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国安拂袖而去,魏家人赶紧都进了那间大草棚子。
唐凤临不敢在大队长面前造次,但在贾家人面前,她可没有任何顾虑。
本来她是要跟他们划清界限的,可肚子里怀了五六个月的身孕,贾家人还重金许诺,只要她愿意将孩子生下来,就能给她不少好处。
别看他们被下放了,但他们也说了,家里的财产没有被全部没收,还藏了一部分在外头。
这个她是信的,家里没出事的时候,从不缺吃穿,有次她在婆母房间无意中看到一个木匣子里放了不少大黄鱼和小黄鱼以及银元。
可抄家的时候那一匣子东西根本没翻出来。
她也问了,他们只说那些值钱的东西藏在了一个隐蔽的地方,只要她跟他们一起下乡并把孩子生下来,以后那些东西就都是她的。
唐凤临想到那一匣子的好东西,没怎么犹豫就答应了。
等孩子生下来,她拿到了那一匣子东西,再跟他们划清界限。
“你们可说了,我跟你们下乡,你们全都会护着我,不会让我吃苦,可现在这才几天,就让我住草棚吃窝窝头,可怜我大着肚子怎么过这种日子。”
“呜呜呜,我当初就不应该心软答应你们,我的命咋这么苦?”
……
唐凤临就跟唱大戏一样坐在草棚子的门口哭闹。
贾智超和贾父贾眀荃在一旁商量着接下来的日子要怎么过,妹妹贾丽琴和贾母卢聘如默默地收拾草棚子,一时都没理会她。
隔壁的魏家人听着这闹心的声音,个个眉头皱得都能夹死苍蝇。
本来日子就难,又遇到这么个邻居,想想这日子就糟心。
魏家一共八口人,魏老爷子60有余,魏老大魏方兴40岁,和俞域能同岁。
老二魏方晖和他媳妇陈心映都是37。
魏方兴的两个儿子魏文博和魏文豪,一个18一个15。老二夫妻俩有一儿一女,大女儿魏文舒16岁,小儿子魏文棋12岁。
魏家老太太前几天刚离世,受不住大儿媳妇的背叛,联合外人举报他们家,全家遭了殃,突发心脏病去了。
魏家人本就处在极度悲痛和家庭变故的打击中,听见隔壁的哭闹,16岁的魏文舒最先控制不住开始呜咽哭泣。
看见女儿哭,陈心映也没忍住抹起了眼泪,其他人也纷纷跟着红了眼睛。
魏方兴父子三人心里十分愧疚,要不是因为他们有个好妻子(妈),一家人也不会遭此大难。
魏方兴想安慰几句,可说啥都是徒劳,最后只能轻叹一口气,将布袋递给魏方晖。
“老二,你将窝窝头给分了吧,今天先垫一下肚子,明天我再想办法弄粮食。”
魏方晖点点头接过布袋,开始分窝窝头。不多,也就8个,正好一人一个。
这么个窝窝头给小孩子都不吃饱,别说他们全是大人和半大孩子,简直连塞牙缝都不够。
分给魏方兴父子三人时,三人都拒绝。
“我不饿,你给文舒和文棋吧。”
“是啊二叔,我们也不饿,你给二婶吃吧。”
三人说不饿,可肚子又不合时宜的咕咕直叫。
“大哥,你们拿着,一人一个,不必让来让去。”
他们知道三人心里愧疚,但这事还真不怪他们。
父子仨还想退让,魏老爷子发了话才作罢。
“爸,老二,我看这个大队的大队长和刚才接我们的陆同志都是正直的人,那贾贾媳妇那般闹腾,他们也只是口头上威胁几句,也没真的动手,看样子咱们以后不用受皮肉之苦。”
这是最好的状态了。
就怕这里的人上纲上线,三天两头要让他们出去思想教育,他们大老爷们还好说,可老二媳妇和侄女却是受不了的。
再说老父亲的年纪也大了,这次他们妈过世,老爷子打击很大,头发都白了不少,感觉一下老了10岁。
只要人身安全有保障,他们也能放心地上工挣粮食,一家子不至于饿死。
魏老爷子微微点头,“他们看起来确实是正直的,但感觉也不是什么心软的人,那些话并不是威胁,怕是真的能说到做到。”
其他人赞同地点点头。
魏老爷子继续叮嘱,“咱们初来乍到,凡事都得小心谨慎,尽量都低调点。”
“爷爷放心,我们会的。”魏文博说道,
这家人并不知道俞域能对他们的暗中帮助,他们被举报,所有人都避之不及,谁沾上谁倒霉。
就是俞域能也不敢明目张胆地救济,只能暗中进行。
不过魏方兴想到之前看到的人,心里也有了某种猜想,自己一家人能下放到这个地方,怕是某位老同学的帮忙。
他压低了声音,“爸,老二,你们刚才看到俞家那小子没?”
两人齐齐点头。
魏老爷子道,“之前还不敢肯定是他,现在听你这样一问,就确定是他了。”
魏方晖问,“大哥,俞家是不是在偷偷帮咱们?”
“我也不清楚,不过我看俞家那小子之前那样子,估计是想跟我们打招呼,他应该早知道咱们要过来。”
魏文豪恍然,“原来他是想跟我们打招呼,我还以为他在喂喂地叫陆同志呢。”
想到他刚出声‘魏’了一下,就被陆同志给拉走了,魏老爷子眼里闪过一抹精光。
“老大老二,估计俞家不止跟他们家小子说过我们,怕是跟陆同志也交代过什么。”
“爸,这话咋说?”魏方晖不解。
魏老爷子道,“你们想,当时陆同志为啥在俞家小子一出声就捂住了他嘴巴并将人拉走?”
“爸,你是说陆同志知道他在叫我们,知道他和我们认识,只是当时还有其他人在,不想让他暴露和我们认识这层关系?这么说,俞家还真的跟陆同志说过什么?”
魏老爷子点头,“八成是这样。”
大家面面相觑,心里忽然就多了一份活下去的底气,轻松了不少。
“俞家是个好的,这份恩情难得,咱们要铭记于心,以后咱们要是有机会也要报答回去。”
“是,爷爷!”
“会的,爸!”
大家纷纷应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