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秀岑有些感慨地说道:
“我这辈子记得最清楚的事情,就是我老伴去工地上讨薪。我嫌矿上危险,就让他到镇上找找有没有人招工。
“那个工地上写着,包吃包住,每天两百。
“他就很高兴,我当时的退休金也才一千,他跟我说这个工作挣钱多,让我不用担心。
“扛砖头、扛水泥,人家让他干啥他就干啥,到了月底,他干了13天了,就去找老板领这个月的工钱。
“结果老板说,我们工地上发薪水可不是按月发的,得到项目完工了才行。
“我老伴当时就傻眼了,那得什么时候才能拿到工钱?
“那老板让他放心,他说,我这么大一个老板,会差你那点钱不给你吗?
“我老伴就说,我不干了,要辞职,结果那老板就说,你单方面辞职,我上哪再找工人去?你得补偿我的损失,只能给你按100块一天算钱,最多也就给1300。说要是同意的话,明天再来领钱。
“第二天,我老伴又去了,他说了自己的难处,希望能把这1300给领走,结果老板又说,过两天才给。
“后来,他就去和其他的工人闹,找了十几次,闹了五六次,最后总算是拿到了800块钱。
“我们也没有办法,这事就这么过去了。
“可是直到现在我都想不明白一个道理,是啊,他那么个大老板,那么有钱,至于连我们这点血汗钱都要克扣吗?
“我不懂那么多的大道理,可是自古以来,一就是一,二就是二,欠债还钱是天经地义的道理,你说是不是?
“我知道,当大老板的都不容易,可我们这些干活的人就容易吗?
“对那些大老板来说,五百块钱、一千块钱说扣就扣了,那点钱也就够他们买几包烟、买几瓶酒。可对于我们来说,这都是糊口的钱。
“这里扣一点,那里扣一点,看起来扣的不多,可你怎么知道,他是不是刚好就差这500块钱就揭不开锅?
“后来,我听说那老板干不下去了,工地也黄了,我老伴别提有多高兴了……
“我说这些,你能理解吗?”
许彤点了点头:“我能理解,苏婶,像您这种情况,其实可以……”
苏秀岑摆了摆手:“我知道,也有人跟我说过去找这个机构,那个仲裁,但是我们哪懂那些门道啊?你们年轻人的那些东西,对我来说太难了。
“小许,你还年轻,路还长,有时候多为自己想想,也多为别人想想。
“我就是觉得,很多事情只要大家分摊一下呢?只要再多努力一下呢?哪怕是一起吃糠咽菜也好,万一能成呢?万一呢?
“你们总说,得顾全大局,可我不明白,为什么我这一辈子,就从来不在大局里呢?”
这句话,让许彤不知道该怎么回答。
是啊,总是劝别人要顾全大局,可说这话的时候,别人又为什么不在大局里呢?
苏秀岑叹了口气:“好了,我就说这么多吧,你想提交什么方案就去提交吧。
“我就一个要求。
“能把那个工伤员工,单独提交两份方案吗?
“一份特殊治疗的,一份放弃的。
“其他的方案,我都会通过。
“唯独这个,我想再等等,再想想……”
许彤还想再说些什么,但看到苏秀岑坚决的眼神,她最终还是把嘴边的话给咽了回去。
如果苏秀岑要自己决定自己的命运,而许彤强行插手干涉,即便这次救下了她,可下次呢?下下次呢?
或许有些执念,终究还要自己亲手破除才行。
又或者……如果有些人就是愿意用生命来维护自己的执念呢?
“我明白了。”
许彤离开总裁办公室,回到自己的办公室开始修改方案。
……
首先是那个最后的治愈率0%的肺癌员工,许彤提交了两种不同的方案。
一种是放弃,一种是特殊治疗。
除此之外,就是裁员的问题了。
如果按照许彤原本的想法,会倾向于把所有员工全都裁掉。
虽然这样做也不可能在资金链上赢过第8有限责任公司,但至少还能多坚持几轮。
假设经济寒冬在未来的几轮内结束的话,那么依旧可以和第8社区一起通关。
谁都不知道经济寒冬具体什么时候会结束,可万一快了呢?
如果不裁员,倒在经济寒冬即将结束之前的轮次,那不是太冤枉了吗?
可是在听完苏婶的那番话之后,许彤在每个员工的头像上点击,却又陷入了犹豫。
“总说要顾全大局,可为什么我总是不在大局里呢?”
犹豫中,李仁淑和付晨再次返回。
“仁淑,我突然改变主意了。
“我觉得,还是留下这最后的10位员工吧。
“哪怕公司破产,我们也算是和这些元老员工一起坚持到了最后一刻。”
许彤低着头,她觉得作为一个公司的管理者,这种做法是不合格的。
不论怎么样,都该以公司的存续为第一优先级。
可至少在这个游戏中,她的想法产生了动摇。
本以为李仁淑不会接受她的说法,那样的话,李仁淑仍旧可以自行提出方案让苏秀岑通过。
却没想到,李仁淑认真考虑之后说道:“那就把所有员工都招满试试吧。”
许彤愣了一下:“什么?都招满?”
许彤有些不解:“招满吗?
“你应该知道全都招满要多少钱吧?
“虽然有个别只需要1000分钟每月的牛马,但很少,大部分都在3000和5000左右。
“招满,意味着我们还要再招14个人,也就是每个月我们还要再多支出将近四万!总共就是八万多!
“此外还有一些存在治愈希望的工伤员工,加在一起的话,我们的钱最多也就只够坚持一轮了。”
李仁淑点了点头:“如果决定保留员工,那当然要尽可能保留更多的人。
“破产就破产吧,如果不这么做的话,苏婶很可能会继续进冷库的。
“还不如破产认输,活着回到社区,比什么都重要。
“而且……
“我猜测,结束经济寒冬的条件,很可能和我们雇佣的员工数量或者治愈的工伤员工数量有关。
“因为外景中的失业者人数,也是和我们裁掉的人数直接相关的。
“我觉得设计者特意做这样一个外景,应该不仅仅是起到气氛烘托的作用。
“所谓的大萧条,往往伴随着高失业。
“而走出大萧条,最好的办法就是以工代赈、强制推动就业来刺激经济。
“这本该是由国家做的事情,但在这游戏中,没有国家,只有我们两家公司。
“或许招聘员工,本身就是走出经济寒冬的必要手段呢?
“当然,这只是一种猜测,如果猜错的话,代价太大了,会难以承受。但既然事已至此,大家都决定了无论如何都要和员工共存亡,那就干脆试一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