委总文书一定会是省军区第一政委、而省军区司令员肯定是班子常委的原因。

    一句话,地方上的行政体制,任何一个机关,都能在军队体制里找到对应的机关部门。

    到了这个时候,现在的铁道部也好,以后的铁路总公司也罢,都要在军运管理部门的指挥下运行,无条件的。

    这就是国防动员体系。

    这才是他妈的真正的全民皆兵!

    李干知道,东大建高铁,二十年内很难看到利润,但是,必须要建,不但要建,还要大规模建。

    从粤省到远东最北的地区,五千多公里,让安-124飞一趟,能拉120吨物资过去,飞行时长至少要7个小时。

    如果用高铁,哪怕是8节标准列车,以不久的将来能够达到的300公里每小时来计算,180吨标准载重,18个小时。

    安-124所用的时间是高铁的40%,但是,安-124受到的天气制约以及对机场的要求,无法与高铁相比。

    这是部队作战最基本的战术要求。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