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彩页文学 > 黑道风云江湖路 > 第918章 血汗讨薪,危楼计

第918章 血汗讨薪,危楼计

    一天后,上午十点,江城国际广场工地上聚集了十几个工人。

    他们穿着脏兮兮的工作服,手里拿着写有“还我血汗钱”、“工人要生活”的横幅。

    这些人看起来确实像是干了很长时间重活的样子,脸上都是风吹日晒的痕迹。

    “老板们都跑了,我们找谁要钱去?”一个四十多岁的工人大声喊着,“家里老婆孩子还等着吃饭呢!”

    工地的围挡外面,已经聚集了不少围观的人。

    有路过的市民,也有一些看热闹的。

    更关键的是,几个扛着摄像机的记者已经到了现场,正在架设备。

    “师傅,他们欠了你多少钱?”一个年轻的女记者举着话筒问道。

    “我一个人就欠了三万多,还有几个兄弟比我欠得更多。”工人指着身边的几个人,“我们从去年年底就开始干,到现在一分钱都没拿到。”

    “那你们准备怎么办?”记者继续问。

    “我们要讨个说法。”工人说着,朝工地里面走去,“如果今天拿不到钱,我们就从楼上跳下来。”

    围观的人群开始骚动,有人在劝阻,有人在拍照。

    记者们的镜头一直跟着这些工人,没有放过任何一个细节。

    工人们爬上了还在建设中的楼层,在七楼的位置停了下来。

    他们把横幅挂在外面,然后坐在楼边,做出要跳楼的姿势。

    “下来吧,有话好说!”楼下有人在喊。

    “没有钱就不下来!”工人们在楼上回应。

    这时候,工地的安全网已经悄悄地在楼下布置好了,但是角度很巧妙,从地面上不容易看出来。

    僵持了大约一个小时,突然有两个工人站了起来。

    “兄弟们,我们跳吧!”其中一个大声说道,“反正活不下去了!”

    话音刚落,两个人几乎同时从楼上跳了下来。

    楼下的人群中立即爆发出惊呼声,有胆小的人直接捂住了眼睛。

    记者们的镜头迅速跟上,清楚地记录了这一幕。

    两个工人落在安全网上,虽然没有生命危险,但是从高处落下的冲击力还是让他们受了一些伤。

    很快,120急救车赶到了现场,把两个人送到了医院。

    “太惨了,这些工人真的是走投无路了。”围观的市民在议论。

    “这些开发商真的是太黑心了,工人的血汗钱都不给。”

    记者们迅速进行了现场报道,画面很快就传到了各个媒体平台。

    第二天,类似的事情继续发生。

    几个包工头带着手下的工人,在江城市衙门大楼前搭起了帐篷。

    他们声称工程停工导致他们无法收到工程款,现在连工人的工资都发不出来。

    “我们承包了国际广场的水电安装工程,现在工程停了,甲方也不给钱。”一个包工头对记者说,“我们也是受害者,下面还有几十个工人等着开工资。”

    这些人在市衙门门口一待就是三天,每天都有媒体来采访。

    他们的诉求很简单:要么让工程复工,要么支付相应的费用。

    与此同时,众兴公司门口也开始有人聚集。

    这些人的身份比较复杂,有些是真正的债权人,有些则是不明来历。

    他们举着各种横幅,要求众兴公司给个说法。

    面对这种情况,众兴公司不得不召开记者招待会。

    主持会议的是公司的副总经理韩立,一个四十多岁的中年人,平时负责对外公关事务。

    “各位媒体朋友,感谢大家在百忙之中参加我们的新闻发布会。”韩立坐在主席台上,面对着台下的十几个记者,“关于江城国际广场项目停工的事情,我们众兴公司也是无能为力。”

    “韩总,为什么会突然停工?”一个记者问道。

    “这个我们也不清楚。”韩立摇摇头,“项目进行得好好的,突然就接到通知要停工。我们询问了相关部门,得到的答复是需要重新审核。”

    “那为什么不支付工人的工资?”另一个记者问。

    “不是我们不想支付,而是我们也没有收到应该收到的款项。”韩立拿出一份文件,“这是我们公司的所有资质和财务状况,大家可以看到,我们公司的资金链是健康的。但是因为项目停工,很多环节都断了。”

    “有消息说,是因为众兴公司在某些方面有问题,所以才被停工的。”一个记者问道。

    “这完全是无稽之谈。”韩立显得很激动,“我们所有的手续都是合规的,如果有问题,相关部门可以随时来检查。”

    “那你们认为停工的真正原因是什么?”

    韩立停顿了一下,然后说:“这个我们不便猜测,但是我们希望相关部门能够给出一个合理的解释。”

    这场记者会后,各种消息开始在网上传播。

    最初是一些当地的论坛,然后是一些全国性的门户网站都开始转载。

    “江城工人跳楼讨薪,开发商推卸责任”

    “国际广场项目停工内幕:衙门还是企业的问题?”

    “工人血汗钱何时能拿到?”

    网民的反应很激烈,绝大多数人都站在工人这一边。

    “这些开发商真的是太黑心了,工人的钱都不给。”

    “衙门应该管管这些事情,不能让工人的权益受损。”

    “支持工人维权,希望能够讨回公道。”

    但是很快,风向开始发生变化。

    一些“知情人士”开始在网上爆料,说停工的真正原因是有人在背后操作。

    “听说是省里有人专门针对这个项目。”

    “具体是谁我不敢说,但是大家都知道。”

    “这种事情很常见,有人想整你,总能找到理由。”

    渐渐地,一个名字开始在各种小道消息中出现:余健。

    最初是一些不起眼的论坛帖子,然后是一些不知名的小媒体开始提到。

    “据可靠消息,江城国际广场项目停工是因为省里某位姓余的领导不满。”

    “这位领导与项目投资方有私人恩怨,所以利用职权进行报复。”

    “工人成了牺牲品,真的很可怜。”

    事态发展到这个程度,已经完全超出了江城市衙门的控制能力。

    每天都有记者来采访,每天都有网民在讨论。

    市长李建国连续开了几次紧急会议,但是都没有找到有效的解决办法。

    各种压力汇集到一起,形成了一个巨大的舆论漩涡。

    工人讨薪、企业喊冤、衙门被动、网民愤怒,所有的矛头都指向了那个在背后操作的人。

    就在这种情况下,远在省城酒店里的赵华玲,终于接到了余健的电话。

    “赵总,我们再谈谈吧。”余健的声音听起来很疲惫,“你看这个事情闹得……”

    “余厅,我随时都有时间。”赵华玲的语气很平静,仿佛一切都在她的预料之中。

    “今天晚上八点,还是上次那个茶楼。”余健说完就挂了电话。

    赵华玲放下手机,脸上露出了一丝微笑。

    她知道,自己的计划成功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