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云】国家级自然生态保护区,一个自成立以来,就充满了各种奇幻传说的地方。
之所以会传出这么多的故事,自然是因为对这片保护区的保护力度,属实是有些太大了!大到不合常理,大到引人遐思。
这一片本是连绵不断的山区,莽莽苍苍的森林,人迹罕至,参天古木交织成一片深绿色的穹顶。就连经验最丰富的赶山客,也只在祖先和自己踩出来的、相对熟悉的几片区域内活动,保持着对大山天然的敬畏。
早年间,地方政府不是没动过开发旅游的心思,奈何这里山势险峻,交通条件极差,地方财政更是囊中羞涩。这开发计划年复一年地躺在文件堆里,最终反而阴差阳错地,让这片土地保持了近乎原始的地形地貌。
然后,变化突如其来。东夏中枢一纸命令,直接将这块区域从地方行政序列中剥离,改为中枢直辖。紧接着,一场规模浩大的封锁工程便拉开了序幕。
是真正的、密不透风的封锁!
整片山区外围,一道巍峨的灰色城墙拔地而起,一眼望不到头。
四米高的隔离墙,下部三米是坚固厚实的混凝土,顶部一米则是带着尖锐倒钩的卷曲钢丝网,在阳光下闪烁着冷冽的金属光泽。
隔离墙之外,是宽度达六十米的空白地带,地面的植被被清理得一干二净,裸露出褐色的土壤,不留下任何掩体和障碍物。
各种振动传感器,红外探测器,热成像监测仪,高清摄像头密密麻麻,全天候二十四小时对准这里的地面和天空,死死监察着这道防线。
在紧邻【紫云】保护区的大岩山下,驻扎着一支东夏军队,时常会有印着红星标志的直升机顺着隔离墙的上空,咔咔啦啦的飞过。
如此兴师动众的森严戒备,想不引发外界猜测都难。于是,各种版本的传说便在附近的城镇乡村里,如同春雨后的野草般滋生蔓延,成了神奇的民间故事。
比如,古老而富有神秘色彩的,是“升龙”之说。几个自称祖辈是资深赶山人的老汉,在酒酣耳热之际,会信誓旦旦地讲述。
家中长辈曾在雷雨交加之夜,于深山中目睹一条头生双角、身长数十米的巨蛇,在电闪雷鸣中挣脱山峦,飞天而去,留下满地焦痕的“升龙台”。
再比如,传闻山里发现了了不得的金矿,是那种“一铲子下去,金粒子能蹦起来打脸”的超级富矿。
国家管得这么严,就是怕消息走漏,引得贪婪之辈蜂拥而至,偷采国家的金子。
而在私底下,流传最广、也最让某些人“心领神会”的一种说法则是:这哪是什么保护区,分明是某位手眼通天的大佬公子哥的“私家园林”!
毕竟,圈地建私人庄园的新闻,过去也不是没有过。
因为这种说法摒弃了龙族之说的封建迷信,也不像私采金矿那种背离常识,又披上了一层“懂得都懂”的现实主义外衣,反而成了大家口中认为相对最靠谱的缘由。
每每酒桌之上,麻将时间,大家聊着聊着,就会发出几声“朱门酒肉臭”的感叹!
有趣的是,发出这种感慨最积极的,大多是那种游手好闲,到处蹭吃蹭喝的家伙,真正过日子的老百姓忙着挣生活呢!
而众人口中那位背景深厚、穷奢极欲的“大佬公子”,此刻,正以一种任何人都想象不到的姿态,徜徉在森林之中。
“萌芽”此刻很开心,但又有些不太开心。
开心,是因为它终于有了一个可以肆意活动的空间,这里不仅足够宽阔,更重要是的是有许许多多的生命体。
一号实验室那种连一棵植物都见不到的地方,实在是呆的太无聊了。
而不开心的地方在于,东夏对这片自然保护区的设置,有些过于刻意了!
没错,这里的气候温润潮湿,环境参数和区域植被经过严格筛选,虽然不能说是银月森林的一比一复刻,但也达到了九分相似的程度。
但问题是,谁说生命之树就喜欢银月森林呢……
起码目前这个小家伙是不太喜欢的。
这里的林木以高大的常绿阔叶树为主,间或生长着少量针叶树种,高大的树冠交织成一片深绿色的穹顶,阳光艰难地穿透叶隙投射到地面,照射着树根下厚厚的叶片和腐殖。
这种环境,对只有几十公分高的小家伙太不友好了,跋涉起来非常艰难。
最初的好些天,它都只能在核心区的建筑周围小心翼翼的活动,一旦有点什么风吹草动,鸟叫虫鸣,它都会像一只受惊的绿色小兽一般,迅速收拢叶片蜷缩成团。
只有确认周围绝对安静时,才会小心翼翼地舒展身体,用它那独特的、依靠叶片吸附移动的方式,探索这片陌生的领地。
生命之树的幼年期,其实是很难熬的。
因为它蕴含着独一无二的自然之息,但这种小身板却严重缺乏自我保护能力,随便来个什么都有可能把它嚼吧嚼吧吞进肚里。
所以,生命之树的警惕是天生的,是在成为种子的那一刻就铭刻在基因深处,直到长至成体,成为森林之主后也无法改变的习惯。
不过,小家伙倒是很快就闻着味儿找到了补给点。
保护区中央,有一栋以全模块化建筑材料搭建的建筑,这就是夏国科学院繁星生物研究所一号实验室的新地址。
在这座建筑的中央,是一个巨大的中控大厅,来自整个林区之内的地埋,树挂,伪装成岩石树杈鸟巢等固着物的数万枚摄像头,二十四小时睁着冰冷的“眼眸”,无声地记录着每一片摇曳的叶子,每一只蠕动的昆虫。
当然了,监控部门的保卫人员不可能去监控所有的画面,其中绝大部分还是要交给智能系统进行判定和识别,而人工,则是只密切关注“萌芽”周边这几百米范围的风吹草动。
这栋建筑中,还有气象、消防、保卫、应急等多个协作部门,至于作为绝对核心的实验室本身,目前主要的工作就是给“萌芽”投喂。
投喂的方式也简单,补给点一字排开十几个伪装成天然石凹的小坑,内部都连接着管路,一旦到点,“萌芽”准备过来开饭,就会向石凹中补充各种新鲜的营养液。
其他营养液都无所谓,哪怕再是价值连城,如今得到了全力扶持的一号实验室,都能面不改色的供应,唯有每次投放生命之泉的时候,才是郑远航院士最心疼的时候。
要知道,整个东夏,目前总共获得的这种战略资源才区区两公斤而已。
实验室已经充分验证,这种“生命之泉”堪称是灵能的高浓度液态聚合体,而且因为其似乎蕴含着一些特别的生物活性,导致其比固态的“法力灵晶”应用效果更好。
要知道精灵可是曾经确认过,“生命泉水”就是【生命永歌】的主要制作材料之一。
实验室自己用来检测性能,都是只敢以毫升为单位的。
但是每次给“萌芽”投放,至少要二十克起步,“萌芽”因为着急喝水的动作,溅出的每一滴泉水,那都是老院士的心头血。
很明显,这小家伙每次都喝的意犹未尽,总要恋恋不舍的在“生命泉水”的石槽中趴上好一会儿,才会转去其他营养液去。
在汲取其他营养的过程中,一如既往的不长记性,喜欢的营养液全情投入,积极泡澡,不喜欢的种类浅尝辄止,浑身哆嗦。
随着“萌芽”一天天长大,它的某些特性也在不知不觉中展示的越发明显。
首要的一点观察发现是,“萌芽”具备极强的植物亲和,这就是天生的植物领袖,草木之王。
根据能量观测,从长到三十厘米长之后,“萌芽”活动过的地方,会留下一片微弱的生命灵能能量场,在这片场域内,植物会肉眼可见的变得精神抖擞。
甚至某些因为各种原因,枯黄憔悴的植物,也会在这样的灵能场中逐渐变得湛青碧绿,生机勃勃。
这个灵能场的范围,正在随着“萌芽”的生长而日趋扩大。
上一周,这个影响范围是大约直径六米范围内,下一周,生命灵能场的影响范围超过了十米方圆。
其次,细心的工作人员发现,这家伙似乎有些痴迷于看电视。
这个发现来的非常意外,自从进入移动互联网时代之后,就连居家期间大家都不怎么看电视了,更别提在办公场所。
不过,实验室这里地处偏僻,娱乐设施有限,且由于高度的保密要求,大家的手机使用受到严格限制,必须在指定时间,指定地点,在安保人员监督下使用。
所以,基地配备了电视,用来在一定程度上为大家弥补一下精神食粮。
看看电影放放综艺什么的,也算消遣一下茶余饭后的时间。
平时“萌芽”在喝完补给,打完摆子之后,都会很快离去,再次回到它长期驻留的一片位于灌木从中的安身之所,不过有那么一天,因为正好有一场重要的上级领导讲话,所以在食堂吃完饭后,实验室的各级成员没有如往常一样离开,而是在行政负责人的组织下展开了全民大学习。
“萌芽”蹑手蹑脚准备离开的时候,无意中从窗外的某个角度,看到了那台挂在食堂前厅高处的电视屏幕。
那天晚上,小家伙改变了行动习惯,在那里一直待到电视关闭。
监控部门反馈之后,一位基地的知名专家立即提出了一个建议。
这位专家名叫欧阳华,是东夏著名的植物神经生物学与电生理学专家,欧阳教授长期研究植物对外界刺激的信号反馈,甚至认为通过电信号,可以尝试与植物进行一定程度的“沟通”。
并由此发表了多篇论文,构成了一套“植物心理学”体系。
虽然学术界主流对此大多持保留态度,甚至有人认为他是在哗众取宠,但郑远航院士本着“广撒网、多尝试”的科研态度,还是将他请了过来,担任基地的特别顾问之一。
当欧阳华教授知晓了“萌芽”的行动轨迹发生了变化之后,在其他人还在猜测的时候,他直接基于可能的植物心理学理论,提出了一系列建议。
比如,增设了室外公共区域的大屏幕、高亮度户外防雨电视。
这一招,效果拔群。
小家伙迅速改变了往日的行动轨迹,每次喝完营养液之后,都会目标明确地“溜达”到电视屏幕外合适的观赏区域,熟练地选好一个隐蔽的位置,有时是把自己埋进一个松软的土堆,有时是钻进一片茂密的草丛,只露出顶端那两片微微摆动的小叶芽。
然后便进入一种近乎“入定”的状态,一动不动。
每每电视节目结束,屏幕陷入黑暗之后,它才会仿佛大梦初醒般,悄悄地从藏身之处“拔”出自己,带着一丝恋恋不舍,悄然离去。
这个发现让基地的研究员们哭笑不得,欧阳教授趁热打铁,搞出了一份节目播放表。
《航拍神州》、《大国崛起》、《辉煌东夏》、《国家宝藏》……
还有每天的联播新闻……
确认了小家伙喜欢看,东夏还下达了一系列的紧急制作任务。
例如,某知名动画片导演就接到了一项特殊委托。对方的要求非常具体:制作一部动画片,主题是讲述东夏政府和人民如何战天斗地,建设三北防护林,治理沙漠,植树造林,过程中发生的可歌可泣的感人故事。
要煽情,要热血,要突出集体主义和奉献精神!对了,角色鲜活一点,片中多用动作少用对话,最好是不懂东夏语言的人也能看得懂。
你别管收视率,也别管播放平台,经费我们足额保障,抓紧时间制作,版权全买断!
至于这些节目,“萌芽”到底能不能看明白,会不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小家伙的三观……
这话说的,我们播放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的优秀节目,某个小家伙过来偷看,还能怪我们不成?
夜色中的紫云保护区万籁俱寂,只有研究所的灯光和屏幕的微光,柔和地映照着这片山林,以及山林中这株蓝星世界独一无二的奇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