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陆承安侧耳倾听时,声音离他越来越近。
某个时刻,陆承安就看到了边说边从他前方路过的考官团体。
跟其中某人对上眼的陆承安,在对方走后,眼神微眯起来。
他很确定,对方眼中的神情,绝对是认识他,或者说听说过他,刚才专门跑来看他长什么样才会有的。
所以,他陆承安已经在京城很有名了?
这个想法,很快就被陆承安抛之脑后。
只要不是对他有恶意,准备在秋闱时下手陷害,就算对方抱着来看猴子的心态看他,陆承安也无所谓。
毕竟,他刚才抬头的那一瞬间,也是同款心思。
而此时,已经离开陆承安所在考舍挺远的顾大人,嘴角抽了抽,结束了这场考试的考前动员。
陆承安那小子,什么表情?
气的吹了下胡子,顾大人就开始吩咐可以正式考试。
将巡视的人员安排好后,顾大人和范大人就带着其他人,回到了明远楼。
这三天,考生们要在考舍内生活,而他们考官,除了巡视,也只能在明远楼待着。
考舍内。
没一会,陆承安就拿到了空白试卷和答题纸。
在空白试卷专门留着的地方将姓名籍贯等信息填完后,陆承安又在草稿纸上写了一遍。
此刻,衙役举着写了题目的牌子,已经开始在考舍外走动。
将牌子上的题目记下了,陆承安就开始答题。
虽然只看一遍,他就将考题全都记住。
但为了以防自己看岔眼,陆承安还专门再看了一遍。
确定试题没看错,陆承安规规矩矩的将记下来的试题写在了草稿纸上。
举着牌子的衙役,本来见陆承安看题目的时间短,还以为他看不清,牌子往陆承安这边举了下。
谁知道,下一瞬就看到陆承安已经将题目都写在答题纸上。
咂舌后,衙役还专门看了陆承安一眼。
他可不是庆安府的人,但没准,陆承安未来会是管着他的官员,先认人,记住了总没错。
带着这个想法,衙役目光在陆承安脸上打了个转,才赶紧往前走去。
而此时,没理会衙役的目光。
看着题目的陆承安,开始思考起来。
他若是给出一份差不多的答卷,那挺容易的。
但若是想要排名好,就得写出精彩的文章。
虽然陆承安很自信,但文无第一,可不是说说而已。
在才华相同的时候,考官的喜好,就是增加排名的利器。
可主考官、副考官,还有众多其他考官和阅卷官,不是一个人,是一群人。
就算摸准了主考官和副考官的心思,写出他们喜欢的文章,也不见得就能让大家全都夸赞。
但若是一篇文章写的格外精彩,远超同期考生,那就没必要在意考官和阅卷官有多少人了。
乡试首场,题目主要是三道四书题还有四道五经题组成。
别看这个年代的读书人,常年都在学四书五经。
但很显然,出题的主考官和副考官若是水平高,完全能让考生觉得题目不难,但答不上来。
而庆安府现在的主考官顾大人和副考官范大人,在陆承安看来,就是出题水平很高的人。
题目不是庆安府考生打听到的,喜欢出截搭题的顾大人的拿手本事,但难度也不比截搭题差。
最多,不会让考生因为审题错误答错题。
三道四书题,作为所有考生的必答题,让大家都站在同一个难度上。
但五经题,只能选择自己报名时早就决定好的本经作答。
五经中,《易经》最难,《春秋》在考生中,多被评价为最容易的。
也因此,很多参加秋闱的考生,都将《礼记》作为本经。
陆正田就是将《礼记》作为本经的众多考生中的一员,而陆承安,则是选了《易经》做本经。
陆承安觉得,他年纪小,现在也就将将十岁。
若是秋闱排名出来,他没在前面倒也罢了。
若是榜单排名在前,又跟众多人都选择较为容易的《礼记》,没准有人会酸言酸语。
文人,都有一张不服输的嘴。
但《易经》当本经,再加上今年出题的主副考官的变态难度,陆承安很确定,他的文章一出,绝对不用听别人的酸言酸语。
这么想着,陆承安开始埋头作答。
今天天气好,陆承安决定先把最有难度的四道《易经》的难题,赶紧解决。
时间缓缓流逝,陆承安下笔如有神的样子,还引得附近巡视的衙役,专门不错眼的盯着他看。
等到半中午的时候,陆承安吃了一点干粮,连水都不敢喝,就继续答题。
七道题,题量还是很大的。
再加上考题的难度,陆承安的速度都没有往日快。
半下午的时候,看时间来不及,陆承安停下准备答第三道五经题的打算,开始选了一道四书题作答。
答完两道五经题和一道四书题后,陆承安就开始在试卷上誊抄。
期间,他考舍不远处的衙役,除了偶尔看向别的考上,其他时间都在看陆承安。
要不是对方目光不带恶意,陆承安都想叫考官提醒一下对方。
赶在天黑前,陆承安将今日作答的考题誊抄结束。
接着,他就在晾干试卷后,将试卷收好,又把前面的木板移开。站起身活动起来。
此刻,盯着陆承安半天的衙役,左看看右看看,看到陆承安考舍周围的其他读书人,全都在埋头作答后,嘴角动了动。
在对方看来,秋闱每场只有三天时间,第一天懈怠了,后面的时间可就不够用了。
可一看到陆承安那张稚嫩的脸,还有他站起身后的身高,衙役将多余的神情全部收敛起来。
一个小娃娃,没准是来体验秋闱的,多考几次就知道要抓紧时间了。
此刻,陆承安不知道衙役的想法。
他烧了一小罐水,又将带来的干粮全部取出来,找出不容易存放,但口味好一些的干粮,开始吃自己的晚饭。
虽然干狼没多少香味,但不光陆承安考舍两边的书生,就连全程监考的衙役,突然间都觉得自己肚子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