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蓝漪带着随行弟子踏入蓝凰族栖息的“碧波岛”,将悟道冰林的所见所闻。
连同弟子们补充的细节。
从雕像的三色光晕、雪凰子弟的修炼状态,到自身感知到的水系道韵启迪,一一呈现在族中高层长老会面前时?
整个议事殿内的气氛瞬间被点燃。
无独有偶,孔璇回到孔雀族的“翠羽城”后,也第一时间召集核心长老,将雕像的神效、雪凰族的变化,以及自己多番问询的结果全盘托出。
这两场分别在海滨与山林间召开的议事,所引发的震动,竟比当初雪凰族初得雕像时还要剧烈几分。
毕竟雪凰族是“亲历者”,而蓝凰与孔雀两族是“旁观者”,当传闻中的神效被证实。
那种从“怀疑”到“确信”的冲击,更能撼动族群根基层面的判断。
先看蓝凰族。
碧波岛四面环海,常年被温润的海风与水汽包裹,族中子弟性情也如海水般温和内敛,长老会议事向来以“族群整体发展”与“内部和谐”为核心准则。
当蓝漪拿出随行弟子记录的雪凰子弟神魂波动图谱,又详细描述了雕像如何温和纯化血脉、无任何侵蚀痕迹时,议事殿内先是一阵死寂,随即爆发出热烈的讨论声。
有长老担忧“神道”形式的隐患,提出“陌生妖师的道韵是否会潜移默化影响族人道心”;
也有长老着眼于实际利益,反驳道“雪凰族已先行试点,数月来无一人出现异常,反而子弟潜力大增,这便是最有力的保障”。
经过整整三个时辰的激烈辩论,长老会的意见渐渐趋于统一。
倾向于接受这份机缘。
“我族以水为根,布雨神通与水元操控是立族之本,可后辈中总有子弟卡在‘水与灵’的交融关口,迟迟无法突破。”
大长老抚着雪白的胡须,语气郑重,
“那妖师雕像能启迪智慧、纯化血脉,恰好能补上这一短板,对提升全族后辈潜力的价值,简直不可估量。”
他的话得到了多数长老的认同,至于此前顾虑的“神道形式”,在“全族受益”的巨大利益面前,再加上雪凰族这个“先行者”的示范,早已被压到了最低。
最终,蓝凰族长老会达成决议:
由蓝漪再次牵头,携带族中信物前往霜晶城,与雪凰族及龟太郎进一步接触,详细探讨引入雕像的具体事宜,包括道韵适配、场地选址等关键问题。
相较于蓝凰族的“相对共识”,孔雀族的长老会则陷入了前所未有的激烈争议,甚至几度出现争执不下的僵局。
孔雀族自视甚高,翠羽城的每一片羽毛装饰、每一处雕梁画栋,都彰显着“万羽之王”的高傲。
族中上下对自身“五色神光”血脉更是极度自负,向来认为“血脉之力源于天生,无需借外物加持”。
当孔璇提及“借助龟妖雕像提升血脉”时,保守派长老当即拍案反对,为首的二长老脸色铁青:
“我孔雀族血脉何等高贵,岂容陌生妖物的道韵沾染?这不是提升,是对血脉的玷污!更何况,对方目的不明,今日能助雪凰,明日未必不会害我孔雀,这般未知风险,绝不能冒!”
他的话音刚落,便有七八位年长的长老纷纷附和,有的强调“祖训不可违”,有的担忧“血脉纯净度受损”,反对的声音一度盖过了所有讨论。
就在议事陷入僵局时,孔璇率先站了出来,语气坚定地反驳:
“二长老此言差矣!我亲自去过悟道冰林,见过雪凰子弟的变化,也问过他们修炼的感受。雕像只是启迪道韵,从未强行篡改血脉,何来‘玷污’之说?”
她顿了顿,目光扫过在场所有长老,
“再者,机缘何等难得?能持续提升悟性、激发血脉潜力的手段,纵观九雏各族,从未有过!”
紧接着,几位年轻的高层与极具远见的长老也相继发声。
一位负责族群战力评估的长老沉声道:
“我族虽强,却并非无懈可击。金凤族的‘金焰焚天’、火凤族的‘涅槃之火’,哪一个不是我们的劲敌?”
“九雏内部竞争日益激烈,若他族借雕像之力实力大涨,而我族固守‘血脉高贵’的执念,固步自封,用不了十年,我孔雀族必将落后于人!”
另一位精通“五色神光”的长老也补充道:
“诸位莫忘了,我族五色神光虽能刷落万物,却需高深修为与对大道法则的深刻理解才能发挥极致威力。”
“如今族中不少子弟卡在‘神光与法则’的衔接处,那雕像的启迪之效,恰好能对症下药,帮他们突破瓶颈。这不是‘借外物’,是‘借机缘’,何错之有?”
这番话如同惊雷,点醒了不少摇摆不定的长老。
接下来的两天里,孔雀族长老会又召开了三轮议事。
从“风险与收益”“短期影响与长远发展”“自身优势与外部竞争”等多个维度反复辩论。
最终,务实派的观点占据了上风。
长老会虽认可了机缘的价值,却也没完全放下警惕,最终敲定了一套严谨的方案:
其一,暂不全面引入雕像,先在族中挑选百名资质中等的子弟进行“试点”,为期半年,全程由长老会专人监控,一旦出现异常立即终止;
其二,派核心长老随孔璇前往霜晶城,要求龟太郎给出更多“保障”,包括详细解释雕像的道韵原理、承诺若出现血脉异常将提供解决方案等。
至此,蓝凰族与孔雀族虽决策路径不同、态度侧重有别,却都朝着“引入妖师雕像”的方向迈出了关键一步。
而这场由龟太郎(独孤信)引发的“道韵变革”,也即将从雪凰族,蔓延至整个九雏妖族的版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