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来担任主考官?”
陈衍自己都懵了。
这种离谱的话到底是怎么说出来的?
让一个十九岁的少年当主考官?
这特么的合适吗?
那些考生里恐怕不乏够当他爹年纪的人吧?
“怎么,你不愿意?”李世民板着脸。
“陛下,这不是我愿不愿意的问题。”陈衍欲言又止,“而是我这个年纪,根本服不了众,恐怕还得惹出乱子,不值当。”
李世民闻言迟疑了片刻,态度不变,“怎么服不了众?”
“不到一年时间将渭南县治理得井井有条,一片欣欣向荣,更是能当朝跟王珪引经据典不落下风,更别说外面现在都传你是带来白虎的使者,你凭什么服不了众?”
“还有这回事?!”陈衍彻底惊了。
“子安兄,你不知道吗?”李承乾提醒道:“从元日大朝会结束,消息逐渐散播出去,就已经有传言你是圣兽使者了。”
“百姓对此挺认同的,毕竟你带来白虎和传国玉玺是大家亲眼所见,做不得假。”
卧槽!
陈衍人都麻了。
自己当初没有乘坐马车,而是带着小雁子一路走着去的皇宫,目的是想让天下百姓都看看,免得今后说白虎与传国玉玺是谣言。
没想到还传出什么狗屁使者这么离谱的谣言!
“好了!”李世民打断道:“此事稍后再说,目前最重要的是科举之事。”
“承乾,泰儿,你们俩觉得子安可担主考官否?”
“儿臣觉得子安兄合适。”李承乾本就跟李世民打的一个主意,此刻哪里会否定?
当然是赞同啦。
李泰想起兕子的作业,重重点头道:“儿臣也觉得渭南伯足以担任主考官!”
“不行!”陈衍立刻反驳。
“怎么不行?”李世民生气了。
这小子,咋就不识好歹呢。
担任科举主考官,是多少人求都求不到的差事,你怎么还百般不愿呢?
“陛下,您别急,且听我慢慢忽......呸!解释!”陈衍心急之下,险些说错了话。
见几人露出了果然如此,然后戏谑的目光,他无奈道:“不管从哪方面来说,我都不是最好的人选。”
“想保证科举的权威性,担任主考官的人选,必须是一个足够重量级的人物。”
“这个人选,说实话我觉得太子都差了点,更别说我了。”
“陛下,我真不行!”
太子都差了点?
三人听后只觉得想笑,以为陈衍已经忽悠不下去,开始胡言乱语了。
太子是谁?
一国储君啊!
真真正正的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从礼法、政治地位和权力的角度来看,太子的地位还要超过皇后。
如果太子都不够担任主考官的话,那这个世界上,恐怕只有李世民这位皇帝够资格......
嗯?
倏地,三人猛地一惊,恍惚间明白了什么。
“子安......你的意思是?”李世民眼眸明亮,死死抓着陈衍的手,无不彰显他激动的心情。
“对,没错!”陈衍含笑道:“陛下不觉得该是如此吗?”
“天子亲临考场,担任最后的主考官,还有什么是比这个更能振奋人心,更能体现大唐重视科举,重视学子的呢?”
“哈哈哈哈哈哈哈,好!好!好!”李世民畅快大笑,有种前雾散去,豁然开朗的感觉。
“你说的对,这个主考官,还是朕亲自来比较好。”
“你确实不够格。”
陈衍:“......”
这时,李泰想起了一件事,开口道:“既然渭南伯说科举是针对世家的第二步,又说出让父皇亲临考场坐镇,想必对于科举的制度完善,应该有些心得吧?”
“不然的话,一个不太完善的科举制度,哪怕有父皇坐镇,效果依旧有限。”
此话一出,李世民、李承乾父子俩不约而同地转过头,眼里的期待简直要流出来。
陈衍叹了口气,笑笑:“这不正是我进宫的原因吗?”
“我之前便说过,事情太多,不是一时半会可以说清的。”
“好好好,子安,朕打小就觉得你行,速说,速说!!”
“......”
而此时,另一边的长孙皇后他们,正围着衡山郡公主说说笑笑。
小家伙被一群女人围着,好奇地睁着大眼睛四处张望,一点不觉得害怕,一下子就俘获了高阳和李丽质的心。
太子妃摸着肚子,柔柔道:“小家伙真是惹人喜欢,要是以后我的孩子也有这么可爱就好了。”
长孙皇后道:“小孩子都是如此的,你跟承乾相貌出众,生出的孩子肯定差不了。”
高阳眼珠子转了转,温声细语道:“母后,我想抱抱皇妹,请母后应允。”
长孙皇后一愣,爽快地答应了,“当然没问题,来,母后教你怎么抱,你马上要当母亲了,这些都是要学的......”
正在长孙皇后指点高阳怎么抱孩子时,一旁撑着下巴,无聊看着众女的兕子,忽然发现高阳袖子里好像掉出了什么东西。
她好奇地跑过去,捡起来一看,发现是一张折叠起来的纸。
“阿姐,你东西掉啦!”
兕子还是懂事的,没有打开看,举起小手喊。
高阳抱着妹妹,淡淡瞟了眼,笑着说:“没事,兕子,不是什么重要的东西,你先放着吧。”
“噢~那我可以看看嘛。”兕子礼貌地问。
“你想看就看呀,这有什么。”高阳头也不回地说,逗弄着衡山郡公主。
兕子高兴地打开,发现上面写着几行字,不过很多字她都不认识,便跑到长孙皇后面前,“阿娘,上面的字我不认识呀,你教教我好不好?”
长孙皇后没太在意,一口答应下来,将兕子抱在怀里,指着上面的字,下意识念出来。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
一句诗未念完,长孙皇后却蓦然顿住,原本含笑望着高阳逗弄婴孩的李丽质、太子妃与越王妃,也都不约而同地屏息凝神,注意力全被短短一句诗所吸引。
“春风......拂槛露华浓!”
“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长孙皇后的声音微微颤抖,一字一句念出来,眼里的惊艳怎么都掩盖不住。
“昭棠,这......”
“哦!”高阳像是刚察觉一样,随意一瞟,目光又转移至妹妹身上,故作淡然道:“陈衍随手写给我的诗罢了,母后不用在意。”
“来,妹妹,给阿姐笑一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