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使林乔不是一线办案的刑警,但对杨锦文的推测,也觉得非常有道理。
既然查不出流浪汉的身份,就去查凶手。
凶手杀了人,心理素质不强,而且当地刑警队有过判断,凶手不像是老手,推测为失手杀人。
那么凶手的心理素质并不强,可能会找个地方躲起来。
林乔离开档案室,小跑去打了一个电话,告诉负责石泉乡刑事命案的同事。
后者得知消息,马上安排当地派出所巡查。
乡镇的人口就那么多,为了验证这个线索的准确性,林乔就守在电话机旁边。
杨锦文和蔡婷又继续看了宗江县城的刑事案件,但都找不到一点蛛丝马迹。
蔡婷正感到烦躁的时候,姚卫华和猫子回来了。
他俩把调查到的内容和杨锦文又详细说了一遍。
杨锦文沉吟道:“也就是说,‘殷红’极有可能是在1月24号早上,搭乘客车去了宗江县?”
虽然知道对方的真名叫‘张晨’,杨锦文还是喜欢叫她‘殷红’,似乎这个身份更能体现她的气质。
姚卫华点头:“极有可能,我和猫哥打算明天去汽车站问问看,德洋汽车站去宗江县城的就两班车,一问就晓得了。”
蔡婷道:“既然‘殷红’去了宗江县城,但我和杨队查了那边的案子,没有一起案子符合的。
难道我们都想错了,‘殷红’回去并不是要报复什么人?”
“不太可能。”姚卫华眯着眼,“她总不能是回来度假的,不然无法解释她为什么不告而别,连钟爱华都被她蒙在鼓里,而且她还那么残忍的杀了陶建业。”
杨锦文点头:“要说对‘殷红’好,我看就只有钟爱华。你们也看过他们的结婚照,也查过他们的生活轨迹,钟爱华确实是爱着‘殷红’的,‘殷红’不可能不知道这点。”
猫子道:“1月24号到现在,已经过去5个月了,难道她还没来得及报复什么人?”
姚卫华摇头:“咱们就坐在档案室里,根本就查不出什么东西。
要我说,咱们还是得去一趟宗江县,去查一下‘张晨’的户籍,顺着这条线索来。”
“去,肯定要去。”杨锦文揉了揉酸痛的眼睛:“咱们明天早上出发。”
蔡婷道:“可是没有当地配合,咱们也不好查啊。”
姚卫华点头:“就是,毕竟不是自己的地方。”
“那就靠咱们自己。先把案卷还给他们,咱们回招待所休息,明天一早去宗江县城。”
“行。”三个人点头。
杨锦文想要和林乔打一声招呼,见他人不在,只好在档案室签了字,带着姚卫华他们离开。
此时已经是傍晚,太阳依旧没有落山,天气酷热的不行。
杨锦文一行人随便吃了一顿晚饭,便回到房间睡觉。
他们订了两间房,蔡婷一间,杨锦文、猫子和姚卫华一间,起初姚卫华还有意见,觉得三个大老爷们挤在一起,很别扭。
但真睡觉的时候,他觉得没啥区别,因为房间里没空调,热的不行,他和猫子索性找来凉席,睡在地板上。
翌日一早。
四个人下楼,在招待所旁边的早餐店吃早饭的时候。
街对面走来一群穿着制服的人,带头是林乔。
杨锦文正吃着油条,他用纸巾擦了擦手,迎上对方。
林乔小跑两步,眼神热切的不行:“杨队,流浪汉被杀案有线索了……”
他话没说完,见领导盯着自己,他赶紧帮杨锦文介绍:“杨队,这是咱们支队长李卫、李支队。”
杨锦文伸出手:“李支队好。”
对方握着他的手,又伸出另一只手,盖在杨锦文的手上,显得非常热情。
“杨队,实在是不好意思,怠慢你们了。”
“客气了。”
“你几句话就帮咱们侦破了一起积案,真的是让人刮目相看。”
一旁的蔡婷忍不住问道:“流浪汉被杀案,查到凶手了?”
李卫点头:“石泉乡派出所按照杨队给出的侦查方向,巡查了三月十八号外出打工的青年,其中有一个年龄十九岁的小混混,在三月十九号早上去了省城。
之后的一段时间,这小子三翻四次给亲朋好友打电话,问派出所有没有查到杀害流浪汉的凶手。
三月十八号当天晚上,这小子确实和几个人在夜市喝了酒、吃了烤鱼,吃完饭后,他是一个人离开的,回家的路线也会经过流浪汉睡觉的窝棚。
我们找到他的家人,证实这小子当天晚上喝醉了酒,第二天早上,人就跑了。
这小子觉得我们抓不到他,所以上个月,他就跑回来了。昨天晚上,我们是在麻将馆把他按住的,他已经认罪了。”
蔡婷挑了挑眉,姚卫华和猫子一脸懵,他俩根本就不晓得发生了什么事情,怎么就一天时间,杨队就帮人家侦破了一起命案?
杨锦文道:“我也只是侥幸,凶手心理素质过硬,如果他不跑,不一定能查到他。”
“杀了人哪有不跑的。”
李卫笑眯眯问道:“对了,杨队,你们昨天看了一天的案卷,你们手上的案子有眉目了吗?”
杨锦文想了想,觉得还是老实回答:“正准备去宗江县看看。”
“宗江县?”李卫眉目一凝,看向林乔。
显然他不知道这个消息,林乔似乎也没给他讲。
林乔马上解释:“杨队他们追查的这个嫌疑人,可能来自宗江县城。”
李卫问道:“所以你们觉得这个嫌疑人在宗江县城犯了事儿?”
杨锦文摇头:“是有这个推测,但不确定。”
“你们查了档案室的积案?”
杨锦文见他一直追问,似乎有话要说,只好点头。
“为什么不查现案?”
姚卫华抱怨道:“咱也没资格查啊。”
李卫抿了抿嘴,斟酌道:“前段时间,宗江县城发生了一起灭门案,我们刑警队一直在调查,到现在都还没有眉目。”
杨锦文双眼一凝:“灭门案?哪个地方?”
“125大案,地方是宗江县的高瓦乡。”
“1月25号发生的命案?”
李卫点头:“没错,一家三口人被凶手残忍杀害,凶手还放了一把火,把尸体烧的面目全非,老人和孩子都没放过。”
听见这话,杨锦文心脏剧烈跳动着。
姚卫华三个人也觉得这个案子,非常符合‘殷红’杀人的决心。
李卫看见杨锦文的表情,心里咯噔一下:“杨队,你不会以为……”
杨锦文向姚卫华道:“咱们现在出发去宗江县城。”
李卫咽下一口唾沫,吩咐道:“林乔,跟着一起去,再把老段喊上。”
林乔也意识到了问题,赶紧去招呼人。
半个小时后,三辆车直奔宗江县城。
负责灭门案调查的是重案队的大队长,名叫段毅。
杨锦文他们坐的就是他的车。
一上车,姚卫华就问:“段队,我就想问问,这么大的案子,怎么一点动静都没有?”
段毅一边开车,一边反问:“凶手都没抓到,敢把消息放出去吗?”
姚卫华被怼,心里更有气了,要是德洋刑警支队能配合,哪用兜那么一大圈。
蔡婷也觉得窝火,开口道:“捂的那么严实,最后还不是没抓到人吗?”
“你……”段毅回头看了一眼。
蔡婷瞪着他,一点也不示弱。
坐在副驾驶的杨锦文摆摆手:“行了,段队,麻烦你给我们说说案子吧。”
“好。”
段毅一边注视着前方的道路,一边讲道:“案发时间是在1月25号晚上十点过后,被害人姓李。
家里一共五口人,户主叫李福中,儿子李勉,儿媳妇黄小兰,加上两个小孩。
死的是李福中和李勉,以及李勉的大儿子,十五岁的李代,也就是说,祖孙三代都被人给杀了。
这一家人住在高瓦乡的八村,他们家在村里有一个磨坊,专门压面条的,你们知道宗江挂面晒?很出名的。”
杨锦文点头:“你继续说。”
“他们家住在山上的,案发的当天深夜,半山腰的村民就发现他们家起火了,于是村民跑去组织救火,但火势太大了,救不过来。
这火就烧到了天亮,村民在废墟里找到了三具被烧焦了尸体,于是就报了案。
派出所去到现场,以为是意外起火,把人烧死了,本来打算就这么结案的,但是村民说,这家人一共有五口人,死了三个,还有两个人呢?
派出所在废墟里找了半天,都找不到尸体,而且也找不到活人,那么这个案子就蹊跷了,所里就报给了县城的刑警队。
刑警队带着法医去到高瓦乡,三具尸体就停在棚子里,法医把一具尸体身上烧焦的硬壳敲掉,一看,就看见体脖子里的伤口,脖子都快砍断了。
这不是杀人案,能是啥?
再加上,其中还有两个人下落不明,就是李勉的老婆黄小兰,以及他们四岁大的小女儿,李萌萌。
我们调查很长一段时间,黄小兰带着自己女儿,像是人间蒸发了一般,一直找不到她们的下落,所以这个黄小兰杀人放火的嫌疑很大。”
杨锦文望了一眼车窗外炽烈的太阳。
阳光太过耀眼,光线刺痛了他的双眼,他转过脸来,眨了眨眼,问道:“段队,这个黄小兰该不会是聋哑人吧?”
段毅听见这话,猛地踩住了刹车,嘴唇叼着的香烟,落在了他的腿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