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彩页文学 > 穿越古代:三个女人N台戏 > 第 2010章 晨训表现

第 2010章 晨训表现

    晨光刚漫过校场的旗杆,湿漉漉的露水还挂在操练用的刀剑上,就被一阵拖沓的脚步声震得簌簌滚落。

    右武卫的将士们列成歪歪扭扭的队伍,晨光照在他们脸上,映出的不是往日的精悍锐利,而是几分刚睡醒的迷茫,眼角甚至还挂着没擦净的眼屎。

    这几日,基层的伙长、队正、旅帅们早已耳提面命吹了风,有志气的早到了校场加练,可对大多数人而言,能混一天是一天。

    辛苦的训练哪有宴饮作乐来得舒服!好在从前刻进骨子里的本能反应还在,列队时总算没成彻底的散兵游勇,勉强能看出个队伍的模样。

    “都给我站直了!” 段晓棠的声音砸在队伍里,像块石头扔进稀泥,激起一阵细微的骚动。

    前排一个军士下意识挺腰,肚腩上的赘肉却不听使唤地晃了晃,活像揣了个小冬瓜,惹得后排一阵憋不住的窃笑。

    他年初还是个能翻身上马的壮汉,这俩月跟着伙头营蹭了不少好酒好肉,裤腰带松了一回又一回,现在低头都快看不见自己的脚了。

    刘耿文挥舞令旗,声如洪钟,“前三圈,慢跑!”

    令旗挥下的瞬间,队伍像条脱节的链子 “哗啦” 散了架。有人刚跑两步就猛地捂住腰,脸皱成个包子,这是岔气了。跑到半圈时,校场边的树荫下已经蹲了七八个。

    一名军士从前负重跑十圈脸不红气不喘,现在轻装上阵才跑半圈就眼前发黑,扶着木栏直干呕,昨晚喝的羊肉汤混着酸水涌上喉咙,他慌忙扭头躲开,生怕被人瞧见这副熊样。

    有人忍不住吐槽,“这比和突厥人对冲还累!”

    段晓棠抱着胳膊站在点将台上,目光扫过那些大腹便便的背影,阳光把他们的影子拉得老长,肚腩的轮廓在地上鼓成一个个小山包。

    安逸的生活和充足的饮食,让他们曾经强壮的身材走形,等敌人冲过来,是打算用肚子挡箭,还是指望赘肉能扛刀?

    段晓棠扬声喊道,声音穿透晨雾,“平时多流汗,战时少流血!”

    右武卫的军士都开过智,道理一点就透。主将不把他们当炮灰,可战场刀剑无眼,最后能拼的还是平时的积累。

    他们就是靠着这点积累,赢过一场场恶战,从尸山血海里爬出来。

    军士们摸了摸自己鼓起的肚腩,北征时的血腥气仿佛又钻进鼻腔,脸 “唰” 地白了。有人咬咬牙,甩开步子往前追,腰间的赘肉晃得更厉害了,却没再停下。

    晨训结束时,将士们瘫在地上,像一滩滩被晒化的泥。

    有人举着水囊往嘴里灌淡盐水,水顺着下巴流进领口,打湿了汗津津的胸膛。有人摘了帽子,露出被汗水浸透的头发,一缕缕黏在额头上,活像刚从水里捞出来。

    跟在队伍后面的伙头兵最有意思,他们正费劲地把自己从地上撑起来,每动一下,肚子上的肉就抖三抖。

    别看模样狼狈,他们反而是队伍里表现最好的。毕竟其他队伍休整松懈时,他们天天颠锅翻炒,运动量从没落下,这胖是实打实的 “工伤”,不是虚浮的臃肿。

    风卷着热浪掠过校场,吹起地上的草屑。远处的旗帜猎猎作响,像是在催促着什么。

    瘫在地上的军士们慢慢抬起头,看着点将台上一排挺立的身影,又低头瞅了瞅自己松垮的胳膊和鼓胀的肚腩,眼神里的懈怠渐渐褪去,多了点北征时的狠劲。

    待会的训练只会更苦,此刻已有不少人挣扎着站起来,慢慢朝伙房挪,吃饱了才有力气练。要想重新成为能打仗的兵,先得把这一身松垮的赘肉,练成能扛住刀箭的筋骨。

    高负荷训练得靠充足的饮食撑着,剧烈运动后不适合吃油腻的,所以今日朝食安排得简单,苋菜粥配烤胡饼。

    熟悉的红色菜粥盛进粗陶碗,将士们见怪不怪。

    肝脏或许供应不上,但苋菜管够。

    一个相熟的旅帅凑到分餐的周水生跟前,吐槽道:“周营长,今天怎么连伙头兵都追在我们屁股后面跑?”

    往常训练,伙头兵多是两顿饭间隙抽空练,少有赶上正经晨训的,毕竟那时候他们得忙着准备朝食。

    北征时伙头营虽有伤亡,但比大部队少得多,如今和伙房面临同样的尴尬,编制超了,用不上那么多人。

    前些时候庆功宴多,需要人手筹备大鱼大肉,这点问题还不显眼。现在恢复常态,煮个粥烤个饼哪用得着那么多人?自然就空出人手来参加晨训了。

    这些天天颠勺的 “强军” 混进松懈已久的队伍里,哪止是鲶鱼效应,简直是往温水里扔了块烧红的铁。

    周水生举起舀粥的木勺,作势要敲他的脑袋,“有空瞎琢磨,不如回去盯盯手下,看看能出几个伙长、队正!”

    这次北征大胜,另一面是右武卫损失惨重,空出了不少基层职位,尤其不久后还有新兵入营,正是提拔的好时候。

    底层的伙长、队正乃至旅帅,恩荫入仕的官家子弟看不上,却给了想在军中出头的寒门庶族机会。他们能靠着这些职位,在战事里磨出真本事,一步步成为正式将官。

    右武卫的选拔标准有点特殊,军事技能占六成,文化素养占两成,剩下两成各将要求不一,没明着说出口。有的看人际交往,有的重道德水准,有的则瞧思想观念合不合拍。

    底层军士未必能说清其中门道,但各自主将的偏好,心里多少有数。

    旅帅被点醒,眼睛一亮,“待会就回去盯着他们背《五字经》!”

    右武卫讲究整体发展,除了个别特例,普通军士的军事技能经受过战事考验,不说个个优秀,至少都合格。

    真正能拉开差距的,恰是那四成 “软指标”。

    好在右武卫风气正,不兴溜须拍马送礼那套,才让底层军士有了实实在在的出头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