靺鞨人的建国史并不复杂,和大多数少数民族政权一样,无非就是中原人日子好过了以后就开始作妖,接着,随着气候变冷,野外自然生存条件逐渐恶劣,逼得一些原本靠林牧为生的少数民族不得不南下“打草谷”,也就是抢农耕文明积攒下的粮食。
当然,你也不能说人家坏,如果不抢,又能怎么办呢?
自然不会因为你的“文明”和“道德”而对你网开一面,不抢,就会饿死,乃至灭族。
当这些原本过着林牧文明的少数民族在意外打下了农耕文明的地盘以后,出于对稳定和富足的渴望,他们自然也会被同化成农耕文明,就像如今的北萧国一般。
历史就是这样,循环往复,接连不断,直到现代工业文明带来了史无前例的巨大冲击。
由于北萧国是从北部辽地兴起的林牧文明,继而形成的一个国家,仍然还保留着当初兴起的地方,而那些地方走了一批人,终归还是会来新的人定居的,是以仍然贫困、穷苦、严寒。
严格来说,白山黑狼祖上应该是白山氏的奴隶,只不过后来随着人口越来越多,靺鞨人对“人头税”也越来越看重,从这个角度考虑,废除了奴隶制度,导致白山黑狼摇身一变,如今也成了白山氏的人了,甚至还是他们那一支的“嫡系”,这才有了如今的“成就”:在龙兴之地的一个州府当府尹。
作为白山氏其中一支的当家人,白山黑狼其实很有家底,甚至可以说是整个广宁府中最有家当的。
但奈何这地方实在穷得叮当响,就算家里堆的裘皮、珍珠和各种金银再多又怎么样,想买点奢物都是买不着——这玩意儿走私犯法不说,南楚那边的商人压根儿就很少往这边运!
所以,在张承道三人来到白山黑狼号称整个广宁府最奢华的山庄别院里落脚时,就连一向很给人面子的叶疏云,都忍不住抽了抽嘴角。
该怎么形容这座被称为“明珠山庄”的山庄呢……
豪奢,倒也算得上豪奢,比如一进门的照壁上就镶嵌了十八颗夜明珠,就算在白日里,都散发着柔和的荧光,一看就不是凡物。
但是它镶嵌那十八颗夜明珠的照壁,雕刻的是俗到极致的牡丹图……
咳咳,别误会,不是说“牡丹”这种花俗,而是他雕刻的图样和上面上的颜色俗,大红、大绿、大紫,还配着花里胡哨的锦鸡,高饱和度的配色仿佛精神污染一样刺激着众人的双眼,可谓是辣眼睛到了极致。
就连原本十分“高档”、“珍贵”的夜明珠,在这幅照壁的衬托下,都显得像十八颗淘宝9块9包邮的塑料荧光珠。
三人沉默地绕过照壁,接着,就看到了更加辣眼睛的一幕。
众所周知,江南地区的人家喜欢在院子里造景,用的都是太湖石,以奇、巧、精致为主,搭配蜿蜒的水系和雕花的连廊,自成雅趣。
总之,绝对不会追求“大”。
而眼前的“伪太湖石”,不知道是白山黑狼从哪里挖来的巨石,足有一丈多高,三人看那石头都得仰视着看!
最夸张的是,这块巨石是孤零零地被摆在一个巨大的湖的中间的,整片湖平静得像一面深孔雀绿色的镜子,然后那块巨大的石头,就那么干巴巴地立在湖水正中间,十分抽象。
白山黑狼眼看三人盯着自己千辛万苦搞来的巨石目不转睛,便笑呵呵地解释道:“我听说,南边的人喜欢在水里放大石头,这块可是我能让人拉过来的最大的石头了,嘿嘿嘿见笑了,见笑了!”
慕容如烟深吸了一口气,只觉得十分丢人。
张承道则感叹于这位白山府尹的清奇审美和情趣。
只有叶疏云,非常给面子地附和了一声:“呵呵呵,挺好的,挺好的,别有一番……气魄。”
三人接着走,直到走到堂屋中,又是一阵更深沉的沉默。
这位白山黑狼,似乎致力于高饱和度的艳丽颜色,并且用这种艳丽的颜色,装饰了整个屋子,包括帘蔓、坐垫、桌旗、地毯等,看起来花里胡哨,和东北大花的火红风格有异曲同工之妙。
“先说正事吧!”
慕容如烟强行压下心底的羞耻感,同师父张承道和师弟叶疏云坐下后,直奔主题,企图让众人忽略这么辣眼睛的环境。
“既然广宁府最为苦寒,那就以广宁府为试点,师父,您看广宁府这边的气候,适合做点什么呢?”
张承道艰难地将双眼从脚下那张巨大的大红大绿的地毯上拔起,思索道:“论理,这边可以培育一些耐寒的药材,灵稻应当也可以。”
在另一个时空,这块地方再往东北,可就是最大的水稻产地之一,虽然必须钻研耐寒的水稻才能做到这一点,但对于灵稻来说,上至四十度高温,下至零下三十度低温,都不成问题,至少被寻木抬起来的白石山那么高的地方那么冷,在灵耕峰种植的灵稻都能正常生长产出,在这个地方,只要解决了灵气浓度的缺陷,肯定也没什么问题!
白山黑狼瞪大了眼:“灵稻?俺们这疙瘩这么冷,还能种灵稻!?”
他当然知道灵稻就是仙人种出来的“水稻”,也知道这东西就算再是“仙稻”,也至少应当在比较湿热的地方才能生长,广宁府如此苦寒,怎么可能!?
托“白山”这个姓氏的福,他当初可是高价弄到过一点的,虽然听说最近因为产量大,价格降低了不少,但一时间根本运不到广宁府来,光是京城那边的贵人,就抢干净了,哪里还能轮得到自己这边!
不过,如果广宁府这里当真能种灵稻,哪怕九成都要交上去,自己也还能留下一成呢!
越想越美,白山黑狼恨不得当即点头决定就种“灵稻”,可惜决策权根本不在自己手上。
有决策权的慕容如烟也没有拒绝张承道的建议,她恭恭敬敬地点头道:“那就这几样都各自设试点区吧,反正广宁府大得很。对了,这边人本就常年在林间狩猎,最会侍弄牲畜,师父,你看,要不要再搞搞养殖业?”
张承道笑着点了点头:“若是有合适的地方,自然也可以。”
慕容如烟的小心思张承道并不介意,事实上,辽西这块地方经营的初级产业越多,反而对白石仙宗越有利。
毋庸置疑的是,出口初级农产品才能赚几个钱?白石仙宗治下的白石山,可是高级修仙职业人才培养基地,直接出口加工产品和高阶法宝、符箓之类的,不香吗?
所谓的商议,其实并没有商议多久。
无非就是张承道过来考察一下实际地方,然后给出建议,再由慕容如烟拍板决定,叶疏云负责核算成本和收益,以及收益分成比例。
至于白山黑狼嘛……
不需要有任何意见,只需要配合行事就可以了。
“呐,师姐,您看这个方案如何……”
很快,叶疏云就核算完了大致的价格,说道:“根据灵耕峰那边的产出数据,每六个月的灵稻产出量是每亩900斤,以一年两熟来算,就是1800斤。
“以500亩的种植山庄为例,白石仙宗这边给予初期的稻种、技术指导弟子和蕴养灵气的灵池成本大约在3000上品灵石左右,而每年产出在900000斤,约合灵石价值5000上品灵石左右。
“这样,我们分五年分成,在种植山庄的前五年收益中,每年要交还给白石仙宗总产量一成半的灵稻,并将剩余的灵稻,以市场价优先卖给白石仙宗至少一半。
“而五年以后,白石仙宗就对这块地方不再收取任何报酬了,如何?”
这个分成计划和模式是叶疏云和张承道商议后的结果。
首先,如果作为商人,那这个方案可谓是非常不讨好了,甚至显得张承道这个“投资方”傻得荒谬。
但问题是,张承道不是商业投资者,他对辽西这块地方的“定点帮扶”,目的也从来不是赚钱。
甚至往长远看,等到世界整体的灵气浓度上来以后,灵稻这种东西的价格一定是持续走低,直到稳定在一个百姓都能吃得起的平衡点上的,而到了那个时候,一斤灵稻的价格,可就不是现在叶疏云所核算的这个价格了。
是以,“一成半”的分成,还只持续五年,是张承道深思熟虑后的结果。
这又不是某些无良商贩汇集的旅游景区,只靠一锤子买卖,白石仙宗还不至于穷酸到抠着这些辛苦种植灵稻的普通百姓的产出过活!
而然,“一成半”这个结论,却让慕容如烟惊呆了。
至于一旁的白山黑狼,已经从不敢置信到默默开始思索,这所谓的“一成半”,是不是有别的什么隐喻……
“这……只要一成半?还只要五年!?”
慕容如烟也是有些不敢置信,再三问道。
“如烟,这不是生意,这是‘定点帮扶’,我是白石仙宗的宗主,也并非商人。”张承道笑呵呵地解释:“之所以不是白送,也是因为白送的不会有人珍稀的,而这个方案,恰好是能够让白石仙宗回本,也恰好能让整个辽西地区快速富裕起来的方案。”
慕容如烟闻言,沉默起来。
她虽然早就知道,自己这位师父并非以利当头行事的人,甚至心中胸怀宽广,眼中看的更是整个天下。但知道是一回事,真正自己去行事时,她还是总忍不住将所有人都算计成追求利益的人。
无论是师弟师妹们,还是师父。
哦,大师兄不算,他脑袋有问题,不能按正常人的思路去推理。
总之,这种傲慢使得她心底原本计算的是最少分白石仙宗一半,而且是世世代代都要去分,这几乎相当于就是在给白石仙宗种地了!
但即使如此,辽西肯定也是赚的,自己更是赚的。
辽西苦寒,若能有个什么稳定的产业和进项,百姓就能好过一些。
而自己作为食邑辽西的,税收也能高一些,更能因为推行仙道,彻底将背靠太后的白山氏拉拢到自己这边,那老虔婆能活多久?自己的寿命可暂时看不到尽头呢!
到了那时,凭借着整个北地最早一批仙道势力和手下,以及丰富的灵材产出资源,将旁边的渤海国吃下,简直是手到擒来的事!
渤海国一到手,自己就是渤海国的皇帝,地位那可是与自己师父作为白石仙宗宗主相当的!
可如今,自己这些心思,在如此光明磊落的师父和师弟面前,不由显得十分上不得台面,乃至令她有些自惭形秽。
不过这种情绪只出现了一瞬,慕容如烟就强行将其按了下去,转而痛快应下叶疏云核算出来的方案。
“好,那就按这个方案来,已是我占了好大的便宜了!”
接着,她又问道:“那药材园和养殖场又该如何分成呢?”
谈到合作,叶疏云说话多了几分公事公办的态度:“还是以五年为期,不过无论是药材园还是养殖场,包括先前的灵稻种植山庄,都只能推行一个,因为白石仙宗这边的人手实在不够,灵耕峰的弟子满打满算加起来,都没有三十个,这要是长期过来轮值上五六个,实在捉襟见肘,而且也会影响他们的课业。”
慕容如烟点头道:“好,没问题,不过我私下里可以给他们这些过来轮值的外门弟子补课,而且我自己也有五个亲传弟子,在不影响他们的修炼进度的同时,也可以让他们过来帮忙,这样也许就不必太多外门弟子过来了。”
“嗯,那我核算一下这两个产业……”
叶疏云说着,一边从乾坤袋里掏出数本账本和记录本,一边在心中核算起来。
没一会儿,他就将药材园和养殖场的粗成本与预估收益都核算完毕,具体的分成同灵稻种植山庄的分成大同小异,要交付的分成比例,甚至比农户交给官府的税还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