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天后,《大渊日报》头版头条,登录了,由十六名学子联名京城造船厂六位大匠、十七位匠人的答案。
船行水上的原理,他们从水的浮力,船只的重量、构造、材料等等开始谈起。
不仅有文字解释,还有计算公式,有图纸。
除此之外,水流动的力量,风鼓吹风帆的力量,还有船桨摇动的力量。
最后,让他们得到了一个,十分科学的论点,那就是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编辑部拿到答案投稿的时候,大大小小,十六个编辑,整个都有点懵。
看完之后,更是感觉头大如斗。
“不行,这答案太重要,绝对不见公之于众,不可见报!”
“胡说,这有什么重要,不过是行船于水的答案!”
“你懂什么,若是让外邦之人见到了,岂不是能根据这些,打造出与我大渊皇朝一般的船只?”
“这---”
“可有了答案,我们《大渊日报》总不能藏着掖着吧,这些学子们见不到登报,肯定要来质询的。”
“入宫吧,让孙公公来决断。”
这种事情,最后还是要皇帝决断,他们可没有胆子直接做出决断。
宏丰帝很感兴趣,翰林三问,终于有答案了?
虽然是第三问的答案,但是,通篇看下来,宏丰帝还是感觉十分新奇。
“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如此说来,打人巴掌,岂不是也会手疼?”
宏丰帝没给过别人大嘴巴子,对此颇为好奇,看向了一旁孙公公。
孙公公尴尬一笑,他就知道,被人大嘴巴子抽会脸疼。
怎么,难道打人的手也疼?
“陛下,的确会手疼,所以咱们宫中掌嘴一般用小木板。”
“老货,谁问你这个了。”宏丰帝笑了,还真疼啊。
老货,还自夸了起来,就你们聪明,怕手疼,改用木板打?
“陛下,这答案,将船行水上的问题回答的很详细,甚至有图纸、算法,臣等不敢自作主张,请陛下裁夺。”
“你们找人,把这些船只的构造图纸模糊下,还有计算方法也省略掉,剩下的公布吧!对了,完整的答案留在工部,宫中也抄录一份备用。”
“遵命!”
等人走了,宏丰帝笑道:“不曾想,这些人还真的鼓捣出了答案。”
“陛下,那联名的都是威宁侯府私塾的学生,赵书古,便是赵农令家的五郎。”
“原来如此,这是近水楼台先得月?”
“是赵农令提点了一番,让他们去询问船工、船夫!他们去了码头,又去了京城造船厂,这才有了今日呈上来的答案。”
宏丰帝没再多言,手指敲击在桌面上。
“对了,让你送出去的信件如何了?”
“都送了出去,四位王爷,还有一众皇子,人手一份。”
“也让他们思考思考,朕要看看他们的答案。”
宏丰帝,最近也在思考,后面两个问题他不感兴趣,他最感兴趣的就是第一个问题。
甚至,他压制住了,直接去找赵清虎询问答案的冲动。
既然已经形成了朝廷议论,甚至是民间也参与进来了,刚好借助此次机会,试探一番。
今日讨论越是激烈,参与的人越多。
日后,宏丰帝想要让天下人知道的答案,必定会传播更广。
“老货,第一个问题你有答案吗?”
孙公公沉默了,他自然也思考了,心中有一些见解。
毕竟,当初赵清虎跟宏丰帝议政的时候,他也在。
日常宏丰帝跟宰相大臣,君前议政的时候,他也是随身伺候的。
政治敏感度,孙公公不输任何人。
“老奴不敢说,怕说不好。”
“罢了,朕还是自己思考吧,你这老货也想一想,等时机到了,咱们对一对答案。”
孙公公又不傻,宏丰帝,肯定有自己想要让天下人知道的答案,他可不会多嘴。
等《大渊日报》,将船行水上的问题答案,刊登出来后,整个京城再次轰动。
谁能知道,不过是水上行船,就有如此之多的原理?
反正,大部分人是看不懂的。
这些文字拆开,他们都认识,但是凑在一起,他们真的看不懂。
国子监内,一众学子,差点没因为这个打起来。
“作弊,赵书古这些人就是作弊,他是赵农令的儿子,近水楼台先得月!”
“胡言乱语,行船之事,找船工、船夫询问,不是自然而然的事情吗,只是我等没有想到而已。”
“闭门造车,思考个鸟球啊。”
“读书人,岂可出如此粗鄙之言。”
“滚蛋,有本事你也回答一个问题啊。”
“我---”
翰林三问,终于有了答案。
虽然没有得到赵清虎的认可,但是,《大渊日报》刊登出来了,毋庸置疑,肯定是被朝廷认可的答案。
谁都知道,《大渊日报》背后就是宏丰帝,还是赵清虎出面组建的。
《大渊日报》认可,变相等同于赵清虎也认可。
赵清虎自然也看到了报纸,以今时今日这些人的水平,能得到这些答案,已经很不错。
力的作用是相互的?那万有引力,是不是也有人会提出来。
也不知道宋夷远如何了,老大人别是冲击太大,从此一蹶不振啊。
宋夷远,此时此刻就在钦天监,他是偷偷来的,没有惊动任何人。
看着眼前,兴奋的跟猴子一样的监正,他感觉他来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