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彩页文学 > 亡灵法师,召唤055什么鬼? > 第226章 飞船闪耀世界 蓝星今夜无眠(加更,求月票!)

第226章 飞船闪耀世界 蓝星今夜无眠(加更,求月票!)

    从白头海雕的灰白之屋,到双头铁鹰的红墙克宫;从双狮联合的黑门白厅,到三色雄鸡的香榭府邸;从莱茵条顿的施普雷河,到莲花联邦的菩提之所……

    东夏战舰飞起来了的消息,像一场滔天的海啸,以东夏周边的海域为震中,瞬间席卷了整个蓝星,传遍了每一个勋贵豪族,资本大鳄所在的角落。

    咖啡,雪茄,利益相关者通红的双眼;

    酒精,嘶吼,金融市场上飞落的曲线!

    世界开始神经质的颤抖!

    本次亮相的这家伙,和东夏此前展示的那些强力武器还不太一样。

    此前的很多武器,是属于虽然可能我水平不够,但是你的技术路线我能够理解。甚至还可以自我安慰一下,如果我要是也像东夏这么花钱,我也能弄出来!

    就算那神龙见首不见尾的下一代隐身战机,反正就是在天上飞一飞,也目测不出来什么特殊之处,到底和我们有多大差距,谁知道呢。

    谁又敢说东夏就一定没有自己的史密斯先生?

    但这次,完全不同。

    尽管关于这艘“飞行战舰”的确切型号、参数还笼罩在迷雾中,但从各方情报机构所能采集到的、那些令人心焦的现场资料分析,仅仅两个关键词就足以让所有专业人士脊背发凉。

    千吨级,五百节!

    这俩数字放在一起,足够讲一个大家都睡不着的鬼故事了。

    如果要举个例子的话,那就是博尔特和苏炳添赛跑,本来这个黄种人是一直跑不过我的,现在你勤学苦练,而我沉迷酒色疏于锻炼,所以你超了我零点几秒,虽然已经非常夸张,但还在大家可以理解的范畴之内。

    现在,你派个姚明来跟我赛跑,还把我甩在了身后,这就超出心理承受界限了。

    雪片一般的外交照会向东夏飞来,外事部门的门槛都快被踩塌了。

    当天晚些时候,东夏不得不站出来做了一个公告。

    “我东夏海军在近期演习中,成功对一艘基于老款舰船改装的海面轻型移动设备搭载船,进行了实战环境下的综合测试,各项参数均达到预期指标,测试获得圆满成功。”

    “该搭载船在未来的入役,对于提升我军捍卫国家主权,维护领海权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做完上述的一句话说明,发言人对着台下密密麻麻的镜头微微点头,随即毫不犹豫地转身离去,留下满屋子目瞪口呆、随即陷入抓狂的各国记者。

    什么叫“海面轻型移动设备搭载船”?听名字还以为是个皮划艇呢……

    谁要听你的套话啊,你倒是说说,你家战舰是怎么飞起来的呀?

    当然,有看热闹的外行,就有各种看门道的内行。

    一段某知名商业卫星公司流传出的七分多钟的卫星摄录视频,迅速在互联网上爆红,全球的军事评论员、流体力学专家、空气动力学教授们,开始从各种角度,开始对这段视频进行逐帧分析、反复解读。

    来自双狮联合王国的知名军事专家亨利将军,看的是其战术地位,在双狮广播的电视节目中双手环抱,声音略显沙哑。

    “女士们先生们,我们可能目睹了一场海军革命,毫无疑问,如果这东西不是幻觉的话,它能把全球的主流战舰打的妈妈都不认识!”

    “让时速三十节的战舰去对付时速五百节的战舰,这和让我赤手空拳去挑战钢铁侠没有区别。”

    “好吧没错,我们的大部分战舰速度还没有三十节!”

    亨利爵士无奈地耸了耸肩:“坦白的说,这不应该称之为战舰,应该叫做巨型海上飞行器才对。”

    “如果它的性能有它原身战舰的二分之一,那么可以说,各国的主力舰从此只能躲在港口之内,或者缩在岸基航空部队的保护圈内,才能避免被这家伙羞辱了。”

    双狮王国的将军是懂战舰的。

    作为曾经蓝星上曾经海洋霸主的遗存,尽管如今皇家海军的规模已大幅缩水,仅剩下十几艘像样的水面主力战舰,但他们却保留了一支规模惊人的军官团——一百多位海军上将和近三百名舰长。

    平均下来,每艘主力舰甚至能配备约13.7名舰长和7名将军!

    人才储备无可比拟,实力足以傲视群雄。

    所以,亨利的感叹,可以说代表了蓝星一代目的最后海军,对于现状的绝望和无奈。

    而另一批技术领域的专家,则是做着可能性分析。

    东夏发言人所说的“海面轻型移动设备搭载船”这个名字实在是又长,又拗口,又忽悠人!因此这群真正的技术专家在会前花了十几分钟,统一了一个名称:“飞船”。

    会飞的船,没毛病!

    资深舰船设计专家率先质疑:“我们现在还看不到这艘‘飞船’甲板下的部分,但仅就我们能观察到的上层建筑而言,它的外形,尤其是那个传统的舰岛,完全不符合能够跑出五百节速度应有的流线型设计!”

    “即使我们注意到它加装了一些看起来像是侧翼和尾舵的结构,也远远不够。这……这不科学!”

    “我同意,”另一位流体力学专家接口道:“五六式原型舰是海水行进舰体,它主要的考虑是水面下的流体动力学,说句不客气的话,跑车都比它的上层更符合空气动力学。”

    “现在你告诉我,顶着这么个‘砖头’一样的舰岛,它能开出亚音速?我表示严重怀疑。”

    一位空气动力学专家调出了他刚刚完成的模拟演算结果,提出了完全不同看法。

    “不要跟我说理论,我们要说事实!”

    “各位,请注意一个情况,它的加速是非常有规律的,我请专人做了一帧一帧的解析,可以看到,夏国这艘飞船从静止到100节,用了差不多26秒;从100节到300节,用了五十六秒,从300节到500节,则是足足用了七十四秒。”

    “这完全符合低速状态下空气阻力小,加速效果显著,高速之后空气阻力快速增大,导致净推力减少的真实物理场景。”

    “我不知道这艘船在重力方向上分布了多少吨推力,但是根据我的计算,在水平方向上,大约只需要四百四十吨左右的推力,就能让这个评估为两千吨的家伙,完成这样的低空加速!”

    另一名专家直接插入补充道:“对对,还有一点你们可能没注意,整体加速过程中过载分布的非常温和,第一阶段的加速G值最大,也不过平均0.2G,后两个阶段大约只有0.19G和0.14G,全程的最高G值就在起步的那一瞬间,还没有开车一脚油门来的大。”

    “在看到视频的第一眼,我和大家一样无法相信,但数学计算和物理规律不会撒谎。越是分析,我越是觉得……这玩意儿,恐怕是真的!”

    他的话得到了大半专家的响应:“说得对,眼睛可以看错,科学不会撒谎!”

    当然了,也有满嘴跑火车的,比如东夏那个叛出家门,脑残特长的逆子——明珠东岛的某位以言论出位著称的“名嘴”,就在一档综艺风格的政论节目上提出了他的“高见”。

    他微翘着手指,用一种夸张的语调说道:“哎呀,这个东西呀,跑得快有什莫了不起的呢!速度快,它就容易翻车的啦!”

    “依我看哦,我们只要在它要经过的海面上,多多地竖立一些坚固的浮标杆子!它速度那么快,等看到的时候肯定来不及躲开的啦,一定会‘砰’地一声撞上去的呀!”

    “到时候等它翻倒在海面上,我们只要派船去拖回来就好了,卖给想要的国家,像白雕这样的啦,又能赚一大笔钱!”

    当天下午,东夏某网商平台就上线了“防飞船浮标杆”,全国包邮!

    在这场居高不下的舆论热潮中,各大官媒多少还讲究一点脸面,不管是诋毁、质疑、追捧或者论证,标题看起来都还中规中矩。

    《东夏展示革命性海军装备,或彻底改变未来海战规则!》、《亚音速战舰横空出世?是技术奇迹还是战略骗局?》、《深度解析:东夏海面新力量带来的挑战与思考》。

    但自媒体和社交平台可就彻底放飞自我了,标题怎么惊悚怎么来:

    《惊爆眼球!东夏黑科技战舰出海,速度让航母望尘莫及!》

    《惊,八角大楼连夜开会,竟然是为了这个东西……》

    《全球海军一夜过时?专家称传统战舰已成移动靶标!》

    《独家揭秘:东夏AI合成技术打造惊天骗局!今天你被忽悠了吗?》

    《深度解析:这是科技,不,这简直就是魔法!》

    最后这一篇,因为标题起的不够耸人听闻,阅读量本来就低,而且发布后不久就莫名其妙被平台以“胡编乱造”原因下架,让发帖人欲哭无泪。

    本来就是嘛,黑科技就黑科技,你扯什么魔法!

    当然,还有大家喜闻乐见的弹幕区和评论区。

    “我滴个乖乖!这是真‘飞船’,可以去拍科幻片了!”

    “可怜的郭导演,这电影剧本改多少回了,还能不能拍了?”

    “东夏:不好意思,我只是随便试个船。全球:你管这叫船?!”

    “原来高达的科技树是从海军开始点的吗?下一步是不是要造海上扎古了?”

    “一眼假!骗骗外人可以,别连自己人都骗了。”

    “楼上地址正确!”

    “我也认为是假的,居然连烟囱都没有,不烧煤的船能飞吗?手动狗头!”

    “武器技术再先进,跟我们月薪三千有什么关系?”

    “当然有关系,要是这个黑科技能装到电瓶车上,我去送快递不是月月第一?”

    “……”

    当然,网络上还充斥着各种二创,表情包,恶搞图,剪切视频……

    一个头顶056图标,看着相当精壮的小个子面无表情地走过一条小巷,两旁贴墙站着一群头顶各国主力战舰图标,肌肉虬结却面露惊恐的壮汉,瑟瑟发抖。

    有人把五六护卫舰的图片P到了月球表面,背景是深邃的星空,弄出了一张【飞行护卫舰】大战【骷髅八爪怪】的动图,看起来不仅毫无违和感,还让某些知情人吓出了一身冷汗。

    有人制作了动态表情:一艘航母正在悠闲地航行,飞船从旁边“嗖”地一下飞过,带起的浪花直接把航母掀了个底朝天,几只卡通小腿无助的直蹬蹬。

    配文:“年轻人不讲武德!”

    除了各种口嗨主播,解读主播之外,在多款以科技,战舰,星空为主题的游戏中,大量的游戏主播开始在模拟世界中尝试手搓类似的地效翼飞船,结果当然是毫不留情的一次次失败。

    引来弹幕里一片“东夏科技,恐怖如斯”、“我们还在玩模型,人家已经实装了”的感慨。

    网文圈更是迎来了一波集体“更新”。

    大量正在连载的科幻、军事、幻想题材作者,纷纷在最新章节里让主角的舰队或基地“偶然”获得了一艘【五六改飞船】,迎来了一片“作者大大反应真快”、“新鲜鉴定,毫无存稿!”的评论。

    而其他题材的新作者也纷纷修正开篇,大运算什么?不让【五六式飞船】撞一下,你好意思穿越?

    娱乐归娱乐,现实归现实,在这种全球范围的狂热关注和持续深挖下,越来越多关于这种新武器的细节,也开始慢慢浮出水面。

    它的型号被确定为【踏浪061】,这个编号立刻引发了大量的联想和解读。

    按照东夏武器装备一贯的命名规律,这清晰地表明,在此之前,必然存在着一系列前置验证型号,比如“踏浪031”、“踏浪041”等等。

    也就是说,东夏在地效翼飞行器这个冷门领域,已经进行了长达数十年甚至更久的技术积累和迭代,“踏浪061”的诞生,正是在东夏近年来各领域技术呈现“井喷”态势的大背景下,瓜熟蒂落的成果。

    关于这项突破性技术的最终契机,外界主要有两种猜测。

    一种观点认为,东夏很可能是前一段时间,与双头鹰帝国的技术合作中,在那个尘封已久的红色帝国武器库遗产中,获得了某些关于大型地效飞行器的关键核心技术或设计图纸。

    这种猜测在双头鹰帝国本身最为盛行,作为曾经的蓝星顶级掠食者的一员,他们始终一心向北,不怎么看得起南边的这个小兄弟。

    如今时光流逝,世事流转,夹杂着畏惧、艳羡、不甘、嫉恨的复杂情绪萦绕在心头。

    国家与国家之间,自从最纯正的那一波红色浪潮消退之后,就再有没有真正的兄弟国家可言,都是利益盘算。

    在某些有心人的挑动之下,双头鹰从军方到民间,都隐约传出一种声音,东夏应该给予双头鹰足够的回馈,比如,分享这项最新的地效翼飞行技术。

    关于技术突破的另一种猜测,是东夏从月球的神秘生物那里获得的黑科技。

    这种观点在白头海雕高层中蔚为盛行,很多人对此深信不疑。

    自从从月球回来之后,过去这些年,东夏是怎么看怎么不对劲,哪哪都在技术突破。

    而上次月面的惊鸿一瞥,也让白头海雕更加确定,月面之下,隐藏着一个绝大的秘密。

    帝国的探月相关机构和公司大声疾呼:“月球是下一个百年领航者王座的基石,失去月球,我们就将失去一切!”

    “预算!我们需要更多的预算!”

    这种日益增长的焦虑感和紧迫感,终于在东夏适时的进行了【踏浪061】一号舰的再一次海试之后,达到了巅峰。

    在这次备受瞩目的海试中,各方在夏国的安全距离之外拼命的伸长了脖子,瞪大了眼睛,动用了一切可以动用的侦察手段,终于确定了两件事。

    首先,它就是一艘已经服役过一段时间的五六护卫舰改版。

    按照东夏的解释,这一型号的战舰此前造的太多,落后的太快,现在给海警都有点嫌弃,所以本着勤俭节约的习惯,拿来改造实验。

    大家当然不信,各方一致认为,五六型护卫舰的本体设计,一定存在着某种尚未被外界认知的特殊优势,使其特别契合进行这种“地效飞行”。

    东夏曾经外贸过的几艘五六级,一下子在国际市场上成了抢手货,众多无论是友好还是不友好的国家,都纷纷发来询价函——那啥,我们想买艘护卫舰,对,就轻量级的就行,不要新的不要新的,就你家准备退役的随便卖我一两艘就行。

    我给全款!

    其次,根据大家的观察实测,它的速度不是五百节,是稳定行进速度超过五百节,测试期间的最高速度无限接近一马赫。

    虽然其最大航程仍然是个高度机密,但以外界对东夏武器装备“展示即成熟,服役即落后”的认知,既然敢拿出来示人,其续航能力至少也达到了能进行实战部署的及格线,跨越数千公里的洋区执行任务应该不在话下。

    暴躁的白头海雕帝国,终于吱吱呀呀的转动起即将锈死的工业产线,新一期的太空预算暴增至GDP的百分之二,并且留下了随时追加拨款的口子。

    同时,白雕也向自己的小弟们发出了声嘶力竭的呼喊——给钱!给钱!给钱!!!

    伟大的帝国似乎终于从上一次胜利的迷梦中惊醒,准备在广阔的太空领域,与东夏再来一场决定未来百年国运的“太空大决战”。

    他们准备把历史重演一遍。

    而这时候的东夏,在干什么呢?

    对外,东夏商务部热情洋溢地宣布,将基于“踏浪”平台的相关技术,启动“远洋级地效翼快速货运商船”的设计工作。

    未来无需破冰船开路,这种商船就能以数百公里的时速,安全、高效地贯通蓝星北极圈内的商路新航线,极大促进全球贸易流通。

    一如既往地展现着东夏对“自由贸易”和“共同发展”的“狂热”追求。

    而对内,东夏拟定了一长串的表彰名单,明面上,一份长长的表彰名单覆盖了上百个相关单位和个人,涉及“地效飞行器总体设计”、“老旧舰船平台适应性改造”、“综合电力推进系统”、“新型材料应用”、“智能飞行控制系统”等诸多“硬核”科研领域。

    私底下,还有一份嘉奖名单。

    在蓝星,是灵能研究所各分支机构,是灵能研究领域的几位带头人,是军方的灵能特别纵队。

    在繁星世界,则是提供核心理论支持的安东尼院士,辅助法阵嵌套的唐斯大师和矮人工匠组,以及确保了两个世界物资与技术交流渠道畅通的关键——陈默同志!

    以及,一直在为瀚海领和瀚海领背后的东夏,源源不断提供法力灵晶的瀚海第一钢铁厂还原车间。

    本次嘉奖,授予了还原车间目前的班组“瀚海先进集体”荣誉称号,就连刚刚“入职”不久的小埃里,都一脸懵逼的蹭到了一个表彰。

    当然,间谍们都只知道这是领主大人的奖赏,真正明白这些表彰来源和分量的,只有还原车间负责人,钢铁厂厂长李泽林。

    此刻,李泽林正挺直了腰板,高高的昂着头,从车间的一头走到另一头,胸前一枚刻着国徽的“全国劳动模范”勋章闪闪发光。

    一批又一批的遗迹守卫,前仆后继的从还原坑中站起,火光映的老李的脸一片殷红。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