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彩页文学 > 我才是徒弟们的随身老爷爷? > 第二百二十六章 五大仙的传承

第二百二十六章 五大仙的传承

    胡芸的话音在空旷灼热的石厅中回荡,带着一种历经沧桑的平静。

    他猜测了许多种可能,却实在没想到,辽地这看似粗陋、效果微弱的“灵气循环”,背后竟是这样一部浸透着悲壮的牺牲的传承史。

    一群懵懂开启灵智的精怪,为了族群的延续,为了这片土地上“修仙”火种不灭,竟以如此决绝的方式,一代又一代地前赴后继,用自身妖躯的消亡,来换取那一点点反哺大地的灵气。

    这并非什么高明的阵法,而是生命在绝境中挣扎求存,用血肉和灵魂铺就的一条悲怆之路。

    “所以,”

    张承道环顾石厅中那累累白骨,仿佛看到了一代代精怪在此静静消亡的场景,他轻声问道:“你们五大仙……每一代开启灵智的成员,最终的归宿都是这里?以自身为薪柴,投入这地火之中,维系那微薄的循环?”

    胡芸点了点头,那双恢复了少许神采的狐狸眼里,流露出复杂的情感,有骄傲,有无奈,更有一种深入骨髓的责任感:“是啊,这是规矩,也是使命,从黑奶奶那辈定下,就没变过。

    “能开启灵智,走上这条道,就是造化。

    “得了造化,就得担起责任。

    “要是不担着这份责任,总不能一起等死吧?

    “这辽地的山野精怪,有一个算一个,都靠着这点子‘仙气’吊着命呢!没了这点“仙气”,别说修炼了,怕是连灵智都难开,那可怎得了!”

    它用爪子挠了挠耳朵,语气带着一种近乎朴素的执拗:“我知道,你们人,特别是像你这样有本事的人——我看出来了,你身上可不是普通人的馊味儿,而且能找到这里来,定然也不是普通人!

    “总之,你可能觉得我们这法子笨,费劲巴拉的,效果还不咋地,但是吧,这可是俺们能想出来的唯一的法子了,总得……总得给后来的小崽子们留点念想不是?”

    张承道闻言,嘿然不语。

    他无法苛责这种源于生存本能的、近乎悲壮的坚持愚蠢,在绝对的逆境中,哪怕只有一丝微光,也值得用生命去守护和传递,这无关智慧高低,只关乎生存的意志。

    但他随即想到了一个问题,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这位道友,你之前说,最早是因为一块‘月亮’坠落,才让你们先祖得以修炼,那……

    “那后来,道友的祖先,也就是黑奶奶、柳金花、柳银花她们南下,可曾找到那‘月亮’为何失去灵气的缘由?或者,找到其他能产生灵气的方法?难道这么多年来,就从未想过寻找替代之法,打破这必须牺牲才能维持的循环吗?”

    胡芸闻言,眼中闪过一丝迷茫,它努力回忆着祖辈口耳相传的模糊记忆,摇了摇头:“太久了……记不清了,我只听太奶提过一嘴,当年黑奶奶她们回来后,很是沮丧,说外面天地虽大,却都‘死气沉沉’,还不如咱们这疙瘩有点‘活气儿’。还说那‘月亮’不是咱这方天地的东西,它的‘仙气’用完了,就是完了,强求不来……

    “至于替代之法?”

    它苦笑了一下,带着点自嘲:“像我们这般山野精怪,说是‘五大仙’,可谁都知道离真正的仙还远着呢!这东西冥冥之中,自有感应的,哪里算得上是仙呐!能琢磨出这个法子都已经拼了老命了,还能有啥本事找替代之法?能维持住就不错啦!”

    不是这方天地的东西……

    张承道心中一动。

    他几乎可以肯定,那所谓的“月亮”,恐怕就是何禹的遗骸!

    才想到这里,忽然又听胡芸感叹道:“就这,据说还是外面一位‘仙人’传授的法子,那可是真正的神仙,喏,那边还有他的画像呢!”

    此话一出,张承道不由急切地顺着胡芸爪子挥舞的方向望去,果然在昏暗的石壁上,发现了一卷皮制的画卷,正挂在石壁上。

    画卷上似乎被施加了什么术法,潮湿高温的环境并没有影响它,看起来还十分崭新。

    张承道当即就三两步跃了过去,举起琉璃灯照了照,想要看清画上的人像。

    按胡芸所描述,能传授他们这种办法的,应当就是那位和何禹约定了的阵法天才唐玉,虽然自己没见过唐玉的样子,但何禹定然是记得的,倒是印证一下,假如真是唐玉……

    这可是何禹清醒过来以后,第一次找到唐玉的踪迹!

    然而,才将琉璃灯举高,看清了画卷上的图案以后,张承道就忍不住嘴角一抽。

    怎么说呢,这幅画……

    倒是看出来是画了个人,不过画技最多比自己画的火柴棍小人高一点点,上面的图案只能说初具人形,但想要凭借这么一个五官乱飞、除了四肢能区分出来什么也区分不出来的“人像”去分辨模样特征,多少有些为难人了。

    张承道咽了口唾沫,无奈地问:“胡道友,这画像是哪儿来的?”

    “我家老祖宗自己画的啊!”

    胡芸说着,舔了舔爪子。

    “挺具有艺术性的……”

    张承道违心地称赞了一句。

    但旋即,他又追问道:“那道友可知,当初传授你们这个办法的‘神仙’,叫什么名字?”

    胡芸点头:“知道啊!叫何禹!”

    “?”

    听到这个答案,张承道满脑门儿都是问号。

    不过,虽然这是个绝对错误的答案,但根据这个错误答案,大概率可以得到一个正确的结果——

    能知道“何禹”这个名字的虽然有很多,但是能将这个名字和修士联系起来的,也就是当初何禹的友人、那位阵法天才唐玉了。

    所以,不难分析出,恐怕当年教他们设计这套办法的“神仙”,就是唐玉!

    那位阵法天才,或许是在发现何禹遗骸坠落于此,并意外催生了第一批精怪后,因某种缘故,指点,或暗示了黑奶奶等第一批“五大仙”精怪,并教他们利用地火“净化”妖气、反哺灵气,让这个意外的火种得以勉强延续。

    这就能解释为何这“阵法”如此粗陋低效——

    因为它本就不是什么正经阵法,只是一个应急的、基于当地条件和有限的材料而设计的权宜之计!

    想通了这一点,张承道看着胡芸的眼神更加复杂。

    它们守护的,不仅仅是一个循环,更是一个源自上古的、关于生存与牺牲的承诺。

    “道友,”张承道深吸一口气,语气郑重起来,“我觉得,也许这个办法,可以停止了。”

    “啥?”

    胡芸愣住了,耳朵瞬间竖得笔直,它的脸上先是涌起了极大的愤怒,但接着仿佛想明白什么似的,愤怒又转为了期待,以至于怀疑自己是不是听错了。

    “你……你说啥?停止?咋停止?停止了的话,从哪搞‘仙气’?”

    一道白色的光晕闪过,接着,胡芸就看到眼前骤然出现了一个池塘。

    这个池塘很小,只有一丈见方,但其中蕴含的“仙气”(灵气),充沛得让胡芸只是呼吸都觉得精神振奋起来。

    更重要的是……

    “这啥玩意儿!?你咋弄出来的!?”

    胡芸的声音因为激动,都有些变了调,它先是一个猛子扎进了池塘里,仿佛在确认眼前的池塘不是幻象,接着又咕噜咕噜喝了好几大口水,然后跃出池塘,打了个饱嗝,旋即像个电钻头一样甩了甩皮毛上沾的水,最后,它绕着张承道直转圈儿,眼睛里满是疑惑和震惊,鼻子也用力嗅了嗅,仿佛想从他身上嗅出点不同寻常来。

    “你也是‘神仙’?那种真正的‘神仙’!?”

    它湿漉漉的皮毛因为激动而微微炸开,看起来甚至有些狼狈。

    胡芸的年纪其实并没有很大,只有一百多岁,还不如一位长寿的人类——比如随便哪位大宗师,寿命都要比这久。

    但作为动物,或者说,作为一只狐狸,这个岁数实在很大了。

    而它活了这么久,从太奶口中听过许多上古“神仙”的传说,作为曾经继任的“胡三太奶”,也近距离感受过那早已消散的“月亮”所残留的余晖,却从未想过,有朝一日能亲眼见到、亲身感受到如此澎湃而纯粹的“仙气”(灵气),更别提这“仙气”竟是被人随手“变”出来的!

    这不是神仙,什么是神仙?

    张承道看着眼前激动得几乎要晕过去的狐妖,温和地笑了笑,解释道:“我并非你口中的‘神仙’,只是一位普通的修士罢了。

    “只不过这个世界还处于灵气复苏的阶段,灵气稀薄,所以修士也很少,道行精深、法力高强的修士,就更没几个了,在下只是恰好为其中之一,这才显得强了几分。

    “至于这方灵池,其实是勾连地脉所引的灵泉水,不过放心,它是蕴养地脉的,只会丰富此地的灵气,不会吸取的。

    “对了,当初传授你们如何蕴养灵气的法子的那个人,没有告诉你们那股气不叫‘仙气’,应当是叫‘灵气’么?”

    胡芸此时已经端端正正地坐在了池塘面前,听着张承道的讲述,疑惑地摇了摇头:“我们都叫‘仙气’,不知道啥‘灵气’,不过既然你说是‘灵气’,那就是‘灵气’好了,反正我只是一只乡下狐狸。”

    张承道嘴角又是微不可察地一抽。

    也不知道该说这狐妖聪明呢,还是该说它心大。

    就这么接受了传承修炼了数百年的说法变化,也对自己这个修士声称改良其蕴养灵气环境的事接受良好——激动归激动,但张承道可一点儿都没看出它有什么不信任的情绪,这种诡异的信任感,让他有一种这傻狐狸居然能在人类群体中混成了什么“胡三太奶”实在有些抽象的感觉。

    “其实叫什么都不重要,还是说回灵气,也就是你们所谓的‘仙气’本身,这种东西是需要蕴养的,除了这种灵泉水,还有栽培有灵的花木蕴养水土的办法,也是能提高地方上的灵气浓度的。”

    张承道没有过多纠结这些问题,而是快速进入正题,介绍道:“我这里有不少有灵花木的树苗,桃树、桂花树、桦树、桢楠,也有甘草之类的草药,都是有灵的,如果种在这里长期培育,慢慢就能把此地的环境蕴养起来了,也就无需牺牲大家,让诸位传承了五大仙的道友临死都要到这里兵解了。”

    胡芸闻言,目光灼灼地盯着张承道:“此话当真?你能让整个辽地的山野精怪都不再为‘仙气’,不,是‘灵气’,你能让我们都不用再担心‘灵气’了?只要种一些花花草草、养一养树?”

    “彻底解决自然还需要时间,但理论上可行,而且比你们的法子要好。”

    张承道没有夸下海口,但给出了明确的希望:“至少,我有把握让灵气稳定地产出,甚至足以支撑你们的修行,无需再依靠前辈们的牺牲来维系那脆弱的循环。”

    胡芸沉默了,它蹲坐在地上,蓬松的尾巴无意识地扫着地面,浑浊的狐眼里光芒剧烈闪烁着。

    不知过了许久,它才开了口。

    “代价呢?”

    胡芸抬起头,目光锐利如刀,直直刺向张承道:“天下没有白吃的午餐,我这年纪,就算放在你们人里面,也是活了很多年了,还是懂这个道理的。”

    它死死地盯着眼前的这位“神仙”,苍老的声音回荡在石厅中:“你要啥?俺们五大仙,除了命,还有什么能入你眼的?”

    张承道欣赏它的直接和清醒,虽然自己确实有所求,而且所求的也对这些精怪妖修没有害处,甚至有很大好处,但有所求就是有所求,真要吹嘘自己为了什么大爱,那就有些不要脸了。

    “天地间的一切都是循环往复的,东海的水,迟早要流淌到沙漠里的湖中,辽地的云,也迟早会飘荡到白石山上。”

    张承道解释道:“我希望所有有可能的地方,都能够欣欣向荣,能够迸发出勃勃生机,最好能诞生新的了不起的修者,无论是精怪妖修的根脚,还是人族的修士。

    “抱着灵气故步自封,自满于一座山中,终归是有限的,只有整个世界越来越灵气充沛,我自己也好,我的弟子、门人和亲朋也罢,才会得到更多的好处。

    “所以,帮助你们蕴养辽地的灵气,也就是帮我自己。

    “道理就是如此简单。”

    张承道说着,顿了一顿,最后才补充道:“当然,在此之上,如果你们五大仙能够和我白石仙宗签订互惠互利的友好条约,那就更好不过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