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上光树摩挲着茶盏,忽然收手抬头,目光扫过凉宫佑疲惫的眉眼,正色道:“上杉老师,您的作品我读了不下三遍,对我来说确实是不可多得的佳作。不过我的感觉再好也只能代表编辑部的评定标准,市场反馈才是试金石,我就直说了……”
这位微胖的中年编辑推了推眼镜,笑意里藏着精明:“不知上杉老师有没有出单行本的打算?”
按照行业惯例,刚出道的新人作家只有在作品获奖、受到市场认可且拥有一定读者基础后,出版社才会将其作品整编成单行本发售。
凉宫佑连新人都算不上,作品尚未发布,没有市场反馈,所谓潜力也只是空谈,只能说出版社这次是在冒险一搏。
不过,若作品真的畅销,出版社比同行提前拿下单行本优先出版权,确实能赚得盆满钵满。
要是编辑们集体看走眼,销量惨淡,也只能自认倒霉。
凉宫佑倒没有多想,他的首要目标就是赚钱,既然是能挣钱的事,自然爽快地应允:“有这个想法。”
“那是再好不过了!”川上光树暗自得意,看来昨日提高稿酬待遇的示好奏效了。
他取出两份合同,语气恳切:“上杉老师,这是优先出版权协议,您带回去慢慢看。《返还川殉情》是短篇小说,若要出单行本,至少需要一部长篇,或四篇短篇合集。这件事不用急……”
确实不用太着急,就算创作出三部平庸的短篇推理小说凑数,也需要时间。
川上光树预期,若能在七月份前推出单行本就已经非常理想了,于是继续笑着说:“我相信上杉老师的创作能力。接下来的五个月,我们会为《返还川殉情》倾斜更多推广资源……”
川上光树自顾自地描绘着美好的未来,凉宫佑却低头思索着单行本的相关事宜。
突然,他抬头打断对方:“八部短篇再加上这篇文章,能合编成一本单行本吗?”
《花葬》系列连同《返回川殉情》在内,一共有九篇,而此次投稿,他仅拿出了其中一篇,加上剩下的八篇,正好是单行本该有的体量标准。
川上光树一时没反应过来,等缓过神,难以置信地看着凉宫佑,半晌才找回声音:“八,八篇?”
见凉宫佑一脸诚恳,川上光树咽了口唾沫,端起茶盏抿了一口,稳住心神后,脸上笑意更盛,他感觉自己真的捡到了宝。
他倒不认为凉宫佑能一夜写出八篇稿子,而是认定这些是存货。
只是没想到,这位上杉老师年纪轻轻,竟有如此多储备。
川上光树甚至降低了预期,只要其他稿子能达到《返还川殉情》一半水准……
不,哪怕只是普通作品的水平,再加上出版社的资源倾斜与宣传,单行本就极有可能大卖。
之后,两人又聊了聊作品和另外八篇小说的交稿时间,签署完刊载同意书后,凉宫佑一连打了好几个哈欠,困意袭来,实在坚持不住,便起身准备告辞。
川上光树叫住他:“对了,上杉老师,要不要写一句寄语?我会考虑登在杂志封面上。”
“还需要写这个?”凉宫佑有些好奇。
“封面需要亮点,通常是主打内容或名家推荐。现在找大咖时间上有些捉紧,最好两手准备,您若没灵感,我也能代笔。”川上光树解释,这次临时换稿,连封面设计都得重做。
“嗯……”凉宫佑思索良久。
既然是写在封面上,那肯定得具有吸引力,参考新闻爆款标题……
他突然笑道:“漂浮着文学味道的推理小说。就写这个吧,暂时想不起来其他合适的噱头了。”
这话可不是凉宫佑临时想起来的,而是日本文学评论界权威权田万治对该小说的评价。
这次,轮到川上光树沉思良久了,这年头几乎没有推理小说敢去碰瓷纯文学。
尽管近年来纯文学市场持续低迷,但它的权威性从未被动摇。
即便是成名已久的作家,也不敢轻易尝试将两者融合。
但《返还川殉情》是个例外,确实是一个不错的宣传突破点。
川上光树推了推金边眼镜,望着凉宫佑离去的背影,喃喃自语道:“漂浮着文学味道的推理小说嘛,真是贴切的寄语,不过,就这么走了啊,新人赏的事忘跟他说了,算了,不是什么太重要的事。”
这时,对面走廊走来一位同样戴着金边眼镜、妆容艳丽且西装革履的精英中年女性。
她正好与凉宫佑擦肩而过,对着川上光树轻轻点头,似笑非笑地说:“上次月刊销量回暖,川上副主编功不可没,特别是那篇争议文章,话题度直接拉满,听说这次您还找矢野老师约稿了,想必下月的销量肯定能再创新高。”
川上光树白了她一眼,心里虽怀疑撤稿事件是这个中年女人搞的鬼,但仍笑容满面地说道:“哈哈,佐佐木老师谬赞了,我这是笨鸟先飞。哪像您,每天光鲜亮丽,连电梯里的镜面都能当化妆镜用,怪不得最近《文学界》也跟您的妆容似的,看着精致,实际没多少干货。”
佐佐木雅纪挑了挑眉毛,心中暗道:下月月刊的主打作品都没了,这个老狐狸到底哪里来的自信?难道是哄人的?
她随即又换上灿烂的笑容:“川上副主编可真会说笑,我要是没干货,怎么能让那么多作者主动找我合作?倒是川上副主编,听说最近作者流失有点严重啊,可得上点心,别到时候连组稿都成问题,甚至连竞争主编的资格都没了。”
他们两人一个是《ALL读物》的副主编,一个是《文学界》的副主编,本就存在业绩竞争关系。
更何况现在正是《文艺春秋》主编位置空缺的关键时期,一点小失误都有可能与主编的位置失之交臂。
“作者来来去去很正常,”川上光树面不改色地回应道,“不像某些人,靠一些小恩小惠留住作者,这可不是长久之计。真正有实力的编辑,靠的是专业和眼光。”
两人同时移开了视线,向前迈步,擦肩而过,眼神里都带着毫不掩饰的较量。
此刻,凉宫佑才不会在意编辑的想法,他走过出版社长长的走廊,目光扫过墙上的各类宣传栏。
上面有夏目之助的《我是狗》《六七郎》,有芥川龙之介的《山林中》……
凉宫佑看着这些作品,有些名字熟悉,作品却陌生,有些作品听过,名字却对不上号。
虽然这个世界与他原本的世界有诸多不同,但历史上确实存在不少著名文豪。
看来,日后当两个世界的文化搬运工时,他得多加留意,避免与这个世界的作品题材重复。
就算自己写出《我是猫》,恐怕也会被人指责为《我是狗》的拙劣模仿。
先入为主就是天然的偏见,先出现的作品总会占据天然优势,就像白月光,后来者再优秀,也难以超越那份最初的印象。
凉宫佑从出版社走出来,还没走几步就听到身后有人叫他。
“凉宫君,等等我。”
等待已久的浅川柚希打开了车门,笑盈盈地说,“外面冷,要不进来坐坐,我送你一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