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彩页文学 > 胎穿七零:我靠读书带全家致富 > 第520章 “人口”逐渐壮大的研究所

第520章 “人口”逐渐壮大的研究所

    毕瑾果断挂了电话,以这么多次接电话的经验来看,这个“更好”的消息不听也罢!

    这时门口突然响起了敲门声,毕瑾抬眼看去,雷明拿着一份文件走进来,“主任,王教授的人事档案审查已经通过,我们可以向接受他的生产大队发调动通知了。”

    雷明把文件递给毕瑾,看见他桌子上的水杯里没水了,转身把柜子边的水瓶提过来正准备把杯子倒满却听毕瑾开口道:“柜子最上面有茶叶,泡杯茶吧。”

    雷明看了眼外面的天色,“可是主任,已经这会儿了,再泡茶喝晚上会不会不好入睡?”

    “没事,今晚上应该会熬夜。”毕瑾看着手中的文件头也不抬的说道。

    “啊?你又要熬夜啊?最近的工作不是已经完成得差不多了吗?”

    毕瑾把鼻梁上架着的眼镜取下来揉了揉眼睛,“临时被派的工作。”

    雷明已经当了毕瑾小半个月的助理,从一开始知道最多就是个高中生(后面才知道年龄还估大了)的毕瑾竟然是研究所主任时的震惊不解,到变成理解震惊,最后到发自内心的佩服也就一周的时间。

    而现在雷明对毕瑾已经不仅仅是佩服,还有····心疼,对,他心疼他的领导,虽然领导职位比他大,但也是真的干得多啊!

    他现在已经知道毕瑾有“神童”的称号,也知道能者多劳这个词,但也不能这么“劳”啊!

    这才十多岁,天天熬夜长不·····

    好像长得挺高。

    那熬夜伤身挂上黑眼······

    好像没有黑眼圈。

    那肯定要掉头····

    头….头发也挺茂密。

    算了,“神童”就是神童,肯定异于常人。

    雷明转身去柜子拿茶叶,但还是关心的说道:“主任,这工作是陈所长派的吗?要是不着急的话就明天再做吧。”

    来研究所这么久,大家到现在都还没有见过这位神秘的陈所长,因为进来时签了保密协议,所以大家心里虽然好奇得不行但也不敢瞎打听。

    把眼镜擦了擦,毕瑾重新架回鼻梁上,他刚刚电话挂太快忘了问陈望什么时候开座谈会了,但早点做出来总归没错。

    “明天有明天的事情。”

    雷明听了立马闭嘴没有再说,有时候感觉真的很奇怪,毕瑾明明只有十来岁,但是他们来的这个三十个大学生面对他不仅言听计从,而且有时心里还点发怵。

    雷明今年已经23岁,但却已经是进研究所这三十个大学生中年纪最小的,而且这个年纪在他们这一届毕业生中都算比较小的,因为其他人普遍已经二十五六岁。

    他们是73年被推荐进江大的,恰好碰上那年大学把3年学制改成了4年,被推荐进大学需要2年以上的实践经历,好多人被推荐进大学时就已经满了二十,甚至还有年纪更大的,所以毕业后基本都是二十四岁以上。

    这三十人中年纪最大的是宋玉文,来研究所的前两天刚满了二十九岁。

    宋玉文也是他们中得知通过考核能来研究所上班后最兴奋激动的一个,大学毕业后他们是从哪个单位工厂、哪个地区被推荐来上大学的,自然就要回到那个单位工厂、那个地区去工作。

    但宋玉文有点倒霉,推荐她来上大学的纺织厂因为效益不好被关闭了,也就是说她没办法回到原工厂工作了。

    这种情况就只有等重新分配,但现在一个萝卜一个坑,这一等就不知道等到猴年马月去了,等到最后分配到的工作满意不满意先不说,要是分配到外地去了才麻烦。

    而就是在这个时候学校发通知说他们省的研究所有三十个工作岗位需要招人,而其中就正好有宋玉文的财务专业,宋玉文没有丝毫犹豫立马就报名了!

    也许是这个研究所不太出名,而且听说还需要参加考核,考核过了才能去,所以报名的人并不多。

    毕竟像宋玉文这样倒霉的人也不多。

    后来雷明打听了一下,来的这三十个人中大多数是从农村被推荐来的,是因为想留在城里才报的名,还有小部分是想换个环境工作,但有两人居然是跟他一样好奇研究所的工作才报名的。

    不过他们被分去了图书资料室,而他则成为了毕瑾的助理,雷名觉得他们三人要是分到一个办公室的话说不定还挺兴趣相投的。

    思绪发散间雷明手上的动作也没停,把茶泡好端到了毕瑾办公桌上,“主任,茶泡好了。”

    “嗯。”毕瑾看着文件最后谭书记的批注“属于人民内部矛盾,历史问题已经查清,不影响工作使用”说道:“向公安机关申请的户口指标下来了吗?”

    “下来了,王教授儿子在当地大队是小学老师,随王教授到江宁省后可以继续当老师,至于他的爱人,因为是农转非有点困难,必须得有工作才行,所以在我们食堂给她安排了个工作。”

    “可以,食堂最近正好缺人。”多了三十人后,孙师傅和儿子两人就有点忙不过来了。

    “行,指标和调令一起发过去吧。”

    “是,主任。”

    等雷明走了之后毕瑾又拨通了研究所无线电厂财务室的电话,“喂?小瑾?”

    毕瑾声音一下柔和了下来,“嗯,是我,妈,工厂上个月的利润表出来了吗?”

    “早出来了,怎么你要吗?”

    “嗯,要做一份资料。”

    刘青瑶做财务多年,一听自己儿子说要做资料就能猜到大概是用来干什么的,无非就是向上级或者省里展示工厂效益,所以直接问道:“要不要这个月的预估利润表?上面多批了两条生产线,这两天就要到了,而且还增加了生产指标,这个月利润应该相当不错。”

    毕瑾听完脸上也带了笑意,“好,谢谢妈,要得也不急,你别累着了,明天再做。”

    刘青瑶听完心里一阵柔软,心想他们夫妻俩听毕爷爷的话来研究所工厂工作真的来对了,现在毕瑾跟他们关系亲近多了。

    “妈知道,你也是,明天要来工厂这边吗?”

    因为毕瑾爸妈也去了研究所无线电厂,武厂长就在工厂附近给他们找了一处临时的房子住着,到时候等单位房修好后就能直接搬进去。

    再加上研究所这边因为“人口壮大”,毕瑾只好向旁边的单位又多借了两层楼的单位房,然后就给自己留了一间,所以现在他基本就是吃住都在研究所,也是属于跟父母“分居”状态了。

    而多借十间房的代价就是十张电视机票。

    其实毕瑾觉得应该等陈望回来谈,说不定就能省下······

    想到这里毕瑾突然一怔,随之开始审视自己,借人家东西给点好处本就是理所应该,自己怎么能有这种“占便宜”的想法呢!不行不行,以后千万不能有这种想法了。

    收回飘走的思绪毕瑾回道:“妈,我应该后天会来工厂一趟。”

    “好,到时候妈给你做好吃的。”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