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彩页文学 > 万界诸天录 > 第二章 引气凝神,苍梧月照少年心

第二章 引气凝神,苍梧月照少年心

    赤阳季的燥热尚未褪尽,苍梧山脉的夜晚却已有了几分凉意。

    潇宸的石屋内,没有点灯,唯有窗外透进来的月光,洒在冰冷的石床上,勾勒出少年盘膝而坐的身影。他双目轻阖,呼吸悠长而平稳,每一次吐纳都带着一种奇异的韵律,与窗外的虫鸣、远处的兽吼隐隐相合。

    自那日大长老潇玄亲自指点后,已过了半月有余。

    这半月里,潇宸几乎断绝了往日所有的嬉闹,每日天未亮便前往演武场,随潇玄修习引气之法,直到月上中天才返回居所,而后继续打坐修炼,几乎将所有醒着的时间都投入到了引气境的修行中。

    这般变化,让整个潇氏部族都为之侧目。

    曾经那个提着鸟笼、带着一群跟班在族地内游荡,时不时搞些恶作剧的族长之子,如今却成了演武场上最刻苦的身影。许多人不解,甚至有人暗中揣测,是不是族长或大长老对他施了什么压力。

    唯有潇宸自己清楚,这并非迫于压力,而是源自内心深处的渴望。

    当第一次真切地感受到天地间那些游离的灵气,感受到它们如涓涓细流般汇入体内,滋养着四肢百骸,带来一种前所未有的充盈感时,潇宸便知道,自己找到了真正能让心跳动的东西。那不是部族内的嬉闹争斗,也不是父辈的庇护带来的安逸,而是这种掌控自身、探索天地奥秘的力量感。

    “呼……”

    一口浊气从潇宸唇间缓缓吐出,带着些许暗黑色的杂质,在月光下消散无踪。他缓缓睁开眼,眸中闪过一丝莹润的光泽,随即又恢复了平静。

    “半个月了,引气入体已日渐纯熟,只是这灵气在体内流转,依旧滞涩得很。”潇宸低声自语,感受着体内那股微弱却真实存在的气流,眉头微蹙。

    按照潇玄的教导,引气境的关键,不仅在于“引”,更在于“纳”与“化”。将天地灵气引入体内只是第一步,更重要的是将其炼化为本源之气,储存在丹田气海之中,并让其在经脉中畅通无阻地流转,以此淬炼肉身,滋养神魂。

    可这看似简单的过程,做起来却远比想象中艰难。

    潇宸的悟性确实远超常人,短短几日便彻底掌握了感应灵气的诀窍,甚至能分辨出不同属性的灵气——譬如山林间草木散发的木属灵气,带着勃勃生机;岩缝中渗出的土属灵气,厚重沉稳;而月光下的灵气,则偏于阴柔清冽,最易安抚心神。

    但“纳气”与“化气”,却成了他眼下最大的阻碍。

    那些涌入体内的灵气,如同一群桀骜不驯的野马,四处冲撞,难以驯服。尤其是不同属性的灵气相遇时,还会相互排斥,让他的经脉隐隐作痛。往往打坐一个时辰,能真正炼化储存在丹田的灵气,不过十之一二。

    “大长老说,‘引气如牧牛,需以意御之,以心驯之,躁则乱,急则溃’……是我太过心急了么?”潇宸抬手按在小腹丹田处,那里空空如也,只有一股若有若无的暖意,那便是他半月来辛苦炼化的本源灵气。

    与族中那些早已踏入引气境的少年相比,他的进度实在算不得快。就拿被他赢了墨麟豹幼崽的潇虎来说,据说潇虎在引气境时,不过十日便能将灵气稳稳锁在丹田,一月之内便已能让灵气在手臂经脉中粗浅流转,挥拳时隐隐带了几分灵气加持的力道。

    “罢了,修行本就不是一蹴而就之事。”潇宸轻轻吐了口气,压下心中的急躁。他想起潇玄书房里那些残破古籍上的只言片语,似乎提到过“大道无捷径,跬步以至千里”,当时只当是寻常说教,此刻想来,却别有一番深意。

    他重新闭上眼,不再刻意追求炼化的速度,而是将心神完全沉浸在呼吸的韵律中。他想象自己的意识化作一片广阔的草原,那些涌入体内的灵气便是奔逃的野马,他不追不赶,只是静静矗立,感受着它们的躁动、它们的方向、它们的本质。

    木之灵,活泼而坚韧,喜循经脉末梢游走;土之灵,厚重而迟滞,多沉于脏腑之间;月之灵,清冷而灵动,最易渗入骨髓……

    渐渐地,潇宸的意识仿佛与这些灵气融为了一体,他能“看”到它们的颜色,“听”到它们的嗡鸣,甚至能“触摸”到它们流动时的轨迹。当他不再以“掌控者”的姿态去强行约束,那些原本躁动的灵气,竟慢慢变得温顺了些。

    木之灵顺着他的意念,缓缓流向四肢百骸,滋养着因往日嬉闹留下的细微伤痕;土之灵沉向丹田,如同堆积的尘埃,虽缓慢却扎实地积累着;月之灵则渗入骨骼,带来一阵阵清凉的酥麻感,仿佛在洗涤着骨缝中的杂质。

    不知不觉间,窗外的月光悄然移动,石屋内的寒意渐浓,东方天际已泛起了一丝鱼肚白。

    潇宸猛地睁开眼,眸中闪过一道微光,随即隐去。他长长吐出一口浊气,这口气不再是往日的浑浊,而是带着一丝淡淡的白气,落地时竟让石屋地面的尘土微微颤动了一下。

    “这是……”潇宸低头看了看自己的双手,只觉得浑身充满了使不完的力气,思维也比往日更加清晰敏锐,甚至能听到百米外其他石屋传来的细微鼾声。

    更重要的是,他能清晰地“感知”到,丹田之内,那股原本若有若无的暖意,此刻竟凝实了少许,如同一颗米粒大小的光点,散发着温和的气息。而四肢的经脉中,还有丝丝缕缕的灵气在缓缓流淌,虽微弱,却顺畅了许多。

    “原来如此……”潇宸嘴角勾起一抹笑意,心中豁然开朗。引气之道,不在于“强纳”,而在于“顺应”。顺应灵气的本性,引导它们去往该去的地方,而非以蛮力强行约束。这半月的滞涩,竟是因为他一开始便错了方向。

    “大长老怕是早就看出了我的问题,却不点破,非要我自己悟透么?”潇宸想起潇玄平日里那副古井无波的模样,心中不禁多了几分敬佩。这位老者,看似严厉,实则教导之法暗藏深意。

    他起身活动了一下筋骨,骨骼发出一连串轻微的“噼啪”声,每一次伸展都带着一种前所未有的舒展感。他走到石屋门口,推开厚重的木门。

    清晨的第一缕阳光恰好越过苍梧山脉的峰峦,洒在他的脸上,暖洋洋的。清新的空气涌入肺腑,带着草木的清香和湿润的水汽,其中蕴含的灵气远比夜晚浓郁,让他丹田内的那点本源灵气都微微跳动起来。

    “宸哥!”

    一个清脆的声音传来,只见小石头背着一个竹篓,气喘吁吁地跑了过来,竹篓里装着一些刚采摘的野果,还带着晨露。

    “小石头,这么早?”潇宸笑着打招呼。这半月来,小石头几乎每天都会送来一些吃的,有时是野果,有时是他自己做的烤肉,从未间断。

    “嘿嘿,看宸哥最近修炼辛苦,我去后山摘了些‘朱果’,听说这个能补气血呢。”小石头献宝似的把竹篓递过来,脸上沾着泥土,笑容却格外真挚,“宸哥,你现在可是咱们部族的名人了!以前都说你只知道玩,现在谁不佩服?大长老都亲自教你修炼呢!”

    潇宸拿起一颗朱果,那果子通体赤红,如同燃烧的火焰,入手温热,确实蕴含着一丝微弱的气血之力。他笑道:“什么名人不名人的,不过是刚开始修炼罢了。”

    “这还刚开始?”小石头瞪大了眼睛,“族里多少人卡在引气境门外,一辈子都只是凡俗呢!宸哥你半月就能引气入体,还能稳存丹田,这速度已经很快了!”

    潇宸心中微动。他一直觉得自己进度缓慢,却忘了,对于绝大多数部族子弟而言,能感应到灵气已是不易,想要将灵气引入体内并稳定储存,往往需要数月甚至半年的功夫。他这半月的成果,或许并非真的如自己所想那般不堪。

    “对了,宸哥,”小石头忽然压低了声音,“前两天我去河边打水,听到几个巡逻队的族人说,最近苍梧山脉深处不太平,好像有‘赤瞳獠’群在迁徙,咱们部族的狩猎队都不敢深入了。”

    赤瞳獠,是苍梧山脉中一种极为凶残的凶兽,体型如狼,双目赤红,喜群居,一口獠牙能咬碎坚石,就算是锻骨境的修士遇上一群,也得饮恨当场。

    潇宸眉头微蹙:“赤瞳獠群迁徙?往年这个时候,它们不是该在黑风谷蛰伏吗?”

    “谁知道呢,”小石挠了挠头,“族里的长老们好像在商议这事,还加派了山脚的巡逻人手。宸哥你以后修炼晚了,回来的时候可要小心些。”

    “我知道了,多谢你提醒。”潇宸拍了拍小石头的肩膀,心中却泛起一丝波澜。苍梧山脉广袤无垠,凶兽横行,部族的生存从来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往日他身为族长之子,有族人庇护,从未真正体会过这种危机,可如今踏上修行之路,他才渐渐明白,所谓的“安稳”,不过是有人在前方浴血奋战罢了。

    “实力……”潇宸握紧了手中的朱果,果皮被他捏出了细微的裂痕,“唯有实力,才能守护自己想守护的东西。”

    将朱果收好,潇宸与小石道别,再次前往演武场。

    此时的演武场已不复半月前的空旷,不少部族子弟都已在此修炼。有的在挥舞石刀,练习部族的基础刀法;有的在搬运巨石,锤炼体魄;还有几个与潇宸年纪相仿的少年,正盘膝打坐,努力感应灵气,正是在冲击引气境。

    看到潇宸走来,不少人都停下了手中的动作,目光复杂地看了过来。有敬佩,有嫉妒,也有好奇。

    潇宸目不斜视,径直走向演武场最偏僻的角落,那里是他半月来专属的修炼之地。他刚坐下,便听到一个略带生硬的声音传来:“潇宸。”

    回头一看,只见潇虎站在不远处,手里牵着一只巴掌大小的幼兽。那幼兽通体漆黑,布满了细密的鳞片,一双眸子如同墨玉,正是那日打赌输掉的墨麟豹幼崽。只是此刻的潇虎,脸上没有了往日的桀骜,眼神中带着几分不甘,却又透着一丝倔强。

    “有事?”潇宸淡淡问道。

    潇虎沉默了一下,将墨麟豹幼崽往前递了递:“给你。”

    那墨麟豹幼崽似乎有些怕生,缩在潇虎怀里,瑟瑟发抖,却又忍不住偷偷打量潇宸,眼中带着野性的警惕。

    潇宸看着那只幼崽,又看了看潇虎紧握的拳头——那拳头上还有未愈合的伤痕,显然是这些日子没少下苦功修炼。他忽然笑道:“这幼崽我就不要了。”

    潇虎一愣:“你说什么?”

    “我说,赌注作罢。”潇宸站起身,拍了拍身上的尘土,“那日不过是玩笑,何必当真。墨麟豹是你九死一生捕获的,理应归你。”

    潇虎的脸色瞬间涨得通红,他以为潇宸是在羞辱他:“潇宸!你看不起我?我潇虎虽然不如你,但说出去的话,泼出去的水,绝不会反悔!”

    “我没有看不起你。”潇宸的神色认真了几分,“部族子弟,当同心协力,而非为了一只幼崽争执。再说,这墨麟豹幼崽认主,看它这样子,显然更亲近你。强要过来,反倒是害了它。”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潇虎身上的伤痕:“与其纠结一只幼崽,不如把心思放在修炼上。下次演武,或许你能赢我。”

    说完,潇宸不再看他,转身走到角落,盘膝坐下,开始了每日的晨练。

    潇虎愣在原地,看着潇宸的背影,又低头看了看怀里瑟瑟发抖却用脑袋蹭着他手掌的墨麟豹幼崽,张了张嘴,却最终什么也没说。他紧了紧拳头,转身大步离开,只是那背影,似乎比往日挺直了几分。

    不远处,几个正在修炼的少年将这一幕看在眼里,低声议论起来。

    “没想到潇宸居然会把墨麟豹还回来……”

    “以前倒是看错他了,以为他就是个仗着族长身份的纨绔……”

    “哼,说不定是装的,想收买人心呢?”

    “我看不像,刚才他看潇虎的眼神,挺真诚的……”

    议论声不大,却隐隐传入潇宸耳中。他却仿佛未闻,心神早已沉入引气的韵律中。外界的评价、他人的目光,于他而言,已不再重要。这半月的修炼,不仅让他对灵气有了更深的感悟,也让他的心性悄然发生了变化。

    日头渐渐升高,演武场的中央,一道身影缓缓走来,正是大长老潇玄。

    喧闹的演武场瞬间安静下来,所有族人都停下动作,恭敬地行礼:“大长老!”

    潇玄微微颔首,目光在演武场上扫过,最后落在了角落的潇宸身上。他看到潇宸周身萦绕着一层淡淡的灵气光晕,呼吸悠长,引气的节奏比半月前沉稳了数倍,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赞许。

    他没有打扰潇宸,只是在演武场中央站定,朗声道:“今日,我便讲讲引气境的要诀。”

    所有部族子弟都立刻围了过来,就连那些原本在锤炼体魄的成年人,也纷纷侧目,仔细聆听。大长老亲自讲解修行要诀,这样的机会可不多得。

    潇玄的声音不高,却清晰地传遍了整个演武场,带着一种奇异的穿透力,仿佛能直接印入人的脑海:

    “引气境,看似粗浅,却是修行之根基。根基不牢,地动山摇。何为根基?一为肉身,二为神魂,三为灵气之纯度。”

    “肉身如容器,容器不坚,难以纳灵;神魂如火焰,火焰不旺,难以化灵;灵气如清泉,泉源不净,难以养身。”

    “故引气境,需三者同修。每日引气三个时辰,淬炼肉身一个时辰,静心凝神一个时辰,如此方能平衡,方能扎实。”

    他一边说,一边伸出手指,对着旁边一块半人高的青石虚空一点。

    “嗤”的一声轻响,一道微弱的气流射在青石上,竟留下了一个细密的小孔。

    “看到了么?”潇玄环视众人,“引气境的灵气虽弱,但若能精准掌控,亦可穿石。关键在于‘凝’与‘准’。凝则不散,准则有力。”

    他又指着演武场边缘一棵千年古木:“此木扎根千丈,历经风雨而不倒,在于其根深蒂固。修行亦然,引气境便是扎‘根’,根扎得越深,未来的路才能走得越远。”

    潇宸听得极为专注,心中诸多疑惑豁然开朗。他之前只知一味吸纳灵气,却忽略了肉身与神魂的同步锤炼,更不懂灵气的“凝”与“准”。难怪他的灵气总是涣散,难以发挥真正的效用。

    “大长老,”一个身材瘦小的少年忍不住问道,“那……如何才能做到‘凝’与‘准’?”

    潇玄看向那少年,淡淡道:“凝气如捏拳,需收放自如;准气如射箭,需心手合一。方法无他,唯‘练’尔。”

    他随手从地上捡起一根枯枝,递给那少年:“拿着,每日以灵气灌注枯枝,对着百米外的树干练习瞄准,直到能做到指哪打哪,灵气不散,你的引气境便算小成了。”

    那少年接过枯枝,眼中满是兴奋。

    潇玄又看向众人:“你们皆可如此练习。三日后,我会查验你们的进境。”

    说完,他便走到演武场边缘,盘膝坐下,闭目养神,任由族人们自行练习,不再多言。

    演武场上,瞬间热闹起来。不少人都学着潇玄的样子,捡起枯枝或石子,尝试着将灵气灌注其中,对着远处的树木练习。一时间,各种大小不一的气流呼啸着飞向远方,大多都歪歪扭扭,要么未到树木便已消散,要么力道分散,只能在树干上留下一点微不足道的痕迹。

    潇宸也捡起一根枯枝,感受着体内那米粒大小的本源灵气。他深吸一口气,尝试着用意念引导灵气,缓缓注入枯枝之中。

    起初,灵气刚进入枯枝便迅速溃散,根本留不住。他不气馁,按照潇玄所说,将心神高度集中,如同捏拳一般,小心翼翼地收缩灵气,不让它四处扩散。

    一次,两次,三次……

    汗水顺着他的额头滑落,浸湿了衣衫,手臂也因为长时间保持一个姿势而微微发酸,但他依旧没有停下。

    不知过了多久,当他再次将灵气注入枯枝时,那股原本涣散的气流,竟奇迹般地凝聚在了枯枝的尖端,散发出淡淡的微光。

    “成了!”潇宸心中一喜,猛地抬手,对着百米外一棵古树的树干掷出了枯枝。

    “咻”的一声,枯枝带着一道微弱的气流,划过一道弧线,精准地射在了树干上,虽然力道不大,只插入了寸许,却稳稳地钉在了那里,并未溃散。

    “好!”不远处传来一声低赞,却是潇虎。他不知何时也在练习,看到潇宸成功,下意识地喊了一声,随即又有些不好意思地转过头,继续自己的练习。

    潇宸微微一笑,没有回头,而是再次捡起一根枯枝,开始了新的尝试。

    阳光渐渐升高,演武场上,少年们练习的身影在阳光下拉出长长的影子,汗水滴落在青石地面上,瞬间被蒸发,却留下了一圈圈淡淡的盐渍。

    潇宸的动作越来越熟练,他能感觉到,自己对灵气的掌控力在飞速提升。每一次灌注、投掷,都让他对“凝”与“准”的理解更深一分。丹田内的本源灵气虽然增长依旧缓慢,却变得越来越精纯,越来越凝练,如同沙砾中的黄金,逐渐被打磨出璀璨的光泽。

    他的肉身也在灵气的滋养下,发生着细微的变化。原本略显单薄的身躯,渐渐变得结实起来,皮肤上泛起一层淡淡的莹光,那是灵气淬炼肉身的迹象。感官也愈发敏锐,百米外蚊虫振翅的声音,地下蚯蚓钻土的动静,都清晰可闻。

    更重要的是,他的心性在这日复一日的枯燥修炼中,变得越来越沉稳。往日的跳脱与浮躁渐渐褪去,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沉静如水的专注。偶尔有杂念丛生,他也能迅速将其摒除,心神如磐石般稳固。

    这一日,当夕阳西下,将演武场染成一片金黄时,潇宸再次凝聚灵气,对着远方的古树掷出枯枝。

    这一次,枯枝没有发出任何声响,如同一道微不可察的影子,瞬间跨越百米距离,“噗”的一声,竟深深插入了坚硬的树干之中,只留下一小截尾部在外微微颤动。

    潇玄不知何时已睁开了眼睛,看着那根枯枝,浑浊的眸中闪过一丝精光,缓缓点了点头。

    潇宸收回目光,感受着体内那股比半月前凝练了数倍的本源灵气,以及更加敏锐的感官、更加坚韧的肉身,心中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满足感。

    这不是赢得赌约的得意,也不是受人追捧的虚荣,而是一种凭借自身努力,实实在在跨越障碍、获得成长的喜悦。

    “引气境……小成了么?”潇宸喃喃自语,握了握拳,能清晰地感觉到,灵气在指掌间流转自如,仿佛成了身体的一部分。

    抬头望向苍梧山脉深处,那里云雾缭绕,隐约可见巍峨的山峰直插云霄,仿佛通往未知的世界。他知道,引气境只是起点,前方还有锻骨境、沸血境……还有那古籍中偶尔提及的,广阔到无法想象的诸天万界。

    道路漫长,挑战重重,但他心中没有丝毫畏惧,只有熊熊燃烧的渴望。

    “大长老,弟子告退。”潇宸对着潇玄恭敬一礼。

    潇玄微微颔首:“去吧。记住,引气境虽小成,却不可懈怠。明日起,随我学习锻骨境的入门心法。”

    潇宸心中一震,随即涌起狂喜:“是!弟子遵命!”

    他没想到,自己竟能在短短半月内,得到大长老传授下一境界的心法。这意味着,他的努力没有白费,他的天赋与沉稳,得到了这位部族至强者的认可。

    潇宸转身离开演武场,夕阳将他的身影拉得很长,步伐轻快却沉稳。路过部族的祭坛时,他看到父亲潇啸天正与几位长老站在祭坛前,神色凝重地商议着什么,祭坛上燃烧着熊熊篝火,烟雾缭绕,似乎在进行某种古老的祭祀。

    潇宸没有上前打扰,只是默默看了一眼,便加快脚步返回了居所

    回到石屋,潇宸没有立刻开始修炼,而是走到窗边,望着夜空中那轮皎洁的明月。月光如水,洒在苍梧山脉的林海之上,泛起一片银色的波浪,古老而苍茫。

    他想起了小石头的提醒,想起了父亲凝重的神色,想起了潇玄所说的“扎根”。

    “引气境,只是开始……”潇宸轻声自语,眼中闪烁着明亮的光芒,“锻骨境,沸血境……诸天万界,我潇宸来了!”

    少年的声音不大,却带着一种前所未有的坚定,消散在苍梧山脉的夜风中。石屋内,月光静静流淌,映照着少年挺拔的身影,也映照着一颗在磨砺中逐渐变得坚韧而远大的心。

    夜色渐深,石屋内再次响起悠长而平稳的呼吸声,与苍梧山脉的脉动,与诸天星辰的运转,悄然相合……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