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彪闻言,怒道:
“王司徒!不要再执迷不悟了!再不下决心出城作战,我们只能被困死在这里!”
王允皱眉道:“越是关键时刻,越是要有定力。”
一般情况下,这个时候王允的支持者为了讨好王允,这时候就要出来说话了。
但大家似乎闻到了杨彪崛起的气息,纷纷开始下注杨彪。
许多人也开始选择沉默观望。
这时候,有士兵慌忙拿着一份报纸闯进了大殿。
“报!!!!”
“有报纸!有报纸!”
王允看了一眼报纸上的图案,说道:“长安城内怎么会有新的一期报纸?”
士兵道:“是西凉军从外面扔进来的,根本数不清,还有一些是他们自己的手抄报,多达数千份。”
王允问道:“他们撒这报纸干什么?”
士兵呈上报纸道:“上面有重要消息,还请司徒过目。”
王允狐疑地看了士兵一眼:“什么内容这么慌张?”
王允看报纸有个习惯,那就是先看头版头条,因为头版头条都是一些比较重要的消息。
而这期报纸的头版头条则是:《徐州牧陶谦病重,决定让贤于刘备》
王允惊讶道:“刘备成为徐州牧了?”
黄琬皱眉道:“刘备用武力夺取了?”
王允摇摇头:“不是,是陶谦病重了。”
“陶谦年纪也大了,他病重让位也正常。”
“刘备此人是治世能臣,把东海搞得有声有色的,把东海经营成了大汉第一郡,他任州牧也算是德位相配。”
“等西凉军的问题解决,我们再给他补一道任职圣旨就好了。”
接着王允又翻阅到第二条新闻。
《袁绍大军压境,刘备实难出兵驰援长安。》
王允愣住了,有原先平静的脸色瞬间变得面沉如水。
王允也不傻,离长安最近的刘表,刘岱,曹操,马腾等人至今没来,他就猜到这些人不会来了。
他把希望放在了最忠诚的袁绍和忠义的刘备的身上。
只要他们其中一人能出兵,西凉军必败。
但往日救天子救得最勤快的袁绍变了,他竟然没有来救天子,反而去打刘备!?
还让忠义的刘备不能出兵支援长安?
王允破口大骂:
“简直胡闹!胡闹!”
“袁绍贼子!安敢如此!!!”
黄琬连忙问道:“司徒,怎么了?”
王允没有回答,他的胸口起伏幅度越来越大,气急攻心,噗通一声,晕厥了过去。
“司徒!司徒!”
旁人连忙过去搀扶。
杨彪捡起了报纸,看到了第二条新闻。
他神情凝重地喃喃道:“关外诸侯应该不会来了.....”
杨彪的声音很轻,却像一道惊雷炸响了大殿。
黄琬不敢置信道:“都不来了?”
杨彪点点头,把报纸递给黄琬:
“你自己看吧,刘备本想支援长安,结果袁绍重兵压境东海,让刘备无法分兵支援。”
黄琬扫了一眼上面的文章,惊愕地抬起头来,看向杨彪:“这可怎么办?”
王允在御医的帮助下稍微苏醒了一些,王允声音沙哑且无力道:
“出城.....出城迎战....”
这一刻,笼罩在朝堂上的乌云散开了。
有的人庆幸早跟对了杨彪,有的人庆幸王允终于看开了,大汉有救了。
但王允不愿意把出城迎战的战略让给杨彪策划。
虽然身体非常不舒服,但他还是要亲自下令:
“声东击西。”
“令徐荣,胡轸全军整备,各率五千兵马,共一万兵马从南门出击,把东门和南门的注意力吸引过来。”
“令吕布率令本部一万八千兵马从东门突围,迅速攻占蓝田县,夺回粮道。”
“皇甫嵩负责指挥守城。”
徐荣和胡轸是董卓旧部,他们当诱饵再合适不过了,死了王允都不心疼。
吕布实力强悍,当主攻部队最合适。
而前他和部下都是同乡,他自己指挥起来更得心应手。
上次他是故意让吕布打败仗,这次让吕布全力以赴,拿下蓝田应该问题不大。
而且并州兵也不是朝廷的兵,就算突围失败死光了他也不心疼。
朝廷中央军负责守城,损伤就可以降到最少。
如果这场仗打赢了,不仅可以削弱外军的力量,还能保全朝廷中央军的实力,一举两得。
杨彪一听就听出了王允的弦外之音。
他不反对王允削弱外军,但作为诱饵的徐荣和胡轸他不太放心。
“司徒,南门是李傕在防守,不如让徐荣和胡轸守城,让我们的人去当诱饵。”
王允轻笑一声:“你是怕徐荣和胡轸和李傕是旧交,所以害怕他们反叛?”
“那大可不必,徐荣本是禁军将领,虽然后来归降与董卓,但一直不被西凉将领接纳。”
“胡轸更不用说了,他抢了李傕的女人,李傕不会放过他。”
“这些事情,我可比你更了解。”
这一刻,王允觉得自己又站在了杨彪的上风。
杨彪也没有了意见。
毕竟王允的计策虽然简单,但是确实奏效。
如果能拿回蓝田这个大粮仓,他们可就攻守易形了。
从朝廷无粮,叛军有粮,变成朝廷有粮,叛军无粮。
该慌的就是西凉军了。
很快,朝廷的命令传到了胡轸这里。
“胡将军,朝廷命令你明日率五千兵马与徐荣将军一道牵制东门和南门的西凉军,为吕布将军创造突围的机会。”
胡轸的部下高声道:“一万兵马!?这么少!?知道南门和东门加起来多少兵马吗?四万啊!”
“这是朝廷的命令,请将军执行。”
胡轸挥了挥手示意部下稍安勿躁,他淡淡道:
“我听从朝廷的命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