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彩页文学 > 唐末从军行 > 第478章 行卷

第478章 行卷

    要知道,现在可不是唐初,世家大族再厉害,再盘根错节,也比不过武夫的一把刀。

    如果这个裴伯益的条件实在太苛刻,陈从进也可以不答应,而且就算不答应,裴家答应的钱帛,多少还是要给的,当然,给的数目那就要看陈大帅的良心了。

    不过,正常情况来说,这些大族也都知道当下是什么情况,也没什么脑子不正常的人,在手握重兵的武夫面前,摆世家大族的谱。

    听完这个裴伯益这么伏低做小的话,陈从进笑笑,道:“本王不喜虚言,有什么想要的,直说便是。”

    裴伯益闻言,躬身行礼道:“既然郡王如此快人快语,那裴某就厚颜了。”

    他顿了顿,见陈从进神色缓和,没有丝毫动怒的样子,于是继续说道:“裴氏子弟中,有六人自幼好武,听闻大王军中纪律严明,一心想要投军入伍,希望能在战场上为郡王冲锋陷阵,博取军功!”

    “此事好说,待考核之后,当即入军伍都行。”

    陈从进不假思索的答应了,主动给钱上班的人,这种好处上哪找。

    果然,这个世界就是如此,实力越强,投靠过来的人越多,实力衰弱,别说让人投靠了,便是自己的基本盘都会逐渐削弱。

    而这,便是强者恒强,弱者越弱的道理都是相通的,当年的陈从进和世家大族的关系,那是爱搭不理的。

    这时,裴伯益又说道:“郡王,裴氏族人中,另有十二人家才略出众,文书典籍皆不在话下,愿入藩府,为郡王处理文书杂务。”

    陈从进听到这儿,果然,自己打下河东后,这帮大家族立刻变的懂事了,送钱又送人,显然是觉得自己将来很有希望,提前下注。

    正所谓,亡羊补牢,为时不晚,这个时候下注,虽不如当初的萧氏,但也不算太晚。

    其实如今的藩府,人才的缺口并不大,不过,出于制衡的考虑,陈从进略一思索,也答应了裴伯益的请求。

    至少这个裴氏还清楚自己几斤几两,哪像五姓七望的崔氏,到现在都没什么有分量的人,过来找自己。

    见陈从进两个请求都答应了下来,裴伯益脸上的笑容,也变的和蔼可亲了许多。

    裴伯益诚恳的说道:“多谢郡王,不过,还有一事,在下斗胆相求。”

    “但说无妨。”

    “在下族中,有一侄女,年方十六,容貌秀丽,性情温婉,且精通琴棋书画,侄女听闻大王英雄盖世,心生仰慕,愿侍奉郡王左右,为大王端茶递水,解闷抒怀,还望郡王恩准。”

    此话一出,王猛的眼睛顿时亮了,二十万贯钱,还要再送一个貌美的裴氏女,自己果然是大王最贴心的人。

    哪像其他人,一天到晚就知道从大王口袋中掏钱,只有自己,才是真心实意的帮着大王。

    王猛越想越高兴,忍不住拍了拍大腿,哈哈大笑了起来。

    陈从进对王猛莫名其妙的行为,很是无语,忍不住骂道:“笑什么笑!”

    “没有,没有,末将想到了一件好笑的事情。”

    陈从进懒的理会王猛,对于裴氏送女,陈从进其实没什么激动之情,到了如今这个地位,身份,想要什么样的女子找不到。

    听闻魏博乐彦祯修筑罗城,每置大量的美女,陈从进若是想办,规模可以比乐彦祯大的多,但是陈从进才不会把钱花在这等无用之事上。

    不过,作为政治人物,裴氏献上如此大额的钱帛,遣来的家中子弟,定然是优秀的人才,可以说是下了大注在陈从进身上,收纳一女,对陈从进而言,也不是什么难事。

    于是,陈从进笑笑,道:“好,钱,本王收了,人,本王也收了,只要是人才,在本王治下,定有出头之日。”

    裴伯益见状,心中大石落地,再次起身叩拜:“多谢郡王恩典,裴氏子弟定当尽心尽力,绝无二心!”

    ………………

    在裴伯益离开后,在接下来的日子里,越来越多的世家子弟,过来求见,陈从进也接见了不少大族子弟,当然,像裴家这样,花大价钱投靠的,那倒是没有。

    而不仅仅是大族相继投靠,也有一些寒门子弟也向陈从进投卷。

    行卷,简单来说,就是用知识来走后门,在唐时,很是流行,不过一般情况下,是给宰相,或是主视官投卷,给武夫投卷的,那还是比较少的。

    陈从进对此,颇感惭愧,以自己的文化水平,做出诗来,可能也就是一片两片三四片的水平。

    自己哪有资格评判诗句,不过,在一片都是诗书的行卷中,倒是出现了一个异类,不写边塞诗,不写奉承陈大帅伟业的诗句,反而是大谈战略,治民,治政。

    那洋洋洒洒的十几页纸,陈从进看出此人确实是用心了,且不论其中的一些论述,有些天真了,但是在某些地方,确实有些令人耳目一新的看法。

    此人直指眼下赋税弊病,言税赋奇高,以至民间困苦,又言吏贪之害,不下于兵灾,建议设转运司,督察各县,画田定税,按亩出粮,不准胥吏额外加征。

    对于此言,陈从进觉得此人稚嫩了些,吏贪之害,固然可恨,但若是和兵灾比起来,那完全没有可比性。

    毕竟,过的苦一些,和动不动全家掉脑袋,那区别还是很大的。

    陈从进翻看完行卷,派了李丰,去把这个行卷士子韩公望带过来。

    看看人家这名字取的,韩公望,一看就是大气十足,好名字,给人的第一感官,就留下了一个好印象。

    随后,陈从进继续翻阅下一卷,不过,刚翻了两页,陈从进的兴致都没了,索性扔在桌案上。

    这时,风从窗缝钻进来,吹得纸页簌簌作响。

    陈从进抬头望向堂外,他觉得,注重民生的策论,就算是稚嫩些,也比这满纸“旌旗蔽日,功业千秋”的诗句,对眼下的乱世来说,更重要。

    (我要写点日常,不然老是打仗,头疼,希望众牙军别骂我水⊙▽⊙)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