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彩页文学 > 远境迷踪 > 第26章:故事21

第26章:故事21

    清晨的山地训练场上,译高站在高台上俯瞰着下方整齐列队的山地角族战士们。经过数月的整训,这支部队已经从最初的杂牌军发展成为一支训练有素的精锐力量。每名战士都装备着最新改良的机甲,图腾标志在晨光中闪烁着淡蓝色的光芒。

    “欣砌,今天你来独立指挥作战。”译高转身对站在身边的年轻人说道。经过一年多的训练,族长之子已经从一个懵懂少年成长为身材挺拔的青年战士,眼中闪烁着坚定而自信的光芒。

    欣砌望着下方的三百名精锐战士,说:“译高将军,我已经准备好了。这次对平原角族第七军团的作战,我将按照我们制定的计划执行。”

    “记住我教给你的指挥要领。”译高拍了拍欣砌的肩膀,“作为指挥官,你不仅要有勇气,更要有智慧。每一个决策都关系到战士们的生死,容不得半点疏忽。”

    根据最新情报,平原角族的第七军团正在向山地角族的前沿阵地推进,企图夺取控制战略要道的龙鸣岭。这个高地不仅地势险要,还是连接两个重要军事基地的必经之路。一旦被敌军占领,山地角族的整个防线都将面临威胁。

    “敌军兵力约四百人,装备有传统的机甲和少量重型武器。”蒸葵走上高台,向欣砌汇报最新的侦察结果,“他们的指挥官是平原角族的资深将领科莫,此人经验丰富,善于运用地形优势。”

    欣砌仔细研究着战场地形图,这是译高教给他的第一个要领: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龙鸣岭地势复杂,既有陡峭的悬崖,也有茂密的森林,还有一些天然的洞穴。这种地形对防守方有利,但也为灵活机动提供了可能。

    “我们的优势在于装备和士气。”欣砌分析着双方的实力对比,“新型聚能场装置让我们的机甲续航能力大大提升,而且我们对这片地形更加熟悉。”

    译高满意地点点头。经过长期训练,欣砌已经学会了战前分析的基本方法。但真正的考验还在战场上,理论和实践之间总是存在差距。

    “部队集合,准备出发!”欣砌走到高台边缘,向下方的战士们下达命令。他的声音虽然年轻,但充满了权威感。

    三百名山地角族战士迅速登上各自的机甲,整个训练场瞬间被机甲推进器的蓝色光焰照亮。这些改良后的机甲不仅性能优异,外观也更加威武雄壮。深绿色的装甲上绘着山地角族的图腾,胸前安装着微型聚能场装置。

    “第一小队负责侦察,第二、第三小队作为主力,第四小队担任预备队。”欣砌按照事先制定的作战计划进行部署,“所有小队保持通讯畅通,随时报告敌情。”

    部队开始向龙鸣岭进发。译高驾驶着自己的指挥型机甲跟在欣砌身后,但他并不打算干预年轻人的指挥。这次作战的目的就是让欣砌在实战中成长,只要不出现重大失误,他就不会出手。

    “报告指挥官,第一小队已到达预定侦察位置。”通讯频道中传来前沿侦察兵的声音,“发现敌军先遣部队,约五十人,正在向龙鸣岭南坡推进。”

    欣砌立即在战术显示器上标注敌军位置:“第一小队继续监视,不要暴露。第二小队绕行东侧,第三小队从西侧包抄。我们要在敌军主力到达之前,先消灭这支先遣部队。”

    这个决策体现了欣砌的战术思维。面对数量优势的敌军,如果能够分割击破,将大大减轻后续作战的压力。而且消灭先遣部队还能获得更多关于敌军部署的情报。

    “欣砌的判断是正确的。”译高在指挥频道中对蒸葵说道,“他已经学会了如何利用时间差和地形优势。”

    山地角族的机甲在复杂地形中展现出了优异的机动性能。新型聚能场装置不仅提供了充足的能源,还增强了机甲的环境适应能力。战士们驾驶着机甲在山林间穿行,如同一群钢铁猛兽。

    “第二小队已就位。”

    “第三小队准备完毕。”

    各小队陆续到达指定位置,对敌军先遣部队形成了包围之势。欣砌站在指挥机甲的驾驶舱内,通过全息显示屏观察着战场态势。

    “所有单位注意,按照预定计划发起攻击。”欣砌下达了他军事生涯中第一个真正的作战命令,“目标:全歼敌军先遣部队,不让一人逃脱。”

    随着攻击命令的下达,山地角族的机甲从三个方向同时发起攻击。聚能场增强的能量武器在森林中划出道道蓝光,而平原角族的先遣部队完全没有料到会遭遇如此突然的打击。

    “敌军开始反击!”前线传来战况报告,“他们试图向北方突围!”

    “第四小队立即前往北方阻击。”欣砌迅速做出反应,“不能让敌军逃脱,否则会暴露我们的作战意图。”

    预备队的及时投入有效封闭了敌军的退路。平原角族的先遣部队发现自己已经被完全包围,只能就地组织防御。但在装备劣势和人数劣势的双重压力下,他们的抵抗很快就被瓦解了。

    “战斗结束,敌军先遣部队全部被歼。”前线指挥官向欣砌报告战果,“我军缴获敌军机甲十二台。”

    这个结果让欣砌感到振奋,但译高提醒他不要过于乐观:“这只是开胃菜,真正的挑战还在后面。敌军主力很快就会赶到,而且他们已经知道了我们的存在。”

    果然,不到一个小时后,侦察兵就报告了新的敌情:“敌军主力部队出现,规模约三百五十人,正在快速向龙鸣岭推进。看起来他们已经发现了先遣部队被歼的消息。”

    欣砌重新分析战场形势。敌军主力的到来改变了力量对比,虽然己方在装备上仍有优势,但数量差距缩小了。更重要的是,敌军现在处于高度警戒状态,想要再次实施突然攻击已经不太可能。

    “我们撤回,利用地形优势组织防御。”欣砌做出了战术调整,“让敌军来攻击我们,在防御中消耗他们的力量。”

    这个决策显示了欣砌战术思维的成熟。面对不利的态势,他没有贸然硬拼,而是选择了更加稳妥的防御策略。

    龙鸣岭的地形确实适合防御作战。高地的三面都是陡峭的山坡,只有北面有一条相对平缓的通道。欣砌将主力部队部署在这条通道上,利用交叉火力构建了坚固的防线。

    “在悬崖边设置狙击点。”欣砌继续完善防御部署,“利用高度优势压制敌军。在通道两侧布置地雷,迟滞敌军推进速度。”

    这些都是译高传授给他的防御战术。虽然年轻,但欣砌在学习方面表现出了惊人的天赋。他不仅能够理解这些战术的原理,还能够灵活运用到实际作战中。

    “敌军开始攻山了。”前沿观察哨报告敌情,“他们采用了分批次攻击的战术,第一波约八十人,正在向我们的防线推进。”

    平原角族的指挥官科莫显然也是经验丰富的将领。他没有选择一拥而上的蛮力攻击,而是采用了更加稳健的分批攻击策略。这样既能够测试防守方的火力配置,又能够保存主力的实力。

    “让他们上来。”欣砌冷静地观察着敌军的动向,“等到他们进入最佳射程再开火。”

    耐心等待是一个优秀指挥官必备的素质。欣砌虽然年轻,但在这方面表现得相当成熟。他没有因为紧张而过早暴露火力,而是静静等待着最佳的攻击时机。

    当敌军推进到距离防线三百米时,欣砌终于下达了开火命令:“现在攻击!”

    山地角族的防线瞬间爆发出猛烈的火力。聚能场增强的能量武器比传统武器威力更大,射程更远。蓝色的能量束在山坡上织成了一张密集的火网。

    “第一波攻击被击退。”前线指挥官兴奋地报告,“敌军损失惨重,正在向山下撤退。”

    但欣砌知道这只是开始。经验丰富的敌军指挥官不可能因为一次失败就放弃攻击,他们一定会寻找新的突破口。

    “加强侧翼警戒。”欣砌下达新的指令,“敌军可能会尝试从其他方向攻击。”

    果然,不到半小时后,侧翼警戒哨就发现了敌军的新动向:“发现敌军小分队正在尝试从东侧悬崖攀登上来!”

    这是一个出人意料的战术。东侧悬崖虽然陡峭,但并非完全无法攀登。如果敌军能够从这里突破,就能够直接威胁到防线的侧翼。

    “派遣一个小队前往东侧。”欣砌迅速做出应对,“阻止敌军的攀登行为。同时要小心这可能是声东击西的战术。”

    年轻指挥官的判断是正确的。当防守部队的注意力被东侧的攀登行动吸引时,敌军主力突然从正面发起了更加猛烈的攻击。

    “敌军主力攻击开始!”前线传来紧急报告,“规模约两百人,火力强度比第一波高出一倍!”

    这就是经验丰富的指挥官的厉害之处。科莫利用佯攻分散了防守方的注意力,然后趁机发动真正的攻击。如果换成经验不足的指挥官,很可能会被这种战术打乱节奏。

    但欣砌在译高的训练下已经学会了如何应对这种情况:“第二小队立即回防正面,东侧交给第四小队处理。集中优势兵力应对主要威胁。”

    这个决策体现了欣砌在压力下保持冷静的能力。面对敌军的分进合击,他没有慌乱,而是根据威胁的大小合理分配兵力。

    正面战场的激烈程度超出了所有人的预期。平原角族显然是下了血本,他们的攻击波浪接着波浪,几乎没有间断。虽然山地角族的装备优势明显,但在如此高强度的战斗中,弹药和能量的消耗也很快。

    “弹药储备还剩60%。”后勤人员向欣砌报告物资情况,“按照目前的消耗速度,最多还能坚持两个小时。”

    这是欣砌面临的第一个重大危机。如果弹药耗尽,即使装备再先进也发挥不出作用。他必须在有限的时间内找到破解敌军攻势的方法。

    “译高将军,您觉得我应该怎么办?”年轻的指挥官向自己的导师请教。

    但译高摇了摇头:“这是你的战斗,你必须自己做决定。我只能告诉你,有时候最好的防御就是进攻。”

    这句话给了欣砌重要的启发。一味的防御只会让己方陷入被动,而且会持续消耗有限的资源。如果能够转守为攻,不仅可以缓解弹药压力,还能够重新掌握战斗的主动权。

    “准备反击。”欣砌做出了大胆的决定,“趁敌军攻击间隙,我们主动出击。”

    这个决策让在场的所有人都感到意外。按照常理,在兵力劣势的情况下应该坚持防御,主动进攻风险很大。但欣砌的判断是正确的,因为他发现了敌军攻击中的一个致命弱点。

    “敌军的攻击虽然猛烈,但缺乏协调性。”欣砌向部下解释自己的战术思考,“他们的各个攻击单位之间存在配合缺陷,如果我们能够找准时机插入其中,就能够分割他们的力量。”

    这种战术眼光是经过长期训练才能培养出来的。译高暗自赞叹欣砌的进步速度,年轻人已经开始具备一个优秀指挥官的潜质。

    “第二、第三小队准备突击。”欣砌开始部署反击行动,“目标是敌军攻击队形的接合部,我们要像楔子一样插进去,分割敌军。”

    反击的时机选择至关重要。欣砌仔细观察着敌军的攻击节奏,寻找最佳的出击时间点。当敌军第三波攻击刚刚结束,正在重新组织第四波攻击时,他果断下达了反击命令。

    “全军出击!”

    山地角族的机甲如同钢铁洪流般冲下山坡,强大的推进器在地面上掀起滚滚尘土。聚能场装置为机甲提供了充沛的能量,让它们在冲击中展现出惊人的速度和力量。

    “突破成功!”前线传来振奋人心的消息,“我们成功分割了敌军,他们的阵型开始混乱!”

    反击的效果超出了预期。平原角族显然没有料到防守方会在这个时候发动进攻,他们的应对显得有些慌乱。更重要的是,山地角族机甲的优异性能在这种近距离战斗中展现得淋漓尽致。

    “继续扩大突破口!”欣砌抓住战机,继续推进攻势,“第一小队从右翼包抄,第四小队断其退路。”

    战场形势在瞬间发生了逆转。原本处于攻势的平原角族突然发现自己陷入了被包围的困境,而且他们的装备劣势在这种混战中被进一步放大。

    “报告指挥官,敌军开始大规模撤退!”侦察兵兴奋地汇报,“他们丢弃了大量装备,正在向山下溃逃!”

    但欣砌并没有因为暂时的胜利而冲昏头脑。译高教给他的另一个重要原则就是:穷寇莫追。过度追击不仅会分散自己的力量,还可能中了敌军的诱敌深入之计。

    “停止追击,巩固阵地。”欣砌下达了理智的命令,“收拢部队,清点战果。”

    这个决策再次显示了年轻指挥官的成熟。在胜利面前保持冷静是一个优秀军事领导者必备的素质,而欣砌已经开始具备这种素质。

    战斗结束后的统计结果令人满意。山地角族不仅成功守住了龙鸣岭,还重创了平原角族的第七军团。敌军损失机甲八十多台,人员伤亡超过一半,而己方的损失很少。

    “这是一场漂亮的胜仗。”译高在战后总结会议上对欣砌的表现给予了高度评价,“你展现出了一个优秀指挥官应有的素质:冷静的判断、果断的决策、灵活的战术和适度的克制。”

    但译高也指出了一些需要改进的地方:“在战斗初期,你对弹药消耗的控制还不够精确。优秀的指挥官必须时刻关注后勤状况,确保部队的持续作战能力。”

    欣砌虚心接受了导师的指导:“我确实在这方面还需要加强。战斗的激烈程度超出了我的预期,导致对资源消耗的估算出现偏差。”

    “经验是积累出来的。”译高拍了拍欣砌的肩膀,“这次战斗已经为你提供了宝贵的实战经验,相信下次你会做得更好。”

    龙鸣岭之战的胜利在山地角族中引起了巨大反响。族长欣昌对儿子的表现感到由衷的自豪,他在全族大会上公开表扬了欣砌的指挥才能。

    确实,平原角族不会因为一次失败就放弃他们的战略目标。情报显示,他们正在调集更多的军队,准备发动更大规模的攻势。而欣砌也将面临更加严峻的挑战。

    为了准备即将到来的大战,译高开始对欣砌进行更高层次的指挥训练。不再是简单的战术演练,而是涉及战略规划、多兵种协调、后勤保障等复合性的指挥技能。

    “大规模作战不同于小规模战斗。”译高在训练中向欣砌传授经验,“你需要学会委托和信任,不可能事事亲力亲为。一个优秀的指挥官必须善于利用手下的才能。”

    欣砌在新的训练中表现出了更强的学习能力。经过实战的洗礼,他对战争的理解更加深刻,对指挥艺术的掌握也更加娴熟。

    欣砌对译高的栽培表示感谢:“没有您的悉心指导,我不可能有今天的成就。”

    “指挥官的成长永无止境。”译高语重心长地说道,“战争的形态在不断变化,技术在不断进步,一个优秀的指挥官必须保持学习的心态。”

    确实,随着各族技术的发展,战争的形态正在发生深刻变化。新的武器、新的战术、新的作战理念层出不穷。欣砌虽然已经成为合格的指挥官,但仍需要在不断的学习和实践中完善自己。

    后来,族长欣昌正式任命欣砌为山地角族的副指挥官。这个任命得到了全族战士的支持,因为欣砌已经用实际行动证明了自己的能力。

    “责任重大,不能有丝毫松懈。”欣砌在就职仪式上表示,“我将继续努力学习,不辜负大家的信任。”

    但新的挑战已经在等待着他。情报显示,除了平原角族之外,还有其他势力正在暗中活动。那个神秘的掠夺者联盟似乎并没有因为在地穴族的失败而收敛,他们正在策划更大的阴谋。

    随着职责的扩大,欣砌需要学习的内容也越来越多。除了军事指挥之外,他还需要了解政治、经济、外交、技术等各个领域的知识。

    “一个优秀的领导者必须是全才。”欣昌在私下里对儿子说道,“虽然你在军事方面已经表现出色,但还需要在其他方面继续提升。”

    欣砌深知父亲和导师的期望。作为族长的继承人,他将来需要承担起领导整个族群的重任。这不仅需要出色的军事才能,更需要全面的综合素质。

    为了更好地准备未来的挑战,欣砌开始参与族群事务的管理。从资源调配到外交谈判,从技术发展到文化建设,他都要有所了解和参与。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