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宇听着朱高炽的话,感到无语了。
“我们现在,还是尽快把贸易区做好。”
袁宇说道:“这是殿下控制草原,最重要的手段之一,先给他们一点希望。”
尽管那些商人,没那么快可以带货物北上。
但贸易区的建设,还是要提前准备。
那些货物,总不能像摆地摊那样,往地上一摆,就可以进行贸易,如此太简陋了。
另外,贸易区出来后。
需要做的事情,随之多了。
比如说走私的问题。
因为正常通商,就得交税,但商人逐利,肯定不愿意交税,那么走私的事情,会在不久之后出现。
袁宇说道:“殿下那么喜欢,在外面打打杀杀,我接下来,给你一个可以打打杀杀的任务。”
朱高煦眼前一亮,跳起来问道:“能领兵吗?”
袁宇说道:“不仅能领兵,我还会给你准备一队骑兵。”
“真的吗?”
朱高煦欢呼。
骑马,他早就会了。
骑兵可是比步兵,要威武多了。
带领骑兵,在草原上驰骋,别提有多威风凛凛。
朱高煦问道:“是什么事情?”
袁宇说道:“缉私,等我们两个贸易区成立起来,那些奸商肯定不想交税,走私肯定少不了,殿下负责缉私,有人反抗,你就杀,不反抗的话,全部捉起来,无论草原人,还是我们大明商人,一个都不放过。”
“这个好,我没问题!”
朱高煦在理番衙门,都快闷得慌了。
难得听到袁宇给自己这个机会,只要可以外出,不管什么都可以做。
何况是去捉走私,可以动手的机会很大。
只要能够动手,他就可以好好地展示自己的实力,想想都觉得兴奋。
袁宇说道:“不过,我有条件的。”
朱高煦说道:“你快说条件,我什么都可以答应。”
他恨不得,现在就可以出去捉走私。
袁宇说道:“必须让张玉将军跟随,或者他安排人跟随,殿下听命令。”
“什么?”
朱高煦激动得跳起来。
袁宇问道:“殿下不同意了?”
他可不怕,朱高煦是皇孙的身份,因为朱棣给过提醒了。
不同意,那就换人。
朱高煦说道:“同意同意,我们这就出发。”
袁宇无奈道:“我刚才说了,要先把贸易区做好,才能捉走私,贸易区还没开始!”
朱高煦:“……”
他觉得,袁宇是不是故意耍自己的。
“还不快点动手?”
朱高煦说道。
袁宇说道:“我这就准备,往山西那边去,如果殿下有空,也跟我去走走,好过待在这里那么闷,我们一起,尽快做起来。”
要知道朱棣告诉过他,不仅想让朱高煦学会怎么打仗。
学习如何把理番衙门,建设起来,内政等,也需要教。
袁宇当然没办法拒绝,也明白朱棣把朱高煦塞进来,其实就是为了历练他,以及好好教导。
他愿意,卖朱棣一个人情。
这才把缉私的事情,故意提出来,吸引起朱高煦的兴趣。
朱高煦现在急不可耐,听了袁宇的话,再寻思片刻,郑重点头道:“没问题,我跟你走,我们一起,尽快做好。”
袁宇说道:“好!”
他觉得朱高煦,还是挺好忽悠。
这样就同意了,跟随他去发展贸易区,总算不会辜负了朱棣的期待。
理番衙门也在朱允熥的计划之中,有序地进行下去。
——
燕王府内。
张玉说道:“殿下,我得到辅儿带回来的消息,袁大人准备带二殿下,去成立贸易区了。”
“这是好事!”
朱棣微微点头道:“给他找点事情做做,也好过他一直无所事事,留在理番衙门只想着去打仗,他需要学会的,不只是打仗。”
对自己儿子的培养,他还是挺认真的。
他那么厉害,儿子总不能太平庸了。
张玉说道:“那边可是晋王殿下的地方。”
提起朱棡,朱棣的表情,也稍微变化了一些。
他们之间不和,持续很长一段时间了。
都是在很小的时候,留下来的矛盾,以前朱棡一直看不爽朱棣,他们兄弟之间,其实还没少干架,后来分封出去,没怎么见面了,才好了些。
但他们一见面,都不会给对方好脸色看。
朱棣冷声道:“如果老三敢对我的儿子做什么,那么他这个晋王,危险了!父皇最看不得的,就是亲人相残。”
他并不担心,朱棡会为难朱高煦。
甚至要破坏,整个贸易区的进行。
如果真的做了,别说朱元璋,就算朱允熥也不会对朱棡客气。
好不容易征服草原,再把草原控制在手里,还是朱元璋目前最重要的事情,能被朱棡破坏了吗?
朱棣又道:“让老二去吧!有袁宇在,没问题的,袁宇这个人……确实有点能耐,怪不得皇太孙殿下,愿意重用他。”
用人这方面,他还是很佩服朱允熥。
所用的,都是能用、应该用的人。
张玉又道:“道衍大师还来了消息,三殿下在金陵,学习科学,这是什么东西?”
朱棣已经弄清楚了,科学的事情,道:“我们现在用的火器,就是用科学做出来的,这是个好东西,高燧想学,可以放心去学。”
他有预感,那些科学。
未来绝对能成为一门,仅次于儒学的流派。
未来的大明,说不定处处离不开科学。
朱棣问道:“那些部落,最近都没有其他异动吧?”
张玉道:“回殿下,全部安分守己。”
刚被明军打怕了,现在谁不愿意安分守己呢?
朱棣说道:“还算他们懂事,省得我们麻烦。”
张玉想了想又道:“殿下,臣有一个,比较担心的问题。”
朱棣问道:“什么问题?”
张玉说道:“如今草原上的敌人,算是没有了,像是殿下这样,位于边塞的藩王,是不是不再重要了?”
这个问题,使得朱棣沉默了,没有第一时间回应。
其实很多藩王,应该都有类似的顾虑。
他们这些藩王的目的,在于抵御草原上的敌人。
现在那些鞑子,全部被他们打服,并且分化,短时间之内,是掀不起任何风浪,未来一两百年里,也只能对大明福福贴贴。
那么他们这些边塞藩王,没有最初的作用。
还需不需要,把他们留下来呢?
就成了藩王,最担心的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