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交车平稳驶入工务署,一路畅通无阻地开到停车充电区。
天一冷,电池车的能耗顿时飙升。
一排排充电桩都有人占着,等了几分钟,才有一辆公交车缓缓驶离,空出个充电位。
剩下的车看样子是打算过夜,要等明天一早才来拔枪收线。
张师傅的车白天刚充过电,仪表盘上显示还有81%的电量,跑个四百公里绰绰有余。
但听到程野说要插枪占个位置,待会走的时候再补满电,张师傅没有丝毫犹豫,直接按照指令办事。
“我去充电,你和大龙他们去找锅,再找点调料。”
“好。”
虽然奇怪程野为什么对充电这么上心,但张师傅也不疑有他,乐滋滋的跟着大龙离开。
其他地方没有调料,但工务署应该是有的,借着程野的名头,想找一些过来很简单。
等到所有人离开,程野解下充电头将吊坠扣进去,刷卡开启充电。
【当前补能效率:普通(lv.3能源)】
【距离充能值补满还剩:3.42h】
面板上提示一闪而过。
这次程野没打算充到80%就离开,而是准备将吊坠彻底充满。
毕竟检疫B区没有车库,回家插普通插座一晚上也就补5%左右,太慢了。
刘坤明后两天随时可能过来,还是补满充能值让人安心一些。
不过三个半小时还是有点夸张,幸好能用吃吃喝喝拖延一阵子。
进到休息大厅。
厚重的玻璃门隔绝了外面的寒气。
没一会,刘工带着两个学徒匆匆赶来。
大晚上的已经下班,又被程野一个电话给叫回来,按说应该有怨气。
然而在电话里一听到有牛肉吃、有鱼汤喝,完事还能捎几条咸鱼回去,三人没有丝毫犹豫,直接就冲了过来。
当然,面子上还是一副,检查官大人需要,我们随时出现的恭敬。
“程检查官,您今天想修改?”
刘工搓搓手,把图纸夹往桌上一放,语气里带着点职业性的紧张。
甲方修改图纸只是一句话的功夫,可他们却得测量、绘图、复核参数、调整节点构造、更新材料清单.每个环节都得像绣花似的盯紧,稍有差池就可能在完工时出纰漏。
旧时代出现纰漏,顶多把负责人抓进去就完事。
可在废土出现问题,从上到下,没一个能跑得掉。
“不急,今天不修改图纸。我想听听你们行内人的建议,就当聊聊天,顺便吃顿饭,最近正好也麻烦你们很多次了。”
程野眯眼笑了笑,往椅背上一靠,语气轻松,“步行街这两天拆得差不多,规划图你们也快要做完,很快就要动工。我一个人的想法呢毕竟有限,还是得多听听你们的,争取一次到位,以后不用反复改。”
“我们的想法?”
刘工愣了愣,下意识推了下鼻梁上的眼镜,挡住眼神中的诧异。
但身后两个学徒却是对视一眼,脸上皆是一副不可思议的表情。
这段时间打交道下来,谁不知道程检查官是说一不二的性子?
规划图改了三版,每次都是他拍板定案,今天怎么突然要听他们的意见了?
三人的表现程野看在眼里,心里了然:“别拘谨,坐。你们天天在工地上跑,哪里该留排水沟,哪里的地基要加固,肯定比我清楚。比如那片临时商铺,我原想统一做成平顶,美观好看,今天雨下这么大,经过棚户区时才发现.你们说斜顶会不会更实用?”
来回检查站的路上,程野盯着窗外可不单单是在看风景。
作为正儿八经建筑系毕业的高材生,他缺的是实战经验,而不是一双能发现问题的眼睛以及知识储备。
“斜顶确实好,但耗材要多三成,工期也得加两天”
刘工皱眉思索,手指无意识地敲着图纸夹,“要不这样?平顶保留,但在檐口加一道三十公分的挑檐,再沿着商铺后墙凿条暗沟,直接通到主排水沟里。挑檐挡得住斜飘的雨,暗沟走水隐蔽,还不耽误商铺门前的步行道铺地砖,实用,还省料!”
“挑檐.”
程野皱眉思索,这脑子才三个多月不用,感觉以前的知识就要丢完。
见他思索的认真,刘工更好奇了。
这偌大的缓冲区,可从没听说过哪个检查官对建筑这一行熟悉。
“刘工。”
“哎。”
“这房顶你是打算用什么材料来处理?”
“彩钢板。”刘工答得干脆,“轻便,方便更换,后期维护也省事,在缓冲区最实用。”
“嗯”
程野指尖在虚空中比了个折角,“那挑檐的倾角得配合檐口收边处理,彩钢板韧性差,直接折角的话,暴雨时雨水顺着板缝往里渗,用不了半个月就得锈穿,到时候返工更麻烦。”
“这个?”刘工眼睛一亮,“所以得在折角处加一道L型角钢衬里,既增强抗折强度,又能让水流顺着衬里直落地面,在低维护条件下特别实用。”
两人所说的,正是工业厂房常用的雨幕原理。
两个学徒听得瞪大眼睛,原以为程检查官只是随口问问,没想到这位程检查官竟然真懂这些实操的门道?!
“那暗沟结构你是要做跌水处理?”
“跌水处理?”
“暗沟本身有落差,如果雨水汇入主沟时直接冲刷沟壁,很容易积累淤堵,遇到平时小雨倒是清理的过来,要是连天的暴雨还要清理,怕是得派人跳进沟里淘泥。”
程野说完,完全忘了自己过来是听意见的,不自觉地又拿出了甲方的架子,“接口处最好垫三级台阶状的混凝土块,每级落差5公分,还有,暗沟内壁得做抹面处理,用水泥砂浆抹个20毫米厚,压实抹光。”
“这样一来,内壁光滑,水流阻力小,能减少淤积,而且还能增强抗渗性,防止雨水渗透到周边地基里,影响周边房屋的基础稳定性。”
“哦,您说的是多级消能啊!”
刘工一拍大腿,恍然大悟,“这法子我上次修废水处理池时就提过,可当时预算卡得紧,这么做要多出将近15%的材料费,最后被上面一句没必要给否了.”
“步行街的预算不能省,你给我必须按照最耐用的标准做,材料不够就报给我,预算提升一些也不是事,咱们既然要建,就建个能撑十几二十年的,别过两年又得扒了重弄,纯属浪费人力物力。”
“害,我要是早知道您懂这里面的门道.”
刘工砸吧着嘴,“干我们这行,最头疼的就是报预算,改个设计,加种材料,预算表上的数字就蹭蹭往上涨,遇上不懂行的领导,费半天口舌解释都没用,要是早知道您懂行,这里面的需求我就直说了。”
“放心,我这边预算肯定够,未来我是打算把这条步行街打造成缓冲区的地标建筑,不光要实用,还得像样。”
程野毫不掩饰自己的野心。
两万贡献点投下去,若是只换来一片勉强能用的商铺,改善了一点天元社区居民的生活,根本达不到元老的期望。
所谓的让50%的社区羡慕,说给蠢人听得。
真实的意图,结合理想派在缓冲区推行的理念,程野大概能猜到,元老是想要缓冲区的居民看到新的希望以及新的发展方向!
如此一来,不管是奔着社区发展,提前培养势力,还是维持理念给自己积累资本,都必须做出点真正的名堂来。
既然要建,那就大建、特建。
要让步行街成为缓冲区的“脸面”,成为外来商队落脚的第一站,成为所有居民、拾荒者愿意常来的地方,才算把钱花在了刀刃上。
他隐隐有种预感,就算现在的预算已经超标,但只要达到他想要的那种效果,内城的元老绝对不会吝啬第二笔、第三笔投资。
到时候不说多的,再要几万点,前期的投入就全部都回来了。
“好,既然您这么说,我正好也有点想法”
刘工一咬牙,难得遇到个懂行的,脑子里那些被预算、工期憋回去的想法和灵感,全像冒泡似的往外涌。
似一些普通的建筑细节还能理解,但说着说着就变成了,“我觉得可以在房顶加层太阳能板,夏秋两季可能不实用,但冬春的时候用电收费,太阳能板发的电既能供商铺自用,还能卖回给城网,形成可持续发展。”
“这个好,可以加上,最好再整个储能设备!”
程野立刻拍板决定,喜的刘工见牙不见眼。
两个学徒顿时有些傻眼,来的时候刘工还警告他们,今晚必须谨言慎行,程野说什么就是什么,尽量不要发表任何意见。
可现在,刘工自己说的唾沫横飞,哪里还记得什么谨言慎行?
半晌,休息大厅的门被推开,四口大铁锅被抱了进来。
张师傅拎着个鼓鼓囊囊的布袋跟在后面:“程检查官,调料找着了,有好多,听说炖肉香得很!”
“先休息会,烧水,煮肉,边吃边说。”
和刘工一番探讨,程野有些兴奋,那种把脑子里的想法一点点落到图纸上的充实感,简直比干掉张灿这个高级融合体还要酣畅。
毕竟在废土,建设才是主基调,战斗从来都是被逼得迫不得已才会爆发。
不过充电还得将近两个小时,总不能把规划聊完了,剩下的时间干坐着尬聊。
电磁炉嗡嗡启动,休息大厅的线路接的是工业线,四个炉子同时开火,灯光连闪都没闪一下。
没过多久,锅里的水就咕嘟咕嘟冒泡,大龙拎起半扇夜叉牛的后腿,利落地剁成大块扔进锅里。
肉刚下锅,就泛起一层细密的血沫。
奇异的是,血沫形成团后,竟飘出股淡淡的幽香,不是普通牛肉的腥气,倒带着点草木的清冽。
“这味儿真是绝!”
大龙抽了抽鼻子,用筷子蘸了点血沫放进嘴里,“大人,这牛肉好像不一般啊,吃着”
一瞬间,他有点词穷,不知道该怎么描述这种味道。
程野索性凑到锅前,同样沾出一点放进嘴里。
唔。
怎么形容?
有点像是他在川西吃过的牦牛肉,天生就自带一股特殊的香气。
但这股香不是肉香,而是一种浓郁的花草香。
“这么好吃,竟然还能在花省活着?”
程野不禁讶异。
按说在废土上,好吃又没硬壳的变异兽,早该被拾荒者猎得差不多了。
就算是蚁狼,也是拾荒者餐桌上的美味。
想来在花省,这种夜叉牛应该也不怎么常见,是稀有品种。
没想到穿越雾洞来到检查站,还一次性来了六头。
“花省?”
刘工凑了过来,“花省那边鲜有人烟,因为旁边就紧挨着封锁地块,这些年听说只有往其他地方迁徙的,从没有哪个会跑到那边去。”
“怪不得。”
程野挑了挑眉,没再多说。
四口锅,一口炖肉,一口煮鱼汤。
剩下两个锅,众人围在旁边,也不用什么调料,只把切得薄薄的生牛肉片往沸水里一涮,见肉片边缘微微蜷曲就捞出来,趁热塞进嘴里。
对于习惯了吃重口食物的人而言,这样吃起来难免有些没滋没味。
但喝多了营养浆,弹牙的牛肉落在嘴里,香得人眼睛发直。
张师傅带来的调料袋里有辣椒粉,程野捏了点蘸着尝了一口,却觉得那股辛辣破坏了夜叉牛肉自带的清冽香气,便放下调料碟,只吃原味。
“都放开了吃,能吃多少是多少,走的时候再给你们带一块。”
程野这么说,众人嘴上说着不敢不敢,筷子却没停。
蒸汽在灯光下翻腾,把所有人的脸熏得发红。
刘工兴致勃勃地讲着工地上搜集来的趣闻,大龙接了话头,又讲兵团修码头发生的趣事,张师傅年轻时跑大车走南闯北,也凑趣说些周边省份的奇闻。
只有程野和两个学徒在听,但后者眼神里只剩下了锅里的肉,哪里还注意这些。
屋外。
雾气似乎又浓郁了些,连休息大厅上的探照灯都只能照出短短一截光柱,能见度还在不断下降。
吃了足足两个小时,眼看时间已经快要12点转钟。
所有人这才摸着圆滚滚的肚子,心满意足的停下筷子。
两个学徒靠在椅背上,连说话的力气都没了,嘴角还沾着没擦净的肉汤。
“大龙,你再多煮点牛肉,待会给区老带回去尝尝。”
“好嘞。”
大龙立刻起身,手脚麻利地往锅里添水,又切了两大块肉扔进去。
85袋咸鱼干,程野没打算分。
这东西耐放,是过冬的硬货,得好好存着。
但夜叉牛肉不一样,吃的就是新鲜,放久了容易坏,不如趁新鲜分出去。
“刘工,你们师徒三人每人带一块,回去给家里人解解馋。”
刘工连忙摆手:“这怎么好意思,已经吃了您这么多”
“拿着吧。”
程野把一块足有十多斤重的肉放在一旁,“改图纸也费脑子,补补。”
其他两个学徒就少点,每人五斤。
另外又切下来两大块,都是二十斤重,一块给罗晓雪,另一块给苗阳。
“大龙,剩下的你带回去处理,给居民们开个荤。”
“好,我代大家谢谢程检查官。”
大龙乐呵呵的应道,有外人在,总算没有再客套。
“行了,你们继续吃吧,我出去逛一圈透透气,这吃的一身汗。”
程野抬手抹了把额头的汗,推开门往公交车的方向走。
大厅里蒸汽太足,加上刚才聊得热络,后背的衣服早就湿透,被冷风一吹,反倒有种清爽的凉意。
而且就在刚刚,吊坠终于传来补满的提示,这还是自激活后,他第一次把充能值补满。
如果只是1级的技能,能够搜索五次。
再不济搜索物品,投入所有的充能值,想来也能提高一大截成功率。
“要是这都搜不到,只能证明我现在和超凡者差的还是太远。”
取出吊坠,程野又给公交车插上充电。
咚的一声响。
充电桩激活,他转身准备回到大厅再歇会,脚步却猛地顿住,眼神却瞬间冷了下来。
不知何时,浓雾再次席卷整个停车场。
不过是充电的功夫,能见度竟已降到不足五十米,连远处充电的公交车都只剩个模糊的轮廓。
但真正让他心底一沉的,是工务署的方向。
厚重的云雾将三栋大楼全部吞没,包括休息大厅,也消失在雾里。
“没完没了是吧,又来找我?”
程野眉眼间闪过一丝杀意,一把拉开公交车门,打开背包开始组装零件。
咔咔几声。
两把长枪迅速组装完毕,沉甸甸的枪身压在掌心,额外的子弹夹被他利落地扣在腰带上。
雾气里传来隐约的窸窣声,像是什么东西在摩擦地面,又像是幻听。
“从明天起,该带战甲上下班了。”
程野深呼吸一口,面板在视野右上角闪过。
龙力被卸载,空出来一个格子用来随时装备铁躯进入伪抱胎。
从车门走下来,左手倒提着游骑兵,右手端着霹雳1,缓步往休息大厅走去。
别说是什么夜叉牛,什么变异兽,就是高级融合体过来了,也要先被火力压制一轮再说。
接触雾洞的瞬间,一股微弱的拉扯感便缠了上来,像是身后有双无形的手在轻轻拽他的衣角。
但再往前迈了两步,拉扯感又骤然消失,转而变成一种奇异的推举感,仿佛有人在背后用掌心推着他的脊背。
越往前,这股推举感越强,只是还没等程野有难受的感觉时。
嗡。
一道波纹闪过,推力瞬间消失得无影无踪,浓得化不开的雾气也像被无形的手拨开,能见度骤然提升了数倍。
眼前变得清晰起来。
休息大厅里,大龙、刘工,一群小伙子凑在一起,并没有他想象中的如临大敌,反而有些好奇的挤在侧对大门的墙前。
听到身后脚步声,转头看见程野提着枪走进来,众人这才反应过来。
“大人,这.这休息大厅开了个雾洞啊!”
“雾洞?!”
程野心头一紧,顺着大龙手指的方向转头。
只见侧墙此刻竟裂开一个巨大的椭圆形豁口,足有三米多高,几乎能顶到天花板,宽度更是占满整面墙,少说有五米长。
豁口边缘泛着淡淡的白雾,像裹了层流动的轻纱,中间却被硬生生剜出一条通道,清晰得能看见对面的景象。
那是一条宽敞的水泥街道,明亮的路灯立在街道两旁,墙面爬满深绿色的藤蔓,透着股幸福城没有的生机勃勃。
更让人震惊的是,通道对面也挤着几个人,穿着干净的灰蓝色制服,正隔着雾洞朝这边张望,脸上同样写满好奇与忐忑。
看这表情,显然两边已经简单交流过一轮了。
“是庇护城?”
“嗯!”刘工重重点头,语气里带着几分恍然和激动。
“他们说自己是.薪火庇护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