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一架湾流G650ER公务机从泰特伯勒机场呼啸而起,载着林予安一家开启了这场跨越了两个大陆板块的史诗远征。
这一次,他们的航线遵循着地球上两点之间最短的距离——大圆航线。
飞机从纽约起飞后,并没有向西直飞,而是一路向西北方向爬升,航迹在巨大的显示屏上划出一道优美的弧线。
它将飞越加拿大广袤的哈德逊湾,擦过阿拉斯加的边缘,最终在阿留申群岛附近进入浩瀚的北太平洋。
这是一条对普通乘客来说极少经历的航线,它以最高效的方式,将北美大陆与亚洲大陆连接在一起。
“哇哦,”艾莉娅看着屏幕上那不断向北延伸的航线,惊讶地说道,“我还以为我们会一直向西飞呢,没想到是先往北极的方向去。”
林予安微笑着为她解释:“这是大圆航线,因为地球是圆的,所以在平面的地图上看,这条弧线才是从纽约到中国最短的距离。”
经过近十三个小时的平稳飞行,飞机在日本东京的成田国际机场进行了一次短暂的技术经停。
在一个多小时的时间里,飞机迅速完成了加油和航路检查,艾莉娅和艾米丽也趁机带着孩子们在VIP休息室里舒展了一下身体。
再次起飞后,又经过了五个多小时的飞行,当飞机最终平稳地降落在昆明长水国际机场的公务机坪上时,所有人都被舷窗外那截然不同的景象所吸引。
这里没有纽约的摩天大楼,也没有怀俄明的皑皑白雪。
取而代之的,是连绵起伏的红土丘陵和一种充满了亚热带气息的湿润而温暖的空气。
舷梯下,盛日升和梁文斌早已等候多时。
“安子!”盛日升第一个冲了上来,给了林予安一个结结实实的熊抱,“你小子可算回来了!”
林予安也笑着拍了拍他的后背:“好久不见,升子。”
简单的寒暄过后,盛日升立刻将目光投向了林予安身后的艾莉娅和艾米丽。他当然知道了自己这位发小那令人瞠目结舌的家庭状况。
但他毕竟是见过世面的人,短暂的内心波澜后,立刻展现出了主人的热情。
“Hello!Welcome to China!”他大大咧咧地用他那半生不熟的英语打着招呼,然后用中文对林予安挤了挤眼,“安子,也不给哥们儿介绍介绍?”
林予安笑了笑,自然地为他们引荐:“这是艾莉娅,这是艾米丽。艾莉娅,艾米丽,这是我最好的朋友,盛日升。”
“艾莉娅,艾米丽,你们好!”盛日升热情地说道,他身旁一位穿着职业套装,看起来十分干练的年轻女士立刻上前一步,用流利标准的英语为他翻译。
盛日升指了指这位女士,对林予安解释道:“这是我专门给你们请的随行翻译小陈,接下来的日子她全程陪着你们,保证沟通无障碍!”
艾莉娅和艾米丽微笑着,通过翻译礼貌地回应着他的问候,对这位热情得有些夸张的朋友,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而梁文斌,则以一种更沉稳的方式迎了上来。
他紧紧地握着林予安的手,脸上洋溢着发自内心的热情,“予安,欢迎回家!一路辛苦了!”
然后,他转向艾莉娅和艾米丽。他当然也从女婿那里了解到了林予安的特殊情况。
作为一个在体制内浸淫多年的干部,他深知什么话该说什么事该装作不知道。
他没有用夫人这种会引发歧义的称呼,而是以一种极其自然亲切的长辈姿态微笑着对她们点了点头。
“艾莉娅,艾米丽,你们好。我是梁文斌。”他的目光充满了对晚辈的欣赏,“早就听予安说起你们了,今日一见果然都是难得的好姑娘啊!这一路带着孩子,辛苦你们了。”
这番话,既没有挑明关系,又给予了两位女性同等的尊重和关心,瞬间就拉近了彼此的距离,让艾莉娅和艾米丽感到无比的舒服和安心。
当林予安将伊森和奥莉维娅从婴儿背带里小心翼翼地抱出来时,梁文斌的眼睛瞬间就亮了。
“哎哟!这就是我们小宝贝吧!”他快步上前,伸出双手小心翼翼地从林予安怀里,接过了伊森。
看着这个黑发碧眼、粉雕玉琢的小家伙,他脸上的笑容简直要化开了。
“像!真像!这鼻子,这眼睛,简直跟你一个模子刻出来的!”他抱着伊森,爱不释手地逗弄着,目光又转向艾米丽怀里的奥莉维娅,尽显长辈的慈爱。
梁文斌一边逗弄着怀里的伊森,一边状似无意地瞥了一眼旁边的女婿盛日升,气就不打一处来。
他故意叹了口气说道:“哎呀,你看人家予安,这才出去几年,回来就儿女双全了。这福气真是羡慕不来哦。”
盛日升一听这话,就知道老丈人又要开始了,脸上立刻露出了一个尴尬而又无奈的笑容。
梁文斌压根没理会他的表情,继续抱着伊森像是自言自语,又像是说给所有人听:“这小家伙,抱在怀里沉甸甸的,真结实!哎……不知道我老梁什么时候才能抱上自己家的乖外孙哦。”
“我们老梁家……应该不会就这么断了香火吧?”
“爸!”盛日升一脸苦笑,又羞又窘地凑上前,“您说什么呢!当着客人面呢,给我留点面子啊!”
他只能打着哈哈,“我们这不是还在努力嘛!保证完成任务,保证完成任务!”
这番充满了中国式家庭特色的催生小插曲,让一旁的林予安看得忍俊不禁。
而艾莉娅和艾米丽虽然听不懂他们在说什么,但从盛日升那又窘又无奈、几乎快要涨红的脸上也大致猜到了一二。
她们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的眼中看到了一丝善意的笑意。
一行人穿过VIP通道,坐上了早已等候在外的几辆黑色奥迪A6L。车队平稳地驶出机场,向着KM市区的翠湖宾馆驶去。
一路上,艾莉娅和艾米丽像两个好奇的孩子,将脸贴在车窗上,看着窗外那完全不同于美国的城市风光。
道路两旁高大的棕榈树,街上穿梭不息的人流和电动车,以及那些充满了东方建筑风格的楼宇……所有的一切,都让她们感到新奇而又兴奋。
“哇哦,”艾莉娅几乎是把脸贴在了车窗玻璃上,绿宝石般的眼眸里写满了惊叹,“这里的人……好多啊!而且,我喜欢这里的气候,暖洋洋的,很舒服。”
与怀俄明那地广人稀、冰天雪地的孤寂不同,昆明这座春城扑面而来的,是一种充满了勃勃生机与人间烟火气的活力。
艾米丽则对那些更细微的景象更感兴趣,她的眼神不断地在那些充满了生活气息的街边小店、挂满腊肉香肠的阳台,以及那些悠闲地坐在街边喝茶打牌的老人身上流连。
“亲爱的,”她转过头,看着同样在观察着这一切的林予安,声音里带着一丝深深的困惑和颠覆感,“这……这和我在新闻里看到的中国,完全不一样。”
艾莉娅也立刻附和道:“是啊!我一直以为……中国的城市会是灰蒙蒙的,街道上很拥挤,人们都穿着差不多的衣服,表情很严肃。”
她有些不好意思地笑了笑,“媒体上总是说这里污染很严重,人们生活在巨大的压力下。”
“但你看,”她指着窗外一个正推着婴儿车,在公园门口随着音乐跳舞的阿姨,“她们看起来……比中央公园里那些遛狗的纽约客还要快乐和放松。”
林予安看着她们眼中那被现实冲击后产生的巨大反差,脸上露出了一个了然的微笑。这正是他想让她们亲眼看到的东西。
他温和地说道,“媒体只会让你看到他们想让你看到的一面,不是吗?任何一个国家,都有它光鲜亮丽的一面,也有它正在努力解决的问题。”
“但真正的生活,永远藏在这些最普通的街头巷尾里,藏在那些最真实的笑容里。”
翻译小陈也适时地微笑着,用流利的英语为她们补充道:“两位女士,欢迎来到真正的中国。我们或许没有每个家庭都拥有大草坪和皮卡车。”
“但我们有全世界最安全方便的公共交通,有可以随时随地品尝到的美食,还有这种属于集体的热闹和温情。”
艾米丽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她看着窗外飞速掠过的一座座拔地而起的现代化高楼,以及高楼之下那些保留着古老风貌的街区,轻声感叹道。
“我感觉……这里像是一个巨大的矛盾体。古老与现代,宁静与喧嚣,以一种不可思议的方式,和谐地共存着。”
“你看那边!”艾莉娅突然兴奋地指向一个路口,“他们在街边卖水果,还有……那是什么?看起来像一种烤饼。”
翻译小陈微笑着,为她们充当着导游:“那是烤饵块,云南特色的小吃,用米做的。等有时间,林先生一定会带你们去尝遍这里所有地道的美食。”
这番对话,让艾莉娅和艾米丽对这个国家的认知,从之前那些片面刻板的媒体印象,开始向一个更立体真实、也更充满魅力的方向转变。
她们的眼中,充满了对接下来这场东方之旅的无限期待。
抵达翠湖宾馆,安顿好行李后,梁文斌便向林予安传达了最新的安排。
“予安,张厅长知道你今天刚到,旅途劳顿。所以把正式的会面安排在了明天上午。”
他的语气变得郑重起来,“不过今天晚上他想以私人的名义,在宾馆的中餐厅为你和家人们接风洗尘。这是我们云南人待客的规矩,你可千万不能推辞啊。”
林予安知道,这场晚宴既是接风,也是一场正式会面前的非正式摸底,他欣然应允。
当晚,在翠湖宾馆最顶级的包厢滇池厅内,林予安第一次见到了那位在电话里只闻其声不见其人的YN省文旅的领导。
张厅长年约五十出头,身材微胖,戴着一副黑框眼镜,看起来温文儒雅,充满了学者的气息。
他一见到林予安,便热情地握住他的手,脸上洋溢着发自内心的欣赏。
“予安同志,欢迎你回家!”
这句同志,让林予安感到了一丝久违的亲切。
晚宴的气氛,轻松而又热烈。
桌上摆满了各种极具云南特色的珍馐佳肴,从汽锅鸡到过桥米线,从野生菌火锅到宣威火腿……
艾莉娅和艾米丽第一次品尝到如此丰富多样的中式菜肴,味蕾被彻底征服,赞不绝口。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张厅长放下筷子,看着林予安,终于切入了正题。
他的语气,充满了对未来的期许。
“予安,你那个节目的构想,我和文斌,以及厅里的几个专家,反复研究了好几遍。我们一致认为这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
“所以,在明天会上具体讨论之前,我想先简单听听你的想法。”
林予安目光真诚地看向对面的张承志和梁文斌,知道终于来到了这顿饭的正题了。
他的语气充满了尊重,“张厅长,梁叔叔,那我就先简单的向您汇报一下,对这次回国拍摄的初步构想。”
张承志和梁文斌对视了一眼,都饶有兴致地做出了一个请讲的手势。很显然,他们更想先听听这位“财神爷”自己的想法。
林予安没有客套,他直接切入了核心:“我的构想,可以用两个词来概括——极致的真实和全球的共鸣。”
“首先,是极致的真实。”林予安的声音变得沉稳而有力,“我希望这次的节目,能回归到生存最纯粹的本质。”
“就像我在《荒野独居》里做的那样,由我自己携带所有拍摄设备,独自一人进入挑战区域,记录下最真实、最沉浸、没有任何外部干预的孤独求生体验。”
“独自一人?”这个提议让梁文斌都愣了一下,“你的意思是……没有摄制团队跟随?那安全和拍摄质量……”
“安全问题,我会用最专业的设备和后勤保障来解决。”林予安解释道,“而拍摄质量,恰恰是这种模式最大的优势。”
“它能捕捉到一个人在面对自然时,最真实的情感流露和最本能的生存智慧。我相信这种极致的真实感,才是这个类型节目最核心的魅力,也是能真正打动全球观众的东西。”
他看着两位领导脸上流露出的思索和一丝疑虑,立刻抛出了自己的第二张王牌。
“当然,要实现这种模式,并推向全球我需要最顶尖的合作伙伴。所以在我决定回国之前,已经和我的经纪公司CAA一起,完成了初步的平台搭建。”
他顿了顿,每一个字都掷地有声:“目前,探索频道已经确认将作为节目的联合出品方和全球独家电视发行方,同时TikTok和油管也已经和我们达成了战略合作。”
这番话,如同一颗重磅炸弹,瞬间打开了张承志的思路!他立刻意识到,林予安带来的,根本不是一个简单的拍摄意向,而是一个已经搭建完毕只待启动的国际顶级项目!
让探索频道为节目质量背书,再用抖音这个流量巨兽进行全球轰炸……这个组合拳,比他们最初设想的中外合拍还要完美!
林予安没有给他们太多震惊的时间,继续抛出了他为云南准备的定心丸。
“张厅长,我知道您最关心的,一定是这个节目能为云南带来什么。所以我为第一站的云南篇,设计了一个特别的主题《秘境云南:从人间烟火到旷野之心》。”
“我希望向全世界观众展示的,不是那些已经被游客熟知的丽江、大理等符号化标签,而是一个更立体、更神秘、更具探索价值的云南。”
他伸出两根手指,清晰地阐述道:“我的构想分为两个核心部分,一封写给世界的情书,和一场极致孤独的远征。”
“首先,这封情书是一部长达30分钟的先导片。在独自进入荒野之前,我将首先作为一名向导和叙述者,带领全球观众去沉浸式地探索云南的人间烟火。”
“让他们去理解我即将挑战的这片土地,究竟孕育了怎样灿烂的文明。”
他描绘的画面感十足:“我的旅程就从昆明开始。我会走进亚洲最大的斗南花市,漫步在清晨的翠湖边,向世界介绍那些跨越万里而来与市民共舞的红嘴鸥。”
“讲述这座春城的悠闲与从容,坐进一家最地道的街边小馆完整地呈现一碗过桥米线从生到熟的仪式感,让那种极致的鲜美通过镜头传递给世界。”
“然后,我会从昆明出发,一路向南去建水古城去展示那些百年的古井和豆腐作坊,感受古老技艺的传承。”
“还会去元阳梯田,深入哈尼族的村寨,去探寻这片雕刻在大地上背后,人与自然上千年和谐共生的伟大智慧。”
“这个先导片,将是我个人的一场文明溯源之旅,它对这篇土地的人文充满了敬意、对文化的好奇和对美食的热爱。”
“它将通过抖音和TikTok平台,向全球进行预热分发。这不仅仅是为节目造势,更是送给昆明的第一份礼物——一封充满了故事与温度的全球邀请函。”
“而当全球观众被这片土地的文明与温情所深深吸引时,我们的第二部分——极致孤独的远征,就将正式开启。”
“先导片的结尾,镜头会跟着我,告别城市的灯火与人间的喧嚣,独自一人背上行囊,走进真正的秘境——哀牢山的原始森林。”
“从最热闹的人间瞬间切换到最极致的孤独。这种强烈的反差本身就具备了无与伦比的戏剧张力。”
“在挑战中,我会分享我在那片神秘丛林里的一切发现——那些从未在镜头前出现过的奇特植物、与野生动物的偶遇、我如何利用本土材料搭建庇护所……”
“我要让全世界的观众在跟随我求生的同时,对这片土地产生最强烈的好奇心和敬畏感。”
林予安做出了总结,“最终,我们要做的是共同为云南塑造一个全新的品牌形象,它既有温暖包容的人间烟火,又有神秘原始的自然秘境,是值得你前来感受文明的厚度。”
这番话,层层递进,有血有肉,既有温情的人文关怀,又有精准的传播策略。
它彻底打消了张承志和梁文斌心中对于“宣传效果”的最后一丝疑虑。
他们看到的是一个远超预期的足以让世界重新认识云南的宏大构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