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摸清天元大陆四族格局、梳理清整体大势的同时,龟太郎(独孤信)心中始终悬着一件事。
此前雪凰族对“立像”之事的强烈抗拒,核心皆源于“神道”二字的负面影响。
因此,他借着与雪花秀交流的契机,特意将话题引向“神道”。
细致打听这一禁忌修行之道在天元大陆的具体情况,想要弄清楚,为何“信仰”“雕像”会成为各族避之不及的雷区。
雪花秀虽年轻,却因常随长老处理族中事务,又曾翻阅过不少记载大陆奇闻异事的古籍,对“神道”的细节远比普通子弟了解得多。
听闻龟太郎的疑问,她先是微微蹙眉,似是不愿提及这一阴暗的话题,随后还是沉下心,将自己所知的一切缓缓道来:
“神道修行,并非某一族的专属,在人族和妖族中都有存在,只是两者的修行者,出身与目的却截然不同。”
“先说说人族那边。”
雪花秀指尖轻抵桌面,语气带着几分客观,
“人族修士数量庞大,修行资源却有限,能踏上大道巅峰、证得长生的人更是寥寥无几。”
“因此,不少人族修士修行了数十年甚至上百年,却始终卡在某个境界无法突破,眼看寿元将尽,大道之路彻底断绝,便会转而另寻捷径。”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人族率先得到神道修行方法。一些人开始收集凡间百姓的香火信仰,妄图以此打破修行桎梏,证道长生。”
“这些人往往会在凡间建立庙宇,塑造自身神像,通过宣扬‘显灵护佑’的传说,吸引百姓供奉香火,再将香火转化为信仰之力,滋养自身修为。”
“而妖族这边的神道修行者,处境则更为不堪。”
她话锋一转,语气中多了几分鄙夷,
“大多是一些跟脚浅薄、血脉低劣的存在。比如山间的野怪、水中的精魅,或是尚未完全觉醒灵智的草木之灵。”
“这些妖族天生血脉不足,修行速度远慢于神兽后裔与王族族群,往往穷尽一生也难成大器。”
“为了快速提升实力,它们便想出了效仿人类立庙塑像的法子,或是在山林间显化微弱神通,给附近的愚昧生灵‘赐福’,比如让农田丰收、让家畜兴旺;”
“若是有人不愿供奉,便降下小灾小难,恐吓要挟。靠着这种方式,聚拢那些未开蒙的凡兽、或是偏远村落的凡人信仰,以此加速修行,弥补血脉与天赋的不足。”
说到此处,雪花秀的神色骤然变得严肃,语气也加重了几分,刻意强调道:
“但长老们常说,神道看似是‘捷径’,实则弊端极大,远比寻常修行之路凶险百倍,稍有不慎便会万劫不复。这弊端主要有两点,每一点都足以让修行者坠入深渊。”
“其一,便是神道力量根基的脆弱性。”
她伸出一根手指,条理清晰地解释,
“神道修行者的力量,完全依赖于信徒的信仰。信徒数量越多、内心越虔诚,转化的信仰之力便越精纯,修行者的实力增长也越快,甚至能在短时间内突破境界。”
“可这种力量就像空中楼阁,没有自身道基作为支撑。一旦信徒流失,或是信徒心中产生怀疑、信仰变得不纯,转化的信仰之力便会锐减,修行者的力量也会随之迅速衰退,甚至可能直接境界跌落。”
“比如曾有一只山魈精,靠着恐吓山下村落的凡人,聚拢了数千信徒,短短十年便修到了妖王境。可后来村落被一场洪水淹没,凡人四散逃亡,没了信徒的信仰之力支撑,它在半个月内便从妖王境跌回了妖将境,最后被路过的修士轻易斩杀。”
“这般脆弱,远非靠着自身修炼稳步提升的修士可比。”
“其二,则是对心性的腐蚀与行为的异化。”
雪花秀又伸出第二根手指,语气中满是厌恶,
“为了维持现有力量,甚至进一步提升境界,大多数神道修行者都会变得不择手段。他们会刻意愚弄百姓,编造虚假的‘神迹’,让信徒彻底失去判断能力;或是制造恐慌,宣扬‘不供奉便会遭天谴’的言论,逼迫生灵信仰自己;”
“更有甚者,会暗中施展邪术,悄悄掠夺信徒的生命力、魂力,融入信仰之力中,以此快速补充自身。”
“这种行为,与掠夺生灵本源的魔道修士毫无二致,早已背离了修行的初心!”
“也正因如此,长期依赖信仰之力修行,神道修行者大多心性扭曲,行事偏激狠辣,为了达成目的可以不顾道义、不择手段。”
她总结道,
“在人族那边,正道宗门早已将神道修行者列为讨伐对象,只要发现有修士建立神坛、收集信仰,便会联合起来将其铲除;”
“而我们妖族,也视神道修行者为族群中的毒瘤。生怕这些邪祟潜入自家领地,蛊惑族中的低阶子弟或是领地内的凡兽,扰乱族群秩序,坏了修行根基。”
“久而久之,‘神道’二字,在天元大陆便彻底成了邪恶、掠夺、愚弄的代名词,名声败坏到了极点,没人愿意与‘神道’沾染上半点关系。”
听完雪花秀的详细讲述,龟太郎(独孤信)心中豁然开朗,也终于彻底明白了雪凰族为何对“立像”之事如此抗拒。
这不仅仅是“神道名声不好”的观念问题,更是无数年来,各族被神道修行者的恶行所累,积累下的血淋淋的现实教训。
那些因信仰掠夺而覆灭的族群、那些因心性扭曲而作恶的邪祟,早已在各族心中刻下了对“神道”的恐惧与排斥。
龟太郎暗自叹息,心中也愈发清楚:
自己的“万物惊”大道,虽与神道有着本质区别,核心是“道韵反哺”而非“信仰掠夺”。
却因“立像”这一相似的形式,注定要面对整个天元大陆对“神道”的巨大偏见与阻力。
想要让各族认可自己的大道,仅仅靠试点的成效还不够。
还需要打破世人对“神道”的固有认知,这条路,远比他最初设想的更为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