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彩页文学 > 二郎至圣先师 > 61.交口称赞

61.交口称赞

    被这位皇室贵胄称赞,徐永生神情如常:“殿下过奖,学生愧不敢当。”

    “这般地方,我也是微服出巡,咱们都随意些吧。”秦玄招呼徐永生落座。

    室内当前只得他们两人,徐永生这次不见道门长老崇玄学博士时玉河与对方同行。

    落座后,秦玄听着外面舞乐声,随意地问道:“二郎以为此楼如何?”

    徐永生没有故作糊涂:“没有此楼,也会有他处。”

    江湖上四大名家皆是半黑半白背景深厚。

    事实上,同芳华楼并列的大风堂,靠山压根就是皇族成员。

    可以直白的说,其作用就是从另一方面辅助朝廷收集民间、江湖风声,把控乃至于清剿其他江湖势力。

    只不过近年来因为乾皇宠爱新后,格外关照国舅姜志邦,攀上这个高枝的芳华楼方才后来居上,气势盖过同是皇室背景的大风堂。

    “二郎知世故而不世故,甚好。”

    秦玄态度温和,说话便也开门见山起来:“今日之前,我已经上书父皇,请奏学宫在儒家修行之外,纯武夫也为更多庶民子弟开方便之门。”

    徐永生:“殿下贤德。”

    秦玄微微摇头,感慨道:“不论修文国子监还是修武学宫,皆是为国选才,得天下人才报效,自是要不负人心才好。

    当中虽有些碍难,但诚如太宗文皇帝昔日所言,以史为鉴,悠悠岁月之下,国朝取才,由几十家到几百家,直至如今渐成千千万万家,范围终是越来越宽了。”

    徐永生镇静答道:“殿下所言甚是,本朝自是比前朝、前前朝乃至更古之时开明得多,若非如此,以学生出身,难入国家官学就读。”

    秦玄:“二郎才华横溢,如锥在囊中,断不会被埋没。”

    二人接下来转向闲谈,再聊几句后,徐永生告辞离开。

    吕澈、袁通等人不认识方才来叫徐永生的宋王侍从,但芳华楼中,自有其他人认识,不禁暗中议论纷纷。

    同样在芳华楼有独立雅间长包的曹氏子弟,这时就正目送徐永生一行出门。

    “宋王殿下为什么降尊纡贵,召见一个市井出身的八品武者?”一锦衣少女好奇问道。

    当初在冷月湖外同徐永生擦身而过得曹宏把玩手中酒杯:“八品不足称道,三品、四品、五品呢?”

    锦衣少女闻言恍然:“罗司业、林博士、王助教……是了,那徐二郎确实跟他们走得近。”

    不提还好,这一列举,锦衣少女挑挑眉梢:“都是市井出身,这一条线已经成气候了。”

    名门之后再是眼高于顶,哪怕不考虑武魁王阐和武者徐永生,也不会轻视已成宗师的罗毅、林成煊。

    “他还跟谢家三娘子有交情。”身边其他曹氏子弟言道:“灵州郡王跟林博士是老相识。”

    曹宏看其他人一眼:“那个徐二郎,眼下还是八品,但修为进步速度已经比你们几个快了。

    他刚才制服其余市井儿的手段,我能认出来,你们几个在学宫读书的认不出来?”

    锦衣少女等人不禁讪讪然:“止戈为武……”

    曹宏:“不错,是止戈为武,说明什么?”

    锦衣少女硬着头皮答道:“说明,他是八品境界,不仅修成两枚‘仁’之玉璧,还修成‘义’、‘智’、‘信’各其一……八品两层三才阁,他至少已经积蓄完满其中之五。”

    几人此前心中已经想到,但还能遮掩,此刻明明白白说出口,大家全都凛然。

    盛景九年这批正式入读东都学宫的新生里,除了情形特殊的谢初然外,这个市井打铁匠出身的徐二郎,分明已经是新生里修为境界最高的人了!

    几人面面相觑,雅间内一时间陷入沉默。

    …………………………

    “此事,自是袁通的过错,但事情能化解于无形不宣之于众,是最好不过,当然,学宫内部后续也会惩戒袁通,以儆效尤。”

    当晚芳华楼的事,自然也会传入学宫中高层耳朵。

    再上学时,王阐便陆续唤来徐永生、吕澈等儒家新生核实情况,对徐永生多有赞扬同安抚:

    “不必讳言,本朝学宫相较于前朝已经改善不少,但仍有相当多的顽疾,这些年来一直进进退退,很多事并非学宫内部罗司业他们一言便可决定,但回首古今,更多在往好的一面发展,正如你昨晚所为,亦是在推动这前进的浪潮。”

    徐永生:“先生过奖了。”

    对于昨日同宋王会面所谈,他亦不避讳,皆如实相告。

    王阐微微沉吟:“宋王素有贤名,但不为当今陛下所喜,他有此心自然是好,不过二郎你当前尚年轻,专心以学业为重方是上策。”

    徐永生应道:“学生谨遵教诲。”

    这正合他意。

    同时他也知道王阐这是真心关照他而非有什么嫉妒之念。

    当代乾皇对子女有些放纵不假,但一切都建立在不涉及皇位的基础上,否则就完全是另一说。

    如今朝野内外习惯上称凰阳公主秦真为皇次女,晋王秦元为皇四子,宋王秦玄为皇六子。

    但事实上,这是以在世的皇子皇女来排序。

    当今乾皇在位多年,此前自然有更年长的皇子皇女,但绝大多数不得善终,甚至有乾皇一日杀三子的旧事,朝野内外受牵连者更是众多。

    因此王阐方才那般提醒徐永生。

    待徐永生离开后,王阐再前往司业罗毅那边汇报。

    罗毅的公房里,除他本人外,还有包括时玉河在内的七学博士。

    “市井出了麒麟儿啊。”国子学博士许书明发出当日和罗毅相同的赞叹。

    袁通就读牧学,现任牧学博士蒋和叹息一声。

    尉学博士俞凯神情严肃,但却像是在走神,若有所思。

    几人很快定下未来对徐永生暗中褒奖,对袁通予以惩戒的决定,但对其他庶民武夫学生以安抚为主。

    国子学博士许书明回到宅邸中,侄子许冲登门拜访:“伯父。”

    “你跟十二娘先前聊过有关徐二郎第二枚‘仁’之玉璧历练的事?”许书明问道。

    “确有其事,十二妹相关念头倒也不强烈,只是随口一提,我已经否了,并敦促她专心修行。”

    许冲摇头答道:“如今宋王殿下降尊纡贵召见,便是其他家也不会为了一个八品武者因小失大。”

    许书明轻笑:“除了两层‘仁’,至少还有‘义’、‘智’、‘信’各一层,年龄虽然大了点,但参照开始练武的时间,以灵性天赋论快要能跟三郎你相提并论了。”

    许冲默然点头。

    庶民子弟可没有文脉祖地汇聚天下文采风流,也比不得许氏积蓄丰厚,靠着天大人口基数才偶然涌现一些人才。

    内外多重因素作用,这徐二郎看起来也已经是个轻易不好压的市井麒麟儿,既然如此……

    “十二娘的亲事,还没有定。”许冲似是忽然说起另一个话题。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