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煦到混元宫时,武媚娘、西施、霍去病、郭荣、公孙大娘、李白、陈汤全都到齐了,陈汤还带了几只羊,自带食材的觉悟非常高。
听说上午要做法事,陈汤先洗了个澡,然后换上自己的蓝色道袍,拿着拂尘甩来甩去,跟个多动症儿童似的。
相对来说,混元宫大徒弟李白就稳重多了,他先去打扫了三清殿,又扛着铁锹清理起了院中的荒草,一直到周易喊大家吃早餐才停下来。
今天吃饭的人多,大圆桌坐得满满登登的,郭荣说道:
“咱是不是该换一张大点的桌子了?”
周易捧着新蒸出来的甜玉米啃了一口,说起了自己的计划:
“我打算把小院扩建一下,再修一排房子,餐厅啥的也再建一间,这间餐厅腾出来当书房用。”
这么多人,连一间专门的书房都没有,实在说不过去,而且周易房间堆的东西实在太多,需要专门找个地方安放。
等新的一排房子修好,大徒弟李白也能有自己的房间,不用充当小院的门岗了。
赵煦问道:
“需要什么材料?我们可以从各自的世界运来。”
周易笑着摆了摆手:
“不用,镇上有专业的施工队,建材也随便买,修一排房子花费不了多少……到时候这个小院一圈房子,应该能大一些。”
李清照喜欢诗情画意的感觉:
“可以种些花吗?”
周易点了点头:
“可以,想种什么你自己在网上买花种就行了。”
人一多,菜地就显得小了,干脆在院墙上掏个门,在院墙外开辟一个菜园子,这样不仅可以种菜,还可以种植一些瓜果,实现水果自由。
公孙大娘问道:
“餐厅可不可以修成那种巨大的落地玻璃,看起来好气派,吃饭时还可以欣赏院中的景色,肯定非常美。”
“没问题,下午我把镇上包工程的伍爱国喊过来,你们有什么要求可以提,让他先把图纸弄出来。”
伍爱国是伍伯的侄子,伍爱民的叔伯兄弟,过去在市里包工程,现在建筑业不景气,他回到老家,拉起一支队伍修民房和镇上的一些民生工程,一年到头倒也不少挣。
饭后,西施和武媚娘收拾厨房,其他人开始整理仪容仪表,为仪式做最后的准备。
周易坐在电脑前,认真看着西施拍摄的齐国长城……刚开始播放,春秋时期的古朴和壮阔就扑面而来。
齐长城没有明长城的高大和巍峨,但却处处透露着春秋时期的建筑风格。
孔子认为东周时期是最坏的时代,觉得诸侯无药可救,打算著史警醒后人,希望后世能变得好,但等他提笔著史写到鲁哀公十四年时,却意外见到了麒麟。
在儒家看来,麒麟属于最顶级的祥瑞。
在最坏的年代居然还能遇到最顶级的祥瑞,那说明后世一代不如一代,孔子就此搁笔不再著史,史官因而有了麟笔的说法。
春秋时期是个处处讲究义的时代,双方打仗,一方没准备好,另一方就不能进攻。
诸侯之间虽然为了名次争得你死我活,但一方有难时,另一方又会出兵相助。
比如夫差,刚在齐悼公面前耀武扬威一番,听说齐悼公被手下的大臣杀死,他跪在辕门哭了三天三夜,然后带着吴国主力不管不顾的跑去齐国,要为齐悼公报仇,结果被一顿爆锤,导致吴国元气大伤。
视频看完,周易觉得西施还真有当旅行博主的天赋,运镜很舒服,远景中景近景特写全都有,随便剪辑一下,再配上一首古乐,就是一部齐长城的宣传片。
刚把视频内容拷贝到电脑上,西施就走了进来:
“我于两天前,通过齐国长城的关隘,进入了齐国境内,没什么意外的话,再走几天就能抵达临淄,若是有晏婴的著作,也带过来吗?”
晏婴是齐国大臣,齐景公手下的能臣,曾出使楚国,留下了“晏子使楚”的典故。
周易说道:
“有的话就带过来,没有就算了,不强求,这几年齐国高层好像变动很大,你拿到田穰苴的著作就离开,不要多逗留。”
“遵命!”
没多久,明叔开车载着瞎子、老乔、吉老太来到了云雾山。
刚下车,吉老太便惊喜的说道:
“山上的气候跟山下完全不同,仿佛到了青城山一般……如此富有灵气的一座山,为何在道教历史上籍籍无名呢?”
瞎子说道:
“跟混元宫有关,修混元宫之前,这就是一座寻常小山,修了之后,整座山才变得云雾缭绕,灵气十足。”
老乔看着各个殿堂的琉璃瓦,感慨道:
“全是我一块块烧出来的,看到这一座座宫殿,这辈子没啥遗憾了。”
周易领着大家迎了出来,瞎子没想到臭小子不声不响拉起了这么一个团伙,惊得胡子都是抖的。
老乔和吉老太盯着大家看,直到周易过来打招呼,两人才回过神来。
一番寒暄后,众人来到三清殿,瞎子按捺住心底的好奇,开始挑选参与推演的人选。
今天人多,他决定使用每个方位都用两个人,尽可能增加成功率。
瞎子和周易是乾位,武媚娘和赵嫣是坤位,霍去病陈汤为艮位,西施和吉老太负责兑位,赵煦李白负责震位,郭荣和赵蕊负责巽位,老乔和明叔负责离位,李清照和公孙大娘负责坎位。
众人按照八卦方位在三清殿站定,瞎子手持八卦算盘,一边推演,一边给周易讲解八卦算盘的各种窍门要领。
事关华夏国运,哪怕是这种配置,大家依然觉得很吃力,就感觉周围的空气仿佛凝固了,浑身说不出的难受,但又不能离开,因为现在所有人都是阵法的一部分。
瞎子满头大汗,最后已经顾不上讲解了,按照流程一丝不苟的推演着,一直到半小时后,整个过程才算结束。
赵蕊一屁股坐在了地上,看着供桌上的香蕉问道:
“我……我好饿,能吃半根儿吗?”
周易抓着一整把香蕉掰开,给她和赵嫣一人分了一根:
“祖师爷享用过了,你可以随便吃。”
接着,他把剩下的香蕉给了公孙大娘,让这丫头帮忙分一下……这个仪式下来,所有人都累得不轻。
吉老太坐在蒲团上说道:
“只是推演一个宋朝国都就这样,要是推演当今的国运……”
老乔提醒道:
“可别这样做,几年前,一群la嘛试图干扰国运,最终化为了齑粉……国运可不是一般人能碰触的,想都不要想。”
周易走到瞎子面前,看着他问道:
“怎么样?有结果了吗?”
瞎子点了点头,说出了推演的答案:
“碾周轧魏,毗唐临汉……你知道这是何意吗?”
老头有意考校一下周易,结果没等周某人开口,武媚娘便说道:
“是不是要在成周和北魏的都城之上修建?东边挨着汉朝都城,西边挨着唐朝都城?”
洛阳虽然自古以来就是都城的所在地,但并不是一座。
夏都斟鄩、商都西亳、周都成周与王城、汉魏洛阳城、隋唐东都城等等,全都处在不同的位置。
比如汉代都城,在白马寺以东,而隋唐都城,则更靠西一些,两者相距九公里。
现在,瞎子推演出来,都城的位置,就在两者之间的九公里空白地带。
周易打开平板电脑,点开洛阳地图,先将各个时期的地图标注出来,能看出北魏洛阳城是真的大,汉朝都城完全成了北魏的内城。
公孙大娘吃着香蕉凑过来看了一眼:
“这些城咋都歪歪扭扭的呀?”
这个周易比较清楚:
“是为了中轴线,比如唐朝都城,中轴线是崔云峰到伊阙,也就是龙门石窟的方向。”
隋唐洛阳城的轴线不是居中的,因为洛水、邙山、伊阙以及天下大势所决定的,这种不规则,反而是顺应天地的最佳表现。
整座都城的设计完美契合了天人合一的理念,任何学风水的人,都绕不开隋唐洛阳城这一巅峰。
明叔看了看隋唐都城和东汉都城之间的空白,冲周易问道:
“小易你准备怎么设计中轴线?不管翠云峰-伊阙线还是邙山-圜丘线,修出来的城池都非常斜,视觉上可不美观。”
赵煦凑过来认真听着,他想知道师尊会如何安排。
周易在地图上画了个端端正正的长方形,东西宽九公里,南北长十三公里,然后说道:
“为什么非要依照洛阳的地势来划分中轴线?就不能把眼界放开一些,将南极北极当成中轴线?”
明叔倒吸一口凉气:
“艹,一个天人合一的洛阳都城就没帝王能压得住,你这么搞,宋朝怕是亡得更快吧?”
周易笑着说道:
“没事,反正我是在里写着玩呢。”
郭荣探头探脑的瞅了眼位置,悄悄用手机将都城的位置拍了下来……宋朝能修,回头后周也修,反正异族出钱出力,不修白不修。
事情到这里就结束了,老乔和吉老太想留在这里吃顿饭,但被瞎子给拒绝了:
“现在就走,我需要好好恢复一下,你们来给我护法。”
等明叔开车来到山下,瞎子这才长出了一口气:
“这些人来自不同的时代,最远的应该是春秋时期……虽然不清楚老周在谋划什么大事,但既然遇到了,那咱们肯定得帮帮场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