邮电局外。
香樟树上的知了,聒噪的喊叫着。
太阳偏西,落日的余晖透过铝合金的窗户,照进室内,在地板上分割成一条条阴影,像是监狱里的铁栅栏。
女孩缓缓地复述着信里的内容,蔡婷和猫子快速地在笔记本上记录。
姚卫华连着抽了半包烟,心里依旧是堵得慌。
毋庸置疑,‘殷红’是知道聋哑女人看不懂信的内容,需要别人的帮助,才能知晓她所写的内容,所以她尽可能的没有提起自己在丹南县所遭受的迫害。
95年,‘殷红’逃离高瓦乡,一直到97年年底,两年时间,她一共寄回八份信。
95年的信最少,只有一份,八月份寄来的。
‘殷红’在信中告诉聋哑女人,她的生活安定了下来。
这个时候,她在丹北煤矿干活,下井挖煤,有了一口饭吃。
96年,一共有三封信,最开始她在信中说,她迎来了新生活,而且也换了名字,以后会像正常人那样生活。
可是后两份信,话锋却突然变了,‘殷红’说,自己从一个火坑跳到了另一个火坑,以为的‘新生活’却在是面临无尽的深渊。
这个阶段,‘殷红’做了袁大军的情妇,她以为自己能得到幸福,却没想到袁大军只是利用她,进行权涩交易。
袁大军、葛琦的变态行为,把她折磨的人不像人,鬼不像鬼,亦如回到了一年多前,在高瓦乡的日子,李富中父子也是如此的对待她。
而后,在97年上半年,‘殷红’没有再寄信回来,这个时候,她开始利用袁大军的亲弟弟袁朗,进行教唆杀人,并且还亲自参与了杀害袁大军,以此摆脱地狱般的生活。
97年下半年,‘殷红’一共寄回来四封信,她重拾了对生活的渴望,她在信中写到,她有一个爱自己的人,她要结婚了,她会幸福的生活下去,等安顿好以后,等一切尘埃落定,她会回来把女儿萌萌接走。
这是她和钟爱华恋爱、结婚的时间。
很明显,钟爱华是爱她的,两个人组建家庭,开启了幸福的生活,这是‘殷红’朝思暮想,觉得上天赐予她的。
恰恰在最后一封信的一个多月后,聋哑女人在服下百草枯,忍着随时会死亡的风险,去丹南县找到了她!
就此,‘殷红’再次陷入了绝望!
邮电局的女孩虽然知道信中的内容,但她不清楚这些信背后的隐秘。
直到她讲完后,猫子不断地抹眼泪。
蔡婷也好不到哪里去,时不时的用手背擦着眼角。
姚卫华又点了一支烟,背靠着长椅,默不作声。
杨锦文看着桌上的录音机,里面的磁带,像是两团黑色的阴影,不断地旋转旋转……
女孩喝了一口汽水,开口道:“我记得就是这些,总之,一共八份信,只有97年年底的那几份信内容最多,我给聋哑女人比划了很久。”
杨锦文清了清喉咙,问道:“聋哑女人有没有说什么?或者是她有没有寄去安南的信?”
女孩点头:“有的,寄过两封信。”
“什么时候?”
“第一封信寄来的时候,我给她比划了,她知道信里的内容后,就让我帮她回信,我有点不耐烦,那时我刚工作,怕挨领导批评,我就拒绝了她。
她没办法,就走了,第二天她又来了,背着一个背篓,给我塞了十个鸡蛋。
她以为是我想要钱,我看她可怜,只好给她说,让她等我下班。
那一整天,聋哑女人就在我们邮电局门外坐着,我实在看不下去了,就趁着中午休息的时候,帮她写了一封信。”
“写的什么?”
女孩想了想,回答说:“她怕我觉得麻烦,就让我写了两句话,第一句是,‘你放心,萌萌很好,我会照顾好她’,第二句是‘你永远别再回来’。”
杨锦文点头,心里是五味杂陈。
女孩继续道:“当时她身上没钱,拿鸡蛋换的邮票。第二次是在97年下半年,她用背篓背着一个小女孩,去了照相馆。
我那天上班刚好遇到她了嘛,她还给我打招呼。
一周后赶集,她就来找我了,把一张照片递给我,让我给她邮寄。”
“什么样的照片?”
“就是照相馆拍的啊,她把小女孩抱在怀里,坐在长板凳上。照片上,她穿着新衣服,小女孩打扮的也很漂亮。”
杨锦文问道:“那她叫你写了什么?”
女孩摇头:“什么都没写,就是寄去了一张照片,估计她是怕麻烦我。”
这时候,姚卫华霍地站起身来:“杨队,我去那家照相馆看看。”
杨锦文点点头,明白姚卫华不想再听下去。
猫子也赶紧道:“老姚,我跟你去。”
杨锦文伸手把录音机关掉。
女孩问道:“你们还有什么要问的吗?”
杨锦文想了想,道:“你确定,97年下半年中有一封信,写着如果想要找她,就去江城沙萍镇?”
“是。”女孩点头:“当时聋哑女人还让我写了两个地址给她,我还想着说,她也不认识字,记下来也没什么用。
不过后来一想,她以后想去的话,能在路上问人。
一个就是秦省丹南县的地址,另一个就是江城的沙萍镇。”
“谢谢你,你帮了我们大忙。”
“别客气,谢谢你们请我们喝汽水。”
杨锦文站起身,向她告辞。
他和蔡婷走出邮电局,虽然外面的天气非常炎热,但杨锦文却觉得身体发冷。
高瓦乡的地方不大,但街上人很多。
90年代的乡镇,遇到赶集,人是非常多的,有一些知名的大企业都是从乡镇办厂发展过来的,可见当时乡镇的繁荣。
宗江县城的挂面很出名,李福中一家人也是靠着压面磨坊为生的,在村里算是有钱人,要不然也不会从人贩子手里买下‘殷红’。
蔡婷跟在杨锦文身边,问道:“杨队,‘殷红’来到高瓦乡已经成年了,那她老家是哪儿的?她会不会回到她的老家?还是躲去了江城?”
杨锦文没吱声,过了好几分钟,他开口道:“咱们先不谈案子,先随便逛一逛。”
蔡婷点头:“也行。”
杨锦文话虽然这么说,但还是去了乡镇上的照相馆。
姚卫华和猫子帮老板看着店,而老板在暗房里洗照片。
姚卫华道:“杨队,咱们是不是要去江城?”
杨锦文还没回话,猫子道:“就让德洋刑警支队去查,咱们不插手了。”
他说的是气话,毕竟‘殷红’的遭遇,任谁都会感到同情。
蔡婷感慨道:“要真是找到‘殷红’了,她面临的肯定是死刑。”
姚卫华唏嘘道:“灭门案啊,什么性质你们又不是不知道,德洋刑警支队马上就会发出通缉,我们不找她,她迟早也会落网的,只是时间问题。
而且案子还没完全搞清楚,‘殷红’的女儿萌萌去了哪里?是不是被她带走了,或者是出现了什么意外?
还有聋哑女人为什么会喝下百草枯,就算死也要找到‘殷红’,这又是为了什么?
这么大的案子,德洋刑警支队肯定会一直追查下去的,这个案子永远没有追诉期。”
猫子骂道:“这帮畜生都是天杀的,‘殷红’都是被这帮畜生逼成这个样子的!她好几次都能活下去,把人逼的往绝路上走。”
姚卫华道:“李福中和李勉是该死,但她为什么要杀那个孩子呢,就是那个李代,为什么?”
杨锦文抽出一支烟,递给他们,大家点上后,吸了一口后,他再道:“所以一定得找到‘殷红’,案子要搞清楚,何况还死了那么多人。”
蔡婷摇摇头:“她太恨这些人了,身上连枪都没有,用柴刀把人砍死,你们说,这把她逼成什么样了。”
姚卫华眨了眨眼:“那咱们今天查到的这些,要不要告诉德洋刑警支队?”
“告诉个屁呢。”猫子道:“他们算老几,我们来的时候,他们不配合,看到灭门案就是我们要找的凶手,又开足了马力抓人,生怕被我们抢先查到人。”
姚卫华点头:“猫哥说的对。”
杨锦文想了想,道:“蔡姐,买明天去江城的票。”
“好,要不要通知李支队他们?”
“告诉一声,要是问我们去哪里,别回答他。”
“那是自然。”蔡婷点点头。
不多时,照相馆的老板从暗房里出来,看见多了两个人后,他愣了愣,然后把照片递给姚卫华。
“前段时间,也有公安来问我要过照片,所以我就找了一下库存,当时给聋哑女人拍照的底片,我还留着,就这张。”
姚卫华接过照片,递给杨锦文,几个人凑过来一起看着。
照片的背景就在照相馆内,一条木头长凳上,聋哑女人怀里抱着小女孩萌萌,开心地对着镜头。
她坐在长凳的一头,并不是坐在中间的位置,长凳的另一头,她似乎是给什么人留着的。
毫无疑问,她是希望‘殷红’能和她们坐在一起,拍下这张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