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彩页文学 > 天幕直播靖难,朱棣你别跑! > 第014章 老朱的怒火

第014章 老朱的怒火

    “柏儿——!!!” 马皇后发出一声撕心裂肺的悲鸣,眼前一黑,几乎晕厥过去!

    朱元璋如遭重锤,猛地踉跄一步,死死抓住御座扶手才未倒下!

    他看着画面中那个在烈火中化为灰烬的儿子,看着那决绝自焚的身影,巨大的悲痛和一种深入骨髓的寒意瞬间攫住了他!

    “自焚……宁死……不敢反抗……”

    朱元璋喃喃自语,声音嘶哑,充满了无尽的悲凉与自我怀疑,“废物……都是废物……咱生了一群废物儿子吗?!”

    他赐予他们护卫,赐予他们封国,赐予他们《皇明祖训》赋予的“清君侧”大义名分!

    结果呢?周王束手就擒!齐王、代王被软禁等死!湘王……竟懦弱到用自焚来证明清白?!

    这还是他朱元璋那些在战场上能征善战的儿子吗?这简直是对他毕生奋斗、对他分封初衷最残酷的嘲讽!

    【两月后,削岷王朱楩,废为庶人,徙漳州。】

    短短几句话,五位亲王,如同五只待宰的羔羊,在建文朝廷的刀锋下毫无反抗之力地被废黜、囚禁、流放、乃至自焚!整个过程,快得令人窒息,顺利得令人发指!

    整个奉天殿,陷入了前所未有的诡异死寂。连呼吸声都微不可闻。

    方才还因削藩而忧心忡忡、甚至内心赞同的勋贵和文官们,此刻全都懵了!如同被施了定身法,目瞪口呆地看着天幕!

    这……这就是他们想象中的藩王之祸?这就是需要太祖大杀功臣、准备来守卫大明江山并为建文帝朱允炆所忌惮的“强藩”?就这?!就这水平?!

    韩国公李善长嘴角剧烈抽搐,浑浊的老眼里充满了荒谬感。

    魏国公徐达浓眉紧锁,缓缓摇头,眼神中透着一丝“不过如此”的失望,随即又被更深的忧虑取代——藩王如此不堪,那……那燕王呢?

    曹国公李文忠更是以手扶额,不忍再看。

    那些原本支持削藩的文官,此刻脸上也写满了困惑和茫然。

    削藩……削的是这种货色?这……这不是在建文帝错了?

    这分明是在说削藩本身……可能就是个巨大的、不必要的错误啊!这些亲王,哪里有半分威胁中央的能力?!

    朱元璋的胸膛剧烈起伏,他看着天幕上那一个个被轻易碾碎的儿子,再看看殿内那些勋贵文官脸上那毫不掩饰的、看废物般的震惊与失望,一股巨大的屈辱感和前所未有的自我怀疑,如同毒蛇般噬咬着他的心脏!

    他猛地扭头,目光如同利箭般射向皇子席!

    他的目光,首先落在了那个已经十岁、却仍然显得懵懂不知世事的湘王朱柏身上!

    小家伙粉雕玉琢,此刻似乎被殿内压抑的气氛吓到,正瘪着小嘴想哭。

    看着这个幼子,再看看天幕上那个在烈火中化为灰烬的成年湘王,巨大的反差让朱元璋如遭雷击!

    “柏儿……” 朱元璋的声音带着前所未有的颤抖和痛苦,“你……你将来……怎么会……如此懦弱?!”

    一股冰冷的寒意如同汹涌的波涛一般,瞬间席卷了他的全身!

    这股寒意不仅仅是因为儿子们的问题,更是因为他作为一个父亲,在儿子教育上的彻底失败!

    他给了他们刀,给了他们兵,给了他们名分,然而却未能给予他们敢于拔刀、敢于反抗不公的勇气和血性!

    这种失败比削藩本身更为可怕,它让他感到一种彻骨的寒冷和无法言喻的恐惧!

    他的目光缓缓移动,最终如同被磁石吸引一般,死死地钉在了那个依旧挺直脊梁、如同标枪般矗立的燕王朱棣身上!

    "老四!" 朱元璋的声音嘶哑而颤抖,仿佛风中残烛,带着一种近乎疯狂的质问,"你呢?!!"

    他的声音在空旷的大殿中回荡,带着无尽的愤怒和绝望,"你的那些弟弟!你的兄弟周王!齐王!代王!湘王!岷王!他们都被允炆那个孽障像捏死蚂蚁一样轻易地捏死了!!"

    他的话语如同重锤一般,狠狠地砸在每个人的心头,"一年!整整一年多!他们一个接一个地倒下!而你,就这么在北平眼睁睁地看着?!"

    "你就看着?!!" 朱元璋的质问声在大殿中不断回响,仿佛要将整个宫殿都震碎。

    “你为什么不拿出咱的《皇明祖训》?!”

    “你为什么不举兵清君侧?!”

    “你就等着那把刀,落到你自己的脖子上吗?!”

    “你也想像他们一样,窝囊地被抓?窝囊地被废?窝囊地……去死吗?!!”

    帝王的咆哮声犹如晴天霹雳一般,在大殿中回荡,震耳欲聋,令人胆寒!那声音仿佛能穿透人的灵魂,每一个字都蕴含着无尽的失望、愤怒和一种被逼到绝境的疯狂!

    朱棣浑身一颤,猛地抬起头来,直面父皇那如火焰般熊熊燃烧的目光。他的双拳不自觉地紧握起来,指节因为过度用力而变得苍白,仿佛要捏碎一般。

    在这一瞬间,巨大的屈辱、不甘、愤怒如同一股汹涌的洪流,在他的胸膛中激荡翻涌。他无法理解,为何面对那个懦弱的侄子,他们这些拥有重兵的皇叔们会陷入如此被动的局面?

    而在这股情绪的漩涡中,还夹杂着一丝对未来自己的深深困惑和……强烈的自我怀疑。

    他不禁自问,面对兄弟被屠戮、屠刀已悬顶的残酷现实,未来的自己为何会毫无作为?是因为隐忍吗?还是因为恐惧?亦或是时机未到?还是有其他什么原因呢?

    这些疑问如同迷雾一般笼罩着他的心头,让他感到前所未有的迷茫和无助。

    “儿臣……儿臣……” 朱棣的声音嘶哑,带着一种前所未有的迷茫和一种被命运扼住咽喉的窒息感,“儿臣不知!!”

    他只能从牙缝里挤出这四个字。

    在洪武十三年这个中秋夜,面对天幕揭示的未来,面对父皇的质问,面对那未知的、仿佛注定窝囊的结局,一股巨大的、冰冷的恐惧,第一次如此清晰地攫住了这位未来永乐大帝的心脏!

    他不想死!更不想像弟弟们那样窝囊地死!

    可未来的路……究竟在何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